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乡愁,也许无须“挥去”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新作《乡愁的文化表达》,倍感亲切,也倍感乡愁和倍思乡愁。
  邹广文近十年来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追踪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的足音,探寻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强国之路,撰写了多维度、系列化专题文论。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一种文思笔迹,更是邹广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虽然部分成果已见诸报端,但现在终于以一个“艺术的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加呈现出一个哲学学者深刻的文化观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正体现着从原生态的“乡土文明”向现代化“城市文明”的衍生与转换,人们的价值选择、心性情感、精神信仰、审美标准和幸福观念也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尤其是现代文明催生的“同质化”心理与逻辑风靡世界,促使了现代生活渐趋物象化、理性化、程式化和技术化,正如《尚书》中“维齐非齐”之喻,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生命的个性被日益溶蚀、湮没、消弭了,以致人们对自身相与的周遭境遇正不断涌生出一种“熟悉的陌生”之感,并深切地体验到自己“文化身份”的模糊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以及自己“被边缘化”“被放逐”的失落与酸楚,“离去兮情怀忧伤”。如此情形下,难免使人们流露出对体现古道热肠、质朴淳厚、美善相乐的“乡土气息”的追忆、眷恋和怀思。面对现代人心灵深处隐约无形的母国情结和乡土离愁,我们亟须“疗伤”,通过“思想移居”“精神原乡”的“自救”方式,找回我们失去的华夏文明强音和民族文化自我,传承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基因与精神根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活的传统和灵魂”。
  换言之,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肆意妄为了,“物质畸变,心思漂浮”,人存在的意义被遗忘了,人在自己的土壤中被连根拔起。为了改变“存在之被遗忘状态”,我们就要自主寻求文化精神上的超越性“返乡”,感受来自“乡土文化”中“原始的力量”与“纯化了的生活精髓”,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持守“本己”,居有“本来”。通过这种“文化返乡”方式,以排遣和化解“本己文化”因“现代化浪潮”的过滤稀释所带来的疏离感与异化感,来抚慰人们内心失序的惆怅、离本的困惑和无根的隐忧。
  而《乡愁的文化表达》一书的问世,不仅恰逢其时地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与“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思想引领,而且也将深度唤起人们久违却温暖的文化记忆,春风化雨般地纾解着人们的文化愁思,潜移默化地滋养着现代人荒芜的心田,申申然复苏着人们思想与生命的韌度和张力,夭夭然憧憬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梦想。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在文化哲学的语境下,通过近十年来对“文化中国”问题的体悟与追问,有力地诠释和表达了一系列引人深省的时代性议题:未来之中国将走向何方?国人所希冀的中国梦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进一步说,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全球化”与“本土化”、“异域文化”与“母族文化”的碰撞冲突能否以及如何消弭?究竟该如何守护好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如何安妥人们漂泊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城市生活中“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和谐共处?中华文化如何在未来人类文明的格局中真正保有、彰显自己的应有价值,发挥自身独特的魅力?倘若用心阅读书中所追问和探讨的以上议题及其充分的阐述,我们便不难发现,呈现于读者眼帘的这本著作绝非一种随意性的思想札记,而是一部具有文化战略眼光与“心性化”逻辑的,饱含“家—国—天下”情怀和思想“严格性”的学术专辑。并且,该书名中的“乡愁”所要“表达”的也绝不止于某种“积极心理学”意义,而更具有“文化哲学”或“哲学人类学”的意味。
  一个真正的富有活力的思想成品,不仅要立意高远、主旨鲜明、逻辑缜密和观点精湛,更要体现出文心与民心的通达,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文本精神与时代需求的融合等多重特点。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乡愁的文化表达》就是一部兼容上述特点的学术精品。本书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和高度,从“文化乡愁”入思,并通过“文化乡愁”对“启蒙理性之承诺”或“现代性之诉求”的追问与反拨,来唤醒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文化—实践”自觉。在此逻辑思路的统合下,《乡愁的文化表达》内含彼此互摄联动的六个“章节”:“当代文化漫议”“全球发展话语”“生活哲学之思”“传统文化解读”“技术人文平衡”和“‘文化中国’前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部分篇首处,还配有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绘制的别具匠心的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交相辉映,正可谓“笔性墨情,应物象形,天机迥高,思与神合”。统揽全书,我们似可发觉,在这六部分显性的理论结构的背后,自行内嵌着“四重”隐性的理论“底牌”与“思想节度”:“古—今”“技—道”“源—流”“述—作”。这四重思维“关节”一以贯之地推展着“乡愁的文化表达”。
