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实施与主人的“另类”思考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秋季在四省进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序幕。诚然,这次教育改革大潮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来得及时且必要,但笔者想借此文,从教学第一线最切身的体会和最深的感受出发,来客观分析这次改革的大潮。毕竟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具体的实践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新课程实施为什么盲目求新?
  
  笔者并不想否认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那么在教育系统中什么是“地”,什么是“人”呢?简单地说,这个“地”就是不同级别的学校,“人”就是同一学校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
  目前我国已形成的几种教学模式有:1.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2.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3.设置个人的学习情境,严格控制学习进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4.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5.在创设的情境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的教学模式;6.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现在时髦的是上述第2、3和4种,似乎只有把第1种方式一棍子打死,否则就不是在进行课程改革,就不具备先进性,这从涉及该方面的诸多论文就可见一斑。不幸的是,对一些生源质量较低的学校来说,往往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所占比例较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如果不这样做,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甚至完全达不到教学目标。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只不过人们不愿意去思考它,更不会把它体现在公开课或示范课中。
  谈到学生对科目和模块的选择,就必然出现学生走班的情况。可能有的人会说,走班不是课程选择性的本质,而是实现选择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在许多的常规学校中,走班形式很有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此时,学校的管理能力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实施技术外,是否还应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做到因校而异?如果没有做这项工作,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成为受检或展示工具。
  因此,我们不能把先进的理念当成评判一切的绝对标准,而应是把先进的理念作为我们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灵活掌握尺度,结合实际来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谁去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效益?
  
  从Powerpoint、Authorware到Flash和3DMAX,信息技术教师经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技术发展过程,也为其他学科教师制作了许多教学或参赛的课件。技术越用越高级,画面越来越精致,确实也协助科任教师取得一定的成绩,甚至似乎对这节课产生了一种不需要该科任教师,我就可以替他上课的戏谑念头,但是整合度果真越来越高吗,与效益成正比吗?其实,大家都明白技术是学科的配角,这也是大家的共识,那为什么依然会把重点放在技术手段如何出新上呢?很明显,相当多的教师已经把Powerpoint作为较低级的课件制作软件,进而要求使用Flash或Html方式,而不先去比较它们的区别。难道简单的课件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吗?这除了对整合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当然还涉及一个评价的问题,笔者在后文将详述。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也深深困惑笔者,那就是整合课有固定模式吗?记得我刚听“整合”这个概念时,就向同行请教过,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后来归纳一下,无非是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资料整理)——网下交流,网上的许多教学案例也是如此。最为雷同的是,上述“交流”必然采用BBS或QQ群的方式。不可否认,在许多整合观摩课中,“作秀”、“表演”以及功利成分表现得愈来愈浓,已经失去了普遍实施的意义,只能成为典型课或教学模式的案例。扪心自问,你能每节课都这样上吗?答案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为什么不去研究其可行性呢?
  事实上,信息技术对学科的整合强调的是信息的获取与融合,而信息本身就是多种各样的,至于谁对谁进行整合是分主配角的,那么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需要。例如,学生自己收集与该课程有关信息,也就属于整合的范畴。只要能产生“教学效益”就是有效的整合,因而有专家喊出了“回归课堂、回归学科”的口号,就是对整合课中的“大投入,小产出”现象的及时校正。当然,我们不要因为整合没有产生我们预期的效果就产生怀疑,试想一下,光用嘴和纯书本来传授知识显然比不上利用教育技术的效果,但质疑是无可厚非的,至少“整合”的效益是体现在学生上。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能否相辅相成?
  
