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特点,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部分又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介绍海南中学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经验,供大家参考。
课程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为了使学校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我校成立了学校课程编排研究项目组,在国家和省课改专家的指导下,对学校课程编排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学校课程方案。在研究课程设置问题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课程设置如何体现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我校采取“定餐制”、“配餐制”和“自助餐制”相互协调补充的课程编排模式。“定餐制”是针对必修模块而言的,要求学生按课程标准的规定修习所有必修模块,打好共同基础,修满必修学分。“配餐制”是针对选修Ⅰ模块而言的,即学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选习建议和学分要求,编制出适合于大文、大理、文科特长、理科特长、学科特长、音乐特长、美术特长、体育特长8大类不同发展需求的3年课程设置规划,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基础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要。“自助餐制”是针对选修Ⅱ、艺术、体育和部分选修Ⅰ模块而言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自由选择。
2.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学生的选择性需求?
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不仅表现为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也表现为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的选择。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需求,我校尽可能开齐选修Ⅰ的课程,多开选修Ⅱ的课程,让各类学生都能各得其所。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时间的选择性需求,每个模块在前两年半都重复开设两次以上,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哪些先学,哪些后学。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强度的选择性需求,除语文、数学、英语必修课按完整模块开出外,其他学科(如政、史、地、理、化、生)的必修模块和所有学科的选修模块都在同一学段开出完整模块(周4节)或半模块(周2节),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基础和能力弹性安排学习进程。
3.课程设置如何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科之间、系列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有递进关系的,应按次序开设;没有递进关系的,则可平行开设,或不按次序开设。学科中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设置不间隔,修习不中断,以减少知识遗忘,提高修习效率。
4.课程设置如何兼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学管理的有序高效?
首轮实验,学科设置一般不间隔,以确保每个学段的教师都有课上,避免教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一学段选修模块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分流,以使教师授课量大体均等,负担合理。每位教师一个学段最多只开出两个不同模块,以保证开课质量。对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和美术等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科目,则按年级班数对半分段交叉开课,让学生分批修习,以解决专用教室和学科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把发展方向相同、修习课程相近、修习进程相似的学生按类编班,实行捆绑式教学,以减少学生走班上课的频度。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全部安排必修课,只有行政班,没有教学班,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高三年级下学期,学校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某些课程。
选修模块如何编排?
开设什么样的选修模块,不是由学校事先安排的,而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师能开什么课,学生选什么课,学校就开什么课。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也可以选择教师。
选修模块的编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由主管校长、教务部门负责人、各科目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2)成立由任课教师组成的学科课程小组。(3)教师提出开课申请,在此基础上,学科课程小组提出初步开课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授课教师名单、模块设置顺序、课程说明等。(4)安排拟任教师到各班宣传和推介自己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各模块的内容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长处,以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5)填报选课志愿,合理调剂。让学生自由选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一学段不同模块选修的人数不一样,有的过多、有的偏少的情况。为此,学校要求学生选课要从长计议,根据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规划课程的修习内容和修习进程,并在同一学段填报两个选课志愿,以备学校调剂。如果同一学段选修同一模块的人数过多,则将部分学生调剂到下一学段相同模块或同一学段的其他模块选学;如果同一学段选修同一模块的人数过少,则将其他学段选修这一模块的人调剂到一起,或让学生先改修其他模块,以提高教学效益。由于调剂是以学生的志愿为依据,并且做到任何模块都重复开设,学生这次选不到还可以下次再选,只不过是对模块选修的顺序作了调整,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认可调剂结果。考虑到有些学生对课程的预期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所以还允许学生有一周的试听,不满意可作调整。(6)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科课程小组提出的初步开课方案和学生选课情况编排课程表。
如何保证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选课?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选课,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选课指导。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选课指导委员会,并对各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进行选课指导培训,使其全面深入了解学科课程设置的情况、各模块教学内容和修习要求。二是成立了由班主任和拟任教师组成的班级选课指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学生学习《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选择课程。三是在学年初或学期末、学段末,通过学校广播系统,由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学科课程和即将开设的模块学习内容及要求进行解读,再由拟任教师下到各班进行具体宣讲、答疑。四是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使家长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支持者,成为帮助学生科学选择课程的“高参”。五是针对学生选课中盲目、短视、多变、低效等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人生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人生规划意识。
实施学分制管理,落实学生课程选择权
为了真实、公开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的发展过程,我校开发出了学分管理系统。在学分管理系统中,不仅有学生的课程修习记录信息,还有修习过程及表现的认定、模块考查考试成绩认定、学生参加各种研讨辩论的情况、实验操作成绩、各级竞赛(比赛)获奖加分、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选修Ⅱ学分认定等内容。利用搜索引擎,我们能调出每个学生在校3年所有的学习成绩记录、道德素养记录、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等,从横向和纵向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学分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个简单、方便的电子成长记录袋,过去单一的成绩报告单被这一信息丰富的网络实体所替代。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学分管理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信息,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同时,建立学校学生评价诚信度档案,将那些滥用权力的评价主体公之于众,为诚信评价创造条件。
(编辑林飞)
课程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为了使学校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我校成立了学校课程编排研究项目组,在国家和省课改专家的指导下,对学校课程编排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学校课程方案。在研究课程设置问题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课程设置如何体现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我校采取“定餐制”、“配餐制”和“自助餐制”相互协调补充的课程编排模式。“定餐制”是针对必修模块而言的,要求学生按课程标准的规定修习所有必修模块,打好共同基础,修满必修学分。“配餐制”是针对选修Ⅰ模块而言的,即学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选习建议和学分要求,编制出适合于大文、大理、文科特长、理科特长、学科特长、音乐特长、美术特长、体育特长8大类不同发展需求的3年课程设置规划,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基础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要。“自助餐制”是针对选修Ⅱ、艺术、体育和部分选修Ⅰ模块而言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自由选择。
2.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学生的选择性需求?
