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不少代表委员也纷纷出招献策,呼吁政府关注,号召大学生转变观念到基层就业。文章试着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 金融危机
一、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及特点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2008年6月,据有关机构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有近八成在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还完全没有着落。其中,12.1%的受访学生认为,金融危机的到来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成为他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在被调查人中,有61.7%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人希望在大四在校就读时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另有40%左右的人趋向毕业后考研,其中女生的比例占70%左右。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同时40%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一方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没有提早做好就业思想准备盲目选择考研的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从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来看,他们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二是选材: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三是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四是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五是缺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金融危机以来,就业话题持续升温。据资料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00多万,以往毕业而没有就业的还有几百万,受国际形势、经济形势、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已有之,只不过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就业的难度。话题讨论了很多年,相关的政策、措施也出台了不少,可问题不但未能破解,反而越积越深。归纳起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
(1)国际就业形势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也严峻考验。加之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我国人力资源在面临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
(2)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3)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4)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众所周知,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上的转变,而部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面对这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大学生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2、主观因素——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各高校都想方设法应对金融风暴,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一,通过对教育模式结构改革的探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据悉,一些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大学教学计 划,从低年级便开始相关能力的培养,灌输正确的就业意识,高年级学生则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广开渠道,注意知行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如通过模拟招聘活动提升学生的应聘能力、社交能力等。这样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可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承受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作为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准就业”机制,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欧美国家在保障社会就业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见习制度”就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机制。大学生通过在用人机构为期6个月至1年的见习实践,了解和熟悉该行业和工种的职业规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并有助于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见习制度”在国外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广泛实行,使得刚刚迈出校门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行业第一线的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见习锻炼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行业工种运作规范,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和良好借鉴,能很快成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优秀劳动者。同时,“见习制度”将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提供实践经验和研究样本。同时,“见习制度”开辟了用人单位选才用才的新途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见习,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在见习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大大降低用人风险和用人成本。“见习制度”也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双向选择空间。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制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研究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级学术文化机构,各大企业、律师所、银行、饭店和旅行社等等,都要为建立就业“见习制度”提供有利条件。“见习制度”的有效运行,可每年吸纳一二百万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市场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互动的“缓冲地带”。
第三,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拓宽眼界,逐步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四,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第五,可通过推广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大学生与社会的脱节会造成他们不清楚自身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之间还有哪些差距,在校园内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培养自己。应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使他们对国情、民情、社情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缩小他们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当前,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任务。当然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角度来说,与其依赖和等待国家的救助政策,不如挖掘自身能量,善用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力争在竞争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 金融危机
一、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及特点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2008年6月,据有关机构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有近八成在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还完全没有着落。其中,12.1%的受访学生认为,金融危机的到来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成为他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在被调查人中,有61.7%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人希望在大四在校就读时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另有40%左右的人趋向毕业后考研,其中女生的比例占70%左右。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同时40%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一方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没有提早做好就业思想准备盲目选择考研的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从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来看,他们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二是选材: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三是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四是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五是缺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金融危机以来,就业话题持续升温。据资料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00多万,以往毕业而没有就业的还有几百万,受国际形势、经济形势、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已有之,只不过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就业的难度。话题讨论了很多年,相关的政策、措施也出台了不少,可问题不但未能破解,反而越积越深。归纳起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
(1)国际就业形势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也严峻考验。加之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我国人力资源在面临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
(2)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3)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4)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众所周知,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上的转变,而部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面对这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大学生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2、主观因素——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各高校都想方设法应对金融风暴,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一,通过对教育模式结构改革的探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据悉,一些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大学教学计 划,从低年级便开始相关能力的培养,灌输正确的就业意识,高年级学生则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广开渠道,注意知行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如通过模拟招聘活动提升学生的应聘能力、社交能力等。这样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可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承受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作为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准就业”机制,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欧美国家在保障社会就业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见习制度”就是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机制。大学生通过在用人机构为期6个月至1年的见习实践,了解和熟悉该行业和工种的职业规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并有助于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见习制度”在国外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广泛实行,使得刚刚迈出校门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行业第一线的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见习锻炼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行业工种运作规范,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和良好借鉴,能很快成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优秀劳动者。同时,“见习制度”将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提供实践经验和研究样本。同时,“见习制度”开辟了用人单位选才用才的新途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见习,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在见习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大大降低用人风险和用人成本。“见习制度”也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双向选择空间。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制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研究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级学术文化机构,各大企业、律师所、银行、饭店和旅行社等等,都要为建立就业“见习制度”提供有利条件。“见习制度”的有效运行,可每年吸纳一二百万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市场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互动的“缓冲地带”。
第三,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拓宽眼界,逐步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四,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第五,可通过推广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大学生与社会的脱节会造成他们不清楚自身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之间还有哪些差距,在校园内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培养自己。应积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使他们对国情、民情、社情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缩小他们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当前,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任务。当然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角度来说,与其依赖和等待国家的救助政策,不如挖掘自身能量,善用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力争在竞争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