  作为每一轮学生学习过程的终点,科学的评价极其重要。同时,正确的评价会促进课改的良性循环,使之更加深入人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整个课改过程的推动力。
  笔者曾参与选新教材的工作,并且投票选择了某出版社。原因非常简单,该教材适合考试,这显然是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当然也受到了其他评选者的批评。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学生必须参加会考,要高考。其实在教育界,有一种挺流行的说法,“要改革,先把高考改革”,不是吗?在课改的过程,教师可能最关心的是以后高(会)考怎么考这个问题。虽然上述说法有失偏颇,但也必须承认高(会)考的份量,并且考量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会)考成绩不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吗?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改革理念与各种考试的重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地说就是评价机制的问题。如果缺乏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机制,新课程改革将可能失去方向,因此如何评价就成为重中之重。
  教学评价根据内容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更是多种多样,包含了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等方面,评价方式亦然。尽管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种是我们一贯使用且有效的,那就是考试。四个实验区的考试内容中都强调了探究能力,但笔者认为,在处理“学会”与“会学”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上有待商榷。现实一点说,题海战术真的失效了吗?我看未必。令人遗憾的是,无数人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去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或者是使用多少先进的手段,却在评价(尤其是考试)上只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态。
  为什么许多人不去研究分析评价的问题?笔者归纳原因,可能是多数教师认为考试出题是专家行为,并非人人可议之,因而总处于期待的状态。评价的项目、手段与方法才应该是整个新课程活动的核心,所有项目的实施也是围绕此进行的。客观现实中,实施最终是要评价,这也是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真正关心的。很明显,希望师生自发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是把现实理想化了,没有看到革新的第一动力往往来自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因此,考试内容设置中应充分体现课改精神,使之成为进一步实施的动力。当然,课改其实与取得好的成绩是不相矛盾的,相反还是相辅相成的。
  还有一种评价是针对实现过程的,也是对实施与整合过程的评价。那这里又要再说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因为这才是过程评价的核心。实施手段及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方法可能多种多样,但是如果以教学效益为评价指标,这样至少就可以避免过度“精品课”和作秀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课改本身就是一个产生问题与冲突的过程,其发展大趋势不容置疑。正如火车刚诞生时,被世人嘲笑其速度,而现在已成为人们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只有抱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说,实施方法的多样化、整合的效益化和评价的科学化才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三中)
其他文献
/一/  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8月号,为这位业余作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并且获得了1980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乡场上》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充满张力。小说聚焦贵州某地梨花屯乡场上的一场寻常纠纷:食品购销站的会计妻子罗二娘向曹支书提出控诉,说民办教师任老大的儿子诬陷她儿子拾物不还。任老大的女人则反对这一控诉。纠纷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罗二娘提出来的证人冯幺爸身上——他刚好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则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对以上两大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但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理解上存在困难。因此这节课通过计算机网络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设置相关问题,既让学生有一定的创作、发挥空间,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好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    2.学情分析 
为纪念张仃百年诞辰,中国文联、清华大学举办了纪念展和学术报告会,并组成了以冯远为主任,鲁晓波、李功强为副主任的《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编辑委员会。该书由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新华教授编著,是在2005年4月9日发表于《文艺报》美术专刊第五、第六、第八版的《张仃——中国画坛的骄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吸纳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增加大量的图片和作品而编著完成的。正如杜大恺教
阅读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新作《乡愁的文化表达》,倍感亲切,也倍感乡愁和倍思乡愁。  邹广文近十年来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追踪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的足音,探寻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强国之路,撰写了多维度、系列化专题文论。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一种文思笔迹,更是邹广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虽然部分成果已见诸报端,但现在终于以一个“艺术的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加呈现出一个哲学学者深刻的文化观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之江新语》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省委书记主政浙江这个经济大省,在《浙江日报》头版政论栏目所发表的232篇文章的集中汇编。其中最长一篇708字,最短的仅有197个字,突出特点是在300~500字之内讲明一个道理,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读后催人奋进,非常解渴。  通过研读该书,对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我发现习总书记很多思想观点都能在该书中找到原点、依据和出处。如: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法治浙
《小约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鲁迅译为拂来特力克·望·霭覃)的童话著作,鲁迅翻译成中文,1928年1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鲁迅在他的日记里记载了1906年他与《小约翰》最初的相遇。鲁迅青年时代在日本东京留学,经常在神田区一带的旧书坊淘书,在财力有限的窘困中,却也享受着精神的滋养,发展着对于文艺的爱好。他从《文学的反响》杂志了解新出版的书和各国文坛的消息,“偶然看见
在利用Flash制作课件时,教师总会遇到一些重复性工作,Flash类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减少重复劳动,大大提高课件的制作效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并不需要学会复杂类的编写,只要学会一些简单类的编写,知道它的结构,并学会使用就可以了。本文笔者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在课件制作中使用类功能。    一、编写一个简单的Flash类    在OOP(面向对象的编程)中,类被定义为对象。类是描述对象的属性(数据)和方
微软Microsoft Speech SDK工具包的推出使得应用程序中实现文本向语音转换变得很方便。在Authorware中,利用TextToSpeech Class 控件或Speech Xtra即可实现英文或中文的朗读,但若是两者混合则难以实现。用英文TTS引擎时无法识别中文,用中文TTS引擎时遇到英文单词却是逐个字母朗读。本文提出了根据文本类型实时更换中英文TTS引擎的方法,实现中英文混合朗读
时间如剑。我们以文字的劳作与思想的虔诚,终于迎来2021年的“七一”这个光辉的历史节点。为期一年的专栏结束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博览群书》一年前开辟“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专栏,是董山峰主编积极推动下的结果。我平时忙,任务多,主持这样的专栏很犹豫,深知其中难处,如果没有山峰主编热情洋溢的鼓与呼,栏目既不会启动,也坚持不下来。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对建党百年的文化热情与责任,已让我们党校学
《金瓶梅》是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人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清人更称其为“第一奇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文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与青年教师冯媛媛合著的《金瓶梅导读》(以下简称《导读》),对《金瓶梅》这部旷世奇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构,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这部“世情小说”,理解它所展示的欲望膨胀、幽暗复杂的人性以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