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查韦斯:“第三条道路”与那场政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第三条道路"在欧美风行一时,似乎西方就将沿着这条道路走向未来。而在发展中地区,"第三条道路"的大旗也被一个人高高举起--这个人就是特立独行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如今,随着右翼势力的崛起,"第三条道路"在西方似乎受到了挑战,那么,它在发展中地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正因有这样的疑问,4月12日委内瑞拉发生的那场举世震惊的48小时政变,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一个多月过去了,人们在问:"第三条道路"在委内瑞拉、在拉美、在发展中地区行得通吗?
  
  他的“第三条道路”是什么
  
  查韦斯在他1999年的第一次总统演说中就声明:"我的计划既不是新自由主义的,也不是国家主义的;我们寻求的是二者之间的中点;在这个点上,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是同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连接在一起的:既有不可或缺的国家,也有可能范围内的市场。"他还多次声明,他"既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是反共主义者",他主张一种"有人性面孔的资本主义"。所以,他的一些新法律是扶持小企业、扶持农民的,是有利于国家的;但也有一些改革,不符合劳工眼前利益。
  查韦斯的"第三条道路"就是他提倡的"和平、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一再强调,委内瑞拉的出路只能在于革命,没有别的出路。为此,他尊奉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的思想,提出了玻利瓦尔革命理论、国家主权理论和反对野蛮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他的"玻利瓦尔宪法"规定的立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公正、民主的社会权利国家":这个国家既是享受个人民主权利的,又是保证社会权利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国家。
  为了领导和推进"第三条道路"的革命,查韦斯进行了紧张的工作。他组织新的立宪议会,制定新的"玻利瓦尔宪法",又制定并通过了"总统特别权力法",授予自己在推行社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以方便行事的权力。随即,他着手制定具体的改革法令。2001年11月,这项工作完成,共制定了包括农业、工业、技术、文化等各行各业改革内容在内的法令49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照顾了贫苦人民的利益,统称"一揽子49项经济改革法"。
  在国际上,查韦斯规定"要让委内瑞拉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能力促进自己国家利益的国家适当地加入国际社会",主张"在相互合作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查韦斯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譬如他在恢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并为此而访问了美国的敌人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为维护民族利益,他抵制迅速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而同南方共同市场靠近;他不顾美国的压力,同美国所封锁的古巴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大义凛然地批评美国的反恐战略,认为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是一场"反恐怖主义的恐怖主义战争";他明确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鼓吹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甚至在今年3月21日的联合国发展筹资国际会议上公开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该组织"所谓的结构调整已经在第三世界和第四世界国家引起了起义、战争、政变、混乱和死亡,必须立即予以改变"。
  可以看出,虽然他自己说,他的"第三条道路"是介于新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是布莱尔在英国所推行的模式,但实际上它同布莱尔等西方政治家提倡的"第三条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查韦斯的"第三条道路"并不像西方所谓"第三条道路"那样鼓吹自由化,而是在强调"人道化的新自由主义",反对所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其次,查韦斯的"第三条道路"并不像西方"第三条道路"那样反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而是主张走“一条经济全球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道路"。正是由于这两大区别,查韦斯的"第三条道路"自身就存在两大矛盾,一个是在国内同坚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企业主阶级的矛盾,二是在国外同坚持反对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的西方霸权主义政策的矛盾。委内瑞拉"四·一二"政变就是这两大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
  
  以大企业主为首的所谓"新阶级"同查韦斯政府的矛盾是在"一揽子49项经济改革法"颁布之后开始尖锐起来的。在这个阶级看来,新的法令践踏了私人财产权,是模仿古巴的共产主义的改革措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无理干预;是扼杀税收的愚蠢行动,是想把投资者吓跑......为了迫使政府废除或修改这些法律,阻止查韦斯的"革命",企业主、天主教主教、劳工联合会的官僚以及"新阶级"中的专业人员纷纷联合起来,开始同政府展开激烈的斗争。与此同时,早就对查韦斯内外政策不满的美国,也开始频频与反对派接触,推波助澜。
  由于上述内外两大矛盾的发展,委内瑞拉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不利于查韦斯改革的变化,导致双方斗争的激化,最后转变为一场政变。这是委内瑞拉富豪阶级与贫苦阶级、改革力量与反改革力量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是改革与反改革激烈斗争的结果,是激烈的阶级较量的产物,是查韦斯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斗争一再遭遇挫折的结果。
  4月12日政变得手后,右派和复仇主义立即占了上风,但当温和派军人和工会联合会看到右派的嚣张气焰后心里害怕了,立即脱离了政变上台的卡尔莫纳临时政府,卡尔莫纳领导的企业主联合会与劳工联合会反查韦斯联盟也陷入瓦解。与此同时,正在哥斯达黎加开会的里约集团各成员国首脑纷纷谴责政变。在加拉加斯的大街上,忠于查韦斯的军队的抗议和起义越来越多,13日晚上,查韦斯政府的副总统卡维略就在被政变者撤职的议会主席面前就职总统,卡尔莫纳被迫宣布退职。第二天凌晨,查韦斯恢复总统职权,反查韦斯政变就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了。从风云突变到雨过天晴,中间只不过48小时。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政变的失败也正是查韦斯"第三条道路"的胜利,因为比起右派道路(也就是新自由主义道路)来,"第三条道路"还是更受人们的欢迎。
  
  成亦"第三条道路",败亦"第三条道路"
  
