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课堂师生之间对话的关键、互动的核心.而课堂有效提问,不仅能够以问促学,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还能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以落实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为切入点,对其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原则进行论述,并在有效提问的问题设计、问题实施、问题反馈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让课堂提问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低年级;实施原则;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生本理念的提出,让课堂提问既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沟通的重要互动方式之一,又是有效推进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的课堂提问,并不是牵强、压制性地让学生必须作答,而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获得相关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原则
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原则,是教学策略实施与开展的依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则与规范.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课堂提問,才能把小学数学的教学思想、观念理念、学情了解等与“提问”进行有机融合,这样的提问才具有效性,才能发挥提问的关键性教育价值.
1.提问要凸显关键点,难易程度要适当合理
课堂因受时间的限制,并不能让所有的知识点都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要掌握教学重点,对其进行提问,且提问应出现在课堂教学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凸显其关键点.与此同时,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难度要适当合理,不能太难,使学生茫然,不知从何作答;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不假思索就得出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还会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让课堂提问难度稍高于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以问为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自主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2.提问要具有引导性,发散与提升学生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探究活动,以此让学生自身思维活动能够得到发散与提升.由此,教师设置的课堂提问,不能仅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而是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铺垫设疑,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进而掌握数学知识.当学生面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思维受紧张情绪的影响受阻时,教师要把提问“拆分”成多个小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提醒,学生在这样启发式的课堂提问引导下,思考更具方向性、层次性,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稳固,使课堂提问更具成效性.
3.提问要具有灵活性,凸显科学与合理性
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极具偶然性的活动.尽管教师在备课期间会对教学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多种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还是会发生多种情况.如,学生不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产生偏差;课堂提问的设计过于繁杂,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致使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即时采用多变的、多元的方式将其转变成学生易理解的问题,再进行提问,以此来推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生成.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策略
(1)设计问题的内容要具有明确指向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有明确指向,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思考方向,进而深度挖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性,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则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不利于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三个式子,13÷4,14÷4,15÷4,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式子都是除不尽的,有余数的,但教师的提问却是“上述式子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学生可能会回答:“都是除法.”或“除数都是4.”很显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期并不相符,部分教师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课堂提问指向不明,仍继续发问,学生答不上时,教师就会“不耐烦”地直接给出答案,致使课堂提问并没有发挥其实效性.如果教师把课堂提问明确指向:“上述式子,它们的商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就会往“商”的方向思考,很难出现上述的错误理解.课堂提问有时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
(2)设计问题的内容要适度开放
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思考,并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主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提升,更要让学生具有“求异”的思维意识,这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由此,教师要设计更为开放性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为例,教师展示公园游玩的图片,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让学生对图片中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该过程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人物的性别、年龄、服装样式、人物动作等多个层面进行划分.这样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思维潜能的拓展与发展.
2.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实施策略
(1)课堂提问的发问要构建清晰合理的语言
课堂提问设计要具有明确指向,发问更要构建清晰合理的语言,这是教学实践课堂提问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一方面,教师在发问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能够让全班学生听得见、听得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发问时,要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不要夹杂生活用语.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提问时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语感,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部分教师在引入生活元素时,会对学生发问:“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并不存在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看,这并不是规范的课堂提问语言,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图形,而生活中的事物都是立体的,由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课堂提问语言,应向学生发问:“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语感,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2)课堂提问的发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课堂提问的时机掌握尤为重要,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具有有效性.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早,那么就会显得突兀,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晚,就有“事后诸葛亮”的韵味,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却不会说的时候,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课堂提问的发问要有适当的候答时间
候答是指教师问题提出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在现今课堂提问环节,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并未预留候答时间,致使只要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就会马上给出答案,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完整性.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紧跟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没有预留候答时间,那么学生面对课堂提问,也就不具备思考的时间.如果候答的预留時间较少,学生思考不充分,回答问题时就会不全面,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参与课堂提问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
课堂提问的候答时间分为一候与二候.一候是指教师发问后的等待时间.二候是指学生回答完毕后的等待时间.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要因为学生回答得不全面、回答错误而对课堂提问进行复述,或让其他学生回答,而应预留少许时间,让学生进行补充与纠正,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调整.这样,学生即使回答完毕,也不会停止对问题的继续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检查、纠错、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
(4)课堂提问的发问要能够叫答全班学生
叫答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或是提醒学生上课需要专心听讲.叫答可以是学生主动回答,也可以是学生被动回答.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会叫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会出现多次叫答同一学生的情况,使课堂提问变成了针对部分学生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既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又会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出现教育不公正的情况,长此以往,班级成绩就会出现,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学生成绩下滑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消极对待数学学习,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在学生学习成绩不等、性格特点不同的班级中,教师的叫答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反馈策略
(1)反馈中要给予鼓励与肯定,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鼓励与肯定是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对某一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与肯定,能够强化该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树立该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推动其不断思考,自主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能够让班集体更加团结与自信,形成合力,这对于今后合作、探索学习有很大帮助.当然,鼓励与肯定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使用,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激励疲劳,今后的鼓励与肯定,就丧失其教育价值.
