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一般人的读书,大概都有一种目的,分析起来,有为觉世济民的,有为功名利禄的,有为应用的,有为修养的,有为欣赏的,有为学业的,表面看起来,似乎都有正当充分的理由,一言以蔽之,他们的读书都是“有所为”而读的。吾以为“有所为”而读书,不是真读书,是以读书为工具,为手段而用以达其别种目的。等于学生为毕业证书而求学,著作家为版权而著书,当然也有例外,但是至少一部分人等到目的达到,就把工具搁置了。这样的读书至多在智识方面增加一些资料,去读书之真义很远。真学问者为学问而学问,真读书者也应为读书而读书,也就是“无所为”而读书。凡做事“无所为”而为的,必对于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浓厚之兴趣。有“终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须臾离也”的情绪,那么可以达到成功之境,并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于意义。小孩子为游戏而游戏,虽汗流浃背,还是“乐此不疲”。假使上了学为分数而体操,他的情绪就不是这样了,读书也是如此。假如为了什么而读书,达到目的以后,对于读书的兴趣要渐渐地淡了,达不到目的,也要渐渐地灰心起来了,因此吾以为读书不应该夹杂其他目的,若是问为什么要读书,就答他为读书而读书。话虽如此,要大家明白这道理也不是容易的,所以唤起读书兴趣,是提倡读书最好的方法。
古人所谓“读书最乐”又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都是形容读书的乐趣,假如没有培养读书的兴趣,就领会不到这样的乐处,这是浅而易见的事实。有人说人们从事一种工作,怎样才可以发生兴趣是勉强不来的,假如某种工作和他个性不适合,或是不合需要,结果必不能发生兴趣,读书固然人人需要,但是不指示读书之目的,他不感觉需要?怎样可以引起他读书的兴趣呢?此说当然也有一部分理由,但决不是绝对的。假使人们的兴趣,果然完全是天赋而非环境或其他方法所能转移的,我们对于教育的功能就要发生很大的疑问,至少可以说教育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大概教育学者不会承认吧!所以我们可以深信兴趣固然由于天赋,而环境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之大,可以转移,只要转移的方向和他天赋的个性不至太相悬殊罢了。从几千年人类遗传的历史看起来,读书应该人人知道需要,人人具此天性,所缺少的未必人人对于读书有兴趣,吾们应该以教育的力量造成读书的环境,使人人不但不以读书为苦而以为乐,不以读书为工具手段,而以为生活需要,那么读书之风自盛,而读书之效用亦在其中了。
(摘自《全国优秀作文選:小学中高年级》,
2015年11期,有删节)
古人所谓“读书最乐”又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都是形容读书的乐趣,假如没有培养读书的兴趣,就领会不到这样的乐处,这是浅而易见的事实。有人说人们从事一种工作,怎样才可以发生兴趣是勉强不来的,假如某种工作和他个性不适合,或是不合需要,结果必不能发生兴趣,读书固然人人需要,但是不指示读书之目的,他不感觉需要?怎样可以引起他读书的兴趣呢?此说当然也有一部分理由,但决不是绝对的。假使人们的兴趣,果然完全是天赋而非环境或其他方法所能转移的,我们对于教育的功能就要发生很大的疑问,至少可以说教育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大概教育学者不会承认吧!所以我们可以深信兴趣固然由于天赋,而环境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之大,可以转移,只要转移的方向和他天赋的个性不至太相悬殊罢了。从几千年人类遗传的历史看起来,读书应该人人知道需要,人人具此天性,所缺少的未必人人对于读书有兴趣,吾们应该以教育的力量造成读书的环境,使人人不但不以读书为苦而以为乐,不以读书为工具手段,而以为生活需要,那么读书之风自盛,而读书之效用亦在其中了。
(摘自《全国优秀作文選:小学中高年级》,
2015年11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