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发掘 内引外联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需要,是引导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60-02
  自主探究性阅读是教师以阅读目标为前提,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进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一种阅读方式。实施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顺利转变,有助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
  鉴于当前小学语文课文中每位作者的写作都有一定思路,学生如果能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当然,文体不同,作者的表现内容、写作思路、言语形式、文体风格也不同,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方法就有所区别。为此,本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角度来看,要使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教学可能会事倍功半。依托具体教学实例,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实效,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系统整合,自主探究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策略、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不教自能读书”。人教版第三学段现行语文教科书中,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有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还有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不同素材。多数教师一般是按照这些素材的编排顺序,按部就班地依次进行教学。这样把素材分割开来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获知识比较零散。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对教科书中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或调整。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时,整组教学总体构想是把整个单元分四个模块:
  (1)导读预习,初步感知内容、人物和情感(2课时)。
  (2)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课文人物和情感(2课时)。
  (3)品味语言,領悟表达(2—3课时)。
  (4)单元统整,实践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3课时)。
  其中的模块(2)可细化为四个板块进行教学:
  板块一:回顾预习,概说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理解文中画面。先由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学习《少年闰土》中“月下海边瓜地”画面,再分工合作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画面。
  板块三:《一面》中感知鲁迅,感知作者情感,重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的人》中体会别人如何看鲁迅,重点自主探究情感。
  板块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这样以“组”为基本教学单位,综合考虑一组教科书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当整组教学构想依次得以实践时,学生便有可能获得更为系统的知识,提升自主探究性阅读效率就不是纸上谈兵。
  二、文本发掘,自主探究
  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有了深度,自主探究性阅读才会有高度。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容要有联系性,思维要有探索性,效能要有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并向纵深处多角度地发掘,自主探究深层内涵,高度关注“言”和“意”的自主探究,实现教学的言意和谐,进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文本中的“言语形式”。
  例如,教师教学《慈母情深》时提出:梁晓声在文中连用四个“立刻”是否合适?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梁晓声为了表现母亲工作的辛劳;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母亲”在争分夺秒为家人赚钱的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的伟大……如果教师听到这样的答案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欣慰,大加赞赏后就把这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轻描淡写中“划”过,那就可惜了。因为当大家再度聚焦文中的四个“立刻”,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它形成了一种重复的语势、排比的节奏,产生了急促忙碌的感觉。与前文三次“我的母亲”似乎是一种刻意的回归与呼应。看似单调的四个“立刻”极具排比的张力,把母亲挣钱过程中的忙碌、急促、机械和枯燥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一幕已深深地定格在梁晓声的心中,以至于后文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把握住这个“言”,再勾前连后,作家的情愫与用意就自然明了,表达上的妙处就能最终通透领会。师生一起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能伴随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逐渐与文本由“视界期待”走向“视界融合”,从而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丰厚思想,实现“言意和谐”,使自主探究性阅读更有层次、更有内涵、更有张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三、确定原点,自主探究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师要优先解决教学内容问题。教师要解决教学方法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入手处就是调整教学内容。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具有多重性,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依核定点”,即依据文章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探究原点。所谓核心教学内容,就是文本中最鲜明的部分、最重点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点等。
  例如,《金色的鱼钩》的“探究原点”是草地行军途中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学生围绕“红军走过哪片草地?老班长他们在这片草地上一共走了几天?文中一共写了几天?‘我’刻骨铭心的又是哪几天?这几天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等“原点”进行探究,聚焦故事的典型情节,关注作者的文本表达,体会细节的独特魅力。在层层剥笋式的探究中,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身忘我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和丰满。确定探究性阅读原点有助于学生以最佳视角聚焦文本、提高学习效率。   四、互动评价,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和心灵沟通。当然,这种对话和沟通是平等的。平等对话和沟通是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但和学生一样都是探究者和评价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多维度对话关系。学生在多向互动对话中可以有效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完善自己的新理解,说出自己的评价结果和依据。
