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实验验证宏观基本图的存在性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采用Vissim仿真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宏观基本图模型的存在性.通过实测数据的标定,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模型.为了使宏观基本图能够反映交通拥堵产生的全过程,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确定了网络交通需求的大小.通过采集关键参数验证了宏观基本图(MFD)在仿真路网中的存在性.研究分析了不同车道数的临界密度,定义了不同严重程度的路网拥堵,基于仿真数据,用MFD模型反映了路网拥堵的动态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
螺旋桨的几何参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着整个螺旋桨的水动力、噪声、空泡、振动等性能.同时,螺旋桨的各个性能间是相互冲突的,改善一些性能将导致其他性能的恶化.文中
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技术比较成熟的可变形反射镜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针对作者设计、研制的两种可变形反射镜及相关成果进行了评述。利用自主研发的测试系统,对可变形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了磷掺杂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分别以50°和70°为入射角,测试了样品在300-1000nm波长的椭偏光谱,得到了其膜厚和光学常数
概念的形成是从外部的、比较具体的非本质特征到内部的、比较抽象的本质特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遵从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的认知发
为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有必要的,基于此,玉带山小学“1+1+1”课程评价体系,并在一二年级组织了“大手牵小手”
根据集装箱配载问题中现实存在的多个制约因素,构建了多个集装箱配载优化模型.为寻求最优解,设计了以预分配策略为原则的遗传算法和启发式算法交互进行的混合算法.通过算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