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喜福会》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喜福会》小说中中国母女两代人在一个提倡多元文化的开放型美国社会,陷入各自“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了有效的摆脱“休克”,融入主流文化的对策,以求减淡移民群体的文化迷失感。
  关键词:喜福会 文化休克
  引言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一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58年提出来,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文化休克现象产生原因一般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另一类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产生的。借助《喜福会》,笔者认为小说中中国母亲们的“文化休克”源于前者,而美国出生的女儿们的“文化休克”则归咎后者。
  《喜福会》简介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小说一经出版即大获成功,当年曾经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多次获奖并于1993年拍成电影。《喜福会》以四对华裔母女为中心,描写四位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女性在“喜福会”俱乐部麻将桌上的切磋交流中道出各自解放前夕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段落,分别讲述了每对母女各自的生活经历。小说讲述视角不断地由解放前母亲们在中国的遭遇切换到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在美国的发展,各个情节之间的内部联系非常的自然和真实。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还可以从中体会出中国女性从受尽屈辱的祖母辈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辛酸经历。
  母亲们的“文化休克”原因分析
  小说《喜福会》采用的是画外旁白,叙事的线索在大量女声旁白的连续中流畅地切换,故事的情节在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中清晰地梳理,小说的画面感彻底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中出现种种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符号,有的是中国人笃知熟悉的旧社会陋习:贫苦的农家妇女为生活所迫和富家女主人坐着定下自己幼小女儿的终生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决定一个人的婚姻乃至命运;男权社会,丈夫的主宰地位不可撼动,女人只是生育机器,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寡妇再婚遭到全社会的唾弃,甚至被自家人扫地出门;一夫多妻制对女性身心的残害;做小老婆的种种不公正待遇等;不禁让人反思旧社会妇女卑微的社会地位和毫无存在意义的价值。还有的是让人心灵震颤的中国式的传统母女情:百善孝为先,孝顺首要的是顺从,然后才是孝、忍耐、知礼、守礼。小说中传统的中国女儿哪怕受到母亲的唾弃,但在母亲临终前,还是赶来送终,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甚至不惜割下自己手臂上的肉给母亲做药……而中国式的母爱,更是铺天盖地,震撼人心的伟大,是一种彻底、全部、无私、忘我的牺牲,这种牺牲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母亲对子女的爱一样毫不减弱,毫不卑微,是世上罕见的。她们之所以心甘情愿这样,是因为她们的母亲,母亲的母亲,就是这么一代一代过来的。移居国外的母亲们深受母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影响,根深蒂固,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文化休克”的感受,她们觉得自己处于社会的边缘,难以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去,无法与当地人沟通,以致于把自己封闭在华人圈内,成天与中国人打交道。“喜福会”就是在四位母亲在遭遇到“文化休克”心境时操办起来的纯粹中国式聚会组织起来的,正因为如此,深处异国、固守传统文化的母亲“文化休克”严重程度不言而喻。
  女儿们的“文化休克”原因分析
  相比之下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文化休克。她们是新一代的华裔群体,与生俱来地同时忠诚于两种文化的矛盾心理使得她们面临双重文化困惑。困惑一方面来自于母国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冲突。比如说小说中反映中美两种文化下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长是绝对权威,因此家长对子女的“体罚”理所当然、司空见惯,同时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美国倡导个人主义价值观,鼓励各人奋斗,强调自我实现和独立意识。如精美和韦弗莉的母亲都逼着自己的女儿学习她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并在暗地里和对方作比较,吹嘘女儿的成就。这与现在中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完全一致的,她们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女儿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夙愿,她们并不在乎女儿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求,更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女儿真正的原来的样子。