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谜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贤妻》剧照

  在第9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影片《贤妻》中,格伦·克洛斯扮演的妻子琼,在写作班上,爱上了教创作的老师乔。乔风度翩翩,又巧舌如簧,但是,在写作的实操上,无论是刻画人物,还是设置对白,乔其实都相当平庸,琼才是那个拥有惊世才情之人。琼指出了乔作品中的问题,乔几乎崩溃,并提出分手。这个时候,琼抱着她挚爱的人,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成为轰动文学界的人物,永远不会。不会有人出版我的书,即使有人出版了,也不会有人读。我不像你拥有那么重要的想法,你才是有话说的人,我不是。”
  说这话的时候,琼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和战争之后的美国人,在困顿和疲惫中,开始把婚姻看作通向美好生活的入口。那个时候的大众传媒和知识精英都在明示和暗示女性,在家里才能找到你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当时的两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德莱·史蒂文森甚至对某所高校一个全部由女生组成的毕业班说:“你们当中大多数人将要承担家庭主妇的卑微角色,而且,不管你们眼下喜不喜欢这个想法,以后你们会喜欢它。”女孩子们只好尽力去喜欢它。一句话,社会并不理睬女性对独立的渴望,更不要说关注你有没有才华。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天资卓越的琼,认定自己的才华不会有出路。她安慰乔的那句话像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宣言,也像是她对乔的承诺:从此,琼成了乔的创作乃至命运的枪手,一个乔的作品甚至人生的修补者,一位深藏功与名的“造王者”。直到一天早上,乔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来自斯德哥尔摩,有个声音优雅的男人恭喜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乔在狂喜中的第一反应是:“我可以请我的妻子接听分机吗?”40年以来,琼一直就是那座分机。
  领奖的过程中,在无与伦比的荣誉之光的追射下,琼内心深处淤积多年的委屈、羞耻涨潮一般逐渐冲向临界点。直到乔站在台上以一种非凡的诚意与隐秘的歉意向她致敬的那一刻,琼终于在失态中离场。她对乔说:“我要离开你。”
  40年的婚姻,乔风流成性、出轨成瘾,他将此解释为因屈居其妻才华阴影下而导致的合理发泄。同时,乔的确也更多地承担了照料孩子和做家务的工作;而他的妻子,当灵感四射时,甚至不顾孩子的哭喊躲在房间里一连写上8小时……就这样,她躲在暗处,成就了一个文学巨匠。当她摩挲那些封面上印有乔的名字的书籍时,目光里满是秘密、光荣还有隐恨相互纠缠着的不可捉摸。而当荣誉来临,她要结束这一场骗局一般的婚姻与“合作”。


