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的辩证法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战争或者说军旅故事之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从“四大名著”中就能看出来。像《三国》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史诗,通篇千军万马山呼海啸。《水浒》虽然没有这么大开大合的宏阔视野,但也是打打杀杀征伐不休。而经典名著之外,在一般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那些小说(或评书),从《岳飞传》到《杨家将》,从《隋唐演义》到《三侠五义》,又有哪一部离得开兵戎干戈?军旅和战争叙事作为中国深厚文学传统中的一脉,自《诗经》起绵延不绝,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早已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基因,融进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
  然而鸦片战争以降的百年间,中国遭受了无数次的战争,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虽然古老的土地上依旧英雄辈出,可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下,又怎可能从容抽身去演绎心中的慷慨意气与快意恩仇?于是在战争最密集的百年间,军事题材的文学反倒花果凋零。
  再次见到熟悉的军中故事要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置之死地而浴火重生,胜利者高昂着头颅百战归来。硝烟散去后,当回想起金戈铁马的岁月时,自然也会怀着难抑的骄傲和快慰,为经历过的、为逝去了的生活和生命重新找回英雄的豪情、信仰的力量。于是,共和国初年的文学史上,熠熠发光的“红色经典”多数是对往昔战争岁月的深情回顾,笔端中洋溢着明朗刚健的“战争美学”。人们重新看到了熟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红日》《红岩》《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鐵道游击队》《烈火金刚》……从战争史诗到英雄传奇,都在高调展示刚刚过去的烽火岁月。彼时的军事文学审美模式一直比较固定,都是大开大合,波澜壮阔。在表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时,比其他题材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而与此相对,在表现宏大历史下的一些微观层面,比如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革命战士身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部队中或许存在的阴暗面、战争给人的精神和命运带来的创伤……在当时,似乎并不具备表达的合法性。战士和诗人郭小川,以极大的勇气写下长诗《一个和八个》,直面革命队伍内部的冤假错案,但长诗却在20余年间都不得面世。甚至,才华横溢的诗人何其芳偶尔在仰望浩瀚星空时,禁不住感慨一声“在伟大的宇宙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这一点灰色的思绪也要立即被扫出个人的主观世界。
  二
  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激进岁月,来到拨乱反正的1980年代。在一波又一波的理论热潮中,中国文学也被裹挟着争先恐后,几乎用了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现代文学的百年历程。军旅小说也在这个时期又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徐怀中《西线轶事》,韩静霆《凯旋在子夜》……从1970年代末到几乎整个1980年代,西南边陲一直战火未息,身边现在进行时的战争也给作家们提供了鲜活的创作源泉。只是这时候的英雄故事,和上一个年代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多关注了个人命运和性格发展,微观层面的故事和宏大的战争主题并行,更在关键时刻彼此升华。《高山下的花环》中,高干子弟赵蒙生和贫民子弟梁三喜,共赴战场的两个主角身上凝聚着太多的时代情绪。战争是良心和灵魂的洗礼,但背后有着多样的故事。一方面,在革命年代无惧生死的前辈中,有人把儿子送上前线英勇捐躯,有人却在利用特权试图让自己的儿子避开战场。小说毫不讳饰这种军队内部新生的腐败,尖锐而深入。另一方面,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农家战士一贫如洗,甚至为了支撑贫困的家还欠下不菲的债务。人们不禁为之唏嘘。一正一反间,人们看到了崇高和渺小的对垒,看到了支撑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和侵蚀的蠹虫,同时让人更深地体悟到:新中国的前几十年,要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现代化工业国家,必须最大可能动员起国民力量团结一心,难免会刻意屏蔽掉个人物质获取的正当性,而当时的综合国力也的确无法满足国人(在今天看来)非常基础的物质需求。在宏大叙事的价值观统摄下,虽然更多赞颂了个人的付出与奉献,但个人的具体境遇也被细腻入微地传递出来,呼应着1980年代“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呼唤。
