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是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蕴美的绝佳结合体,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在审美活动中,最先发生的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性的直接反应,即审美感知。连贯、节奏、平衡和细节是已有研究在探讨图画书的艺术形式时必然涉及的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在图画书欣赏过程中是如何对图画书的这些艺术形式进行审美感知的。
通过焦点追踪感受图画书的连贯叙述
叙事性是图画书的本质特征。与任何书的基本功能一样,向阅读者传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画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目的。图画书不是用作观赏的书,它的作用在于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既然要讲故事,连贯就变得很重要。图画书需通过形式之间的起承转合、前后衔接来达到叙述完整故事的目的。然而,在形式的表达上,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单独来看都经常会出现形式断裂、表现空白的情况。即便如此,幼儿一样能够感受到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每个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特别关注的事物作为焦点。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图画书的欣赏过程当中,无论故事进展到何种程度,幼儿总是执着地关注着自己所选择的那个焦点的变化。通过对自主选择焦点的追踪,幼儿切身感受到了图画书向前行进的思维线,体会到了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
幼儿选择的焦点大部分时候是故事的主角。在阅读《莎娜的红毛衣》时,“红毛衣”就成为多数幼儿关注的焦点。当故事进行到:毛衣拆完了,莎娜笑眯眯地说:“那么,谁给我织毛衣呢?”此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毫不犹豫地喊出:“找奶奶。”幼儿关注焦点的来源,并执著地自始至终追踪着焦点的发展方向。幼儿通过焦点追踪更准确地预言了图画书的叙事走向,真切地感受到了图画书的连贯性与叙述性。
有些时候,幼儿也选择图画书中的非主体事物作为焦点。《加油,鸡蛋哥哥》中,有幼儿选择将鸡蛋哥哥尾巴上的蛋壳作为焦点进行关注。伴随着蛋壳由有到无渐进式的运动,幼儿在意识上将整个图画书串联起来,一步步感受着图画书情节的推进。在《驴小弟变石头》中,幼儿则将边缘化的形象——大灰狼作为焦点。大灰狼在某一页的突然消失使幼儿的心灵与图画书之间产生了一种张力,幼儿不禁问道:“大灰狼呢?”直到幼儿被告知“春天来了,大灰狼去寻找食物”时,他们才如释重负。幼儿的发问实际上是一种渴望从心理上重新调整策略、重建内心叙事关系的应激表现。
幼儿通过焦点追踪感受着图画书的连贯性与叙述性,当事实上连贯性的方向与幼儿的心理期望不符时,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冲突,从而做出应激的提问反应。倘若提问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幼儿就会立即调整感知策略,重新确立图画书叙述性的趋势。
通过重复表达表现图画书的节奏韵律
多数图画书都是一气呵成一个故事,情节一环扣着一环,连贯性很强,不重复。但是,也有图画书选择用重复、对比、往返的节奏来架构整个图画书的结构,铺排欲表现的主题与想传递的故事。在这些图画书中,节奏发挥着重要的“骨架”作用。书本有了节奏,就有了思维的律动,整本书的主题也就更鲜活生动了。同时,读者也能从节奏的秩序中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核心理念,并在作者铺陈的或松或紧的节奏中,触动或紧张或舒缓的情绪,与书本产生共鸣。
研究发现,幼儿感受图画书节奏韵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上的重复表达来表现的。幼儿语言上重复表达的方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重复图画书中一再出现的词汇与语句;二是自己创编有节奏的词汇将图画书中隐藏的节奏显性化。
《好饿的毛毛虫》中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幼儿深深地被这种节奏感所触动。在研究者与幼儿共同欣赏此书的过程中,幼儿总是积极地做出重复语言的反应。每当研究者读到“可是肚子还是……”的时候,幼儿总是不厌其烦地积极回应:“好饿。”幼儿通过重复接话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图画书中节奏的体会与感受。在幼儿独立讲述图画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到幼儿对节奏感的把握与理解。幼儿在独自讲述《好饿的毛毛虫》这个故事时,虽然语句与故事原文多处有所出入,但却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节奏——“可是,还是很饿”。可见,图画书中重复的话语是幼儿的心灵最容易也是最想抓住的东西。重复的模仿式语言反应是幼儿对图画书节奏与韵律的最直观的感受与表达。
