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感悟更加深化,笔者认为要从厚积薄发,积淀感悟的底蕴;挖掘内涵,品味感悟的真谛;注重实践,共享感悟的灵动三方面加以培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及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标准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实践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感悟在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到教师日常的课堂中,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
所谓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是阅读主体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学生凭借语文和语境直觉,对言语对象产生情感,形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生成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感悟是个体的活动,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作用,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因此,学生自悟与教师导悟相结合,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佳途径,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厚积薄发,积淀感悟的底蕴
1.1 丰富积累
事实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进行理性思考,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获取知识的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系统时,学生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1.2 反复诵读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学生在盛情并茂的吟咏诵读中,不仅在不经意间体验到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诵读,自然而然体验、意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进入大“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从而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
2 挖掘内涵,品味感悟的真谛
2.1 激活想像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像,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以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千古名句,而其中的“绿”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教学时,教师可紧紧抓住“绿”字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诗人做诗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勾勒出诗人立于船头眺望的简笔画;接着让总是听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根据提示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感;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2.2 比较品评
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2.3 合作交流
感悟的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不仅存在着深浅之分,宽窄之别,还会有对错之差。这就要求在强调个性化体验和感受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的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思想的交锋中,意趣的交融中更为深刻而完善。
3 注重实践,共享感悟的灵动
3.1 强化体验
小学生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教师可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变文为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枯燥为有趣,把学生引入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特定情境中,见其人,睹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感悟语言,陶冶情感。
3.2 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它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如教《我爱绿叶》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写得很平实,也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当今世界上环境污染,尤其是噪音、灰尘、油烟,正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教学时,抓住这段话进行教学,使其读出味来。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段话,可想而知,一开始学生都读得非常平淡,根本就找不到感觉。接着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画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开始,森林葱郁,鸟语花香;继而,树木被砍、树桩遍地;接着狂风大作、暴风倾盆;最后,洪水泛滥、村庄被淹。看完录像,再请学生朗读,分明有一种深深的忧患袭上他们的心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谈论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触。
3.3 言语实践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并内化了某些语言现象和规律后,适时进行迁移和运用是完全必要的,它能促使消极言语向积极言语的转化,并使学生在表达运用的语言实践中,更能了解语言规律,规范地运用文字,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就能得到有效的强化和发展。如学了《小镇的早晨》一文后,让学生仿照文中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写《学校的早晨》。
以上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的一点体会,在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想其方法和策略还有待我们教学工作者一起努力去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及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标准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实践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感悟在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到教师日常的课堂中,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
所谓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是阅读主体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学生凭借语文和语境直觉,对言语对象产生情感,形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生成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感悟是个体的活动,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作用,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因此,学生自悟与教师导悟相结合,是培养感悟能力的最佳途径,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厚积薄发,积淀感悟的底蕴
1.1 丰富积累
事实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进行理性思考,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获取知识的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系统时,学生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1.2 反复诵读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学生在盛情并茂的吟咏诵读中,不仅在不经意间体验到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诵读,自然而然体验、意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进入大“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从而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
2 挖掘内涵,品味感悟的真谛
2.1 激活想像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像,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以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千古名句,而其中的“绿”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教学时,教师可紧紧抓住“绿”字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诗人做诗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勾勒出诗人立于船头眺望的简笔画;接着让总是听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根据提示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感;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2.2 比较品评
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2.3 合作交流
感悟的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不仅存在着深浅之分,宽窄之别,还会有对错之差。这就要求在强调个性化体验和感受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的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思想的交锋中,意趣的交融中更为深刻而完善。
3 注重实践,共享感悟的灵动
3.1 强化体验
小学生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教师可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变文为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枯燥为有趣,把学生引入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特定情境中,见其人,睹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感悟语言,陶冶情感。
3.2 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它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如教《我爱绿叶》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写得很平实,也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当今世界上环境污染,尤其是噪音、灰尘、油烟,正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教学时,抓住这段话进行教学,使其读出味来。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段话,可想而知,一开始学生都读得非常平淡,根本就找不到感觉。接着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画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开始,森林葱郁,鸟语花香;继而,树木被砍、树桩遍地;接着狂风大作、暴风倾盆;最后,洪水泛滥、村庄被淹。看完录像,再请学生朗读,分明有一种深深的忧患袭上他们的心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谈论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触。
3.3 言语实践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当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并内化了某些语言现象和规律后,适时进行迁移和运用是完全必要的,它能促使消极言语向积极言语的转化,并使学生在表达运用的语言实践中,更能了解语言规律,规范地运用文字,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就能得到有效的强化和发展。如学了《小镇的早晨》一文后,让学生仿照文中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写《学校的早晨》。
以上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的一点体会,在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想其方法和策略还有待我们教学工作者一起努力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