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展示物理情景,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将物理问题实验情景化,在演示时教师展示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探索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索知识,学会在实验中创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探索思维;探索性实验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实验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了,物理知识形成过程要通过物理实验来展示,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体现新课程的创新教育,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创新思维。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的核心素养。下面谈一谈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 演示实验应具有探索性,在探索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演示实验来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演示实验中探索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演示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动手做实验,调动学生动脑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实验现象上来,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索活动中,在演示实验中学生体验到物理规律的探究思想的真谛。在设计演示实验前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在实验中更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演示实验把学生带入物理知识探索中,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探索新知识,在实验探索中发现知识起因,在演示实验探索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形成创新意识。
  (一) 演示实验要体现探索性,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根本目标
  演示实验要改变教师为主体,在演示实验中学生既是观察者,又是实验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在演示实验过程给予学生动手动手的机会,观察与动手同在,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演示实验活动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着力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对课堂上演示的实验要进行创新设计,对课堂演示的实验仪器的进行创新改进,演示实验操作过程的体现创新思维,设置具有启发的问题,通过实验化解疑难,展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这种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给予学生创新能力的启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被潜移默化。
  (二) 精心创设演示实验,设计创新性问题和具有启发性问题
  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参与实验探索活动中来,教师在演示实验要狠下功夫,精心设计演示实验,考虑实验中要突出物理现象,在演示中展现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性,设计独特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演示实验破解物理知识中的疑问和设想,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学生思维中标新立异的闪光点,对学生独树一帜的想法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开拓蹊径,积极探索,创新中提升自我。
  二、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演示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研究,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演示实验,选取器材、变换实验条件,更换实验处理形式,实验原理重新设计、在演示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发散思维。
  (一) 创新演示实验的器材
  实验器材研究与创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和机会,演示实验在遵循实验基础上,改进实验仪器,利用日常用具进行演示实验。
  (二) 在演示实验条件进行改进和设计
  对实验条件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实验现象,测定物理规律中的物理量,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记录实验数据,从而达到破解物理难点的目的。
  (三) 演示实验中教会学生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比较多,实验处理方法也是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等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同时教会学生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
  (四) 在演示实验中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进,引导学生知道演示实验的目标,对实验目的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演示实验的实验目的,在演示实验中才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做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标。
  三、 设计演示实验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着力点
  演示实验要起到应有的目的,设计实验是关键,设计演示实验思想应该凸显已有知识的灵活应用,还应该包含设计巧妙的构思。演示实验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的实验活动,演示实验的成功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可以化解学生对知识的困惑,引发学生提出新问题,学会实验操作,并从实验现象中得出正确实验结果;学生领悟科学家的创新思想,体验科学家探索过程的艰辛,学生可以获得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开发。
  四、 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演示实验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可以让学生操作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的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演示实驗为“学生分组实验”或“学生随堂实验”,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做实验能力,在演示实验中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作者简介:王子顺,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又一次深入发展。从初中化学教学角度来说,虽然初中教师都以认同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群体的核心素养培养,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角度来说,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式,那么只会影响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为此我们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去积极进行调整。本文从实际教学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化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一直以来都是物理老师教学的瓶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电磁感应内容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融入教学的策略。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的融入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磁感应;融入教学  一、 电磁感应知识融入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在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一门主要学科,对学生在高考中有决定性作用。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以成绩为目标的单一教学变革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化学时,学生不能只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是要培养自身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在今后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核心素养代表了现阶段多层次培养学生时,学生所具备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性进步,初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于农村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化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本篇文章将阐述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方法,并
摘 要: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课的教学中,由于实验物资缺乏,限制了化学实验的开展,同时教师素质、学生动手能力等因素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化学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现状,探讨现状原因,提出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践  一、 前言  在农村化学实验的开展是不充分的,学生进行化学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化学实验的开展
背景和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慢性疾病。尽管大多数EP患者应
摘 要: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在实际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若要达到实验所规定的目标,就要进一步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加强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