  自1980后期到1990年代,军事文学人才辈出,佳作连连。朱苏进,周梅森,阎连科……各领风骚,各有所长。朱苏进有着天才的狂想和卓绝的能量,他的小说主人公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那种狂热而偏执的气质,细腻而繁盛的心理空间。坚定睿智的文人化军人,常常占据着他小说的C位。《炮群》《射天狼》《孤独的炮手》……其中最独特的当属《绝望中诞生》,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这部小说都不能被传统“文学”所涵盖。进入文本后,人们看到的并不是所谓绝望,而是如当头一棒般目瞪口呆。仅此一部天才的狂想,朱苏进就已经在当代军旅文学中树立起了卓绝的高峰。周梅森传统上并不被认为是军旅作家。但他前期《大捷》《国殇》《军歌》等系列小说,却实打实地详解出什么叫可歌可泣,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让人欲哭无泪的“形势比人强”。而且周梅森的关注常常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军故事。朱苏进、周梅森他们的创作可谓是另一种“宏观”的军旅文学,着眼点依然未曾离开“军人”的庄严和使命。
  阎连科在没有走到今天这么极端之前,在当代军旅文学中也拥有一块特色鲜明的“自己的园地”。他的长项在于描写农家出身军人的个体命运。因为自身生活积淀足够丰富,他对于这一人群的心理和生态把握真实到位,提供了迥异于既往“宏大叙事”的另一种军旅生活。军旅生涯不再意味着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而是农家子弟需要征战的一种“职场”,是要想方设法抓住的跳出农门的跳板。他们要精通人情世故,依靠人际关系和个人能力,甚至是不太上台面的手段来获得这一机会。对此类主题阎连科用心经营,将作为个体的微观架构彻底取代了作为整体的宏观视界,并且刻意强化其中的对立,对后者予以放逐甚至拆解抛弃。他的创作契合1990年代后所谓 “告别革命”的文化主张,只不过走得更远,以至于过犹不及。价值观的局限与心态的执拗,让阎连科的创作最终停留在日益复杂的炫技层面不断自我重复。
  三
  进入新世纪后,当代军旅文学再没有产生过集群冲击力,虽然偶尔也会出现“爆款单品”。在社会整体转型过程中,集体主义、英雄主义都不再为人们所敬重,市场经济时代的英雄是那些抓住机遇创造财富传奇的人们。然而,高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困境在新世纪更加集中而突出。虽承平日久,人们却没有理由对战争的可能性有丝毫松懈。近些年中国军队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重新强调了军队的打仗和准备打仗的使命,训练模式、力量编成、组织结构、武器装备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变都给军旅文学作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基础和前提,当然,同样也是严峻的挑战。对于新生代军旅作家们,怎样写出日新月异的军旅风貌,怎样表达当下军人的精气神,需要从价值观到方法论的再度刷新。   可以看到,当下活跃的“新生代”军旅作家多半是“70后”和“80后”一代新人。受自己成长时代的型塑,他们的创作自觉从微观的个人视角来透视人物、组织故事,自觉远离了宏大叙事的视角和美学传统。这样的文学精致、细腻,经常表达人与体制、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总是让读者为那些充满无力感的小人物而心生同情。比较活跃的新生代军旅作家,像王凯、王甜、卢一萍、董夏青青等,对当代军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心理尤为关注,也带来了一种新鲜的军旅经验。而当他们将目光转向宏大历史时,又多采用了“以个人观历史”的创作思路,更侧重个人的命运为故事支点,而不是如上文所述《高山下的花环》般,宏观历史与微观个人二者充分交融,相得益彰—这种创作,应该不是个人能力使然,而是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使然。他们与当下军营外的主流文化心理相距很近,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军旅文学的内在规定性相距很远。
  于是,在谈到中国当下的军旅文学时,一位资深研究者总结道:“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文学目光聚焦于高强度压力环境中的个体,表现逼仄空间内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在取材上,他们更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人物丰富而驳杂的生命情态和生活经验,对细节进行放大甚至夸张化处理,探索柔软敏感的人性与人的内在心理,外化到文本层面便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伤痛痕迹。”[1]—这样的定位足够让人疑惑:从这段表述中能看出论者说的是军旅文学创作吗?这种辨识度不强的创作已经成为军旅文学的主流了吗?对此这位论者也是忧心忡忡。与地方文学的高度同质化,就会过度抽离军旅文学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降低作品的审美品格和精神高度。以至于有前辈名家还要专门呼吁一下:“事关民族命运、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同样应该成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美学追求。”[2]—问题是,这些难道不是当代军旅文学最本质的初心与使命吗?对于军旅文学来说,放逐了“宏观”,只保留“微观”,无论如何不是一种健康的创作生态。
