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直接侵入心脏,损害心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或是病毒在局部产生的毒素,累及中枢神经后,使心肌发生继发性损害。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前大多都有感冒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患感冒而耽误了心肌炎的诊治。病毒性心肌炎是近几年得到人们重视的一种心脏病。发病的年龄从胎儿、新生儿、一直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发现与诊断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比较特殊,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说哪里不舒服,或说不确切,给及早发现和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了解一定的医学常识,从小儿各种身体和生活上的变化,能够发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信号。一般来说,半数以上的患儿开始时先出现感冒或腹泻症状,这些症状逐渐消失,经过暑天或2~3周,孩子才出现心脏症状。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体力变了,精神不好了,没有以前的活泼了,孩子自己愿意坐着或躺着。平时跑跑跳跳时才气喘嘘嘘,现在是不活动或是只有稍微活动也想长出一口气;如果是婴幼儿,则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病毒侵犯心肌,使机体缺氧,“感冒”发烧退了,脸色却总缓不过来,面色发灰、眼眶发青、口唇发紫。严重的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脉搏变化,安静时脉搏每分钟超过120次,或少于60次,形成过快或过缓。临床症状前驱症状主要为发热,周身不适,心电图检查可见早搏等。累及心肌时患儿自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乏力等。心电图检查表现为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等。重者表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另外,如果摸着脉,感觉到跳了几次就出现比较长的间歇,家长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出现了心律不正常。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避免疾病的延误。
院内护理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亲切地与患儿交谈,以取得患儿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境接受治疗与护理。
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工作,病室空气每周紫外线消毒1次,病室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试2次,限制探视陪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给予合理饮食: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原则,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衰患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卧床休息:心肌病变的吸收需要较长时间,休息对于病情的减轻、病程的缩短和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严密观察心率、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和精神状态的变化。胸闷气短者,给予氧气吸入。对于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如出现心力衰竭,取半卧位,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集中进行治疗与护理。烦燥不安者给予安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30滴。应用洋地黄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心率过缓或消化系统症状等,发现异常者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教育: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护理。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常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关,儿童休息不好,饮食欠佳等都可导致免疫力低下,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日常注意室内卫生,避免接触感染人群,坚持锻炼身体,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状态,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出院指导:向患儿及家长讲明药物治疗重要性,按时服药,坚持服药,不能因为自觉症状好转而放松治疗,使疾病复发;注意休息,按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按时预防接种传染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电影院、市场等,并根据气温变化注意加减衣服,减少忽冷忽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讨 论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要针对其个人及家长的不同情绪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长面对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努力配合医务人员使患儿得到切实的体贴和安慰,鼓励和帮助患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保证休息,防止复发,经过治疗和护理,受损的心肌在半年内就可逐渐修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治疗护理不系统,会导致心肌纤维性变而留下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供血异常等不良症状。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参考文献
1 邓映宏,颜井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4.
2 荣雅琪,王朝霞.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0例的中西醫结合治疗护理体会.甘肃中医,2005,18(6):41.
发现与诊断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比较特殊,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说哪里不舒服,或说不确切,给及早发现和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了解一定的医学常识,从小儿各种身体和生活上的变化,能够发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信号。一般来说,半数以上的患儿开始时先出现感冒或腹泻症状,这些症状逐渐消失,经过暑天或2~3周,孩子才出现心脏症状。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体力变了,精神不好了,没有以前的活泼了,孩子自己愿意坐着或躺着。平时跑跑跳跳时才气喘嘘嘘,现在是不活动或是只有稍微活动也想长出一口气;如果是婴幼儿,则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病毒侵犯心肌,使机体缺氧,“感冒”发烧退了,脸色却总缓不过来,面色发灰、眼眶发青、口唇发紫。严重的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脉搏变化,安静时脉搏每分钟超过120次,或少于60次,形成过快或过缓。临床症状前驱症状主要为发热,周身不适,心电图检查可见早搏等。累及心肌时患儿自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乏力等。心电图检查表现为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等。重者表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另外,如果摸着脉,感觉到跳了几次就出现比较长的间歇,家长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出现了心律不正常。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避免疾病的延误。
院内护理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亲切地与患儿交谈,以取得患儿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境接受治疗与护理。
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工作,病室空气每周紫外线消毒1次,病室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试2次,限制探视陪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给予合理饮食: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原则,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衰患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卧床休息:心肌病变的吸收需要较长时间,休息对于病情的减轻、病程的缩短和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严密观察心率、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和精神状态的变化。胸闷气短者,给予氧气吸入。对于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如出现心力衰竭,取半卧位,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集中进行治疗与护理。烦燥不安者给予安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30滴。应用洋地黄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心率过缓或消化系统症状等,发现异常者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教育: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护理。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常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关,儿童休息不好,饮食欠佳等都可导致免疫力低下,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日常注意室内卫生,避免接触感染人群,坚持锻炼身体,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状态,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出院指导:向患儿及家长讲明药物治疗重要性,按时服药,坚持服药,不能因为自觉症状好转而放松治疗,使疾病复发;注意休息,按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按时预防接种传染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电影院、市场等,并根据气温变化注意加减衣服,减少忽冷忽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讨 论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要针对其个人及家长的不同情绪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家长面对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努力配合医务人员使患儿得到切实的体贴和安慰,鼓励和帮助患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保证休息,防止复发,经过治疗和护理,受损的心肌在半年内就可逐渐修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治疗护理不系统,会导致心肌纤维性变而留下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供血异常等不良症状。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参考文献
1 邓映宏,颜井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4.
2 荣雅琪,王朝霞.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0例的中西醫结合治疗护理体会.甘肃中医,2005,1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