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最近信息化规划方案,比较分析各大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异同点,提出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六个关键步骤,建议以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PCDA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工程。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67-02
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1月印发《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可见,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之路是各大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信息化规划方案,比较分析各大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异同点,提出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六个基本步骤,并就其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1 找准定位,不盲目
信息化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总体发展势头较快。在经历了《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后,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步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各高校对于下一步信息化规划的定位均有不同,大致如下:
《中国农业大学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学校在可比办学指标上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差距;到2020年前后,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根据以上规划精神,中国农业大学以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总体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制定学校信息化规划。
《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从实际出发,依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以统计调查中的335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为基础参照,重点分析和比较临近重庆市的湖南、湖北两省的985/211高校的数据,确定学校在信息化资金保障、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及保障措施的差距,找准定位。
由此可见,各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发展均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定位要做到:依赖国家方针政策、结合学校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现状、注重横向纵向比较,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准定位,做到不盲目建设、有的放矢。
2 摸清现状,分析优劣势
“十一五”计划开始前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会同CERNET摸底315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其中,数字图书馆高校:64.6%的高校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有40.3%的高校已建立;一卡通系统:26.9%的高校已建立;教务教学管理系统:56.7%的学校已建立;财务系统:69%的高校已完成;后勤管理系统:仅有17%的高校建立;学校网站:86.4%的高校已建立;科研管理系统:仅有18.9%已建立。
各高校对于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均是建立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四所高校的信息化规划过程中现状分析的要点,总体来看,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校园网主干设备等硬件环境建设。比如各校区校园网部署情况、校园网覆盖面、网速、注册用户数、交换机数量、服务器数量等等。
(2)信息化应用方面:主要指校园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普及等。比如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电子校务的应用情况、电子文献、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等。
(3)信息化服务提升方面:主要重点集中在校园网络结构优化,信息化应用深化等。这一阶段逐步突出服务理念,将应用通过校园信息门户集成,提供单一入口,注重减少用户矛盾和降低业务复杂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面向学生的集成服务、面向教师的集成服务、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等。
(4)其他问题分析,如资金状况、管理体制等现状分析。
3 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北京大学的信息化规划目标是通过基础设施、教学、科研、电子校务、信息资源和形象化等方面的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能够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的目标是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大学全方位发展。
西南大学的目标是以信息化引领和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核心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建设安全、便捷、环保、开放的西南大学智慧校园,以此为其总体目标。
兰州大学的目标是:以学校“十一五”建设规划为指导,为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服务平台。各校区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医疗、娱乐等全面信息化,办学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数字化校园。
因此,信息化规划的目标确立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先设置总体目标,再设置具体目标。先设置近期目标、再设置中远期目标,进而制定全面具体的系统规划方案。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依赖国家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教育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政策文件,以其作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最基本依据。跟随国家建设方向和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自身发展。
(2)结合学校长远发展战略。
(3)结合自身现状、从实际出发。 (4)注重横向纵向比较。既要注重学校前期与现在的比较,更要注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
(5)突出重点。找出重点问题,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做到轻重缓急的明确区分。
4 系统规划,细化建设内容
内容规划上,要注意与学校现状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根据确定的目标及学校现状即可获取需求,针对需求和问题给出系统规划方案、列出主要建设内容。对四所高校的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和总结,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规划: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体系。
(2)信息资源规划:学校业务模型分析、系统功能模型规划、系统数据模型规划、信息标准规划。
(3)应用系统规划:用户管理、身份认证、信息门户、数据交换、一卡通平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服务等等。
5 实施计划与资金需求
