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因违反教学原则出现了无效提问,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剖析了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误区;教师;学生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要有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而问题的解决是在学生的思维中挖掘出来的,因此,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思维.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体现,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深入研究提问应该作为数学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满堂问”
没有设置问题的课堂提问只是将提问式课堂教学和启发式课堂教学两者累加,认为“提问”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气氛,教师经常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许多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这样就造成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就直接回答“对与不对”,如果这样一直下去,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问题缺少“导向性”
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哪,就问到哪,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清晰,使得学生思维混乱.由于缺少明确的“导向性”的问题,或因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不会强烈.
(三)忽略教师的重要性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重要体现之一,在部分教师的眼里认为根本显示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课堂中很多的提问方式,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向学生抛出不少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学生极不情愿地回答问题,这种提问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实际上新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学习知识并且应用于实际,产生良好的效果,这就是自己的能力体现,而不是整节课去让学生回答问题,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新课程改革当务之急.
(四)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问题的提出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教师的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置比较难,已经超出了學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还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设计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目标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高效性的课堂提问
(一)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要有完整的学习目标,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提问要设计一些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仅是知识提问,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意识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要有有效性
1.问题要承上启下.学习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探讨研究,所以提问的数学知识务必为学生掌握、理解新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对比较抽象和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的知识,帮助学生思考解决.提问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要先看书再思考,然后经过很多的铺垫让学生仔细思考,耐心倾听,并给予激励性评价.要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要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延伸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
2.问题要有悬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设计一些引入教学情境的事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找准时机和对象,问题情境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碰撞.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来设计问题,预设学生仅靠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此问题,这样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从而学生就会又生成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新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智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4.体现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而教师提出问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体现,因此,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回答,这样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那部分知识,从而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愉快的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接触点,让数学知识在问题中得以延伸,促进学生乐学和善学.
【参考文献】
[1]娄小明.有效的课堂提问[N].成才导报,2007-7-4.
[2]杨惠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及其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09(10):83-85.
[3]程爱芹.课堂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中),2011(7):141.
[4]冯俊.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提问[J].中学教育,2002(11):24-25.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误区;教师;学生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要有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而问题的解决是在学生的思维中挖掘出来的,因此,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思维.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体现,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深入研究提问应该作为数学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满堂问”
没有设置问题的课堂提问只是将提问式课堂教学和启发式课堂教学两者累加,认为“提问”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气氛,教师经常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许多学生都很容易答出来,这样就造成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就直接回答“对与不对”,如果这样一直下去,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问题缺少“导向性”
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哪,就问到哪,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清晰,使得学生思维混乱.由于缺少明确的“导向性”的问题,或因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不会强烈.
(三)忽略教师的重要性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重要体现之一,在部分教师的眼里认为根本显示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课堂中很多的提问方式,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向学生抛出不少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学生极不情愿地回答问题,这种提问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实际上新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学习知识并且应用于实际,产生良好的效果,这就是自己的能力体现,而不是整节课去让学生回答问题,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新课程改革当务之急.
(四)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问题的提出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教师的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置比较难,已经超出了學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还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设计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目标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高效性的课堂提问
(一)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要有完整的学习目标,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提问要设计一些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仅是知识提问,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意识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要有有效性
1.问题要承上启下.学习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探讨研究,所以提问的数学知识务必为学生掌握、理解新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对比较抽象和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的知识,帮助学生思考解决.提问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要先看书再思考,然后经过很多的铺垫让学生仔细思考,耐心倾听,并给予激励性评价.要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要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延伸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
2.问题要有悬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设计一些引入教学情境的事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找准时机和对象,问题情境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知碰撞.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来设计问题,预设学生仅靠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此问题,这样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从而学生就会又生成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新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智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4.体现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而教师提出问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体现,因此,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回答,这样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那部分知识,从而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愉快的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接触点,让数学知识在问题中得以延伸,促进学生乐学和善学.
【参考文献】
[1]娄小明.有效的课堂提问[N].成才导报,2007-7-4.
[2]杨惠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及其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09(10):83-85.
[3]程爱芹.课堂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中),2011(7):141.
[4]冯俊.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提问[J].中学教育,2002(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