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所做的就是被动地回答问题,学生逐渐养成了被动思维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失去了回答问题的兴趣。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都会因得不到锻炼而降低。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他们期待着回答问题,而不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从“学习状态”跃迁到“研究状态”。通过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还可以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从而对数学有正面的情感体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一、摆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创造思维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用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除“授业”外,更有“解惑”的作用。教师要正视自己“促进者”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新课程中教师既是领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既是接受者又是主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式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改变过去设计好问题进教室,灌输完答案离开的状态,成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人,激励学生表达问题的人,与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人。我在进行对比试验的初期,根据习惯让每个同学设立一个错题本,希望让他们找到学习中困难的地方,实现师生交流的目的。第一个星期交上来,发现学生仅仅把作业中出现问题机械的抄到本子上,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改变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在日常作业偶尔会遇到的难题上用铅笔写出具体到哪步不会,减少作业空题的现象。第二步,把错题本变成“提问卡”,正面用黑色笔抄一道学生认为最用代表性的错题,反面写上自己的错误解答,统一放置到问题箱中。每周利用午自习的时间,从问题箱中抽取一张别的同学的“提问卡”,用红笔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遇到本人解决的不了的问题,可让他们采取场外求助老师的方式,把问题解决。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解决了他人不会的问题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往往也会发现新的问题,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自己会努力的寻求答案。使用这一方法后,每次大型考试后,学生习惯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写出自己不会思考的地方,真正实现发现问题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能问。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真正高质量的问题是建立在对知识深层理解的层面上的。因此,加强学生双基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教材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依据,如果能实现源于课本例题而高于课本例题,既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问出更多有质量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特殊四边形一章时,(教材的书后习题有)求证: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如果仅仅是本题而言,无论是证明还是题设均不是难点。然而,教师可首先引入,中点四边形的定义。根据中位线的证明,学生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继而,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升华性的问题: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当进行证明发现均是菱形后,学生很容易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图形对角线的特征。此处问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进而升华出新的疑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和谐科学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创设和谐教学氛围,保护学生问题意识。初中学生是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而,他们愿意表现自己,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会出错,怕对自己的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只有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之间互不嘲笑,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心理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互相信任,和睦相处,交流的环境和谐,成员之间能互相理解尊重。然而在创设氛围时,一方面,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把表面的权威性变成真正意义上对学生知识的指导。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控制科学的民主,避免出现毫无意义的热烈讨论,放任让学生自由,一切的和谐氛围都是建立在启发学生提问的原则之上的。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在一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他對一道基本题目的解题思路后,大家纷纷点头称是。不料这时另一名同学举起手来,表示这道题目证明过程中出现了定理的使用错误。果然经过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发现了错误之处。正是该名同学扎实的基本功使得他能够发现问题,也正是这种自信鼓励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很多重大的科学定理往往是在讨论中产生的,同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知识的沉淀,激烈的讨论会成为大胆想象的催化剂,为下面的小心求证做好铺垫。如果长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会产生系列问题,形成思维风暴。学生在争辩中,思维活跃,各种假设能不断涌现,彼此发生碰撞,继而形成自己的结论。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会注意到初始经验与实际结论相矛盾的地方,有助于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生在一些题目中,会产生分歧,就会有各执已见,为争吵而争吵的局面,教师这时要及时抓住机会,善于运用这种自然发生的情境,启发学生找出争论点,当学生处于极度的疑惑时,就会象溺水的人一样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愿望,问题的意识也应运而生了。例如,七年级相交线部分习题:同一平面,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几个?教师选择了让学生进行抢答,学生纷纷得出1个0个3个等答案,此时学生之间彼此疑惑的看着,为什么彼此之间的答案不同呢。此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任意一名同学提出他的疑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得到l个交点,有的同学得到3个交点,有的却得到0个交点呢?通过小组内交流,同学独立画图比较,可以把不同人的答案汇总,得到三种情况,往往会有同学在交流过程中提出两个交点的情况,教师只需进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会继续陷入思考,进而得到四种情况。