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寻找错因分析——培养求真思维;二、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辨析思维;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关键词 错因分析 解题训练 大胆质疑
培养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同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因此,设计好的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思维品质在思维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问题,着重从以下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寻找错因分析——培养求真思维;2、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辨析思维;3、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一、寻找错因分析,培养求真思维
学生在作业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而那些思维批判性不强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于错处不认真订正,或轻信别人作业而抄袭的现象。而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不理解题目意思的;有概念、性质混淆不清的;也有某些心理原因而产生的解题错误。如顺序心理、滞留心理、潜在假设,以及看错题、抄错题、书写丢三落四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过:“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最佳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实践表明,形成对这些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求真意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知道了自己或别人的错误,又知道了错误的原因,那么改正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能很好地给别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通过“改错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错因能力。如,概念题类改错、计算题类改错、应用题类改错等。具体方式要求:1.学会检查自己作业,寻找错误。2.学会检查他人作业,寻找错误。可通过“当当小老师”、“小医生”等形式的改错题来分析错误原因,改正错误。
二、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辨析思维
(一)学会选择。
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题目中会出现将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的现象,如此则会造成解题的干扰。而安排这种习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如习题:“红花有8朵,黄花有4朵,蓝花有2朵。问: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等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二)学会比较。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由于有些题目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因此解题时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解答,并学会辨析对比各种方法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探寻其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达到培养思维批判性的目的。
例:教学“相遇类的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行来,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9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几米?教者出示两种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65×9=585(米),70×9=630(米),585+630=1215(米);第二种解法:65+70=135(米),135×9=1215(米)
教师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异同,如通过研究发现了第二种解题的思路是:速度和×时间=路程,在今后此类应用题的求解时都可以这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思维优化。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人的思维就会应运而生。大胆怀疑是创造性个性中最大的特征,也是独立思维的第一要素。研究表明,任何聪明才干如果离开了对公认东西提出大胆挑战的精神,是不可能登上创造阶梯的。实践表明,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助于学生思维在批判性的培养中实现创造性地发展。然而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学生盲目崇拜教师、课本的现象。许多学生对来自老师、同学、课本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丧失必要的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不能很好地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举个例子来说,一次笔者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时,由于自己的一时的失误,将题目出错,且看题目:27.45-20.7=27.45-20+( ),多减了多少?面对教者这一笔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多减了“0.7”,列式为:27.45-20.7=27.45-20+(0.7)。再如,一位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节内容,教者在引导学生“运用黄沙验证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由于黄沙的“松”“实”关系,有的小组虽然倒了三次,但圆柱容器中的黄沙仍未满,于是他们就将其加满;而有的小组倒了三次后,沙子已超过了圆柱容器的口,于是他们就用尺将其刮平。但当教师向大家询问验证结果时,全班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回答:“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敢于对数学问题大胆地猜想,敢于对现成知识大胆地质疑,敢于对教师、对教材,乃至对已有的数学结论大胆地问难,敢于向权威说“不”,平时要多问“谁有更好的方法跟老师比一比”“谁有不同意见”等;要鼓励进行“挑刺”,让学生相互指出不足,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并对其筛选。同时,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并尽可能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社会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今天,更要面向未来,使学生今天所受的教育,成为今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应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中对待。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错因分析 解题训练 大胆质疑
培养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同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因此,设计好的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思维品质在思维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问题,着重从以下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寻找错因分析——培养求真思维;2、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辨析思维;3、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一、寻找错因分析,培养求真思维
学生在作业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而那些思维批判性不强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于错处不认真订正,或轻信别人作业而抄袭的现象。而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不理解题目意思的;有概念、性质混淆不清的;也有某些心理原因而产生的解题错误。如顺序心理、滞留心理、潜在假设,以及看错题、抄错题、书写丢三落四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过:“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最佳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实践表明,形成对这些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求真意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知道了自己或别人的错误,又知道了错误的原因,那么改正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能很好地给别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通过“改错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错因能力。如,概念题类改错、计算题类改错、应用题类改错等。具体方式要求:1.学会检查自己作业,寻找错误。2.学会检查他人作业,寻找错误。可通过“当当小老师”、“小医生”等形式的改错题来分析错误原因,改正错误。
二、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辨析思维
(一)学会选择。
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题目中会出现将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的现象,如此则会造成解题的干扰。而安排这种习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如习题:“红花有8朵,黄花有4朵,蓝花有2朵。问: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等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二)学会比较。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由于有些题目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因此解题时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解答,并学会辨析对比各种方法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探寻其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达到培养思维批判性的目的。
例:教学“相遇类的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行来,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9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几米?教者出示两种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65×9=585(米),70×9=630(米),585+630=1215(米);第二种解法:65+70=135(米),135×9=1215(米)
教师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异同,如通过研究发现了第二种解题的思路是:速度和×时间=路程,在今后此类应用题的求解时都可以这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思维优化。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人的思维就会应运而生。大胆怀疑是创造性个性中最大的特征,也是独立思维的第一要素。研究表明,任何聪明才干如果离开了对公认东西提出大胆挑战的精神,是不可能登上创造阶梯的。实践表明,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助于学生思维在批判性的培养中实现创造性地发展。然而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学生盲目崇拜教师、课本的现象。许多学生对来自老师、同学、课本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丧失必要的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不能很好地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举个例子来说,一次笔者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时,由于自己的一时的失误,将题目出错,且看题目:27.45-20.7=27.45-20+( ),多减了多少?面对教者这一笔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多减了“0.7”,列式为:27.45-20.7=27.45-20+(0.7)。再如,一位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节内容,教者在引导学生“运用黄沙验证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由于黄沙的“松”“实”关系,有的小组虽然倒了三次,但圆柱容器中的黄沙仍未满,于是他们就将其加满;而有的小组倒了三次后,沙子已超过了圆柱容器的口,于是他们就用尺将其刮平。但当教师向大家询问验证结果时,全班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回答:“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敢于对数学问题大胆地猜想,敢于对现成知识大胆地质疑,敢于对教师、对教材,乃至对已有的数学结论大胆地问难,敢于向权威说“不”,平时要多问“谁有更好的方法跟老师比一比”“谁有不同意见”等;要鼓励进行“挑刺”,让学生相互指出不足,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并对其筛选。同时,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并尽可能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社会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今天,更要面向未来,使学生今天所受的教育,成为今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应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中对待。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