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和十八世纪法国典型美术成就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七和十八世纪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法国不同风格的美术文化,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是,国家统一,君主专制的背景下发展;十八世纪君主专制日渐松弛,贵族们开始进行享乐,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罗可可美术油然而生。
  关键词: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十八世纪;罗可可;美术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艺术银河里,法国的美术成就是其中最璀璨而夺目的星星。对于法国来说,在十六世纪时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可能并不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那么的灿烂光辉,但这并不影响它光彩夺目的十七十八世纪。
  一、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
  十七世纪的法国是受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统治和领导,这个时期的法国统治者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经济迅速发展,使法国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无疑是促进艺术文化发展最好的沃土。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达到顶峰。君主制国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君主是国家的最高权威,所以当时的法国社会上杰出的艺术家几乎都是为君主所服务,歌颂王权、服务宫廷便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更何况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统治者除了加强国家的统一之外,同时也在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而恰好正是在这种霸主的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鼎盛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让原本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法国而成长的法国美术得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契机,继而使古典主义美术全面而快速的发展起来,成为十七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
  古典主义最早是产生于意大利学院,但从路易十三的统治时期推行到发展开来,可以说是左右了整个法国艺术界。古典主义最先是表现在戏剧和文学领域上,继而影響到了美术领域,古典主义非常推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同时也表现在美术上,模仿和写实是它的基本手段,它提倡以理性和客观的思维方式在观察对象的基础上复制美的概念,排斥具有个人情感性和主观思维的艺术思潮,在绘画形式上要求明确、简练、概括等。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普珊,法国古典主义甚至法国美术的发展将大失光彩”可见普桑对十七世纪法国美术的巨大影响。普珊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契机走上了画家的道路,并且经过不断探索走向古典主义。1630年是标志着普桑艺术成熟的一年,他艺术的成熟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艺术理论中,一方面是他确立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另一方面他确立了自己绘画的表现手法。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萨宾妇女被掠》、《摩西遇救》、《诗人的灵感》《阿尔卡迪牧人》等。
  二、十八世纪法国罗可可美术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的封建统治制度日益松弛,皇室贵族们开始行乐,加之人们对当时路易十四的严肃风格失去兴趣,所以在路易十四死后古典主义风格结束,艺术风格逐渐向享乐主义的罗可可风格过渡,流行于法国十八世纪的罗可可艺术,主宰十八世纪法国的前半期。罗可可风格主要是描绘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题材,虽然罗可可风格所表现出来的是奢靡的、荒淫的、做作的,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却可以说罗可可风格是在以法国式的轻松优雅让法国美术完全摆脱了理性禁锢的宗教题材,可以说是在反映现实上向前迈进了大大一步。罗可可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多、布歇等。
  华多可以说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华多早期的作品风格多和社会底层人民有关,多是反映下层人民群众或者流浪艺人的生活,后来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银行家克罗扎,因此进入到上层社会生活,出入贵族游乐场所之后,他的画风出现了转变。他开始由刻画底层人民群众开始向描绘贵族男女纸醉金迷的生活转变,《发舟西苔岛》就是这样的作品。但是华多在描绘贵族享乐世界的同时,他的画作中总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给人一种既有欢乐又有无限的哀愁与迷茫的感觉。华多的画作是没落贵族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他的艺术价值的所在,也是我们说华多与典型的罗可可风格相比还是存在差异的原因。
  如果说华多是十八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那么布歇便是十八世纪最典型的罗可可画家,布歇的画作色彩艳丽,画中人物妩媚,如此大胆的画风也最合路易十五宫廷的胃口,所以说布歇是路易十五最喜爱的画家。布歇大胆而近乎情色的画作足以代表了罗可可风格,尽管他的画风常常受到其他人的抨击,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独特的画风。《沐浴的狄安娜》、《裸女》等画作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那个时代贵族妇人和路易十五的情妇。
  虽然说罗可可艺术流行于十八世纪,但是它仍然不能代表整个法国的十八世纪的艺术。在当时也出现了与贵族享乐主义相对立的市民艺术,他抨击贵族注意糜烂奢华的生活,它所反映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美学观,正因为如此,人们又把十八世纪看作是有生气的光明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究室 《外国美术简史》
