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宝界素有宝石“五皇一后”的说法,其中钻石、祖母绿、红蓝宝石和金绿猫眼被称作“五皇”,而珍珠被称作“一后”。珍珠这一珠宝界“王后”,英文名是Pearl,源于拉丁语Pemnla,意思是海之骄子。在人类社会初期,当人类沿海岸或河流寻找食物时,在海水牡蛎和淡水蚌肉里就已发现了珍珠。
珍珠是有机宝石,从剖面看,珍珠具有同心圆状结构,里层是珠核,外面层层包裹着珍珠层,品质好的珍珠表层应该光滑而富于光泽。根据珍珠产出的水域,在海中贝类中形成的珍珠被称为海水珍珠,淡水水域的蚌类中形成的珍珠称为淡水珍珠。在大小、光滑程度、颜色等指标都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海水珍珠的价格要高于淡水珍珠。
珍珠的颜色是其体色、伴色和晕彩综合的颜色。珍珠本身所含的各种有机色素和微量元素决定了珍珠的体色,根据珍珠的体色可分为白、黄、红、黑和其他彩色五个色系。伴色是指漂浮在珍珠表面的颜色,通常有玫瑰色、蓝色、绿色和五彩缤纷的多彩色。晕彩是由珍珠的内部珠层对光的反射、散射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特有色彩,使珍珠更加朦胧耐看。懂行的人通过肉眼观察珍珠的晕彩就能很容易地区分珍珠是海水珠还是淡水珠,因为淡水珠的晕彩与海水珍珠相比显得浮浅一些,而海水珍珠的晕彩,是一种自内而外透射出的光彩。当然这种感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需要长期的观察与积累。
珍珠曾价值连城
珍珠是浑然天成的珍宝,能够不加修饰就作为饰物,从被发现时起就备受世人的青睐与喜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采集和使用珍珠的国家之一。据《海史·后记》记载,公元前4000年,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说明中国的采珠史开始于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另外,在《诗经》《山海经》等史料中也均有采捕天然珍珠的记载。
自古帝王后妃、达官显贵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那么在我国古代,珍珠的价值如何呢?
出自《韩非子》的“买椟还珠”的成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楚国人在郑国卖珍珠,郑国人不识货,花重金买走了华丽的盒子,却留下了珍珠。这虽为一则笑谈,却从侧面反映出珍珠的珍贵。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的珍珠很便宜啊,远的不说,就说北京的红桥珍珠批发市场,几百元就能买一条珍珠项链。这是珍珠的人工养殖技术出现的结果。上世纪初开始出现了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人工养殖,使珍珠的数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急剧攀升,因而大大降低了珍珠的稀缺性与价格。
而在此前漫长的几千年里,珍珠只能通过采捕而获得,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采集到的珍珠数量与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海水珍珠还是淡水珍珠都是极其珍贵的。
以清朝为例,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对清代广东市场上的珍珠价格作了详细记载:一颗大如龙眼,重约三钱的珍珠,如果毫无瑕疵,至少要两万两银子。而两万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480万元。古时珍珠的贵重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珍珠的历史典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让人传诵千年,其实里面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中国的南海里生活着鲛女,她们善织薄如蝉翼、滑若凝脂的鲛绡,灵巧而美丽。传说鲛女原本是月中嫦娥的婢女,因为做错事才被嫦娥罚到海里织绡,所以每逢月圆之夜,鲛女们常站在岩石上遥望月亮而伤心落泪。她们的眼泪便化作了珍珠。数千年来,我国流传着无数涉及到珍珠的历史典故。
十斛珍珠换绿珠
绿珠,我国古代著名美女,善笛善舞,是晋武年间白州人。白州有日博山,钟灵毓秀;有白江,水木清华。绿珠得山水灵气,出落得犹如荷叶间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故名绿珠。
石崇是西晋著名的美男子,以富甲天下而名噪一时。他以珍珠十斛聘绿珠为妾。后来朝中宠臣孙秀垂涎绿珠美色,向石崇索取。石崇怒而不给,孙秀便在赵王面前陷害石崇。石崇因此被捕。得知石崇出事后,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主子)前。”说完跳楼而死。
石崇的故事后世多有流传,他杀妓侑酒罪在不赦,十斛珍珠,为石崇换来了一个至情至性女子的忠贞与爱情。当繁华落尽,一切皆归于尘土,只因有绿珠这个绝世美女的殉情,为他奢靡残暴的一生添加了几许凄美与真情。
