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理性”是余华先锋创作的关键词,代表之作《难逃劫数》中就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这既体现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情感抽空,将人物形象非理性化,也体现在将人物的命运归结为命中注定的劫数,更体现在对人本身的非理性的揭示,即人性的本质是欲望的本能。这是余华对现实世界独特的认知方式,非理性的背后,指认的是人的存在困境,即现实世界的荒诞性。
【关键词】:余华;《难逃劫数》;非理性;宿命;欲望
在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以反传统的姿态横空出世,颠覆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非理性”。
所谓“非理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涵义。“非理性主义”,又称反理性主义,其基本观点有:理性本身具有缺陷,世界不再是理性逻辑思维可认识的客观整体,人的本身是非理性的,强调人的意识、情感、本能、欲望、意志,以及超经验、幻觉等非理性因素是人的本质。《难逃劫数》正是对常理的破坏,对理性世界的颠覆,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其中包含的非理性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非理性:情感的缺失
在通常的小说中,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人物情感丰富多样。而《难逃劫数》中人物情感的缺失正是人物形象非理性的关键所在。余华曾说:“我并不认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地位,……我认为人物和河流、阳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是道具而已。”①余华在这里剥离了具体的时空和特定的时代背景,阴森恐怖的小巷里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毫无性格可言,情感疏离麻木。人物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与道具。
老中医作为露珠的父亲,他的作为人、作为父亲的情感是缺失的。当俊美的东山向丑陋的露珠求爱时,他递给露珠一瓶硝酸作为嫁妆,当东山被毁容后,他心满意足地说:“露珠干得不错”,他甚至对女儿的死无动于衷。对他来说,露珠就像是他“手枪里的一颗子弹”,他在意的是如何毁掉东山。老中医仅仅是把女儿、女婿当成玩偶,要毁掉他们似乎是出于一种毫无理由的本能。由此,老中医 “父亲”的形象被消解了。
余华同样对“爱情”、“友情“进行了消解与颠覆。露珠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毁了东山的容貌,并认为这是今后幸福的保障,毫无愧疚之意;毁容后的东山在意的不是露珠对他的伤害,反而是害怕被露珠抛弃。他们失陷于抛弃与被抛弃的角色转换之中,而没有半点正常夫妻该有的情分,这是何其的荒谬。沙子与森林的友情建立在炫耀与陷害的基础之上,这同样荒唐可笑。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缺失了的人物形象,或许余华根本无意塑造人物,人物只是他与理性世界拉开距离的一种手段,为了更接近他 “内心的真实”。
二、人物的命运模式:在劫难逃
余华《的难逃劫数》不仅受到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宿命观的承袭。
“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范畴。中国民间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余华曾说:“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世界自身的规律左右着他们,如同事先已确定了剧情,……”③余华所说的世界自身的规律,在这里就是颇具宿命意味的“劫数”。
这里除了老中医,其他每个人的灾难都事先被命运埋下了伏笔。余华让他的人物命运处于看与被看的模式之中。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清晰预见别人的灾难,却无法看到自己的劫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或者幸灾乐祸,即每个人都成了他人命运的冷眼看客。如“当广佛重新再彩蝶身邊坐下时,彩蝶立刻嗅到了广佛身上开始散发出来的腐烂味,于是她就比广佛自己更早地预感到了他的死亡。”“沙子透过东山红彤彤的脸看到了一种灰暗的灾难,他隐约看到东山的形象被摧毁后的凄惨。”这些都进一步展现了命运对人的捉弄。因为“命运的暗示是虚假的,命运只有在断定他无法看到的前提下才会发出暗示。”
《难逃劫数》不是劫数本身的难逃,不是人们面对劫数的无能为力,而是所有人都只是在作恶,却毫无反抗邪恶的意志。余华通过“命运由劫数主宰”揭示出了世界的非理性。
三、人本身的非理性:欲望的本能
当马原、格非等对形式的探索还停留在叙事层面上时,余华已率先带着他对人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关注着人的本身及人的存在困境。
陈思和曾在《余华作品集》序里这样写道:“余华如同一个神秘主义的预言家, 一步比一步更本质地向人们指出——你们在劫难逃。”④在这里本质直指人性的永不满足的欲望,情欲、窥视欲、施暴欲通力合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之恶。
首先是肉体情欲。东山与露珠、广佛与彩蝶之间的“爱情”实质只是被点燃的情欲,情欲为人物的悲惨命运推波助澜。这正是人性之恶的一个体现。