  [2]艾黎·福尔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七至十八世纪艺术》
其他文献
橘子洲头,看得见不只层林尽染,更是国旗红遍神州。  ——题记  还记得申奥成功时,大街小巷挥舞着国旗,人们含泪相拥的那一幕,还记得奥运健儿冲过终点,五星红旗高高悬挂,胜利的凯歌萦绕耳旁的那一幕。还记得《战狼2》最后,吴京高高举起国旗,自信的前进的那一幕。她是战争的勇气,是异国思乡的亲情,是国际交往的尊严;承载的是五千年的文化,那是祖国的脊梁,那是游子的归依。  小时候,国旗是梦想的圣衣,奥运冠军冲
期刊
摘 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就《红字》的2个中译本(1996年l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侍桁的泽本和1998年5月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姚乃强的译本)对其翻译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红字》;文化差异;原语特色;语用意义  1 引言  《红字》这本小说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很有声望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权威作品。它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开
期刊
最近读了《张爱玲传》,了解了这一伟大女性传奇的一生。文章的开始便是这样一段话:令人惊叹的年少成名,万转千回的爱情经历,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以及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念及此,我对这位女性产生了极大地探索兴趣。  纵使早就知晓她的一生,但读完文章还是不免为之感叹。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
期刊
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爱。它似云似水,如花如云,总是无法捕捉,飘渺如烟,却也有形有色,永驻心田。他们的爱是如山间清流,缓和宁静;时如挂天瀑布,飞流激湍。有份爱是他们给予我们的,是最为特殊的礼物。  清晨醒来,阳光穿过云层普照大地,试图给这方才逝去的冬夜褪去一抹冬色带去属于它的温度,洒去一片金辉。窗外的葳蕤大树也早已落叶纷飞,几缕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子寻找着它的归宿。冬天到了,一切都开始变得寂静起来,悄无
期刊
摘 要: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大银行、外资银行因为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因而它在营销策略上也应同国有大银行、外资银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必须采取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性营销策略。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不强。与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由于资金不足,银行难以扩大
期刊
摘 要:投融资管理是企业针对投融资活动组织开展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健康、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存在重要影响。本文以企业投融资管理为研究对象,从投融资管理内涵出发,就新时期企业投融资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投融资管理体系科学构建的意义,提出多措并举构建意见,以提升企业投融资管理质量,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投资管理;管理体系;体系构建  引
期刊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意境最值得品味和把玩的最后一句,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描绘的淋漓尽致,浑然天成。这份藏在孤寂萧索后的烛火荧荧之暖将那种道不明的情愫含蓄而毫不吝啬地呈现给观众,给予观众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早期的代表之一.其中用了大量的色彩技巧以湿暖纯母的色调常造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期刊
四十年沧海桑田,四十年风雨变幻。如今,改革开放已站在了四十而不惑的历史节点。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揣“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塑造了凤凰涅槃的奇迹!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更要振业寻根,观澜索源。  四十年前,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是怎样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们的经济需要发展,我们的制度需要完善,我们的技
期刊
摘 要:创客空间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将阐述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优势及其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力求构建合理的创客空间、积极的创客氛围以及专业的服务队伍,为创客提供良好平台。  关键词:图书馆;创客空间;优势;瓶颈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电子化逐渐改变、丰富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渠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操作便捷化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突出特点,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管理者的
期刊
与经典重逢,次次都是奇遇。  ——题记  有些东西,是值得一生去领悟的。有些东西,精神和灵魂早已超出它具体的本身。有些东西,像山峦基石,永垂不朽。  肖申克,多么美妙的名字。可能是由于电影《小羊肖恩》的原因,我把肖申克和肖恩弄混了,竟以为它也是讲羊的故事。后来,出于好奇,阴差阳错的认识了经典。谁知道呢,它真的是讲羊的故事,一只想逃出羊圈的羊。  第一遍看这部電影时,还是春天,那时候,我从影片中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