与《好饿的毛毛虫》不同,《不是我的错》中的文字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的节奏感,节奏与韵律主要是通过图画的重复与对比来实现的。在欣赏这本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沉迷于从后景的合影中指认出前景发言的主人公这项活动。研究者每读完一页上的文字,幼儿总是会紧接着一边用手前后比划一边说:“他是他”“他——他”。幼儿执着于通过自创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此图画书中节奏与韵律的把握。幼儿对这种重复行为不厌其烦,贯穿整个图画书欣赏的始终。即使同一个幼儿在多次欣赏这本图画书时,每次的表现也仍然像第一次那样。幼儿能够发现并感受到图画书所隐藏的节奏,即使图画书的文字对节奏感没有丝毫的透露,幼儿仍然可以通过读图建构贯穿图画书始终的、潜在的“一一对应”关系,并通过语言的重复表现出来。
通过心理完形掌握图画书的平衡稳定
平衡是所有艺术品共有的重要属性,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样具有平衡的性质。所谓平衡,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分布状态。在平衡的艺术作品中,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确定,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与此同时,艺术品的整体也呈现出必然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艺术品都必须达到物理的平衡,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使欣赏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实际上,艺术作品也常常是通过不平衡的形式而唤起欣赏者的心理平衡的。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非物理平衡的形式或情节,面临不愉快的张力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称为“完形”的心理事件就会自动发起,这种知觉完形机制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感受图画书的内在平衡并获得心理平衡。 《嗷呜,怪兽阿抖来了》是幼儿百看不厌的一本图画书。在这本书的第6页呈现了一个叫作托尼的怪物,第5页上有一行文字写道:“他不像托尼那样,有1642颗牙齿。”每当翻到这一页,大部分幼儿都会开始一颗颗地点数牙齿。有幼儿在一颗颗地认真点数后告知研究者“有100个牙齿”,然后紧接着质问道:“不是应该有1642颗牙齿吗?”此时,旁边的一个幼儿快速应答道:“其他的都在肚子里呢,它肚子里也有很多牙齿。”“1642颗牙齿”与画面上牙齿数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幼儿感受到了一种不愉快的张力,幼儿通过“其他都在肚子里”这一知觉完形释放了自己紧张的情绪,实现了心理的平衡。同时,幼儿的这一感受也恰恰与图画书自身内在的平衡相吻合。这本书第5页的左下角有一个小小的注脚:“说明:有些牙齿没露出来。”因此,幼儿通过完形实现自我心理平衡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图画书内在平衡进行感受的过程,幼儿有能力通过心理完形感受图画书的平衡与稳定。
《喵喵》是一本仅仅由两三句话贯穿始终的图画书,全文只有“咿呀”“喵喵”“乖啊乖”“睡觉了”4个关键词汇,棕色的猫咪和小宝宝是整本图画书主要的角色线索。对于图画书第22页的右上角突然出现的2只小小的猫咪,幼儿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给出了各种解释:“这(最小的猫)是它(棕色的猫)的弟弟,这(灰色的猫)是它(棕色的猫)的哥哥”“它(最小的猫)是宝宝,它(棕色的猫)是爸爸,它(灰色的猫)是妈妈”“它们(最小的猫和灰色的猫)都是它(棕色的猫)的好朋友”。幼儿通过知觉本身的“完形”组织力,建构了3只猫之间的关系,让2只小猫咪的出现变得合情合理,将不平衡转化为了平衡。
通过不平衡形式表达内在的平衡在图画书中是非常常见的。面对这种不平衡,幼儿一定会产生不愉快的张力刺激,但是,这种张力刺激持续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幼儿会即刻调动知觉本身的组织能力,建构“完形”,从而实现对图画书内在平衡的感受,并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通过视点搜索关注图画书的微小细节
细节是图画书中最为迷人的因素。安东尼·布朗对细节极为热衷,他曾经说过:“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爱看画谜——就是那些隐藏在图画书中的图像。”在图画书中常常隐藏着一些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细节,这些细微的呈现置身于画面当中,有的暗藏于书中的每一页,有的仅仅在特定的某页出现。这些细节能够紧紧地抓住欣赏者的眼球,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同一本图画书产生兴趣。因此,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与细节玩藏猫猫游戏的过程。