尽管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进一步地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 四、实施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所谓变式教学,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从而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长期使用变式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在解题中,学生会更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无论是“一题多解”还是“分类思考”强调的都是殊途同归,学生习惯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例如,原题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A村、B村送水,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变式:(1) A, B为直线a同侧的两点,试在直线a上求C, D两点,使CD=b,且使折线A-C-D-B为最短?(2)河的两岸成平行线,A, B分别为河两侧的两个点,问应在何处建桥(桥应垂直于河岸),才能使从A到B的路程最短?在原题(1)的教学中,解决系列问题后,我们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管道都要和水泵站相连,也就是说,如果原问题中去掉“分别”两字,就成为一个与原问题不同结构的变式题。
精解一题,寻求多种解法,能开拓思路,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创新能力。如在学生自己证明“勾股定理”后展示的20多种证法,学生会惊叹不已,进而能不爱数学?但我们提倡一题多解,并非鼓励简单地罗列展示各种解法,要注意在解后反思中“多解选优”,使能力在比较中形成与提高。
五、变革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
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将新知识与旧内容进行联系相互关联,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要我懂”为“我要懂”,通过开放型习题设置,变革学学习方式。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后,教师给出一道江西省中考题: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右图形式,使点B, F, C, D在同一条直线上。(1) AB与E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并加以证明;(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几何证明融入到剪纸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中去发现几何结论。(2)问不仅题目开放,而且结论丰富,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索,在參与图形的变化过程及探究活动中创造性地激活了思维,令人回味。经过此题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次挑战与探究,不仅提高了问题意识,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再如,在设计“方程的应用”一课时,就情境“教师给李明50元钱,叫他买奖品,商店里圆规3元一个,钢笔6元一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全班41人,25人提出近15个问题。我向学生展示了部分问题,并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1)买多少个圆规和多少支钢笔能把144元用完? (2)如果买10支钢笔以上九折优惠,那么买了15支钢笔后还能买到多少圆规? 其实,当时也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问题,可事实证明,老师有时会低估学生。是的,如果第一次让学生就情境提问,结果或许不尽人意,可是只要你有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只要你坚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赏识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略显稚嫩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学生也才有再次发问的意识和动力,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一、摆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创造思维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用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除“授业”外,更有“解惑”的作用。教师要正视自己“促进者”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新课程中教师既是领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既是接受者又是主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式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改变过去设计好问题进教室,灌输完答案离开的状态,成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人,激励学生表达问题的人,与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人。我在进行对比试验的初期,根据习惯让每个同学设立一个错题本,希望让他们找到学习中困难的地方,实现师生交流的目的。第一个星期交上来,发现学生仅仅把作业中出现问题机械的抄到本子上,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改变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在日常作业偶尔会遇到的难题上用铅笔写出具体到哪步不会,减少作业空题的现象。第二步,把错题本变成“提问卡”,正面用黑色笔抄一道学生认为最用代表性的错题,反面写上自己的错误解答,统一放置到问题箱中。每周利用午自习的时间,从问题箱中抽取一张别的同学的“提问卡”,用红笔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遇到本人解决的不了的问题,可让他们采取场外求助老师的方式,把问题解决。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解决了他人不会的问题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往往也会发现新的问题,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自己会努力的寻求答案。使用这一方法后,每次大型考试后,学生习惯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写出自己不会思考的地方,真正实现发现问题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能问。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真正高质量的问题是建立在对知识深层理解的层面上的。因此,加强学生双基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教材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依据,如果能实现源于课本例题而高于课本例题,既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问出更多有质量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特殊四边形一章时,(教材的书后习题有)求证: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如果仅仅是本题而言,无论是证明还是题设均不是难点。然而,教师可首先引入,中点四边形的定义。根据中位线的证明,学生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继而,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升华性的问题: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当进行证明发现均是菱形后,学生很容易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图形对角线的特征。