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手段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
The paper can come up thinks finally shallowly,
knows this matter to want gong the line certainly
──how discusses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full utilization experiment method
Li Yu
【Abstract】The experiment is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important means.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he student experiment and tested three aspects to elaborate extracurricularly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full utilization experiment method goal,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
【Key words】Physics;Experiment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实验也应该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一舞剑器动四方”,演示实验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使之正确认识物理事实,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1.1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要做好演示实验,就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但对于这些实验并非要个个都做,也并非每一个都必须照搬教材。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仪器上,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检查后要将仪器归类放好,以便实验所需。在备课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切忌照本宣科,为实验而实验。在教法上,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对何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怎样引导学生归纳规律这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实验只是为使学生更好接受物理知识的一个手段,绝不能只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却失去了实验的应有效果。
1.2演示实验要真实可靠。物理教学的本身就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教师的演示是为讲述物理规律而采取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如果一次或数次实验失败,则可能使学生产生对此规律真实性的怀疑,对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要保证实验成功,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还要求教师有较浓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例如大家认为静电实验的成功率较低,其实认真找一下问题的症结不难发现,关键在于静电的电压高但电量少。因为电压高,通常所说的绝缘体在高压下变成了导体;因为电量少,电荷容易消耗。从原理上分析透了,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要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改进就行了。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由于实验的过程受到环境、气候、心理、仪器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再细致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意外的结果。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一忌忙乱,不进行思考就重新开始,极可能导致实验的再次失败;二忌简单,如果简单地把失败归结于“仪器有毛病”、“实验本身现象就不明显”等托辞,这样可能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和物理规律本身同时产生怀疑;三忌虚假,如果使用更改实验数据、改变实验条件的手段去勉强凑出结论,对学生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能是培养了学生弄虚作假的作风,这是和物理精神本身相违背的。所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所在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而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1.3演示实验要显而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所以必须显明易见。在教学中,对于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可以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手段来放大实验的效果。
2.“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学生实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它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的教学,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然后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滑动变阻器、磁针、电源组成的实验电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学生就会从中得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规律的结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螺线管线圈中电流的流向来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根据通电螺线管极性来判定线圈中电流的流向既安培定则。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安培定则,并且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 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3.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 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学生的课外实验(包括小制作),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但是,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收稿日期:2010-12-23
【关键词】物理;实验
The paper can come up thinks finally shallowly,
knows this matter to want gong the line certainly
──how discusses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full utilization experiment method
Li Yu
【Abstract】The experiment is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important means.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he student experiment and tested three aspects to elaborate extracurricularly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full utilization experiment method goal,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
【Key words】Physics;Experiment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实验也应该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一舞剑器动四方”,演示实验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使之正确认识物理事实,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1.1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要做好演示实验,就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但对于这些实验并非要个个都做,也并非每一个都必须照搬教材。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仪器上,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检查后要将仪器归类放好,以便实验所需。在备课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切忌照本宣科,为实验而实验。在教法上,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对何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怎样引导学生归纳规律这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实验只是为使学生更好接受物理知识的一个手段,绝不能只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却失去了实验的应有效果。
1.2演示实验要真实可靠。物理教学的本身就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教师的演示是为讲述物理规律而采取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如果一次或数次实验失败,则可能使学生产生对此规律真实性的怀疑,对教学带来不利影响。要保证实验成功,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还要求教师有较浓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例如大家认为静电实验的成功率较低,其实认真找一下问题的症结不难发现,关键在于静电的电压高但电量少。因为电压高,通常所说的绝缘体在高压下变成了导体;因为电量少,电荷容易消耗。从原理上分析透了,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要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改进就行了。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由于实验的过程受到环境、气候、心理、仪器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再细致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意外的结果。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一忌忙乱,不进行思考就重新开始,极可能导致实验的再次失败;二忌简单,如果简单地把失败归结于“仪器有毛病”、“实验本身现象就不明显”等托辞,这样可能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和物理规律本身同时产生怀疑;三忌虚假,如果使用更改实验数据、改变实验条件的手段去勉强凑出结论,对学生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能是培养了学生弄虚作假的作风,这是和物理精神本身相违背的。所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所在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而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1.3演示实验要显而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所以必须显明易见。在教学中,对于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可以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手段来放大实验的效果。
2.“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学生实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它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的教学,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然后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滑动变阻器、磁针、电源组成的实验电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学生就会从中得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规律的结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螺线管线圈中电流的流向来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根据通电螺线管极性来判定线圈中电流的流向既安培定则。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安培定则,并且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 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3.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 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学生的课外实验(包括小制作),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但是,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收稿日期:20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