也正因为如此,精美对母亲的“打造天才的计划”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对着母亲大喊:“这不是中国,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休想把我怎样。”而韦弗莉的母亲林多从小就把她培养成为唐人街一代下棋冠军,母亲认为女儿的成功就是自己的骄傲,借此炫耀。这在女儿看来令人愤恨,所以她狠狠地对着妈妈说“你为什么总拿我去和比人炫耀,如果你爱炫耀,你就应该自己学下棋。”在美国“准则”的影响下,女儿认为她是她,母亲是母亲,母亲不应以女儿的成就而四处夸耀。此外,林多是一个十分爱挑刺的人,总是不停地批评女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至于韦弗莉心痛地说了句:“无论我做任何事都不能取悦你”。她不愿接受女儿的洋男友,甚至拒绝参加他们的婚礼,即便他们是真心相爱。这一点也与现在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不谋而合。美国是鼓励式教育,而中国是彻彻底底的隐忍式、欲扬先抑式教育。家长们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批评,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首先看到的都是他做的不对的地方。这样不仅打压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造成了孩子自信心的缺失。小说中这种中美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冲突和对立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小说中女儿们困惑还来自于在异国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即“他们是谁?”的敏感问题。美国人吗?不,对于新一代华裔群体来说,虽然出生在美国,未曾受过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远离中国式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及整个中国文化,但母亲却用中国标准要求她们,潜意识里受到母国文化的影响。而更令她们苦恼的是,社会因她们的“中国基因”也会把其“边缘”化,列为“少数民族”、正统美国人之外。女儿们骨子里中国式的谦虚、温顺在融入美国个性化的家庭生活时困惑不已,有时也束手无策,从而导致了婚姻上的危机甚至完全的失败,这些让她们觉得在美国归属感的缺失。中国人吗?也不是。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即以白人文化和雄性文化为标榜的影响下,华裔群体的母国文化符号会渐行渐远甚至会被强大的异国文化吞噬,失掉母国传统。新一代的华裔群体“文化夹缝”中成长,双重文化渗透下同时忠诚于两种文化,表现出双重文化意识、思维,她们常常会因为必须在‘中国式’和‘美国式’之间作一决择而感到无可奈何。双重身份注定使她们在两种文化之间对立统一中产生“文化休克”。女儿们的这种来自自我身份认同的“休克”对于她们在中国出生的母亲来说是全新的、未曾经历的,因为她们很少纠缠于此。   “文化休克”的对策分析
  针对母亲们的“文化休克”原因,即突然处于异己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造成的休克,我们必须认识到此种“文化休克”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生活的文化环境变化,从自我标准出发批判性对待异国文化,对其持有文化偏见。因此,适当的自我文化调试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调试转换中压力与焦虑不可避免,只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此种“文化休克”就会减轻。
  针对女儿们的“文化休克”原因,即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首先是价值观冲突造成的“休克”,我们应当意识到,价值观方面的分歧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察觉的,同时又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异国人彻底本土化或完全按照本地人的风俗习惯行事。其次,是自我文化身份界定困惑引起的“休克”。小说结尾部分精美踏上中国国土时,她感到“一种彻骨的痛”。与其说是痛,不如说是那种潜伏在新一代华裔群体的中国血液的澎湃。 终于见到失散40年双胞胎姐姐时,精美说出“我代表了我们的妈妈,带来了她的希望。”“我们是一家人”。新一代华裔群体关于文化身份界定的问题也终于找到了答案。因此,淡化文化身份界定,在文化对立统一中达到全球化的二元或多元文化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不失为是解决此类休克的好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喜福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母女两代人在一个提倡多元文化的开放型美国社会是如何陷入各自的“文化休克”。在全球化大发展的今天,二元文化或多元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又相互交融,赛义德曾说:“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只要我们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来看待异国文化,不断审视自我,才能有效地摆脱此种“休克”,以求减淡移民群体的文化迷失感。
  参考文献:
  [1] [美]谭恩美:《喜福会》,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2] 张羽:《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梁素芹、荆楚:《寻梦人的心灵世界——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探析》,《国外文学》, 2001年年第12期。
  (王书一,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迷题篇】    人物  张甲:主人公,擅长观察和推理。  邹浩:旅客,和张甲结伴而行,导演杨学艺的学生。  杨学艺:《魔幻世纪》导演。  李玉民:副导演。  唐星灿:男主角,人气偶像。  梦影:女主角,人气偶像。  谭希:女配角,新崛起的实力派演员。  丁东:男配角,谭希的好友。  小雪:女化妆师。  许亮采:男化妆师,兼管道具。谭希好友。  古亚洲:剧务。  曹定志:灯光摄影师。  罗长清:医
期刊
即使到了现在,一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我仍会毛骨悚然。  那是东京大地震发生刚过不久的事!  那天晚上10时过后,天空的样子开始不太对劲,随着台风的呼吼声响,豆大的雨滴哗啦啦地洒落。由于早上见到报纸上写着“台风今天午夜将侵袭帝都”,我一整天在办公室里就坐立难安,很不幸,气象台的预测真的应验。  我会说自己坐立难安是因为当夜12点至凌晨2点必须值夜班,而在暴风雨中值夜班很不好受。这项夜班勤务是约摸一个
期刊
曾经读到格致的文章,幽默地讲述她为报知遇之恩,“勉为其难”“搜索枯肠”评论郭诗人的一段往事,不禁掩口偷笑。写郭力家又有何难,他身边随便哪个人,就是扫地大妈,恐怕也能说个三五十行,这人的孤绝可不会让人“理屈词穷”。可若真想写到妙笔生花,既照顾他的精神高度又不落下吹捧之嫌,真的很难。因为某个时刻他可能会以耶稣的眼神告诉你,他内心完满。而你又不能以赞美诗的腔调歌颂他,那就等于拿他当神,赞誉过分。他自给自
期刊
约翰·狄克逊·卡尔(1906~1997),美国籍作家,出生于宾州,毕业于哈维佛学院,曾远赴巴黎留学,但随即转往英国定居。作者另有其他笔名,其中狄克逊·卡尔最著名。卡尔的推理小说中俯拾皆是“密室谋杀谜团”与“不可能的犯罪”的情节,世人推崇他为“密室大师”。   卡尔曾获得美国推理小说界的最高荣誉——终身大师奖,并成为英国极具权威却也极端封闭的“推理俱乐部”成员。卡尔擅长设计复杂的密谋,生动营造出超自
期刊
那是一个飘着毛毛细雨的深夜,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末班公交车,一连好几天的加班让我全身都泛着酸痛,右臂几乎连雨伞都举不起来了。我叹了一口气,呵出的白雾如幽灵一般飘散在空气中,不由地打了个寒战。在这个湿冷的深秋之夜,我只想尽快回到我那间狭小的出租公寓里,好好洗一个热水澡,然后上床睡觉。我就像是一个没有生气的活死人,机械刻板地生活在这个充满铅色的城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我所谓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未来,
期刊
摘要 张承志的文学创作历来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牧民,从他们身上发掘善良、勤劳、憨厚、质朴等最富人性的要素和美德,赞美蕴藏于人世间的正能量。自《心灵史》及后期的散文创作始,张承志以更高更开阔的视野,探讨了人类社会有关心灵、信仰、自由、公平、正义、权利、和平等主题。不论作品激越或冷静、犹豫甚至规避,都归于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表达。  关键词:张承志 文学 平民 正义 信仰  在当代国内作家中,很少有人
期刊
摘要 《寒夜》主要描写了一位小公务员汪文宣的悲剧命运,他的悲剧一方面是来自残酷的社会,另一方面“他母亲和他妻子都有责任”。这两位担负着主人公不幸的女子,作者虽着墨不多,却生动地展示了两个女性对男权世界迥然不同的态度,写出了两代女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固守 男性话语 代言人 错位 冲击 自救 折射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
期刊
1  分针已经走过二十点四十分,我一步跨进三教大门。  这幢高高的教学楼实在安静得可怕。  喷雾剂藏在背包里,不知为什么,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摸了摸口袋里的小型匕首,我继续向前走去。  在这所学校,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新生,名字叫张玖,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当我出于生活的无聊及对推理小说的兴趣,加入了这所学校的推理社之后,一切开始发生了改变。本来推理社应该只是一个类似于兴趣小组的休闲组织
期刊
摘要 1912-1919年是一个历史过渡时代,而产生于这个时代的小说作品《玉梨魂》同样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过渡价值。本文将以该小说的艺术形式、主题思想为着眼点,探讨《玉梨魂》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并分析小说文本中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折射问题。  关键词:《玉梨魂》 传承下的突破 历史过渡价值  引言  《玉梨魂》是由鸳鸯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徐枕亚创作的,在当时一经出版后,广受青年读者的喜爱,并成为民初
期刊
边缘不是世界结束的地方,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  ——梭罗  一 天山是天边  在北疆行走的每一天,我都如梦如幻,宛若行走在天外。  在乌鲁木齐飞往阿勒泰的CZ6841航班上,跨越天山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整个身心都融入了天边,幻化成天山上一朵游走的白云,变幻成博格达峰上嶙嶙积雪,云与雪反反复复融合、重叠在一起,腾云驾雾的我便一步步走向了梦想已久的天边。  天山下那片万马奔腾的云彩是我吗?塔里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