图画书中的细节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息息相关,细节的出现强化了图画书原本的故事,推进原先的故事进一步向前发展,营造了叙事线索上的另一个高潮。《莎娜的红毛衣》最后一页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莎娜终于穿上了奶奶织好的红毛衣,她非常高兴。正要合上书的时候,幼儿突然指着封底上的图画说:“每个人都织了衣服,都有了毛衣,最后小动物都有毛衣了。”研究者立即追问:“它们的毛衣都是谁给织的呀?”幼儿齐声回答道:“奶奶。”原来这本图画书的结局并不只是莎娜穿上了红毛衣,而是莎娜和她所有的动物朋友都穿上了奶奶亲手织的毛衣。如果说莎娜穿上红毛衣是故事的一个高潮的话,封底的细节画面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高潮的迭进和升华。
图画书中的细节大多数只是创作者直觉的挥洒,非刻意营造,因而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让图画书多一些生趣,多一些生动的力量。幼儿总是能够搜索到这些微小的细节,感受它,并享受它。《鳄鱼爱上长颈鹿》中出现了较多无关主题的细节。在此书中,有一幕鳄鱼被摔进医院的场面,每个幼儿都对这幅画面中的细节颇多注意。幼儿一边用手指着每个动物,一边说:“它的尾巴弄了,它的尾巴也弄了,它的脖子、它的身体又弄了。”“它瞎个眼睛,它断了一个这个,它耳朵,它这个,它尾巴,它臭脚丫子。”“ 它生病了,它也生病了,它也生病了,它也生病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是长颈鹿抱着鳄鱼慢慢离去的身影,幼儿每翻到这一页都会提醒研究者:“你看,一个毛毛虫,一个蜗牛。”幼儿在《鳄鱼爱上长颈鹿》中发现的细节与故事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细节的缺席并不会影响故事整体的走向,但是,却让图画书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更加意味无穷。
幼儿热爱图画书中的细节,善于发现和感受图画书中的细节。在图画书欣赏过程中,幼儿借助其强大的图像思维能力发现了许多成人都难以发现的细微之处,感受到了图画书不可抗拒的魅力。
人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的。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各个成分及其关系的零散认识,而是将其分析综合,形成一种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性把握。同时,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被动的复制,而是一种积极建构和完形的过程。因此,幼儿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不稳定的系统以运动的方式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焦点追踪感受图画书的连贯叙述
叙事性是图画书的本质特征。与任何书的基本功能一样,向阅读者传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画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目的。图画书不是用作观赏的书,它的作用在于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既然要讲故事,连贯就变得很重要。图画书需通过形式之间的起承转合、前后衔接来达到叙述完整故事的目的。然而,在形式的表达上,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单独来看都经常会出现形式断裂、表现空白的情况。即便如此,幼儿一样能够感受到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每个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特别关注的事物作为焦点。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图画书的欣赏过程当中,无论故事进展到何种程度,幼儿总是执着地关注着自己所选择的那个焦点的变化。通过对自主选择焦点的追踪,幼儿切身感受到了图画书向前行进的思维线,体会到了图画书的连贯性和叙述性。
幼儿选择的焦点大部分时候是故事的主角。在阅读《莎娜的红毛衣》时,“红毛衣”就成为多数幼儿关注的焦点。当故事进行到:毛衣拆完了,莎娜笑眯眯地说:“那么,谁给我织毛衣呢?”此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毫不犹豫地喊出:“找奶奶。”幼儿关注焦点的来源,并执著地自始至终追踪着焦点的发展方向。幼儿通过焦点追踪更准确地预言了图画书的叙事走向,真切地感受到了图画书的连贯性与叙述性。
有些时候,幼儿也选择图画书中的非主体事物作为焦点。《加油,鸡蛋哥哥》中,有幼儿选择将鸡蛋哥哥尾巴上的蛋壳作为焦点进行关注。伴随着蛋壳由有到无渐进式的运动,幼儿在意识上将整个图画书串联起来,一步步感受着图画书情节的推进。在《驴小弟变石头》中,幼儿则将边缘化的形象——大灰狼作为焦点。大灰狼在某一页的突然消失使幼儿的心灵与图画书之间产生了一种张力,幼儿不禁问道:“大灰狼呢?”直到幼儿被告知“春天来了,大灰狼去寻找食物”时,他们才如释重负。幼儿的发问实际上是一种渴望从心理上重新调整策略、重建内心叙事关系的应激表现。
