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秩序敏感期人培养对幼儿形成秩序意识、良好的个性及道德的成长和规则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养措施保证幼儿秩序敏感期顺利度过。
【关键词】幼儿;秩序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72-01
培养2-4岁幼儿秩序敏感非常重要,掌握国内外培养幼儿秩序感的状况,分析影响幼儿秩序感的因素,探索具体培养幼儿秩序的教育措施是幼师工作者的职责。
一、秩序感教育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秩序感期教育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基础上,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秩序感的培养教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例如,秩序敏感期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蒙台梭利秩序敏感期教育的实质而非形式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2-4岁幼儿秩序感现状调查
(一)幼儿一日生活的作息、睡眠、饮食、习惯的形成,使得他们能够知道接下来的活动,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预期,从而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2-4岁的幼儿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动作发生的顺序,惯有的生活,学习习惯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与恐惧,甚至表现出激烈的反应。下面是笔者在一定情景中观察的几个案例。
例1:观察对象:小溪溪,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3岁的小溪溪每天上幼儿园,习惯让妈妈把她的外套带回家,放学来接他时再带回来。某次因为天气骤然变冷,妈妈委托老师在小溪溪户外活动时给他穿上。可是,当带班老师走进教室,小溪溪看到她手上的外套时,突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大哭起来。
例2:观察对象:小娴儿,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中午午休起床时,保育老师匆忙之间就把小娴儿两件上衣的里外顺序穿反了,小娴儿一边哭一边说:“不行,不舒服”。
例3: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三岁的贝贝摆的长长的火车车厢踢乱了,贝贝哭了,我忙着帮他摆好,可是他还是继续哭着说:“不对”,我纳闷了,原来各节车厢都有不同的颜色,我摆得车厢的颜色顺序和他摆的不一样,所以他才哭。
下面的情景是我观察到的关于物质环境对幼儿秩序感形成的影响。函函认定自己的小椅子必须放在从前经常放的位置上。午睡时,他选择小贝挨着自己,并且必须抱着洋娃娃才肯入睡的行为说明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函函对物品的位置、生活习惯有着严格的要求。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己收工作的教育态度,充分说明这位老师注意到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秩序感的培养。
例1:观察环境:教室,观察儿童:函函,儿童年龄:4岁。函函4岁了,今天来幼儿园晚了一些,老师正在上课,其他小朋友都已坐好,老师随意的帮函函找了一个位置,因为没有把他安排在平时的位置,函函并不愿意坐在这个新的位置上,坚持要在平时经常坐的位置就坐。
午睡时,函函坚持要求抱着一个洋娃娃才肯入睡,而且要求小贝挨着自己的床才肯入睡。
例2:观察对象:小贝,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10点做完工作应该收工作毯和教具了,其他小朋友都收完教具去喝加餐了,只有小贝没收完工作就跑了,主班老师将小贝叫回来继续收自己的工作,并要求他把工作毯叠好了放回去,把教具放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莫子涵是一个很懂事的,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孩儿。平常莫子涵总是和薛飞儿、小芮溪在一起玩儿,她们是最好的朋友,今天薛飞儿和小芮溪没有邀请莫子涵玩,莫子涵就误认为她们不喜欢她了。这是因为莫子涵认为她惯有的同伴关系被破坏了,这种被打破的儿童人际秩序感使她感到不安、混乱。观察:儿童年龄:4岁,观察对象:莫子涵,观察环境:操场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薛飞儿和小芮溪两个人推着小车玩儿,莫子涵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到主班老师面前告状说:“薛飞儿和小芮溪不喜欢我了,他们不和我玩儿。”主班老师让莫子涵找小贝去玩儿,接着老师去问薛飞儿和小芮溪喜不喜欢和莫子涵玩儿?薛飞儿和小芮溪都说:“喜欢”。
观察:一天早上,老师问每一个小朋友早上好,小朋友们都没有任何反应。从那天以后,每天早上老师都会向小朋友们问早上好,渐渐地有些小朋友会回应道:“老师,早上好。”还有的一些小朋友会主动向老师问早上好。
观察:幼儿园每星期都要求给小朋友剪指甲,上午老师给楠楠剪指甲时楠楠指着老师的指甲反复的说道:“老师,你的指甲怎么这么长啊”。
观察:有一次教师展示工作时,教师先将要用到操作材料放到托盘里,找一个位置坐下,再从托盘里一一将操作材料拿出来,并且依次放好,当活动结束时也依次将操作材料收好,放回到教具柜原来的位置上。工作展示完毕后小贝从教具柜中取下操作材料放入托盘内,找一个位置坐下,再从托盘里将托盘里的操作材料拿出来依次放好,整个过程都按老师展示的顺序进行。
三、幼儿秩序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性
1、秩序敏感期教育促进人的认知、情感、道德、审美的发展,是培养完满人格的重要时机。
2、秩序敏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有自身规律,因此秩序敏感期教育是满足了儿童自然发展的需求。
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求,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要求,对秩序感有一种自然的天赋感受。秩序感是幼儿生命的自然本质之一。儿童内在的秩序感成人无法改变,它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秩序感作为人内在固有的情感,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它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规律,必须适应秩序感发展的内在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秩序感发展中各阶段的生长点,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教育法促进其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需要,在生活中尊重、重视他们的秩序感,并有意识的运用这种秩序感觉促进良好秩序感的形成。
要为幼儿一日生活制定合理的计划,这样孩子长时间形成有习惯,就会知道一天内什么时间什么,从而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例如早晨入园自己脱外套,自己叠好放入格子内,然后搬小椅子吃早餐,接下来就是讨论时间、走线、工作、喝加餐、户外活动、午休……..这样的日常生活规律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久而久之还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五、结论