  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青年军旅作家西元的创作就非常值得关注。他是一名“70后”,然而在他的创作谱系中,从数量上看,当代和平时期的军旅题材却并不比战争题材更有优势;从质量上看,为他带来最多荣誉的一部中篇小说《死亡重奏》更是一部着眼于宏观题材和宏大理念的战争叙事(抗美援朝战争)。对于军人使命、民族心理、国家尊严等命题,西元总是有着急切的表达欲望。情之所至,有时候甚至不吝冒犯文学创作之大忌,在小说文本中让角色以密集的抒情和议论来表达自己丰沛的思考。而且可圈可点的是,在如此宏观的创作预设下,西元在微观层面上对个人的身份和命运仍然有着足够的观照。他笔下的主角们没有高级将领,也没有智勇过人的英雄光环,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西元每每让叙述从爆裂的战场中抽离,放慢节奏讲述一下主角们的前生今世。无论是逃荒的孤儿,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论是出身书香家庭者,还是落草山林的土匪,他们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详细前传—这是西元相当高明的一招。他用这样故事情节和叙事节奏的交错穿插,打通了军旅文学传统的英雄主义大叙事与1990年代后更侧重个人化小叙事之间的鸿沟,二者兼而顾之。一个个平凡而性格鲜明的士兵,一个个平凡而勇敢地离去。他们在战场上的牺牲,作家没有给予更多的悲情渲染,但战场之下作为一个“人”,他们都享有足够的照拂。—在宏观和微观的统合上,西元表现出了一个军旅作家的使命自觉,也提供了一条比较高难的创作路线(相对于全心投入微观叙事)。虽然从整体创作技巧上看,目前西元还不夠圆熟,但“取法乎上”是快速进步成熟的认知基础和必要前提。
  四、结语
  在中国当代文学最优秀的创作中,向来都有军旅文学的一席之地。像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历届的获奖作品,从《东方》(魏巍)到《第二个太阳》(刘白羽)、《浴血罗霄》(萧克)、《历史的天空》(徐贵祥),到最近第十届的《牵风记》(徐怀中),可谓“代代出英贤”。而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的军旅文学还有《突出重围》(柳建伟)、《我是太阳》(邓一光)、《亮剑》(都梁)等。无论书写的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一定拥有一份宏阔的视野和高迈的立意,在细腻讲述作为个体的军人的爱恨情仇时,总不会忽视他身上的军装和头顶的帽徽。
  或许应该这样理解,对于军旅文学,宏观和微观从来不应该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者对后者的覆盖固然过于激进,而当下后者对前者的取代显然又过于犬儒了。军旅文学从来都不只是提供审美观照,展示个人在军旅、战场这种非常规环境中的命运,它更是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立传,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提供坚定的信心和奋争的勇气。越是在今天已经很现代、很文明,并且以和平为福祉的时代,越是需要英雄主义来砥砺民族精神,守护国家的尊严和个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傅逸尘:《“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作家出版社,2018年,前言第1页。
  [2]李敬泽、朱向前等:《吹响二十一世纪军旅文学的“集结号”—傅逸尘编著〈“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大家谈》,《东吴学术》2019年第2期。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1967年在蒙特利尔世博馆内展演的《自动电影:一个男人与他的房子》,是互动视频最早的雏形:电影播放至重要的剧情节点时,现场观众可以按下红色或绿色按钮,决定剧情的走向。2008年香港导演林氏兄弟拍摄的全球首部互动剧《电车男追女记》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播出,观众需代入男主角的视角,帮助他追求女主角。由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这些互动影视未实现大规模推广。2018年互动影像游戏《底特律:变人》和互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写实”与“新历史”这两股强劲的文学思潮彻底改变了文坛的风貌,对军旅文学也产生了持续且深刻的影响。据傅逸尘的考察,21世纪之后的军旅文学在对当代现实题材的处理上基本上延续了“新写实”的美学风格,而在对历史战争的书写方面,则大多沿用“新历史主义”的抒写方式建构历史。[1]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新历史小说”潮流依据的历史观,并非原汁原味地照搬由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