几百年后,唐代诗人杜牧途经石崇当年建造风光一时的金谷园,写出了《金谷园》一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诗人以落花比喻绿珠自楼上一跃而下的凄美留芳。至今白州还有一条河名为“绿珠江”,寄托着世人对这个贞烈女子的感佩之情。十斛珍珠,为人们换来一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石崇何其有幸,珍珠何其有幸。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的故事出自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当地百姓以采珠为生,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油水,官吏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饿死。
后来汉顺帝派了一个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现在人们用“合浦珠还”来比喻人或物品失而复得。而合浦这个地方历经千百年的沧桑,现在仍然是我国的“南珠之乡”,所产的珍珠享誉国内外。
珍珠享誉全世界
珍珠这一珠宝界的王后,对它的喜爱是不同种族与肤色的人共同的选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采珠史与他们的文明同样悠久。几千年来,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帝后的龙袍凤冠到西方贵族的珠宝饰物,珍珠牢牢地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许多国家,珍珠都是纯真、完美、尊贵与财富的象征,不仅价值高,地位也高。
历史上最富魅力与争议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就有一对价值连城的珍珠耳坠,在两个耳坠上,各有一颗巨大的珍珠。关于这两颗珍珠的重量我们无从考究,但按史书记载,如果将两个耳坠中的一颗珍珠卖掉,所得的钱财足以使当时所有埃及人食用一年。其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在古罗马,珍珠是上流社会的身份标志,贵族身份的高低取决于珍珠的数量、大小和质地;在中世纪的法国,只有贵族才能佩戴珍珠,普通百姓即使有钱也不允许买珍珠;在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珍珠更是成为皇室的专用品,为达到独霸珍珠的目的,王室甚至立法限制庶民佩戴。1612年,英国王室立法规定:除王室外,一般贵族、专家、学者、博士及其夫人不得穿着镶有金银、珍珠的服饰,亦不得将其使用在其他装饰之中。这样的法律条文在世界珠宝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珍珠投资需谨慎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写的一首颂珍珠的小诗:没有钻石的恒久,只因我是有生命的;经不起翡翠般的雕刻,只因我天生就是完美的,容不得半点伤害。从珠蚌打开的那一刻起,珍珠就是美丽的,无需任何打磨与雕琢。它的美典雅而高贵,更符合东方人的气质,很多中国人都偏爱珍珠。近年来,品质好的高档珍珠也逐渐开始作为一种投资收藏品走进千家万户中去。
但是,任何品种的投资收藏都有一定的风险,珍珠也不例外。投资收藏珍珠特别要考虑到珍珠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虽然目前人工养殖的珍珠和天然珍珠从品质和价格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伴随着珍珠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工培育的珍珠品质势必越来越好。打个比方,现在花十万买一颗天然珍珠,几年后就可以买到一颗同样品质的人工养殖珍珠,这颗人工养殖的珍珠大概只需两万元。
同时,因为珍珠属于有机宝石,即使保存得好,保存时间也只有几百年,大大低于钻石、翡翠等无机宝石的保存时间,因此投资收藏更需慎重。
(编辑 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
珍珠是有机宝石,从剖面看,珍珠具有同心圆状结构,里层是珠核,外面层层包裹着珍珠层,品质好的珍珠表层应该光滑而富于光泽。根据珍珠产出的水域,在海中贝类中形成的珍珠被称为海水珍珠,淡水水域的蚌类中形成的珍珠称为淡水珍珠。在大小、光滑程度、颜色等指标都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海水珍珠的价格要高于淡水珍珠。
珍珠的颜色是其体色、伴色和晕彩综合的颜色。珍珠本身所含的各种有机色素和微量元素决定了珍珠的体色,根据珍珠的体色可分为白、黄、红、黑和其他彩色五个色系。伴色是指漂浮在珍珠表面的颜色,通常有玫瑰色、蓝色、绿色和五彩缤纷的多彩色。晕彩是由珍珠的内部珠层对光的反射、散射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特有色彩,使珍珠更加朦胧耐看。懂行的人通过肉眼观察珍珠的晕彩就能很容易地区分珍珠是海水珠还是淡水珠,因为淡水珠的晕彩与海水珍珠相比显得浮浅一些,而海水珍珠的晕彩,是一种自内而外透射出的光彩。当然这种感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需要长期的观察与积累。
珍珠曾价值连城
珍珠是浑然天成的珍宝,能够不加修饰就作为饰物,从被发现时起就备受世人的青睐与喜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采集和使用珍珠的国家之一。据《海史·后记》记载,公元前4000年,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说明中国的采珠史开始于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另外,在《诗经》《山海经》等史料中也均有采捕天然珍珠的记载。
自古帝王后妃、达官显贵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那么在我国古代,珍珠的价值如何呢?
