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意确定之后,应考虑一下围绕立意选取哪些材料,一般来说在选择材料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合理、典型、新颖。
一、合理
何为合理?通常是指文中选的材料要与主旨相符,要有力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点只要同学们注意,是很容易做到的。
例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主要目的就是展现以祥林嫂为代表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为此他选取了旧中国封建礼教的突出表现式“祝福”,通过一次次对祝福场景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逼而死的,文中围绕“祝福”的一系列材料选取就做到了合理。
记叙文中有许多写景的内容,对于写景文章,材料要做到合理非常简单,即“围绕特征,合理选材”。只要所选材料能反映、突出所表现的特征即可。有个学生在描写秋景时有这样一句话:清晨,我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看着水里的鱼儿畅快地游着,轻轻地吹着水泡,小燕子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快活极了。
[分析]本段景物描写,不管是鱼儿,是燕子还是清晨的小院都未能体现秋的特征,让人看不出到底是四季中的哪个季节,这就属于选材不合理,试着做如下改动。
[改文]清晨,我坐在结满紫红果实的葡萄架下,清澈见底的鱼池中,小鱼儿在温暖的秋阳的照射下,畅快地游来游去,小燕了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到房檐上,一会儿落到牵牛花的架子上,她舍不得离开这里去南方呀!
改文中抓住了几个关键性的词语“紫红的葡萄、牵牛花、小燕子”,抓住了秋的特征,选材做到了合理。
二、 典型
何为典型,也就是指材料应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对文章中心主旨有足够的表现力。可以这样说“合理的材料比比皆是,典型的材料却不可多得”,如何选择典型材料,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选取有名望的人和事
要想使材料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最好选取名人及其相关事件,与众多的普通人普通故事相比,其影响力是难以估算的。
2000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个满分作文,题目为“赏树”,请阅读全文并分析在材料选择上的特点。
赏树
上帝在唐古拉山裁下一棵树。数千年后,这棵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繁花锦簇,散发着淡淡清香;叶绿枝长,遮蔽起千里阴凉。世人不晓此树为何物,争邀古今人物共睹之。
第一个来的是屈原,峨冠博带,几缕飘髯,风度不俗。屈原看到这棵树,仍是满脸愁容,不屈的神态,长叹一声,提笔写道:“树参天兮干云霄,坐树端兮我逍遥,与云共语,与鹤同霄。”世人看罢多时,摇头叹息,为屈原鸣不平。
屈原刚走,孔子带着子路、冉有同经树下。孔子喜欢研究学问,先站在树下观赏一番,又与两个徒弟探讨一通,然后拿出纸笔细细勾画。子路凑上前观瞧。见孔子正侧目凝视两个字“本、末”。世人大悟:圣人赏树,时刻不忘造字啊!
第三个来的是唐太宗。平时万人跟随的唐太宗,现在是孤家寡人前来,却仍是龙袍玉带,威风不减。却见唐太宗看完大树,自语道:“欲使天下兴盛,还必须根深抱土,强须连地呀!”世人知道这是一代明君。
鲁班背着刀凿斧锯惊喜而来,心里盘算着这样一棵大树,若采伐下来建筑楼台馆阁肯定是上好的材料。鲁班正欲动手,沈括急匆匆而至,摇头摆手万般阻挡,说这棵树至今还无记载,定是个新品种,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鲁班兄,你可千万别砍。鲁班扫兴而回,沈括拿出放大镜,这瞧那看,细细研究。
诗仙李白飘然而至,看到那满树繁花,顿生诗兴,饮酒泼墨,赋诗一首“天下奇花天上开,备宴启酒邀友来,共饮花间避浊世,友人与我共开怀。”世人看着他放荡不羁的傲岸态度,不禁感古伤怀。
一阵清风吹过,世间转至今日。一群环保专家来到这棵树下,研究着树下的蚂蚁,叶上的小虫,枝间的飞鸟,花间的青蛉……
世人看完这些名人赏树,悟出一个道理,他们在给上帝的报告中写道:同样一棵树,不同的人看它,态度是多么不同;若问他们各自的感受,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
本文之所以获得满分除了作者流畅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之外,材料的典型也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若把材料中的历史文化名人通通换上张三、李四、赵大爷、王大妈,即便情节再合理、语言再具文采,也会因为材料的普通平淡而使文章骤然失色。相信同学们一定记得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那篇文章之所以蟾宫折桂,与作者选用尽人皆知的三国故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选取普通人有代表性的材料
