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评结合相得益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评价应适当、适度、适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充分体现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导评; 适当; 适度; 适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75-002
  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适当、适度、适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充分体现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一、适当导评,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是稍纵即逝的,多数建立在猜测、联想、顿悟和直觉思维之上,难免有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如果教师马上给予否定的评价,一方面会抑制学生新想法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学生原有思想的深入。所以老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当引导,从学生的思维中捕捉住创新的火种,并使它迅速蔓延。
  我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排练课本剧。他们上台表演了两组之后,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1:“老师,我觉得为了突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人格,应该在前面再加两幕剧!”
  师:(略一迟疑)哦,我和大家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引导发言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1:蔺相如马车退让廉颇,不上朝避让廉颇这两个情节我认为可以化为独立的两幕剧来演一演。
  师:嗯,这是你的想法,老师听清了。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发出心理暗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生2:再加两幕剧,场景变化过于频繁,我认为可以合成一幕:在同去上朝的路上,蔺相如的马车让廉颇,想到上朝有可能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决定告假不上朝。
  师:你考虑到了舞台演出的需要,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想法么?(肯定他思考的角度,激发其他同学思维的积极性。)
  生3:我认为可以把生2说的一幕剧再和课文中的第一幕合并。
  师:啊?(出乎意料)
  生3:人物的关键语言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地点改在上朝路上的马车内。
  师:哈哈,真是越来越聪明了,能现编现演吗?(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并提供进一步思考、表现的机会。)
  十分钟后,两组学生很成功地表演了改了时间、地点,充实了情节后的“新第一幕”,效果很好。
  老师紧紧抓住学生创编的灵感火花,适时导评,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精神的把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新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适度导评,引导参与探究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如果教师能把握好评价的度,合理推迟评价,就能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学完《螳螂捕蝉》第一段:“众臣极力反对吴王伐楚,遭吴王严词拒绝”时,一位学生突有想法。
  生1:老师,这其实是一个矛盾冲突非常激烈的场面,我想可以把它改写成剧本来演一演,以更突出吴王的一意孤行。
  师:那好!请先谈一谈你的构思。
  生1:吴王上朝,表达了自己伐楚的意愿→大臣1反对,理由是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大臣2反对,强调后果不堪设想→吴王大怒:“再上谏者,砍!”
  师:怎样把这幕剧充实起来,其他同学还有补充意见吗?(适当引导,充满期待。)
  生2:楚国国势强盛,兵力充足,可能要打持久战。这是大臣们反对吴王伐楚的原因之一。
  师:从“楚国”一方出发,你变换了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个好办法。
  生3:从吴国出发考虑,老百姓由于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必定怨声载道,大王威信日益下降。民心不定,大王江山不稳啊!
  师:你是从“吴国”的角度出发考虑的。还可以……
  生4:从诸侯国出发考虑,吴国出兵伐楚,国内必然空虚,诸侯国若趁虚而入,吴国必定不堪一击!
  生5:在表演的时候,大臣接二连三地提出反对意见,吴王的情绪不断地变化:踌躇满志→一丝不悦→满脸不快→拍案怒吼。冲突越来越尖锐。
  师:你从表演的角度开掘了剧本的内涵!(换一角度再启发)
  生6:大臣一个个反对,吴王不可能一言不发。他可能先是不悦地说:“退下!”再是不快地:“哼,你是怀疑本王的实力?”最后勃然大怒:“我意已决,还有人劝我,宰杀无疑!”
  师:同学们从一个金点子开始,互相启发,补充,竟然构思了一个剧本,真了不起!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你们的收获真大呀!
  三、适时导评,拓展思维空间
  阅读教学中交往的深层意义就是要促使每个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成为人的目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在独立判断和决策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在对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成方面更需要教师去感染、激励、唤醒,与学生一起攀登思维的高峰,让学生获得生存状态跃迁的动力。
  倘若教师在课堂上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结论性评价,势必就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冬天,你不要砍树》一文,有这样一道题:谈一谈对“冬天,你不要砍树”这句话的理解,显然有一定难度。
  生1:严冬季节,不要砍那看似毫无生机的树,因为来年,说不定它就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但更深层的意思是,当一样事物身处困境或逆境时,要抱着美好的希望去期待它,帮助它,坚信美好终会到来!
  师:(在心里暗暗地赞叹,谈得多好啊!)还有同学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么?
  生2:其实,对人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对他失去希望。美国女学者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的父母、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没有对她失去希望。
  在众人的期待、鼓励和帮助下,她扬起对生活的信心,同命运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师:嗯,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有同学想说说么?
  生3:其实对待自己,也应该这样,当自己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坚信苦难总会过去,春天终将到来!
  我暗暗地庆幸自己没有在第一个学生答完后便终结话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思考,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交流中,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深邃,更富哲理,具备了审视生活的睿智和面对困难挫折应有的态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学生写作现状,探究提升中学作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与措施。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处理好作文课上的四重关系:主与导的关系、收与放的关系、厚与巧的关系,出与入的关系,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写作热情。关键词:作文教学; 关系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36-001一、处理好写作课堂上“主”与“导”的关系1.充分重视学生现
摘 要:博客信息丰富,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知识,教学活动就从教师讲授活动变成了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自我时间与空间,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词:博客; 师生互动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41-001一、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具有怎样的个人理念,秉持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
摘 要:李吉林老师曾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一定的情境可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口语交际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情境创设中图分类图: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43-021生动、形象、逼真的交际情境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交际的欲望,使他们产生交际动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摘 要: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让小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中健康前行。关键词:预设; 生成; 捕捉; 体验; 应变; 尊重; 创造; 精
摘 要:通过“激趣—引导—探究(有目的地玩)—发现”,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产生了新的质疑——“一块磁铁各个部位磁力一样大吗?”学生探究经历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关键词:科学教学; 玩中学; 学中悟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47-002教材
摘 要:词汇的识记与默写时常有问题,这已成了各年段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化解这一问题,需要重视“正强化”,也应处理好“负强化”。对于“强化”,无需回避,关键是“强化”要得当。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强化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50-001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广大英语教师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我看来,英语词汇教学
摘 要:克莱因曾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淡化传授数学精神的意识,要始终坚持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注重在知识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领悟数学精神,感悟数学文化。关键词:数学教学; 趣题巧解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
摘 要: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关键词:激活意识; 培养兴趣; 自主识字; 方法多样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55-001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语
摘 要: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诗者,人之性情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发挥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效应,会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构筑生动的会话情境,促使学生“情动而言形”。关键词:古诗教学; 学习生活质量; 品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5014)12-069-001古诗的整体感悟,要求在对古诗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方面的感悟具有整体观的意识,即“
摘 要:班上孩子迷上了布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我决定选择其中的《假期第一天》上一节看漫画写作文课。备课时精心设计,琢磨每个环节,可是第一次试讲,我蒙了。因为指导过细,学生作文雷同。后来改变策略,大胆放手,省力又高效。我真正感受到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的本质区别。关键词:漫画; 作后指导; 作后讲评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74-002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