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自称“永远有压力”,不断为理想而战的年轻人。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再到手机设计公司董事长,这种阶梯式的攀升缘于周成武自己所说的:兴趣是我最大的导师。
记者在恒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明亮的会议室里见到周成武。这个31岁的湖北蕲春人,笑容如冬日阳光般充满暖意。他习惯性地扶扶眼镜,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光环围绕的经历,原本一切是想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发展,但是抓住机会却可以带来成功,就像恒烁今天已经是武汉一流的技术公司一样。”
怀揣246元独闯上海滩
1995年,周成武从中南财经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财政分校毕业,到一家普通中专教会计学,工资很低,还常常领不到。他忍无可忍,半年后只身来到上海,下火车时,身上只剩246元。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可以暂时落脚的地方——漕河泾集贸市场旁边一个批发方便面的仓库,月租金50元。
在上海讨生活的日子里,周成武干过医药代表,跑过报刊广告等,但都让他觉得偏离了跑道。直到遇到一个契机,就职于一家日资电子企业,先后担任成本会计、成本主管和财务经理。
然而真正带来改变他的是进入中兴通讯。1999年,正值通讯行业大发展,周成武进入中兴通讯,中兴在国内率先做手机自主开发。中兴颇重学历,周成武的学历不够高,自然是一名普通工人,级别是“以工代干”。其后的一年多,他经历了中兴的急速扩张式发展,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职位也升至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在中兴是部长级别)。而当特批转干的通知到他手上时,他已经递交了辞呈。 几乎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诧异。周成武却很坦然地说:“即使职位再高,也是按别人的想法在做事,我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干。”
把握机遇就在一瞬间
在中兴通讯,周成武已经看到通讯行业的潜力所在。此后的两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切入点。2002年9月之后,北京德信无线、上海龙旗通讯、SIMCOM等手机设计公司相继问世。这给了正在迷雾中的周成武一线曙光。
思路确立了,又该到哪里去发展呢?2003年10月的一天,周成武与朋友江小平(当时正在武汉边读博士边打工,后成为恒烁公司总经理)通电话,无意中谈到手机问题。“你说武汉有做手机的人么?”周成武问。“有啊,我就认识一些啊。”江小平答道。周成武眼前一亮:对,就回武汉来办一家自己的通讯技术公司。
打定主意,他立刻飞回武汉,与江小平详谈,并选址华中科技大学附近的光谷SBI创业街——“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周边众多高校的专家和人才优势,回老家也挺近的。”首先要解决的是融资问题。2004年3月,周成武向武汉一家房地产公司详细介绍了自己项目的可行性,并描述了公司的发展前景,终于争取到该公司的投资。
做这一行离不开优秀人才。周成武找到江小平以前读研时一起做过项目的同学,一一谈心,哪怕他们最细微的想法也不放过。就这样,在周成武极富挑战性的建议下,这群年轻人聚集到了一起,专注于移动通信终端产品核心技术开发的武汉恒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顺利成立。
困难是对自己更深层的挑战
公司成立不久即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2005年3月,周成武向国外大公司申请元器件样品,有些公司居然不愿意提供。他们的说法是,一家武汉小公司肯定做不出好产品,不值得劳神费力。周成武没有放弃,托朋友到处疏通关系。那段时间,他拜访了大量的国外知名供应商,不断游说。大多数人都被周成武的毅力、耐心所打动,也认可了恒烁公司的技术。元器件样品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6月底,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兜头就是一盆凉水,客户居然说产品“一钱不值”。当时,公司的流动资金即将耗尽。整整一个星期,周成武没睡一个踏实觉,公司也人心浮动。冷静下来的周成武经过分析,发现原因在于产品滞后于市场(MP3手机不支持内存扩展)。为了稳定大家情绪,共渡难关,他主持召开了总结大会。员工士气大振,周成武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定位:一家技术型公司,如果不能在实力上与其他大公司相比,那就必须在技术上领先一步。
接下来,周成武同公司核心成员“闭关修炼”。8月5日的一场演示会上,公司推出一款全新产品。短短两个月,恒烁通信出手如此神速,大家不由地刮目相看。很快,英特尔、东芝等大公司的高管相继到恒烁调研。谈及公司的成长经历,周成武现在更多的是自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自信。“目前,恒烁公司的技术在武汉肯定是一流的,希望今后在全国也能是一流”。
现在,恒烁定位于做一家有品位的技术型公司,公司最终所卖的绝对不是产品而是技术——谁也无法比拟的技术,过渡期是5到10年。记者说道:“这听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周成武笑了:“你们不懂,对我来说有挑战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有追求,人一辈子就要有追求。”
相关链接
【周成武的公式】
兴趣+优秀的团队+机遇=无限的发展
【员工眼中的周成武】
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周董是个很具亲和力的人,平时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他,发E-mail,他会私下里和你谈心,解决思想包袱,完全透明化的管理,所以公司的团结协作氛围非常好,互相之间都没有间隙与隔阂。
【经理眼中的周成武】
谈到董事长,总经理江小平微微一笑;“他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在家里待上十分钟没事,他准会又到公司去了。”
【行业背景】
中国电子产品设计能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球有目共睹,国外科技媒体在对中国电子产业进行相关报道时,频频出现“令人吃惊”、“不可思议”等字眼。
而促成这一崛起的,正是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力量。在参加2005年“中国电子工程师设计能力与水平调查”的1434名专业人士中,有80%左右正在从事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而其他20%的人士则以工程管理人员、测试人员的身份参与设计过程。他们是中国设计能力变化的第一见证者,他们的成果真实反映了目前中国的整体制造水平。