期刊
讀了江西诗人钱轩毅的诗,十分欣喜。诗人正值中年,诗却写得老练,在时下的诗坛,特行独立,显现了文人气质和诗性品格。近十年来,由于自媒体的发达,诗歌越来越成为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口语叙事滥觞,快捷易行的口语,叙事化的表达,给一度过于晦涩的诗坛,打开了一扇透气的窗。然而,易学习又易传播的口语叙事之风,让一些草根诗人在诗坛崭露头角,同时也推动诗歌迅速地平面化,接了地气却日渐少了神韵。雅俗共存,花雅相争,本是
期刊
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中国故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故事。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江西作家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一个深广的历史视野下表现脱贫攻坚、不断探索和展开新时代的乡村故事书写。他们通过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基础上,展现脱贫致富、走向振兴的乡村及其生活图景。江西作家凌翼的《井
期刊
“军旅文学”这个概念,是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使用的。在此之前,“军事文学”和“军事题材文学”的说法更为多见。在“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被分为各种价值等级不同的题材,如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等等。[1]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军事题材作品,如同魏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和田间诗歌《英雄歌》的题目一样,大多是给“最可爱的人”的“英雄赞歌”。到了文学新时期,“军事文学”概念
期刊
主持人语:客家文学是“客家人写、写客家人”的族群文学,它与客家历史文化、客家精神、客家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本专题有四篇文章。诗人、客家文史工作者黄子尧先生的文章《台湾客家文学发展史研究与建构》系统梳理了台湾客家文学的源起、现状与走向;邱立汉先生的文章《客语写作:客家文化的另类叙事》则探讨了客家文学中客家方言书写与文学审美的关系;钟俊昆先生的文章《真情真言与客家区域文化史的书写—评钟同福的散文
期刊
相框里的白鹭  西塞山前的白鹭和我合过影  然后,它就在我书房的相框里飞  不知疲倦地飞,没日没夜地飞  永不停歇地飞。我知道它想夺框而出  却飞不离不足一尺的天空  我也一样。在唐诗宋词里飞  在心造的幻象里飞  远方在框外,在窗外,在梦外  春风起,稻田会绿,“一树梨花落晚风”  它已不是其中一只  我也不是  空瓶子  心里始终放不下那只白鹭  闭上眼,玻璃装饰的建筑和现实之外  白鹭提着田
期刊
2017年爆发的MeToo运动的起因,是好莱坞王牌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多位知名女星的丑闻被陆续爆出。其后如星火燎原一般逸出娱乐界向政界、学术界、文化界等各个领域延烧,激发大众对职场性骚扰、性侵犯议题的激烈讨论。2017年年底那些勇敢向公众讲述自己不幸遭遇的“打破沉默者”当选为《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成为改变时代风向的弄潮儿。电影历来是社会思潮的“透镜”与“探针”。近几年来所涌现的一批女性主
期刊
导语:灾难不会消失,关于灾难的文学表达也不会停止。最近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再一次把灾难文学这个话题推到了人们眼前。但当我们深入审视这个对象时,会发现这其中交杂着很多疑问:文学面对灾难时表达的可能性及限度在哪里?灾难文学的有效性如何解读?包括灾难文学本身的概念和发展都是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以下三篇文章,分别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探讨了灾难文学的寫作。在理论的高度面上,对文学如何处理灾难进行了全面而深刻
期刊
主持人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先锋文学创作思潮的终结,文坛大有回到现实主义一統天下的局面。此时,人们常常一面感叹先锋文学的退潮,一面试着从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中重新发掘或抽象出先锋精神;“先锋”与“常态”的对立(陈思和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先锋”不再作为先锋文学思潮的专属,而成为某种左右或推动文学演进的构成要素。先锋仍旧是被推崇的进取状态,“永远的先锋”也因此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但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