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这样一所备受瞩目的名校、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名校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不知所措了,总感觉用尽全力也很难写出其精髓和面貌。 細细算来,此次专访已是我和希娅校长的第四次见面了,两次在重庆,两次在广州。四次会面,加上日常的线上交流,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总是一头精干短发、爱穿连衣裙的女校长身上有一股不容忽视的锐气和勇往直前的果敢,她可以为了内心的信仰、为了孩子的发展,顽强地抵抗着那些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这样一所备受瞩目的名校、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名校长,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不知所措了,总感觉用尽全力也很难写出其精髓和面貌。
細细算来,此次专访已是我和希娅校长的第四次见面了,两次在重庆,两次在广州。四次会面,加上日常的线上交流,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总是一头精干短发、爱穿连衣裙的女校长身上有一股不容忽视的锐气和勇往直前的果敢,她可以为了内心的信仰、为了孩子的发展,顽强地抵抗着那些来自外界的压力,据理力争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
其实,希娅校长是一个有着小酒窝的女人,有着非常可爱的一面。她会在吃饭时问出“鱼蛋真的是鱼的蛋吗?”这一看似令人啼笑皆非、内里却充满了纯真的问题。她还喜爱拍照、写文章,有着知识女性很细腻的一面,你可以在她的“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号里看到她的所思所行,既有教育智慧的分享,也有每到一个城市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还透出一股文艺范儿。
她活得真实,与人讲话从不遮遮掩掩,耿直大方,有什么说什么。与你话不投机时,她能主动把天“聊死”;感觉投缘时,她会对你敞开心扉,侃侃而谈。每次与她聊到“孩子们”时,她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脸上的笑容最为灿烂,孩子们在她身边也从不拘束,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啊!
其他文献
广州,作为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汇合点,一直走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前沿,教材改革风气尤甚。2017年4月底至5月初,广州图书馆与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共同举办了《教·材·育世界——近代教育资料展》,通过文字与实物展品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近代教育资料的演变历程。 在这一展览上,清末民国的教材、课外读物、考卷、毕业证等依据晚清、清末民初、民国的时间顺序,分成了数个阶段内容来陈列。采访中,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的相关负
聚德中学地处广州市海珠区聚德花苑内,是一所“环境美,声誉好,管理精细严谨,加工能力强”的公办优质初中。该校前身为广州军区后勤部干部子弟学校,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见证着社会与时代的变迁。2016年,乘着特色学校建设之东风,聚德中学携手《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旨在通过挖掘学校历史资源,规整学校课程课堂,形成体系,擦亮“聚德”品牌。 “聚德教育”唯聚德中学所用 聚德中学的校名源自所在社区的名称,而“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聚焦内涵、提升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发力点。5年来,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已经吹响了建设世界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建设教育强国,学校品牌的建设是必经之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校品牌建设应如何发力?为此,向王永江总编辑请教一二。 《学
时势造英雄,立足时代成就大品牌!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中国共产党的19大给这个时代下了定义,定了目标,设计了路径。那么,新的背景下,学校品牌建设应该如何发力,让优质教育成为时代最强音,让中国乡村教育路不再迷茫?为此,我刊于10月27-28日举办的“中国百位教育专家峰会”分析了时代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特征,试图构建“世界
“侨文化”研学路线带你走遍古今中外。 如何才能開发一条满足研学旅行基本要求且能够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色路线?作为“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的子弟学校,“侨文化”是暨南大学附属小学和暨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校文化核心部分,学品策划团队以此为例,进行了一番大胆的畅想与设计。 追寻暨大足迹 经过了百年的风雨征程,暨南大学经历了五次搬迁,南京、上海、福建都有暨大的足迹。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暨南大学的旧址,学校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历史方位的新定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显然,我们的教育也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备受鼓舞和振奋人心的时代。从最现实的意义上讲,教育应该也必须迈向新的、更好的时代。 迈向新时代的教育要更公平 新时代的教育,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公平,又不断产生不公平的事业。所以,关注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我们永远在路
面对《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的邀约,我选了一个有点“难过”的话题来探讨教育如何立足时代,因为我不想让那些“高大上”的成就掩盖眼前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农民对高质量教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农村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党和政府
命名几栋楼,建几座亭子,搞一个喷泉,校园文化建设就有模有样了? 低头弄概念,大声喊口号,高高贴墙上,学校文化建设就成体系了? 10月底,本刊在天津市进行“百城百校”采访活动时,有教育专家反映当前一些学校乱搞文化,招摇过市,还自称“有品牌”。 脱离核心要不得 有人说,构建学校品牌是每一位校长的理想,而学校文化是达成品牌的标志。“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达成,通往理想的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可是,有些校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就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六一”国际儿童节,本是一个可以让儿童期待向往的节日。可近年来,每到儿童节,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组织的文艺表演,让不少孩子感觉太烦、太累,甚至直呼不要再过儿童节。儿童节的慶祝方式已经逐渐脱离了其本质。 查阅文献,设立儿童节的初衷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
县城学校的发展,如果只着眼于所处的县城,视野就太窄了。教育是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终落在课程这块基石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优化校本课程,让教育教学有自己的平台。 深化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 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国家课程是基础课程,是保底工程。学生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还需“改善生活”,即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立“补充营养”,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