名人名家的例子固然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然面普通人的平凡小事对主旨的表现照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孙犁在《荷花淀》一文中,表现的是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敌这一主题,然而他并没选用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没有选用百姓中的模范代表,而是选择了一些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妇女,她们的事情也不过是编席,服侍丈夫,照顾老人孩子这些琐事。然而这些琐事却蕴含着团结抗日保家卫国这个大主题,这些平凡的妇女则代表着所有成长起来的根据地人民,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走向胜利的希望。3.选取有现实性的材料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当中,我们的文章应充分体现时代风貌,这就要求材料选择有一定的现实性。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也特意指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针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这一普遍现实,98年高考作文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针对日渐削弱的精神文明,2001年和2002年接连两年分别以“诚信”“心灵选择”为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认识观念往往受关系的亲疏远近影响,针对这一特点,2003年高考作文则通过讲述“智子疑邻”这个寓言,来让同学们围绕此话题立意作文。
三、新颖
合理典型的材料人人都爱用,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时间一长,难免用滥,没有了新鲜感。选材是否新颖,往往反映了考生知识面的宽窄,也反映了考生的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和灵活性。
要做到选材新颖,我们必须平时多积累一些事例,最大程度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能一谈到“爱祖国”,只会想到岳飞、袁崇焕、文天祥;一谈到“坚持就是胜利”只知道讲述王羲之的一坑墨汁、李白的铁杵磨成针、梅兰芳盯鸽子练眼,或者干脆就是我的同学某某如何通过拼搏努力,最后终于考上大学的故事。我在训练“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文题时,有个学生以记叙文的形式讲述了“础石成泥”这样一个故事。内容是说齐白石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老篆刻家请教篆刻的窃门。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篆刻用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整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就成功了。”齐白石果真这样做了,是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一担础石终于都变成了泥浆,这时他的篆刻水平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个材料就新颖,这样的文章就应得高分。
一、合理
何为合理?通常是指文中选的材料要与主旨相符,要有力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点只要同学们注意,是很容易做到的。
例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主要目的就是展现以祥林嫂为代表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为此他选取了旧中国封建礼教的突出表现式“祝福”,通过一次次对祝福场景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逼而死的,文中围绕“祝福”的一系列材料选取就做到了合理。
记叙文中有许多写景的内容,对于写景文章,材料要做到合理非常简单,即“围绕特征,合理选材”。只要所选材料能反映、突出所表现的特征即可。有个学生在描写秋景时有这样一句话:清晨,我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看着水里的鱼儿畅快地游着,轻轻地吹着水泡,小燕子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快活极了。
[分析]本段景物描写,不管是鱼儿,是燕子还是清晨的小院都未能体现秋的特征,让人看不出到底是四季中的哪个季节,这就属于选材不合理,试着做如下改动。
[改文]清晨,我坐在结满紫红果实的葡萄架下,清澈见底的鱼池中,小鱼儿在温暖的秋阳的照射下,畅快地游来游去,小燕了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到房檐上,一会儿落到牵牛花的架子上,她舍不得离开这里去南方呀!
改文中抓住了几个关键性的词语“紫红的葡萄、牵牛花、小燕子”,抓住了秋的特征,选材做到了合理。
二、 典型
何为典型,也就是指材料应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对文章中心主旨有足够的表现力。可以这样说“合理的材料比比皆是,典型的材料却不可多得”,如何选择典型材料,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选取有名望的人和事
要想使材料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最好选取名人及其相关事件,与众多的普通人普通故事相比,其影响力是难以估算的。
2000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个满分作文,题目为“赏树”,请阅读全文并分析在材料选择上的特点。
赏树
上帝在唐古拉山裁下一棵树。数千年后,这棵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繁花锦簇,散发着淡淡清香;叶绿枝长,遮蔽起千里阴凉。世人不晓此树为何物,争邀古今人物共睹之。
第一个来的是屈原,峨冠博带,几缕飘髯,风度不俗。屈原看到这棵树,仍是满脸愁容,不屈的神态,长叹一声,提笔写道:“树参天兮干云霄,坐树端兮我逍遥,与云共语,与鹤同霄。”世人看罢多时,摇头叹息,为屈原鸣不平。
屈原刚走,孔子带着子路、冉有同经树下。孔子喜欢研究学问,先站在树下观赏一番,又与两个徒弟探讨一通,然后拿出纸笔细细勾画。子路凑上前观瞧。见孔子正侧目凝视两个字“本、末”。世人大悟:圣人赏树,时刻不忘造字啊!