幼儿通过焦点追踪感受着图画书的连贯性与叙述性,当事实上连贯性的方向与幼儿的心理期望不符时,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冲突,从而做出应激的提问反应。倘若提问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幼儿就会立即调整感知策略,重新确立图画书叙述性的趋势。
通过重复表达表现图画书的节奏韵律
多数图画书都是一气呵成一个故事,情节一环扣着一环,连贯性很强,不重复。但是,也有图画书选择用重复、对比、往返的节奏来架构整个图画书的结构,铺排欲表现的主题与想传递的故事。在这些图画书中,节奏发挥着重要的“骨架”作用。书本有了节奏,就有了思维的律动,整本书的主题也就更鲜活生动了。同时,读者也能从节奏的秩序中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核心理念,并在作者铺陈的或松或紧的节奏中,触动或紧张或舒缓的情绪,与书本产生共鸣。
研究发现,幼儿感受图画书节奏韵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上的重复表达来表现的。幼儿语言上重复表达的方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重复图画书中一再出现的词汇与语句;二是自己创编有节奏的词汇将图画书中隐藏的节奏显性化。
《好饿的毛毛虫》中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幼儿深深地被这种节奏感所触动。在研究者与幼儿共同欣赏此书的过程中,幼儿总是积极地做出重复语言的反应。每当研究者读到“可是肚子还是……”的时候,幼儿总是不厌其烦地积极回应:“好饿。”幼儿通过重复接话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图画书中节奏的体会与感受。在幼儿独立讲述图画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到幼儿对节奏感的把握与理解。幼儿在独自讲述《好饿的毛毛虫》这个故事时,虽然语句与故事原文多处有所出入,但却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节奏——“可是,还是很饿”。可见,图画书中重复的话语是幼儿的心灵最容易也是最想抓住的东西。重复的模仿式语言反应是幼儿对图画书节奏与韵律的最直观的感受与表达。
与《好饿的毛毛虫》不同,《不是我的错》中的文字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的节奏感,节奏与韵律主要是通过图画的重复与对比来实现的。在欣赏这本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沉迷于从后景的合影中指认出前景发言的主人公这项活动。研究者每读完一页上的文字,幼儿总是会紧接着一边用手前后比划一边说:“他是他”“他——他”。幼儿执着于通过自创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此图画书中节奏与韵律的把握。幼儿对这种重复行为不厌其烦,贯穿整个图画书欣赏的始终。即使同一个幼儿在多次欣赏这本图画书时,每次的表现也仍然像第一次那样。幼儿能够发现并感受到图画书所隐藏的节奏,即使图画书的文字对节奏感没有丝毫的透露,幼儿仍然可以通过读图建构贯穿图画书始终的、潜在的“一一对应”关系,并通过语言的重复表现出来。
通过心理完形掌握图画书的平衡稳定
平衡是所有艺术品共有的重要属性,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样具有平衡的性质。所谓平衡,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分布状态。在平衡的艺术作品中,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确定,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与此同时,艺术品的整体也呈现出必然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艺术品都必须达到物理的平衡,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使欣赏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实际上,艺术作品也常常是通过不平衡的形式而唤起欣赏者的心理平衡的。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非物理平衡的形式或情节,面临不愉快的张力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称为“完形”的心理事件就会自动发起,这种知觉完形机制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感受图画书的内在平衡并获得心理平衡。 《嗷呜,怪兽阿抖来了》是幼儿百看不厌的一本图画书。在这本书的第6页呈现了一个叫作托尼的怪物,第5页上有一行文字写道:“他不像托尼那样,有1642颗牙齿。”每当翻到这一页,大部分幼儿都会开始一颗颗地点数牙齿。有幼儿在一颗颗地认真点数后告知研究者“有100个牙齿”,然后紧接着质问道:“不是应该有1642颗牙齿吗?”此时,旁边的一个幼儿快速应答道:“其他的都在肚子里呢,它肚子里也有很多牙齿。”“1642颗牙齿”与画面上牙齿数量之间的不平衡使幼儿感受到了一种不愉快的张力,幼儿通过“其他都在肚子里”这一知觉完形释放了自己紧张的情绪,实现了心理的平衡。同时,幼儿的这一感受也恰恰与图画书自身内在的平衡相吻合。这本书第5页的左下角有一个小小的注脚:“说明:有些牙齿没露出来。”因此,幼儿通过完形实现自我心理平衡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图画书内在平衡进行感受的过程,幼儿有能力通过心理完形感受图画书的平衡与稳定。