秩序感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良好秩序感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秩序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72-01
培养2-4岁幼儿秩序敏感非常重要,掌握国内外培养幼儿秩序感的状况,分析影响幼儿秩序感的因素,探索具体培养幼儿秩序的教育措施是幼师工作者的职责。
一、秩序感教育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秩序感期教育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基础上,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秩序感的培养教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例如,秩序敏感期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蒙台梭利秩序敏感期教育的实质而非形式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2-4岁幼儿秩序感现状调查
(一)幼儿一日生活的作息、睡眠、饮食、习惯的形成,使得他们能够知道接下来的活动,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预期,从而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2-4岁的幼儿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动作发生的顺序,惯有的生活,学习习惯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与恐惧,甚至表现出激烈的反应。下面是笔者在一定情景中观察的几个案例。
例1:观察对象:小溪溪,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3岁的小溪溪每天上幼儿园,习惯让妈妈把她的外套带回家,放学来接他时再带回来。某次因为天气骤然变冷,妈妈委托老师在小溪溪户外活动时给他穿上。可是,当带班老师走进教室,小溪溪看到她手上的外套时,突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大哭起来。
例2:观察对象:小娴儿,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中午午休起床时,保育老师匆忙之间就把小娴儿两件上衣的里外顺序穿反了,小娴儿一边哭一边说:“不行,不舒服”。
例3: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三岁的贝贝摆的长长的火车车厢踢乱了,贝贝哭了,我忙着帮他摆好,可是他还是继续哭着说:“不对”,我纳闷了,原来各节车厢都有不同的颜色,我摆得车厢的颜色顺序和他摆的不一样,所以他才哭。
下面的情景是我观察到的关于物质环境对幼儿秩序感形成的影响。函函认定自己的小椅子必须放在从前经常放的位置上。午睡时,他选择小贝挨着自己,并且必须抱着洋娃娃才肯入睡的行为说明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函函对物品的位置、生活习惯有着严格的要求。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己收工作的教育态度,充分说明这位老师注意到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秩序感的培养。
例1:观察环境:教室,观察儿童:函函,儿童年龄:4岁。函函4岁了,今天来幼儿园晚了一些,老师正在上课,其他小朋友都已坐好,老师随意的帮函函找了一个位置,因为没有把他安排在平时的位置,函函并不愿意坐在这个新的位置上,坚持要在平时经常坐的位置就坐。
午睡时,函函坚持要求抱着一个洋娃娃才肯入睡,而且要求小贝挨着自己的床才肯入睡。
例2:观察对象:小贝,观察环境:教室,儿童年龄:3岁。10点做完工作应该收工作毯和教具了,其他小朋友都收完教具去喝加餐了,只有小贝没收完工作就跑了,主班老师将小贝叫回来继续收自己的工作,并要求他把工作毯叠好了放回去,把教具放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莫子涵是一个很懂事的,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孩儿。平常莫子涵总是和薛飞儿、小芮溪在一起玩儿,她们是最好的朋友,今天薛飞儿和小芮溪没有邀请莫子涵玩,莫子涵就误认为她们不喜欢她了。这是因为莫子涵认为她惯有的同伴关系被破坏了,这种被打破的儿童人际秩序感使她感到不安、混乱。观察:儿童年龄:4岁,观察对象:莫子涵,观察环境:操场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薛飞儿和小芮溪两个人推着小车玩儿,莫子涵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到主班老师面前告状说:“薛飞儿和小芮溪不喜欢我了,他们不和我玩儿。”主班老师让莫子涵找小贝去玩儿,接着老师去问薛飞儿和小芮溪喜不喜欢和莫子涵玩儿?薛飞儿和小芮溪都说:“喜欢”。
观察:一天早上,老师问每一个小朋友早上好,小朋友们都没有任何反应。从那天以后,每天早上老师都会向小朋友们问早上好,渐渐地有些小朋友会回应道:“老师,早上好。”还有的一些小朋友会主动向老师问早上好。
观察:幼儿园每星期都要求给小朋友剪指甲,上午老师给楠楠剪指甲时楠楠指着老师的指甲反复的说道:“老师,你的指甲怎么这么长啊”。
观察:有一次教师展示工作时,教师先将要用到操作材料放到托盘里,找一个位置坐下,再从托盘里一一将操作材料拿出来,并且依次放好,当活动结束时也依次将操作材料收好,放回到教具柜原来的位置上。工作展示完毕后小贝从教具柜中取下操作材料放入托盘内,找一个位置坐下,再从托盘里将托盘里的操作材料拿出来依次放好,整个过程都按老师展示的顺序进行。
三、幼儿秩序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性
1、秩序敏感期教育促进人的认知、情感、道德、审美的发展,是培养完满人格的重要时机。
2、秩序敏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有自身规律,因此秩序敏感期教育是满足了儿童自然发展的需求。
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求,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要求,对秩序感有一种自然的天赋感受。秩序感是幼儿生命的自然本质之一。儿童内在的秩序感成人无法改变,它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秩序感作为人内在固有的情感,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它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规律,必须适应秩序感发展的内在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秩序感发展中各阶段的生长点,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教育法促进其发展。
四、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需要,在生活中尊重、重视他们的秩序感,并有意识的运用这种秩序感觉促进良好秩序感的形成。
要为幼儿一日生活制定合理的计划,这样孩子长时间形成有习惯,就会知道一天内什么时间什么,从而形成秩序感和安全感。例如早晨入园自己脱外套,自己叠好放入格子内,然后搬小椅子吃早餐,接下来就是讨论时间、走线、工作、喝加餐、户外活动、午休……..这样的日常生活规律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久而久之还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五、结论
秩序感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良好秩序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