其次是窥视欲望。老中医每天的习惯就是窥视这条小巷,沉浸在“别人暴露而自己隐蔽的无比喜悦里”,东山自然成了他眼中的猎物。他更是变态地通过地板的一个小孔,“用一只眼睛窥视露珠很久了”。连涉世未深的小孩身上也存在着窥视欲,这直接导致了男孩的死亡。
再者是施暴的欲望。余华曾提到自己是一个愤怒的作家,他与现实世界处于对立紧张的关系之中,愤怒的情绪融入创作中就转换成了对暴力的迷恋。广佛由一开始发现男孩偷窥的愤怒,进而演变成了施暴欲望的发泄与满足。硝酸滴在东山的脸上,在露珠听来竟是“将一张白纸撕断时的美妙声音”。这正迎合了其施暴的欲望。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具有思想性,而欲望作为人的生存本能,当其无限膨胀时,欲望就会淹没人的思想,人在欲望的支配下为所欲为,人与动物也就无所区别了,也就消解了人是理性的这一认知。余华自己声称:“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⑤也许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欲望,才是人类真正走不出的宿命。
结语
先锋时期的余华是一个为自己内心而创作的作家,非理性的背后其实是余华理性思考后的结果。余华从人本身的非理性,世界的非理性,指认出人的存在之困境,正是世界的荒诞性。荒诞性是余华小说的重要标志,它既是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也是人无法逃遁的存在困境。而这种存在困境,一直要到90年代初余华发表《活着》,才提供给我们一种“为了活着而活着”,向着人世之厄作坚决的斗争的现实出路的可能性。余华先锋作品中散发出的独特神秘的艺术光芒将一直闪耀在文学上空,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另一把钥匙。
注释:
①③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②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④余华.余华作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2
⑤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参考文献:
[1]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余华.世事如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3]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高玉.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反懂”写作[J].湖北大学学报,2011(1).
[5]崔玉香.从苦难主题看余华对传统宿命观的承袭[J].山东社会科学,2006(6).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8]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一一余华随笔录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关键词】:余华;《难逃劫数》;非理性;宿命;欲望
在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以反传统的姿态横空出世,颠覆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非理性”。
所谓“非理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涵义。“非理性主义”,又称反理性主义,其基本观点有:理性本身具有缺陷,世界不再是理性逻辑思维可认识的客观整体,人的本身是非理性的,强调人的意识、情感、本能、欲望、意志,以及超经验、幻觉等非理性因素是人的本质。《难逃劫数》正是对常理的破坏,对理性世界的颠覆,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其中包含的非理性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非理性:情感的缺失
在通常的小说中,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人物情感丰富多样。而《难逃劫数》中人物情感的缺失正是人物形象非理性的关键所在。余华曾说:“我并不认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地位,……我认为人物和河流、阳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是道具而已。”①余华在这里剥离了具体的时空和特定的时代背景,阴森恐怖的小巷里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毫无性格可言,情感疏离麻木。人物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与道具。
老中医作为露珠的父亲,他的作为人、作为父亲的情感是缺失的。当俊美的东山向丑陋的露珠求爱时,他递给露珠一瓶硝酸作为嫁妆,当东山被毁容后,他心满意足地说:“露珠干得不错”,他甚至对女儿的死无动于衷。对他来说,露珠就像是他“手枪里的一颗子弹”,他在意的是如何毁掉东山。老中医仅仅是把女儿、女婿当成玩偶,要毁掉他们似乎是出于一种毫无理由的本能。由此,老中医 “父亲”的形象被消解了。
余华同样对“爱情”、“友情“进行了消解与颠覆。露珠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毁了东山的容貌,并认为这是今后幸福的保障,毫无愧疚之意;毁容后的东山在意的不是露珠对他的伤害,反而是害怕被露珠抛弃。他们失陷于抛弃与被抛弃的角色转换之中,而没有半点正常夫妻该有的情分,这是何其的荒谬。沙子与森林的友情建立在炫耀与陷害的基础之上,这同样荒唐可笑。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缺失了的人物形象,或许余华根本无意塑造人物,人物只是他与理性世界拉开距离的一种手段,为了更接近他 “内心的真实”。