《喵喵》是一本仅仅由两三句话贯穿始终的图画书,全文只有“咿呀”“喵喵”“乖啊乖”“睡觉了”4个关键词汇,棕色的猫咪和小宝宝是整本图画书主要的角色线索。对于图画书第22页的右上角突然出现的2只小小的猫咪,幼儿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给出了各种解释:“这(最小的猫)是它(棕色的猫)的弟弟,这(灰色的猫)是它(棕色的猫)的哥哥”“它(最小的猫)是宝宝,它(棕色的猫)是爸爸,它(灰色的猫)是妈妈”“它们(最小的猫和灰色的猫)都是它(棕色的猫)的好朋友”。幼儿通过知觉本身的“完形”组织力,建构了3只猫之间的关系,让2只小猫咪的出现变得合情合理,将不平衡转化为了平衡。
通过不平衡形式表达内在的平衡在图画书中是非常常见的。面对这种不平衡,幼儿一定会产生不愉快的张力刺激,但是,这种张力刺激持续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幼儿会即刻调动知觉本身的组织能力,建构“完形”,从而实现对图画书内在平衡的感受,并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通过视点搜索关注图画书的微小细节
细节是图画书中最为迷人的因素。安东尼·布朗对细节极为热衷,他曾经说过:“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爱看画谜——就是那些隐藏在图画书中的图像。”在图画书中常常隐藏着一些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细节,这些细微的呈现置身于画面当中,有的暗藏于书中的每一页,有的仅仅在特定的某页出现。这些细节能够紧紧地抓住欣赏者的眼球,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同一本图画书产生兴趣。因此,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与细节玩藏猫猫游戏的过程。
图画书中的细节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息息相关,细节的出现强化了图画书原本的故事,推进原先的故事进一步向前发展,营造了叙事线索上的另一个高潮。《莎娜的红毛衣》最后一页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莎娜终于穿上了奶奶织好的红毛衣,她非常高兴。正要合上书的时候,幼儿突然指着封底上的图画说:“每个人都织了衣服,都有了毛衣,最后小动物都有毛衣了。”研究者立即追问:“它们的毛衣都是谁给织的呀?”幼儿齐声回答道:“奶奶。”原来这本图画书的结局并不只是莎娜穿上了红毛衣,而是莎娜和她所有的动物朋友都穿上了奶奶亲手织的毛衣。如果说莎娜穿上红毛衣是故事的一个高潮的话,封底的细节画面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高潮的迭进和升华。
图画书中的细节大多数只是创作者直觉的挥洒,非刻意营造,因而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让图画书多一些生趣,多一些生动的力量。幼儿总是能够搜索到这些微小的细节,感受它,并享受它。《鳄鱼爱上长颈鹿》中出现了较多无关主题的细节。在此书中,有一幕鳄鱼被摔进医院的场面,每个幼儿都对这幅画面中的细节颇多注意。幼儿一边用手指着每个动物,一边说:“它的尾巴弄了,它的尾巴也弄了,它的脖子、它的身体又弄了。”“它瞎个眼睛,它断了一个这个,它耳朵,它这个,它尾巴,它臭脚丫子。”“ 它生病了,它也生病了,它也生病了,它也生病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是长颈鹿抱着鳄鱼慢慢离去的身影,幼儿每翻到这一页都会提醒研究者:“你看,一个毛毛虫,一个蜗牛。”幼儿在《鳄鱼爱上长颈鹿》中发现的细节与故事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细节的缺席并不会影响故事整体的走向,但是,却让图画书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更加意味无穷。
幼儿热爱图画书中的细节,善于发现和感受图画书中的细节。在图画书欣赏过程中,幼儿借助其强大的图像思维能力发现了许多成人都难以发现的细微之处,感受到了图画书不可抗拒的魅力。
人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的。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各个成分及其关系的零散认识,而是将其分析综合,形成一种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性把握。同时,审美感知并不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被动的复制,而是一种积极建构和完形的过程。因此,幼儿的审美心理是作为一个不稳定的系统以运动的方式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