电影《罗丹》剧照。罗丹的情人卡米尔也是一位天赋极高的雕塑家

  电影的结局很仓促:提出离婚的当晚,乔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琼目光灼灼地望向镜头:她决心永远守住这个秘密。也就是说,她将自己的牺牲,推向了绝对而又彻底之境。
  罗丹曾有一个情人叫卡米尔,她天赋极高。罗丹曾说:“她的泥塑比肉体还有生命力。”她本来是要师从罗丹,最后却陷入疯狂的爱情。整整10年,她将全部的激情与天分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罗丹,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作品。而那个阶段,罗丹的艺术创作在她的爱情与才华的滋养下,达到卓绝的状态,被艺术史家称为“卡米尔时代”。可是最终,除了早已如潮水般退去的情欲,卡米尔一无所得——没有作品,没有钱,没有名分,罗丹甚至拒绝接受她肚子里的孩子……
  离开罗丹之后的卡米尔,尽管发誓要超过罗丹,但是,她早已无法摆脱罗丹的阴影,人们给她的也只有偏见与嘲讽。最后,卡米尔彻底疯了,人生的最后30年,这位曾经的绝色才女在贫病交加之中于疯人院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卡米尔的弟弟说:“在罗丹身上,她倾注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她是阳光下的一个谜。”
  “阳光下的一个谜”,也可以用来形容琼。或者,用来形容所有那些因爱情而放弃天赋与才华的女人。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从爱情的角度讲,情欲多变迷离,稍纵即逝,那些情爱的吉光片羽,如何才能支撑起全部生命的饱满与一生的充沛?就像在电影中,发病的乔最后虚弱地问:“你爱我吗?”琼回答说:“爱,我爱你。”是的,他们一定是彼此深爱的,但是,在这爱里,当她的丈夫当众说她不懂写作,当她要小心地遮掩起自己显而易见超越丈夫的魅力时,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她到底获得了什么?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一种爱,可以伟大到令你牺牲自己的天賦与才华?不,并没有。这种牺牲也丝毫不伟大,它是反人性的,它恐怕只是一种懦弱的自我迷失,或者出自另一个人的极端自私。
  乔其实是最早发现琼才华的人,当琼决定做他的枪手时,他没有犹疑。他几乎从没有想过去成就妻子,他并不质疑这样的设置。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男人,当他自己的利益或者整个家庭的利益与女性自身的发展发生冲突时,他会不假思索地牺牲掉你,不管你有着怎样的天赋与才华。
  所幸,还有一些男人,在发现妻子的闪光之处后,依然在努力地珍爱着她们。弗吉尼亚·伍尔夫,不管是其生活、才华还是脆弱的神经,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同样是作家的丈夫伦纳德的保护与照料。美国女画家乔琪雅·欧姬芙的丈夫是位摄影家,他几乎不分昼夜地拍下自己的妻子与她的画作,因为他知道它们有多么珍贵。
  所以,假如你有一个能够真诚欣赏你的天赋与才华,并愿意为你的天赋与才华的发展提供支持的男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是一种幸运。至于女人自身,假如不是自我放弃,你要知道,不管是时代还是他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用天赋与才华去实现自我。
其他文献
丹尼尔·阿尔轩  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是一位色盲艺术家。这种视觉缺陷,使他创作出了独特的、标志性的单色艺术风格。  阿尔轩成长于迈阿密,他从小被确诊为色盲,虽然色彩的丰富性在他的眼里遭受了极大程度的压缩,但这反而将他的注意力引向了白色、灰色和黑色。  他的作品并不都與色彩的缺失有关,也与他所使用的材料有关。雕像是白色的,因为它们是由压碎的玻璃与晶体制成的;遗物是黑色的,因为它们是由火山灰铸造的
期刊
德国艺术家、设计师斯特芬·克拉夫特说:“摄影和插画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冥想。我可以用图像来表达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他用各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不时地审视事物的本质。他发现,有意识地感知和反映这个世界,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对所有人都有利。在平行宇宙的某个地方最后的手段钢琴猫到处都是音乐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另一只帮助别人点燃你的创意之火面条权力海洋中的塑料大多来自陆地波浪是海洋的手總会有人去
期刊
期刊
创作者最担心的事,就是灵感不再光顾自己的头脑。  一位散文作家说:“每次写出得意之作,都担心是最后一篇。”而另一位创作世情漫画的画家,每周4都要交一篇漫画“连续剧”,大概8~10幅。他创作了4只性格迥异的兔子,通过它们,讲述大都市年轻白领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波澜。  这项工作难度大吗?当然,他刚刚在周五松了一口气,周六就陷入灵感枯竭的抓狂情绪中。整整两三天时间,他都在仔细审读数十个新闻网站和热门公众号
期刊
临近开学,突然发现有一个“吐蕃展”,而且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各种事情如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闺密提了一句,她立刻回复:机票只剩6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即买了机票,在开学之前去给心灵充充电。  住在江南的我对北方的开阔疏朗,一直有一种迷恋。读文学的人,怎么能不去塞北呢?其实,对中国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的人,都不能不去。  飛机的舷窗下,
期刊
2016年6月,33岁的肿瘤外科医生龙子雯,离开上海前往西藏日喀则进行为期3年的医疗援助。他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先后担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和医务科主任等职务。  记者近日采访了刚结束援藏回来不久的龙子雯。为更真实地展现被访者的经历和感受,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一  2016年4月的一个周五下午,我接到援藏任务。医院要选派一名医生去援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为期3年。  
期刊
北京有一位校長叫李希贵,他有一个主张:“作为一个校长,在学校里看到孩子违规违纪了,得绕着走。”  奇怪,一般的校长要是看见这种情况,肯定得叫住学生批评教育一下,这才叫负责啊。那为什么李希贵校长这么说呢?  他的道理是这样的:教育是一个闭环过程,孩子犯了错,要经历“批评—表扬—激励—改进—巩固—养成”这个完整的过程,教育活动才算完成。  如果校长看见问题,就当面指出,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没机
期刊
那天半夜,我随便拨出第一个号码。一个男人的声音传过来:“喂?是谁?”  “快跑!都被发现了!”  “什么?怎么回事?”  “我们全输了。都被知道了。”  “但是,你是谁啊?”  “你知道我不可能告诉你的。电话都被监听了。”  “发生了什么?谁栽了?”  “他。”  “他是誰?”  “还能有谁?”  我听到线路那头的一句咒骂,挂断了电话。我又随便拨了一个号码。这回接电话的是女士。  “喂?”  “都
期刊
一条二十年的老木头船,用凶恶的风浪刻了文身,布满杀伐之气,就像那些久经沙场的武王。现在,它被搁置在早春的岸滩上,正午时分,若靠近船身,能听见喑哑低闷的声音从深处传来——榫卯彻底相离,绝响四起,这是它生命里最后的动静。  “咔吧”一声,榫卯相扣,这是新船才有的资格。新船和新房子一样。从前新盖的大木梁架结构的房子,房架上的柁没完全装到位,经过人一段时间的居住,被烟火气焐热了,被人的呼吸落实了,会发出“
期刊
在中国常常听到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孩子从小就要非常辛苦地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赞同这个观点的不仅有中国家长,也有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在《异类》一书中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朝领先,一辈子领先。  但是,不论大家有多努力,一个50人的班,永远有第1名和第50名。更关键的是,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能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