(2)反馈中要有追问形式,有助于学生全方面掌握数学知识体系
追问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将课堂问题精细化,将数学知识整体化的再次发问,它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更深层的层次,激励学生细致、全面地进行思考,进而全方面把握课堂知识之间的关联,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环套一环的,旧识带新知的学习过程.对旧的知识产生疑问,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再有疑问,就会产生更新的知识.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万以内数时,一般先复习百以内数的知识,进而提问:对百以内数的认识规律,可不可以运用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潜移应用,掌握新知.
(3)反馈中要有转问形式,关注学生问题回答的视角
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提问,势必会出现回答不准确、回答错误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都能够准确回答,那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课堂有效性提问也就没有了讨论的价值.在面对学生错误回答、不准确回答时,教师应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视角,找出他们出错的缘由,并根据错误答案有针对性地设置课堂提问,变化提问视角,进行转问.这样,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会发现自己回答的矛盾之处,进而自我纠正.与此同时,教师在转问的过程中,要放慢发问速度,给予学生充足的候答时间,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作为引导,能够让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提问上,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与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 讲究策略 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2011(9).
[2]罗红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89.
[3]洛桑次仁.如何使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探索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锦绣,2017,000(012):212.
[4]李萍.精心设计,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5]陈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教育革新,2011(5):6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低年级;实施原则;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生本理念的提出,让课堂提问既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沟通的重要互动方式之一,又是有效推进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的课堂提问,并不是牵强、压制性地让学生必须作答,而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获得相关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原则
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原则,是教学策略实施与开展的依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则与规范.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课堂提問,才能把小学数学的教学思想、观念理念、学情了解等与“提问”进行有机融合,这样的提问才具有效性,才能发挥提问的关键性教育价值.
1.提问要凸显关键点,难易程度要适当合理
课堂因受时间的限制,并不能让所有的知识点都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要掌握教学重点,对其进行提问,且提问应出现在课堂教学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凸显其关键点.与此同时,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难度要适当合理,不能太难,使学生茫然,不知从何作答;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不假思索就得出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还会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让课堂提问难度稍高于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以问为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自主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2.提问要具有引导性,发散与提升学生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探究活动,以此让学生自身思维活动能够得到发散与提升.由此,教师设置的课堂提问,不能仅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而是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铺垫设疑,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进而掌握数学知识.当学生面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思维受紧张情绪的影响受阻时,教师要把提问“拆分”成多个小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提醒,学生在这样启发式的课堂提问引导下,思考更具方向性、层次性,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稳固,使课堂提问更具成效性.
3.提问要具有灵活性,凸显科学与合理性
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极具偶然性的活动.尽管教师在备课期间会对教学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多种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还是会发生多种情况.如,学生不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产生偏差;课堂提问的设计过于繁杂,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致使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即时采用多变的、多元的方式将其转变成学生易理解的问题,再进行提问,以此来推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生成.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策略
(1)设计问题的内容要具有明确指向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有明确指向,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思考方向,进而深度挖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性,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则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不利于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三个式子,13÷4,14÷4,15÷4,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式子都是除不尽的,有余数的,但教师的提问却是“上述式子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学生可能会回答:“都是除法.”或“除数都是4.”很显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期并不相符,部分教师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课堂提问指向不明,仍继续发问,学生答不上时,教师就会“不耐烦”地直接给出答案,致使课堂提问并没有发挥其实效性.如果教师把课堂提问明确指向:“上述式子,它们的商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就会往“商”的方向思考,很难出现上述的错误理解.课堂提问有时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
(2)设计问题的内容要适度开放
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思考,并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主动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提升,更要让学生具有“求异”的思维意识,这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由此,教师要设计更为开放性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为例,教师展示公园游玩的图片,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让学生对图片中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该过程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人物的性别、年龄、服装样式、人物动作等多个层面进行划分.这样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思维潜能的拓展与发展.