第三个来的是唐太宗。平时万人跟随的唐太宗,现在是孤家寡人前来,却仍是龙袍玉带,威风不减。却见唐太宗看完大树,自语道:“欲使天下兴盛,还必须根深抱土,强须连地呀!”世人知道这是一代明君。
鲁班背着刀凿斧锯惊喜而来,心里盘算着这样一棵大树,若采伐下来建筑楼台馆阁肯定是上好的材料。鲁班正欲动手,沈括急匆匆而至,摇头摆手万般阻挡,说这棵树至今还无记载,定是个新品种,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鲁班兄,你可千万别砍。鲁班扫兴而回,沈括拿出放大镜,这瞧那看,细细研究。
诗仙李白飘然而至,看到那满树繁花,顿生诗兴,饮酒泼墨,赋诗一首“天下奇花天上开,备宴启酒邀友来,共饮花间避浊世,友人与我共开怀。”世人看着他放荡不羁的傲岸态度,不禁感古伤怀。
一阵清风吹过,世间转至今日。一群环保专家来到这棵树下,研究着树下的蚂蚁,叶上的小虫,枝间的飞鸟,花间的青蛉……
世人看完这些名人赏树,悟出一个道理,他们在给上帝的报告中写道:同样一棵树,不同的人看它,态度是多么不同;若问他们各自的感受,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
本文之所以获得满分除了作者流畅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之外,材料的典型也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若把材料中的历史文化名人通通换上张三、李四、赵大爷、王大妈,即便情节再合理、语言再具文采,也会因为材料的普通平淡而使文章骤然失色。相信同学们一定记得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那篇文章之所以蟾宫折桂,与作者选用尽人皆知的三国故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选取普通人有代表性的材料
名人名家的例子固然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然面普通人的平凡小事对主旨的表现照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孙犁在《荷花淀》一文中,表现的是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敌这一主题,然而他并没选用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没有选用百姓中的模范代表,而是选择了一些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妇女,她们的事情也不过是编席,服侍丈夫,照顾老人孩子这些琐事。然而这些琐事却蕴含着团结抗日保家卫国这个大主题,这些平凡的妇女则代表着所有成长起来的根据地人民,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走向胜利的希望。3.选取有现实性的材料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当中,我们的文章应充分体现时代风貌,这就要求材料选择有一定的现实性。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也特意指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针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这一普遍现实,98年高考作文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针对日渐削弱的精神文明,2001年和2002年接连两年分别以“诚信”“心灵选择”为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认识观念往往受关系的亲疏远近影响,针对这一特点,2003年高考作文则通过讲述“智子疑邻”这个寓言,来让同学们围绕此话题立意作文。
三、新颖
合理典型的材料人人都爱用,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时间一长,难免用滥,没有了新鲜感。选材是否新颖,往往反映了考生知识面的宽窄,也反映了考生的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和灵活性。
要做到选材新颖,我们必须平时多积累一些事例,最大程度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能一谈到“爱祖国”,只会想到岳飞、袁崇焕、文天祥;一谈到“坚持就是胜利”只知道讲述王羲之的一坑墨汁、李白的铁杵磨成针、梅兰芳盯鸽子练眼,或者干脆就是我的同学某某如何通过拼搏努力,最后终于考上大学的故事。我在训练“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文题时,有个学生以记叙文的形式讲述了“础石成泥”这样一个故事。内容是说齐白石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老篆刻家请教篆刻的窃门。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篆刻用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整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就成功了。”齐白石果真这样做了,是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一担础石终于都变成了泥浆,这时他的篆刻水平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个材料就新颖,这样的文章就应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