根据统计资料来看,北京大学的规划年限为10年,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的规划年限均为5年。可见,高校信息化规划周期一般为5年比较适宜。规模大的学校也可视情况制定较长期的规划。
北京大学的具体实施计划安排为:2006-2007,基础准备阶段;2007-2010:关键性发展阶段;2010-2015:提高性完善阶段。其他三所高校均没有总体或详细的规划实施计划安排。可见,学校轻视实施计划的现象十分严重,在现实的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有详细的实施计划,更要有保证实施计划顺利进行的方法、措施、制度等。
对资金需求方面,北京大学给出了各信息化工程的经费匡算比例。中国农业大学就重点建设工程列出了费用预算。兰州大学编制了项目概算汇总表及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西南大学没有提及费用预算。较之企业信息化规划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资金预算相比,二者相差甚远。(见图1)
可见,高校信息化规划中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详尽的资金需求是薄弱环节,大部分高校的方案中均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因此,作者建议以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PCDA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各高校应将系统规划和建设内容按实施计划时间排列,给出对应阶段大致的预算费用。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预算成本与实施成本的比较,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具体包括:
(1)实施计划:编制总体实施计划、各阶段详细实施计划。
(2)经费预算:经费主要指网络、服务器、应用系统、运行经费等等。编制总体经费概算、各阶段经费预算,详细的第一阶段经费预算。
6 保障条件
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一系列辅助条件作为保障条件,比如北京大学指出的保障条件有: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来源、制定政策法规、充实人才队伍、规范与标准制定、加强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步入理性、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农业大学指出的保障条件有:管理机制与政策、人员队伍、经费投入、办公条件、交流合作五方面。对于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均需要人、物、财三方面的支持,高校信息化规划也不例外。更要注重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与其他高校或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
7 总结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各高校信息化规划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事实也证明,如果信息化手段用得好,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信息化规划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给出高校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或领导的重视:
(1)全面仔细的分析学校现状,以此作为下一步需求分析的依据。
(2)要有战略的眼光和远见来看待学校信息化规划问题,结合学校自身的整体长远发展,确定一个适合本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切不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
(3)了解IT技术的发展动态,使信息化建设紧跟信息技术、IT技术的发展,不至于过快淘汰。
(4)重视信息化规划的实施计划。信息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建议各高校以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PCDA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2006-2015年)[S].2007.
[2] 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S].
[3] 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S].
[4] 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S].2009.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67-02
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1月印发《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可见,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之路是各大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信息化规划方案,比较分析各大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异同点,提出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六个基本步骤,并就其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1 找准定位,不盲目
信息化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总体发展势头较快。在经历了《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后,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步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各高校对于下一步信息化规划的定位均有不同,大致如下:
《中国农业大学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学校在可比办学指标上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差距;到2020年前后,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根据以上规划精神,中国农业大学以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总体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制定学校信息化规划。
《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从实际出发,依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以统计调查中的335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为基础参照,重点分析和比较临近重庆市的湖南、湖北两省的985/211高校的数据,确定学校在信息化资金保障、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及保障措施的差距,找准定位。
由此可见,各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发展均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定位要做到:依赖国家方针政策、结合学校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现状、注重横向纵向比较,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准定位,做到不盲目建设、有的放矢。
2 摸清现状,分析优劣势
“十一五”计划开始前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会同CERNET摸底315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其中,数字图书馆高校:64.6%的高校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有40.3%的高校已建立;一卡通系统:26.9%的高校已建立;教务教学管理系统:56.7%的学校已建立;财务系统:69%的高校已完成;后勤管理系统:仅有17%的高校建立;学校网站:86.4%的高校已建立;科研管理系统:仅有18.9%已建立。
各高校对于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均是建立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四所高校的信息化规划过程中现状分析的要点,总体来看,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校园网主干设备等硬件环境建设。比如各校区校园网部署情况、校园网覆盖面、网速、注册用户数、交换机数量、服务器数量等等。