  一是“古—今”之维,作者意在揭示“文化传统对现代化所具有的特有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民族传统永远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精神资源”,而且更是因为“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传统文化现代化”之可能性也只有在“古—今”语境中才能孕育、生成并赢得未来。
  二是“技—道”之维,注重的是现代社会中“物法”与“心法”两种逻辑的比重关联。技术“解蔽”物性,道术“诚明”人心。传统技术是内在于人的生活,现代人则陶醉于技术万能的神话。本书强调,科技创新与“立法开道”皆为了改善“生活的品质”,技术保有人文关怀,才可能回归人的生活,赋予人性与社会发展之根本目的。
  三是“源—流”之维,重在诠释“扎根”与“生长”这两个隐喻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意。中国文化讲求“厚生”之德,追求“生生”之美。生长先要扎根,守土即为固本,如韩非所言“固柢则生长,根深则视久”。所以作者反复重申,守护文化生命是我们的责任,文化之“根”守持住了,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归宿,灵魂就有了托付之处,我们就会从容地走向未来。
  四是“述—作”之维,此维尽显了作者的学术良心与担当精神,即增强中华文化传统的自觉认同,开掘新文化创造的生命力。“述”重在反身体认,“作”成就未来。“作”既是“述”的断裂也是对“述”的接续,文化在“述而作”中被赋予了生命与节奏,化为“活的传统”。本书指出,“文化中国”不是“静态风景”或历史怀旧,而是时代发展中“未竟的事业”。我们不但要述好“中国故事”,更要为国人的精神“立法”。   以上这四重经纬交织的“思维节度”构成了从“文化乡愁”到“文化中国”的整全表达。如此看来,《乡愁的文化表达》的“总关节”是对中国人“精神原乡”的“本有”之思;而其“主脉络”,则是“文化中国”由“故乡”到“远方”的“存有”之道。上述这种“一隐一显”“内—外”互补的理论构思和思维向度不仅体现了《乡愁的文化表达》一书独特的写作风格,而且也体现了“乡愁”之“文化表达”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不仅反映了该书与众不同的特色,而且也折射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使人“恻然有所觉,揭然有所存”。相信该书定能引起当代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同凡响。
  《乡愁的文化表达》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蕴含的价值理念或实践智慧:由“乡愁”敞开现代人闭锁的“文化生命”之“空门”,寻求现代人“文化心灵”的安顿与“文化身份”的明朗,并以“文化优先”而非“逻辑优先”的原则旨趣,在人类大历史时空构架中来确证、谋求人之“所是”与“所应是”相生聚合的“生命精神”與“文化身份”,进而用“文化”向世界说明、展示中华民族坦然、包容、自尊和自信的文化气度,确证、传递中华民族自决、自立、和谐与创新的文化活力;让“文化中国”凝结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情有所依、心有指归的“精神家园”,从心性情感上引导国人在精神信仰和文明意识中找回我们遗失的“天、地、人”相盈共生的美好场景;使“文化中国建设”上升为国人自觉的“集体自我意识”,内化为每一个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感受、享有和拓展自我生命的意义。
  当然,《乡愁的文化表达》的思想意境最终要靠读者去品味与挖掘。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正如斯宾格勒所讲的那样,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像印在它的“特殊材料”——人类身上,从发生到衰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母体、精神基因、历史印记与故土情结,都有或浓或淡、亦隐亦现的“文化乡愁”,都有“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它植根于人们的性灵深处,念兹在兹,挥之不去。对于“文化乡愁”,也许根本不能也无须“挥去”。说它“不能”,是因为“物理的故乡”,此身迟早终须离开,然“精神的原乡”,此生终须拥有;说其“不需要”,则是缘于人只有在“还乡”的心灵安顿中才会实现生命的保存与展开,进一步说,人只有“带着根走”才会化“乡愁”为携世界“相与优游”。
  (作者简介:常江,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社会伦理学、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其他文献
教研活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制度的改革、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教研方式、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已与现在的教学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教研组织需要加快对现行教研形式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立新的教研活动的环境,创建一支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教研队伍,形成相应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圳市南山区是全国课改实验区
近年来,法学理论成为大众阅读消费中的新选择。无论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专注于法律与宏大历史叙事的“雅礼译丛”,抑或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侧重于思想史谱系铺陈的“新民说·读懂法理学”系列,都使得法理学走入中国公众视野,并在与时事热点的贴合中重焕活力。《法官如何裁判》(The Judicial Decision: Toward a Theory of Legal Justification)一