出自《韩非子》的“买椟还珠”的成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楚国人在郑国卖珍珠,郑国人不识货,花重金买走了华丽的盒子,却留下了珍珠。这虽为一则笑谈,却从侧面反映出珍珠的珍贵。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的珍珠很便宜啊,远的不说,就说北京的红桥珍珠批发市场,几百元就能买一条珍珠项链。这是珍珠的人工养殖技术出现的结果。上世纪初开始出现了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人工养殖,使珍珠的数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急剧攀升,因而大大降低了珍珠的稀缺性与价格。
而在此前漫长的几千年里,珍珠只能通过采捕而获得,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采集到的珍珠数量与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海水珍珠还是淡水珍珠都是极其珍贵的。
以清朝为例,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对清代广东市场上的珍珠价格作了详细记载:一颗大如龙眼,重约三钱的珍珠,如果毫无瑕疵,至少要两万两银子。而两万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480万元。古时珍珠的贵重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珍珠的历史典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让人传诵千年,其实里面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中国的南海里生活着鲛女,她们善织薄如蝉翼、滑若凝脂的鲛绡,灵巧而美丽。传说鲛女原本是月中嫦娥的婢女,因为做错事才被嫦娥罚到海里织绡,所以每逢月圆之夜,鲛女们常站在岩石上遥望月亮而伤心落泪。她们的眼泪便化作了珍珠。数千年来,我国流传着无数涉及到珍珠的历史典故。
十斛珍珠换绿珠
绿珠,我国古代著名美女,善笛善舞,是晋武年间白州人。白州有日博山,钟灵毓秀;有白江,水木清华。绿珠得山水灵气,出落得犹如荷叶间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故名绿珠。
石崇是西晋著名的美男子,以富甲天下而名噪一时。他以珍珠十斛聘绿珠为妾。后来朝中宠臣孙秀垂涎绿珠美色,向石崇索取。石崇怒而不给,孙秀便在赵王面前陷害石崇。石崇因此被捕。得知石崇出事后,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主子)前。”说完跳楼而死。
石崇的故事后世多有流传,他杀妓侑酒罪在不赦,十斛珍珠,为石崇换来了一个至情至性女子的忠贞与爱情。当繁华落尽,一切皆归于尘土,只因有绿珠这个绝世美女的殉情,为他奢靡残暴的一生添加了几许凄美与真情。
几百年后,唐代诗人杜牧途经石崇当年建造风光一时的金谷园,写出了《金谷园》一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诗人以落花比喻绿珠自楼上一跃而下的凄美留芳。至今白州还有一条河名为“绿珠江”,寄托着世人对这个贞烈女子的感佩之情。十斛珍珠,为人们换来一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石崇何其有幸,珍珠何其有幸。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的故事出自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当地百姓以采珠为生,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油水,官吏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饿死。
后来汉顺帝派了一个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现在人们用“合浦珠还”来比喻人或物品失而复得。而合浦这个地方历经千百年的沧桑,现在仍然是我国的“南珠之乡”,所产的珍珠享誉国内外。
珍珠享誉全世界
珍珠这一珠宝界的王后,对它的喜爱是不同种族与肤色的人共同的选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采珠史与他们的文明同样悠久。几千年来,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帝后的龙袍凤冠到西方贵族的珠宝饰物,珍珠牢牢地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许多国家,珍珠都是纯真、完美、尊贵与财富的象征,不仅价值高,地位也高。
历史上最富魅力与争议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就有一对价值连城的珍珠耳坠,在两个耳坠上,各有一颗巨大的珍珠。关于这两颗珍珠的重量我们无从考究,但按史书记载,如果将两个耳坠中的一颗珍珠卖掉,所得的钱财足以使当时所有埃及人食用一年。其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在古罗马,珍珠是上流社会的身份标志,贵族身份的高低取决于珍珠的数量、大小和质地;在中世纪的法国,只有贵族才能佩戴珍珠,普通百姓即使有钱也不允许买珍珠;在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珍珠更是成为皇室的专用品,为达到独霸珍珠的目的,王室甚至立法限制庶民佩戴。1612年,英国王室立法规定:除王室外,一般贵族、专家、学者、博士及其夫人不得穿着镶有金银、珍珠的服饰,亦不得将其使用在其他装饰之中。这样的法律条文在世界珠宝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珍珠投资需谨慎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写的一首颂珍珠的小诗:没有钻石的恒久,只因我是有生命的;经不起翡翠般的雕刻,只因我天生就是完美的,容不得半点伤害。从珠蚌打开的那一刻起,珍珠就是美丽的,无需任何打磨与雕琢。它的美典雅而高贵,更符合东方人的气质,很多中国人都偏爱珍珠。近年来,品质好的高档珍珠也逐渐开始作为一种投资收藏品走进千家万户中去。
但是,任何品种的投资收藏都有一定的风险,珍珠也不例外。投资收藏珍珠特别要考虑到珍珠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虽然目前人工养殖的珍珠和天然珍珠从品质和价格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伴随着珍珠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工培育的珍珠品质势必越来越好。打个比方,现在花十万买一颗天然珍珠,几年后就可以买到一颗同样品质的人工养殖珍珠,这颗人工养殖的珍珠大概只需两万元。
同时,因为珍珠属于有机宝石,即使保存得好,保存时间也只有几百年,大大低于钻石、翡翠等无机宝石的保存时间,因此投资收藏更需慎重。
(编辑 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