二、人物的命运模式:在劫难逃
余华《的难逃劫数》不仅受到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宿命观的承袭。
“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范畴。中国民间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余华曾说:“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世界自身的规律左右着他们,如同事先已确定了剧情,……”③余华所说的世界自身的规律,在这里就是颇具宿命意味的“劫数”。
这里除了老中医,其他每个人的灾难都事先被命运埋下了伏笔。余华让他的人物命运处于看与被看的模式之中。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清晰预见别人的灾难,却无法看到自己的劫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或者幸灾乐祸,即每个人都成了他人命运的冷眼看客。如“当广佛重新再彩蝶身邊坐下时,彩蝶立刻嗅到了广佛身上开始散发出来的腐烂味,于是她就比广佛自己更早地预感到了他的死亡。”“沙子透过东山红彤彤的脸看到了一种灰暗的灾难,他隐约看到东山的形象被摧毁后的凄惨。”这些都进一步展现了命运对人的捉弄。因为“命运的暗示是虚假的,命运只有在断定他无法看到的前提下才会发出暗示。”
《难逃劫数》不是劫数本身的难逃,不是人们面对劫数的无能为力,而是所有人都只是在作恶,却毫无反抗邪恶的意志。余华通过“命运由劫数主宰”揭示出了世界的非理性。
三、人本身的非理性:欲望的本能
当马原、格非等对形式的探索还停留在叙事层面上时,余华已率先带着他对人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关注着人的本身及人的存在困境。
陈思和曾在《余华作品集》序里这样写道:“余华如同一个神秘主义的预言家, 一步比一步更本质地向人们指出——你们在劫难逃。”④在这里本质直指人性的永不满足的欲望,情欲、窥视欲、施暴欲通力合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之恶。
首先是肉体情欲。东山与露珠、广佛与彩蝶之间的“爱情”实质只是被点燃的情欲,情欲为人物的悲惨命运推波助澜。这正是人性之恶的一个体现。
其次是窥视欲望。老中医每天的习惯就是窥视这条小巷,沉浸在“别人暴露而自己隐蔽的无比喜悦里”,东山自然成了他眼中的猎物。他更是变态地通过地板的一个小孔,“用一只眼睛窥视露珠很久了”。连涉世未深的小孩身上也存在着窥视欲,这直接导致了男孩的死亡。
再者是施暴的欲望。余华曾提到自己是一个愤怒的作家,他与现实世界处于对立紧张的关系之中,愤怒的情绪融入创作中就转换成了对暴力的迷恋。广佛由一开始发现男孩偷窥的愤怒,进而演变成了施暴欲望的发泄与满足。硝酸滴在东山的脸上,在露珠听来竟是“将一张白纸撕断时的美妙声音”。这正迎合了其施暴的欲望。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具有思想性,而欲望作为人的生存本能,当其无限膨胀时,欲望就会淹没人的思想,人在欲望的支配下为所欲为,人与动物也就无所区别了,也就消解了人是理性的这一认知。余华自己声称:“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⑤也许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欲望,才是人类真正走不出的宿命。
结语
先锋时期的余华是一个为自己内心而创作的作家,非理性的背后其实是余华理性思考后的结果。余华从人本身的非理性,世界的非理性,指认出人的存在之困境,正是世界的荒诞性。荒诞性是余华小说的重要标志,它既是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也是人无法逃遁的存在困境。而这种存在困境,一直要到90年代初余华发表《活着》,才提供给我们一种“为了活着而活着”,向着人世之厄作坚决的斗争的现实出路的可能性。余华先锋作品中散发出的独特神秘的艺术光芒将一直闪耀在文学上空,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另一把钥匙。
注释:
①③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②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④余华.余华作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2
⑤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参考文献:
[1]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余华.世事如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3]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高玉.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反懂”写作[J].湖北大学学报,2011(1).
[5]崔玉香.从苦难主题看余华对传统宿命观的承袭[J].山东社会科学,2006(6).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8]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一一余华随笔录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