(2)信息化应用方面:主要指校园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普及等。比如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电子校务的应用情况、电子文献、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等。
(3)信息化服务提升方面:主要重点集中在校园网络结构优化,信息化应用深化等。这一阶段逐步突出服务理念,将应用通过校园信息门户集成,提供单一入口,注重减少用户矛盾和降低业务复杂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面向学生的集成服务、面向教师的集成服务、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等。
(4)其他问题分析,如资金状况、管理体制等现状分析。
3 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北京大学的信息化规划目标是通过基础设施、教学、科研、电子校务、信息资源和形象化等方面的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能够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的目标是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大学全方位发展。
西南大学的目标是以信息化引领和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核心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建设安全、便捷、环保、开放的西南大学智慧校园,以此为其总体目标。
兰州大学的目标是:以学校“十一五”建设规划为指导,为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服务平台。各校区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医疗、娱乐等全面信息化,办学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数字化校园。
因此,信息化规划的目标确立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先设置总体目标,再设置具体目标。先设置近期目标、再设置中远期目标,进而制定全面具体的系统规划方案。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依赖国家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教育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政策文件,以其作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最基本依据。跟随国家建设方向和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自身发展。
(2)结合学校长远发展战略。
(3)结合自身现状、从实际出发。 (4)注重横向纵向比较。既要注重学校前期与现在的比较,更要注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
(5)突出重点。找出重点问题,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做到轻重缓急的明确区分。
4 系统规划,细化建设内容
内容规划上,要注意与学校现状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根据确定的目标及学校现状即可获取需求,针对需求和问题给出系统规划方案、列出主要建设内容。对四所高校的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和总结,高校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规划: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体系。
(2)信息资源规划:学校业务模型分析、系统功能模型规划、系统数据模型规划、信息标准规划。
(3)应用系统规划:用户管理、身份认证、信息门户、数据交换、一卡通平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服务等等。
5 实施计划与资金需求
根据统计资料来看,北京大学的规划年限为10年,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的规划年限均为5年。可见,高校信息化规划周期一般为5年比较适宜。规模大的学校也可视情况制定较长期的规划。
北京大学的具体实施计划安排为:2006-2007,基础准备阶段;2007-2010:关键性发展阶段;2010-2015:提高性完善阶段。其他三所高校均没有总体或详细的规划实施计划安排。可见,学校轻视实施计划的现象十分严重,在现实的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有详细的实施计划,更要有保证实施计划顺利进行的方法、措施、制度等。
对资金需求方面,北京大学给出了各信息化工程的经费匡算比例。中国农业大学就重点建设工程列出了费用预算。兰州大学编制了项目概算汇总表及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西南大学没有提及费用预算。较之企业信息化规划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资金预算相比,二者相差甚远。(见图1)
可见,高校信息化规划中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详尽的资金需求是薄弱环节,大部分高校的方案中均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因此,作者建议以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PCDA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各高校应将系统规划和建设内容按实施计划时间排列,给出对应阶段大致的预算费用。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预算成本与实施成本的比较,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具体包括:
(1)实施计划:编制总体实施计划、各阶段详细实施计划。
(2)经费预算:经费主要指网络、服务器、应用系统、运行经费等等。编制总体经费概算、各阶段经费预算,详细的第一阶段经费预算。
6 保障条件
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一系列辅助条件作为保障条件,比如北京大学指出的保障条件有: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来源、制定政策法规、充实人才队伍、规范与标准制定、加强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步入理性、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农业大学指出的保障条件有:管理机制与政策、人员队伍、经费投入、办公条件、交流合作五方面。对于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均需要人、物、财三方面的支持,高校信息化规划也不例外。更要注重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与其他高校或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
7 总结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各高校信息化规划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事实也证明,如果信息化手段用得好,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信息化规划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给出高校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或领导的重视:
(1)全面仔细的分析学校现状,以此作为下一步需求分析的依据。
(2)要有战略的眼光和远见来看待学校信息化规划问题,结合学校自身的整体长远发展,确定一个适合本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切不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
(3)了解IT技术的发展动态,使信息化建设紧跟信息技术、IT技术的发展,不至于过快淘汰。
(4)重视信息化规划的实施计划。信息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建议各高校以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PCDA的管理方法,进行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2006-2015年)[S].2007.
[2] 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S].
[3] 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S].
[4] 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