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不仅表现为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也表现为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的选择。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需求,我校尽可能开齐选修Ⅰ的课程,多开选修Ⅱ的课程,让各类学生都能各得其所。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时间的选择性需求,每个模块在前两年半都重复开设两次以上,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哪些先学,哪些后学。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强度的选择性需求,除语文、数学、英语必修课按完整模块开出外,其他学科(如政、史、地、理、化、生)的必修模块和所有学科的选修模块都在同一学段开出完整模块(周4节)或半模块(周2节),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基础和能力弹性安排学习进程。
3.课程设置如何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科之间、系列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有递进关系的,应按次序开设;没有递进关系的,则可平行开设,或不按次序开设。学科中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设置不间隔,修习不中断,以减少知识遗忘,提高修习效率。
4.课程设置如何兼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学管理的有序高效?
首轮实验,学科设置一般不间隔,以确保每个学段的教师都有课上,避免教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一学段选修模块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分流,以使教师授课量大体均等,负担合理。每位教师一个学段最多只开出两个不同模块,以保证开课质量。对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和美术等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科目,则按年级班数对半分段交叉开课,让学生分批修习,以解决专用教室和学科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把发展方向相同、修习课程相近、修习进程相似的学生按类编班,实行捆绑式教学,以减少学生走班上课的频度。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全部安排必修课,只有行政班,没有教学班,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高三年级下学期,学校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某些课程。
选修模块如何编排?
开设什么样的选修模块,不是由学校事先安排的,而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师能开什么课,学生选什么课,学校就开什么课。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也可以选择教师。
选修模块的编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由主管校长、教务部门负责人、各科目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2)成立由任课教师组成的学科课程小组。(3)教师提出开课申请,在此基础上,学科课程小组提出初步开课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授课教师名单、模块设置顺序、课程说明等。(4)安排拟任教师到各班宣传和推介自己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各模块的内容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长处,以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5)填报选课志愿,合理调剂。让学生自由选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一学段不同模块选修的人数不一样,有的过多、有的偏少的情况。为此,学校要求学生选课要从长计议,根据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规划课程的修习内容和修习进程,并在同一学段填报两个选课志愿,以备学校调剂。如果同一学段选修同一模块的人数过多,则将部分学生调剂到下一学段相同模块或同一学段的其他模块选学;如果同一学段选修同一模块的人数过少,则将其他学段选修这一模块的人调剂到一起,或让学生先改修其他模块,以提高教学效益。由于调剂是以学生的志愿为依据,并且做到任何模块都重复开设,学生这次选不到还可以下次再选,只不过是对模块选修的顺序作了调整,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认可调剂结果。考虑到有些学生对课程的预期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所以还允许学生有一周的试听,不满意可作调整。(6)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科课程小组提出的初步开课方案和学生选课情况编排课程表。
如何保证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选课?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选课,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选课指导。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选课指导委员会,并对各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进行选课指导培训,使其全面深入了解学科课程设置的情况、各模块教学内容和修习要求。二是成立了由班主任和拟任教师组成的班级选课指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学生学习《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选择课程。三是在学年初或学期末、学段末,通过学校广播系统,由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学科课程和即将开设的模块学习内容及要求进行解读,再由拟任教师下到各班进行具体宣讲、答疑。四是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使家长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支持者,成为帮助学生科学选择课程的“高参”。五是针对学生选课中盲目、短视、多变、低效等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人生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人生规划意识。
实施学分制管理,落实学生课程选择权
为了真实、公开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的发展过程,我校开发出了学分管理系统。在学分管理系统中,不仅有学生的课程修习记录信息,还有修习过程及表现的认定、模块考查考试成绩认定、学生参加各种研讨辩论的情况、实验操作成绩、各级竞赛(比赛)获奖加分、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选修Ⅱ学分认定等内容。利用搜索引擎,我们能调出每个学生在校3年所有的学习成绩记录、道德素养记录、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研究性学习成果记录等,从横向和纵向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学分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个简单、方便的电子成长记录袋,过去单一的成绩报告单被这一信息丰富的网络实体所替代。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学分管理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信息,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同时,建立学校学生评价诚信度档案,将那些滥用权力的评价主体公之于众,为诚信评价创造条件。
(编辑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