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迄今已有上百年之久,其政策演变也多有更迭。从最初的合作思想传播到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遍布神州,分别经历了中华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等多个不同时期。学术界关于近代合作思想最早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一直扑朔迷离,未有共识。从现代化角度而言,正如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所称:1905年之后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不仅成为我国最早接受并传播合作思想
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在有限的“忽然”里,我无限地将心力置于平凡朴实的写作之路上,转眼30载,一如既往。事非经过不知难,一路如此固执不化、坚忍不拔,竟无恣肆搁浅,现回头遥想,实觉不可思议。  少年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我走上文学道路,最要记得的人是先父。先父乃民国中学生,在闭偏一隅的深山远村,算是有学问的了。客家地区半耕半读的文化特性,在父亲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直到驾鹤西去前
文学就是人学,人类世代继承的信仰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生命的永恒。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我们用冰箱、相机、电影延长物质、情感的寿命。而文学,这个月光宝盒,可以实现超越时间、空间的所有想象。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打败时间,消除空间?答案必将是文学。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作家与地域的关系成为文学研究中研究文本的途径之一。作品中体现的地方特色成了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的交汇之处;从文学创作来看,
《妇好》这部舞剧极具创新价值,对舞蹈语言本身的创造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弘扬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将妇好这一历史上重要的女性人物通过舞蹈形象表达出来,弥补了中国古典舞殷商时代舞蹈表现的缺乏。  舞剧编导贺嘉佳,大胆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政治家妇好为主题,在新中国重大歷史考古的坚实基础上,试图对妇好的历史进行了舞蹈化的精美呈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了中国在3300年前已经是礼乐盛世,舞剧《妇好》中的女
制作电子教案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之一。典型教案大都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等固定标题和相关样式。“模板”和“样式”可实现教案的规范化,从而使同一学校、教研组或教师的同类文档具有相同风格,提高工作效率,而“格式”等功能可使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教案的个性化。    一、设计思路    许多教师习惯于直接使用Word提供的“空白文档”编制教案,然后逐段修改格式,费力费时,还难于规范。建议利
/一/  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8月号,为这位业余作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并且获得了1980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乡场上》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充满张力。小说聚焦贵州某地梨花屯乡场上的一场寻常纠纷:食品购销站的会计妻子罗二娘向曹支书提出控诉,说民办教师任老大的儿子诬陷她儿子拾物不还。任老大的女人则反对这一控诉。纠纷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罗二娘提出来的证人冯幺爸身上——他刚好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则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对以上两大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但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理解上存在困难。因此这节课通过计算机网络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设置相关问题,既让学生有一定的创作、发挥空间,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好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    2.学情分析 
为纪念张仃百年诞辰,中国文联、清华大学举办了纪念展和学术报告会,并组成了以冯远为主任,鲁晓波、李功强为副主任的《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编辑委员会。该书由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新华教授编著,是在2005年4月9日发表于《文艺报》美术专刊第五、第六、第八版的《张仃——中国画坛的骄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吸纳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增加大量的图片和作品而编著完成的。正如杜大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