  例如,教学《麻雀》时,有学生在探究时忽然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办?”针对这个生成性问题,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弱小,不敢和猎狗斗,教师肯定她敢说真话;有的学生认为老麻雀下去会死,不能去救,教师评价学生能冷静分析双方力量的悬殊;有的学生认为老麻雀肯定救不了小麻雀,不如回去再孵一窝,教师评价他会精打细算;有的学生认为不去尝试肯定输,试试说不定还能成功,教师评价他具有挑战精神;有的学生认为老麻雀即使不是猎狗的对手,但母爱的力量会让它不顾一切地去救自己的孩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最后,大家一致形成共识——老麻雀不会考虑自己的生死,不会考虑合不合算,不会考虑再孵一窝,只想义无反顾地去救自己的孩子。学生在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中读懂了老麻雀的舍身忘我,读懂了一位母亲无奈下的毅然决然,读懂了动物间伟大的亲情。多向互动交流与评价给了学生切肤之感,那强烈的情感共鸣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五、内引外联,自主探究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不同层次的丰富意蕴。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转换视角,在“内引”“外联”中對作品的不同意蕴进行深度自主探究。所谓“内引”,就是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中依本探源,对关键语段进行恰当、合理的“加工”或“整合”,从而有效达成自主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目标。所谓“外联”,就是教师在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的性格与经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基础上实现知识、智能和情志方面的自我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所要自主探究性阅读的内容连点成线、组线成面,构建知识网络,并在恰当拓展延伸中实现深度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首先,教师要根据神话的文体特征,依体而教,以学定教,借助关键语段引导学生品读、赏析,在细品“锁之苦”“啄之痛”两幅图画中,“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神话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促使他们在感悟人物形象中体会神话故事鲜明的文体特点,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其次,教师引入古希腊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的选择》,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解救”过程,力争在与课文对比中有所发现。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它们的侧重点虽然有所区别,但它们对普罗米修斯受刑的痛苦描写都非常具体、传神,英雄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大家都被深深震撼。最后,教师再次与中国版《“火”的神话故事》进行外联,给学生提供阅读东方国家有关“火”的神话故事的机会,并与所学文本进行对比,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发现:有的发现详略布局的异同,有的发现表达特色的差异,有的追溯故事形成差异的原因……在开放性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自主探究性阅读程度越深,他们的感悟就越多,思维就越活跃。
  综上所述,鲜花盛开的春天之所以吸引人,是因其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同样,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因为遵循自主探究特质,使语文阅读教学绽放活力无限、魅力无穷的自主探究之花。
  参考文献:
  [1]宋晓燕,黄生延.辐射性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2):116-117.
  [2]温儒敏.语文教学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1):76-82.
  [3]陈雪莲.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35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音教学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应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为其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进行自然拼读法语音教学,如何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高效利用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探析。为此,文章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问卷调查,解析影响厦门市翔安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音教学;自然拼读
摘 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教育问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开始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由于教学效果极为显著,可以确保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极为重大。对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创新和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它不仅起着承接小学、衔接高中的作用,还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它所涉及的语文思维的发展提升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提高,都对初中生开展后续的语文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发展学生学科思维方面入手,让语文学科的文化底蕴成为丰富学生学科内涵的重要元素,引导学生在所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图像识读”素养的培育显得更为重要,通过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帮助学生更为敏锐地捕捉有用的视觉素材,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品位,拓宽视野。文章详细阐述了“图像识读”核心素养内涵,分析了“图像识读”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指出了基于“图像识读”核心素养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学生“图像识读”
张恨水进京  张恨水进京之前,已经当过 《芜湖日报》 的主编。他当这么一份地方报纸的主编,自己觉得学问历练还不大够,希望一面做事,一面读书。于是,这个安徽小青年来到北京,成了一位“北漂”。  那时的北漂,比现在强的地方,是有各地的会馆收容他们。张恨水在芜湖会馆落下脚后,就托同乡朋友介绍,想到一家报馆做事。已经是老北漂的朋友给他讲:现在北京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报馆是顺天时报社,但那是日本人办的,去不
摘 要:近年来,由于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教育界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不同家庭、不同个性和不同问题的学生时,有责任、有义务探索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让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特点;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渐将0~6岁教育视为一个整体即“托幼一体化”,然而在一体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素质。因此,为了科学、理性地实施“托幼一体化”,师资培养是关键。文章通过对“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改革,试图探索“托幼一体化”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落地生根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改革与探索;“学前卫生学”  中图分类号:G712;G612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但是革命派本身军事力量并不强,最终不得不与袁世凯妥协。最终,是袁世凯而不是孙文,成为了中华民国的首位总统。1912年到1928年国民党北伐成功,这期间被称为“北洋政府”时期,掌握权力的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将领。广义上说,它属于中华民国,但是人们又时常把这段时期“剔除”出来,因为军阀统治,似乎和民国的“新”与“革命”很不般配。尤其是袁世凯还有一段称帝的闹剧,“窃国大盗”,永世不
摘 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班级环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的基础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空间,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心灵家园。班级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文章中,作者结合了全纳教育的思想理念,以小学低年级班级环境为载体,浅谈“以儿童为中心”的班级环境创设。  关键词:班级环境;全纳教育;小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
1  1933年3月6日的这一天,“西北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接到了一纸军令:将部队布防冷口经董家口、喜峰口、罗家峪至马兰关一线的长城关口。  这一刻,二十九军上下都知道:要和小日本真刀真枪干了!  这一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两年。  在占据了东北三省后,野心膨胀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早已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将手伸向了华北。  1933年元旦夜,日军炮击山海关,两天后,将刺眼的太阳旗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