此处问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进而升华出新的疑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和谐科学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创设和谐教学氛围,保护学生问题意识。初中学生是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而,他们愿意表现自己,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会出错,怕对自己的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只有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之间互不嘲笑,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心理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互相信任,和睦相处,交流的环境和谐,成员之间能互相理解尊重。然而在创设氛围时,一方面,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把表面的权威性变成真正意义上对学生知识的指导。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控制科学的民主,避免出现毫无意义的热烈讨论,放任让学生自由,一切的和谐氛围都是建立在启发学生提问的原则之上的。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在一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他對一道基本题目的解题思路后,大家纷纷点头称是。不料这时另一名同学举起手来,表示这道题目证明过程中出现了定理的使用错误。果然经过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发现了错误之处。正是该名同学扎实的基本功使得他能够发现问题,也正是这种自信鼓励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很多重大的科学定理往往是在讨论中产生的,同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知识的沉淀,激烈的讨论会成为大胆想象的催化剂,为下面的小心求证做好铺垫。如果长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会产生系列问题,形成思维风暴。学生在争辩中,思维活跃,各种假设能不断涌现,彼此发生碰撞,继而形成自己的结论。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会注意到初始经验与实际结论相矛盾的地方,有助于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生在一些题目中,会产生分歧,就会有各执已见,为争吵而争吵的局面,教师这时要及时抓住机会,善于运用这种自然发生的情境,启发学生找出争论点,当学生处于极度的疑惑时,就会象溺水的人一样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愿望,问题的意识也应运而生了。例如,七年级相交线部分习题:同一平面,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几个?教师选择了让学生进行抢答,学生纷纷得出1个0个3个等答案,此时学生之间彼此疑惑的看着,为什么彼此之间的答案不同呢。此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任意一名同学提出他的疑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得到l个交点,有的同学得到3个交点,有的却得到0个交点呢?通过小组内交流,同学独立画图比较,可以把不同人的答案汇总,得到三种情况,往往会有同学在交流过程中提出两个交点的情况,教师只需进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会继续陷入思考,进而得到四种情况。尽管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进一步地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 四、实施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所谓变式教学,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从而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长期使用变式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在解题中,学生会更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无论是“一题多解”还是“分类思考”强调的都是殊途同归,学生习惯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例如,原题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A村、B村送水,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
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变式:(1) A, B为直线a同侧的两点,试在直线a上求C, D两点,使CD=b,且使折线A-C-D-B为最短?(2)河的两岸成平行线,A, B分别为河两侧的两个点,问应在何处建桥(桥应垂直于河岸),才能使从A到B的路程最短?在原题(1)的教学中,解决系列问题后,我们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管道都要和水泵站相连,也就是说,如果原问题中去掉“分别”两字,就成为一个与原问题不同结构的变式题。
精解一题,寻求多种解法,能开拓思路,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创新能力。如在学生自己证明“勾股定理”后展示的20多种证法,学生会惊叹不已,进而能不爱数学?但我们提倡一题多解,并非鼓励简单地罗列展示各种解法,要注意在解后反思中“多解选优”,使能力在比较中形成与提高。
五、变革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
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将新知识与旧内容进行联系相互关联,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要我懂”为“我要懂”,通过开放型习题设置,变革学学习方式。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后,教师给出一道江西省中考题: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右图形式,使点B, F, C, D在同一条直线上。(1) AB与E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并加以证明;(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几何证明融入到剪纸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中去发现几何结论。(2)问不仅题目开放,而且结论丰富,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索,在參与图形的变化过程及探究活动中创造性地激活了思维,令人回味。经过此题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次挑战与探究,不仅提高了问题意识,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再如,在设计“方程的应用”一课时,就情境“教师给李明50元钱,叫他买奖品,商店里圆规3元一个,钢笔6元一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全班41人,25人提出近15个问题。我向学生展示了部分问题,并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1)买多少个圆规和多少支钢笔能把144元用完? (2)如果买10支钢笔以上九折优惠,那么买了15支钢笔后还能买到多少圆规? 其实,当时也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问题,可事实证明,老师有时会低估学生。是的,如果第一次让学生就情境提问,结果或许不尽人意,可是只要你有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只要你坚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赏识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略显稚嫩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学生也才有再次发问的意识和动力,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