记者在恒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明亮的会议室里见到周成武。这个31岁的湖北蕲春人,笑容如冬日阳光般充满暖意。他习惯性地扶扶眼镜,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光环围绕的经历,原本一切是想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发展,但是抓住机会却可以带来成功,就像恒烁今天已经是武汉一流的技术公司一样。”
怀揣246元独闯上海滩
1995年,周成武从中南财经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财政分校毕业,到一家普通中专教会计学,工资很低,还常常领不到。他忍无可忍,半年后只身来到上海,下火车时,身上只剩246元。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可以暂时落脚的地方——漕河泾集贸市场旁边一个批发方便面的仓库,月租金50元。
在上海讨生活的日子里,周成武干过医药代表,跑过报刊广告等,但都让他觉得偏离了跑道。直到遇到一个契机,就职于一家日资电子企业,先后担任成本会计、成本主管和财务经理。
然而真正带来改变他的是进入中兴通讯。1999年,正值通讯行业大发展,周成武进入中兴通讯,中兴在国内率先做手机自主开发。中兴颇重学历,周成武的学历不够高,自然是一名普通工人,级别是“以工代干”。其后的一年多,他经历了中兴的急速扩张式发展,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职位也升至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在中兴是部长级别)。而当特批转干的通知到他手上时,他已经递交了辞呈。 几乎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诧异。周成武却很坦然地说:“即使职位再高,也是按别人的想法在做事,我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干。”
把握机遇就在一瞬间
在中兴通讯,周成武已经看到通讯行业的潜力所在。此后的两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切入点。2002年9月之后,北京德信无线、上海龙旗通讯、SIMCOM等手机设计公司相继问世。这给了正在迷雾中的周成武一线曙光。
思路确立了,又该到哪里去发展呢?2003年10月的一天,周成武与朋友江小平(当时正在武汉边读博士边打工,后成为恒烁公司总经理)通电话,无意中谈到手机问题。“你说武汉有做手机的人么?”周成武问。“有啊,我就认识一些啊。”江小平答道。周成武眼前一亮:对,就回武汉来办一家自己的通讯技术公司。
打定主意,他立刻飞回武汉,与江小平详谈,并选址华中科技大学附近的光谷SBI创业街——“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周边众多高校的专家和人才优势,回老家也挺近的。”首先要解决的是融资问题。2004年3月,周成武向武汉一家房地产公司详细介绍了自己项目的可行性,并描述了公司的发展前景,终于争取到该公司的投资。
做这一行离不开优秀人才。周成武找到江小平以前读研时一起做过项目的同学,一一谈心,哪怕他们最细微的想法也不放过。就这样,在周成武极富挑战性的建议下,这群年轻人聚集到了一起,专注于移动通信终端产品核心技术开发的武汉恒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顺利成立。
困难是对自己更深层的挑战
公司成立不久即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2005年3月,周成武向国外大公司申请元器件样品,有些公司居然不愿意提供。他们的说法是,一家武汉小公司肯定做不出好产品,不值得劳神费力。周成武没有放弃,托朋友到处疏通关系。那段时间,他拜访了大量的国外知名供应商,不断游说。大多数人都被周成武的毅力、耐心所打动,也认可了恒烁公司的技术。元器件样品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6月底,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兜头就是一盆凉水,客户居然说产品“一钱不值”。当时,公司的流动资金即将耗尽。整整一个星期,周成武没睡一个踏实觉,公司也人心浮动。冷静下来的周成武经过分析,发现原因在于产品滞后于市场(MP3手机不支持内存扩展)。为了稳定大家情绪,共渡难关,他主持召开了总结大会。员工士气大振,周成武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定位:一家技术型公司,如果不能在实力上与其他大公司相比,那就必须在技术上领先一步。
接下来,周成武同公司核心成员“闭关修炼”。8月5日的一场演示会上,公司推出一款全新产品。短短两个月,恒烁通信出手如此神速,大家不由地刮目相看。很快,英特尔、东芝等大公司的高管相继到恒烁调研。谈及公司的成长经历,周成武现在更多的是自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自信。“目前,恒烁公司的技术在武汉肯定是一流的,希望今后在全国也能是一流”。
现在,恒烁定位于做一家有品位的技术型公司,公司最终所卖的绝对不是产品而是技术——谁也无法比拟的技术,过渡期是5到10年。记者说道:“这听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周成武笑了:“你们不懂,对我来说有挑战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有追求,人一辈子就要有追求。”
相关链接
【周成武的公式】
兴趣+优秀的团队+机遇=无限的发展
【员工眼中的周成武】
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周董是个很具亲和力的人,平时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他,发E-mail,他会私下里和你谈心,解决思想包袱,完全透明化的管理,所以公司的团结协作氛围非常好,互相之间都没有间隙与隔阂。
【经理眼中的周成武】
谈到董事长,总经理江小平微微一笑;“他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在家里待上十分钟没事,他准会又到公司去了。”
【行业背景】
中国电子产品设计能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球有目共睹,国外科技媒体在对中国电子产业进行相关报道时,频频出现“令人吃惊”、“不可思议”等字眼。
而促成这一崛起的,正是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力量。在参加2005年“中国电子工程师设计能力与水平调查”的1434名专业人士中,有80%左右正在从事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而其他20%的人士则以工程管理人员、测试人员的身份参与设计过程。他们是中国设计能力变化的第一见证者,他们的成果真实反映了目前中国的整体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