2.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实施策略
(1)课堂提问的发问要构建清晰合理的语言
课堂提问设计要具有明确指向,发问更要构建清晰合理的语言,这是教学实践课堂提问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一方面,教师在发问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能够让全班学生听得见、听得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发问时,要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不要夹杂生活用语.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提问时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语感,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部分教师在引入生活元素时,会对学生发问:“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并不存在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看,这并不是规范的课堂提问语言,因为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图形,而生活中的事物都是立体的,由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课堂提问语言,应向学生发问:“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语感,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2)课堂提问的发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课堂提问的时机掌握尤为重要,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具有有效性.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早,那么就会显得突兀,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晚,就有“事后诸葛亮”的韵味,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却不会说的时候,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课堂提问的发问要有适当的候答时间
候答是指教师问题提出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在现今课堂提问环节,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并未预留候答时间,致使只要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就会马上给出答案,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完整性.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紧跟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没有预留候答时间,那么学生面对课堂提问,也就不具备思考的时间.如果候答的预留時间较少,学生思考不充分,回答问题时就会不全面,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参与课堂提问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
课堂提问的候答时间分为一候与二候.一候是指教师发问后的等待时间.二候是指学生回答完毕后的等待时间.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要因为学生回答得不全面、回答错误而对课堂提问进行复述,或让其他学生回答,而应预留少许时间,让学生进行补充与纠正,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调整.这样,学生即使回答完毕,也不会停止对问题的继续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检查、纠错、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
(4)课堂提问的发问要能够叫答全班学生
叫答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或是提醒学生上课需要专心听讲.叫答可以是学生主动回答,也可以是学生被动回答.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会叫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会出现多次叫答同一学生的情况,使课堂提问变成了针对部分学生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既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又会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出现教育不公正的情况,长此以往,班级成绩就会出现,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学生成绩下滑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消极对待数学学习,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在学生学习成绩不等、性格特点不同的班级中,教师的叫答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反馈策略
(1)反馈中要给予鼓励与肯定,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鼓励与肯定是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对某一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与肯定,能够强化该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树立该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推动其不断思考,自主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能够让班集体更加团结与自信,形成合力,这对于今后合作、探索学习有很大帮助.当然,鼓励与肯定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使用,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激励疲劳,今后的鼓励与肯定,就丧失其教育价值.
(2)反馈中要有追问形式,有助于学生全方面掌握数学知识体系
追问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将课堂问题精细化,将数学知识整体化的再次发问,它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更深层的层次,激励学生细致、全面地进行思考,进而全方面把握课堂知识之间的关联,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环套一环的,旧识带新知的学习过程.对旧的知识产生疑问,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再有疑问,就会产生更新的知识.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万以内数时,一般先复习百以内数的知识,进而提问:对百以内数的认识规律,可不可以运用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潜移应用,掌握新知.
(3)反馈中要有转问形式,关注学生问题回答的视角
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提问,势必会出现回答不准确、回答错误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都能够准确回答,那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课堂有效性提问也就没有了讨论的价值.在面对学生错误回答、不准确回答时,教师应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视角,找出他们出错的缘由,并根据错误答案有针对性地设置课堂提问,变化提问视角,进行转问.这样,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会发现自己回答的矛盾之处,进而自我纠正.与此同时,教师在转问的过程中,要放慢发问速度,给予学生充足的候答时间,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作为引导,能够让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提问上,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与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 讲究策略 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2011(9).
[2]罗红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89.
[3]洛桑次仁.如何使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探索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锦绣,2017,000(012):212.
[4]李萍.精心设计,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5]陈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教育革新,201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