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問题。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原本就是情智相融的所在,感受和内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离不开情感。因此,构建情智共生的诗意阅读课堂,无疑能够起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智共生;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偏向于任何一方面,而要积极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若要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教师便要积极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诗意阅读。所谓诗意阅读,指的是让学生从课本中激发想象力,创造出独有的文本意境,围绕文本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这能让学生在感受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同时也提高工具性的阅读技能,故此有助于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一、还原,濡染言语魅力
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原,要让学生明白文本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文本,尝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在脑海中尝试还原。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图解、标注等方法来辅助理解文本的语言和内容,这能让学生更为理性地获得对文本的感知。
在学习《六国论》一文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读懂文章中的词句以外,还要让学生尝试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六国距离作者的生活时代较远,作者为何要单独写这样的一个作品呢?是否单纯只是为了讽刺六国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为了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还阅读了一些辅助资料,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发现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六国十分遥远,但是当时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策略和六国有相似之处。作者看到了其中的危险性,于是想要提醒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议论更有力度,故此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这样能更具有说服力。由于还原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故此学生理解文章词句时也更为轻松,学生尝试画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弊在赂秦”,这个句子就给六国灭亡的原因下了定论。
学者包洪在研究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时提出,对于一些诗词类的课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诵读的方法加以感受。这样能促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诗情美,能起到情感生发、智慧启迪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情智共生。
二、分享,习得强大能力
分享是诗意阅读课堂的第二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必然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相互交流,以起到促进作用,这能对学生的智力有所促进。同时,交流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情感互动,故此情智都有所提高。
在学习《师说》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可以尝试查询其他一些和学习有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并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群文阅读时读到的文章,包括《劝学》等课内外的各种文本。还有学生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阅读此类古文要看清楚这是什么文体,例如《师说》是‘说’的文体,这种文体比较适合写那种议论性质的文章。所以《师说》是一篇说明从师学习重要性的议论文。”还有学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认为韩愈的文章在当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唐代一直都沿袭门阀制度,贵族子弟不管才华如何,最后都能够做官,因此士大夫都鄙视从师,认为要尊崇家学。韩愈在这种前提下发表自己的文章,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交流的互动平台,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那样,要让学生乐于交流,乐于进行思想碰撞,并在交流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阅读鉴赏心得的机会,让学生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三、创作,引导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改革强调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诗意阅读的课堂中也要贯彻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尝试进行创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片段表达开始做起,进而过渡到对整篇文本进行模仿。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给人清新隽永的特点,介绍了江南冬天的景致,读来让人感到神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学以致用,尝试仿照文章的形式创作一篇写景类的文章。在尝试写作前,教师要让学生先搞清楚作者这篇文章的巧妙之处。学生发现,这篇文章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且加入了比喻等不少修辞手段,因此让文章展现出十分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尝试写作时,学生也尝试运用类似的方法。例如有学生尝试描绘自己所看到的田园风光:“远处有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仿佛在地面上铺着一块金黄色的毯子一般。近处则是‘小桥流水人家’,一道弯弯的小河将村庄拥抱在自己的怀抱中。这真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啊。”学生尝试运用比喻、引用等各种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更具有感染力。
创作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和作者进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而且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尝试在模仿中习得相应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故此,创作是一个情智共生的好方法。
学者包洪提出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强调诗情美、智慧美,教师只有积极构筑自主互动的语文课堂,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美。在还原、分享、创作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能得到共同提升,学习效果会更好。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智共生;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偏向于任何一方面,而要积极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若要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教师便要积极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诗意阅读。所谓诗意阅读,指的是让学生从课本中激发想象力,创造出独有的文本意境,围绕文本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这能让学生在感受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同时也提高工具性的阅读技能,故此有助于构筑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一、还原,濡染言语魅力
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原,要让学生明白文本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文本,尝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在脑海中尝试还原。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图解、标注等方法来辅助理解文本的语言和内容,这能让学生更为理性地获得对文本的感知。
在学习《六国论》一文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读懂文章中的词句以外,还要让学生尝试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六国距离作者的生活时代较远,作者为何要单独写这样的一个作品呢?是否单纯只是为了讽刺六国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为了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还阅读了一些辅助资料,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发现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六国十分遥远,但是当时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策略和六国有相似之处。作者看到了其中的危险性,于是想要提醒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议论更有力度,故此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这样能更具有说服力。由于还原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故此学生理解文章词句时也更为轻松,学生尝试画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弊在赂秦”,这个句子就给六国灭亡的原因下了定论。
学者包洪在研究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时提出,对于一些诗词类的课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诵读的方法加以感受。这样能促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诗情美,能起到情感生发、智慧启迪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情智共生。
二、分享,习得强大能力
分享是诗意阅读课堂的第二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必然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相互交流,以起到促进作用,这能对学生的智力有所促进。同时,交流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情感互动,故此情智都有所提高。
在学习《师说》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可以尝试查询其他一些和学习有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并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群文阅读时读到的文章,包括《劝学》等课内外的各种文本。还有学生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阅读此类古文要看清楚这是什么文体,例如《师说》是‘说’的文体,这种文体比较适合写那种议论性质的文章。所以《师说》是一篇说明从师学习重要性的议论文。”还有学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认为韩愈的文章在当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唐代一直都沿袭门阀制度,贵族子弟不管才华如何,最后都能够做官,因此士大夫都鄙视从师,认为要尊崇家学。韩愈在这种前提下发表自己的文章,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交流的互动平台,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那样,要让学生乐于交流,乐于进行思想碰撞,并在交流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阅读鉴赏心得的机会,让学生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三、创作,引导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改革强调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诗意阅读的课堂中也要贯彻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尝试进行创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片段表达开始做起,进而过渡到对整篇文本进行模仿。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给人清新隽永的特点,介绍了江南冬天的景致,读来让人感到神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学以致用,尝试仿照文章的形式创作一篇写景类的文章。在尝试写作前,教师要让学生先搞清楚作者这篇文章的巧妙之处。学生发现,这篇文章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且加入了比喻等不少修辞手段,因此让文章展现出十分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尝试写作时,学生也尝试运用类似的方法。例如有学生尝试描绘自己所看到的田园风光:“远处有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仿佛在地面上铺着一块金黄色的毯子一般。近处则是‘小桥流水人家’,一道弯弯的小河将村庄拥抱在自己的怀抱中。这真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啊。”学生尝试运用比喻、引用等各种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更具有感染力。
创作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和作者进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而且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尝试在模仿中习得相应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故此,创作是一个情智共生的好方法。
学者包洪提出诗意阅读的语文课堂强调诗情美、智慧美,教师只有积极构筑自主互动的语文课堂,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美。在还原、分享、创作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能得到共同提升,学习效果会更好。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