  目前,虽然善后处理工作有很多困难,矛盾并未解决,也不可能完全解决,但局势已基本平静下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变斗争中各方面的力量现在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就政变的两支最强大的势力--委内瑞拉企业主联合会和委内瑞拉劳工联合会来说,前者已经明显分化,现在的领导班子千方百计地要同他们的领导人卡尔莫纳划清界限;后者内部则更是充满了激忿情绪,因为很多工人深深地感到自己是被企业主利用了。
  就政府来说,虽然一部分军官背叛了查韦斯,但大部分军队的指挥权仍在忠于查韦斯的军官手里。支持查韦斯的力量仍然在国民议会中占有优势(在165个席位中占有95席)。查韦斯已表示他没有报复的想法,甚至还要求原谅他过去的唐突行为,他说他已经从过去的错误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他号召各派政治力量举行对话会,共同分析形势。他答应重新考虑"总统特别权力法"中的部分内容,说明查韦斯在"和平民主革命"的道路上已有所让步,矛盾会有所缓解。
  就政变支持者美国来说,由于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有一定的依赖性,在世界两个主要石油生产国伊朗和伊拉克都已被美国定为美国核攻击可能目标,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又进入一个政治社会日益不稳定时期的情况下,维持委内瑞拉政局的稳定,从而保持委内瑞拉这个最近的、可靠的石油供应地,对美国的世界战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尽管美国同查韦斯的矛盾很深,但仍以维持委内瑞拉稳定为第一要务,并没有制造报复事件的迹象。
  所以,尽管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但局势正向着好转的方向发展。调整工作是要进行的,但"第三条道路"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在委内瑞拉既不可能发生拉美过去常见的那种血腥的右派政变;也不可能发生藤森那样干脆的"自我政变"。政变的历史证明,在委内瑞拉目前的情况下,成亦"第三条道路",败亦"第三条道路",惟一能走的道路还是一条既不能太右,也不能太左的"第三条道路",尽管这是一条坎坷不平、充满险阻的道路。
其他文献
近来,亚洲一些银行开始了颇具规模的并购活动,并购过后的亚洲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又如何呢?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亚洲银行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同时又暴露出亚洲银行业存在的一些弱点。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由于亚洲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各国政府对银行业的过度保护,使得小型银行在该地区大规模出现,这些银行虽然数目众多,却缺乏国际竞争力,银行的专业化程度低,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薄弱,银行缺乏市场化
期刊
印尼在金融危机后遇到太多太复杂太难以解决的问题,很难找出一个好的线索对其做一个清晰的描述和预测。本文尝试从政治人物的角度,用点普通的加减运算方法,来说明政治领袖们如何影响印尼政治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经常请教一些研究东南亚问题的学者。无论是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还是东南亚国家的学者。虽然他们的观点各异,但总是有一点共识,那就是认为印尼政治复杂得说不清、道不明。有些学者一边摇头,一边皱眉想说些什
期刊
策划、主持 王亚娟副编审 《世界知识》杂志  特邀嘉宾 苏振兴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拉美学会会长  江时学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  尹保云教 授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曾昭耀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  我没有去过拉美。那神奇的巴西热带雨林、浩瀚的亚马孙河,《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支名曲的故乡,特别是桑巴、探戈所爆发出的那种火热激情,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然而,拉美留给我的另一
期刊
(1)印尼斗争民主党:该党由原印尼民主党分裂出来的人士组成,1998年10月正式成立。总主席为现总统梅加瓦蒂。系民族主义政党,印尼世俗政治力量代表。国会第一大党。  (2)专业集团党:1959年组成松散的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专业集团,1970年12月扩大为包括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组织。1967年至1999年6月为事实上的执政党,但一直自称为社会政治组织。1
期刊
苏哈托  1921年出生于爪哇日惹市附近的格木苏村。伊斯兰教徒。1945年10月进入军界,历任连、营、团、旅长、师参谋长和军区司令。1960年任陆军参谋长第一助理兼陆军总后备兵团司令和陆军防空部队司令。1965年"九三0事件"后任陆军司令。1966年3月任副总理兼陆军司令。同年7月任内阁主席团主席兼国防部长和陆军司令。1967年3月任代总统,1968年3月担任正式总统,连任7届,时间长达32年。1
期刊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印尼经济急剧下滑,在东盟中的地位日渐式微,苏哈托下台后,总统又几度更迭,印尼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有人把这种状态称为"复合型国家危机"。几年来,在印尼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带来国家性的恐慌,并直接危及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尽管从整体来看,印尼局势正慢慢趋于稳定,但说印尼已经走出危机,恐怕为时尚早。苏哈托32年的统治造就了印尼"神话",神话破灭后的印尼,现状如何?   
期刊
他在帐篷里居住、办公、甚至背着帐篷出访;他闯过各种惊涛骇浪;他的头像在非洲地图上闪闪发光。  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一向以敢想、敢说、敢做、毫无顾忌而闻名于世,成为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少有的极富个性的风云人物。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样,卡扎菲是又一位敢与美国对抗的阿拉伯领导人。  4月中旬,我作为江泽民主席访问利比亚的记者组成员采访了利比亚。在这一次采访中,我几次有幸目睹沙漠强人的风采。    
期刊
欧洲国家承认移民的贡献,但又普遍对他们怀有歧视心理,爱恨交织;从各地来的移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与欧洲期待的知识移民尚有一定差距。  在西欧,外来移民问题正日益成为极右翼势力进行鼓蛊宣传、借机发难的口实之一。他们攻击移民抢了本国人的饭碗,是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罪魁,还把治安日益恶化的现象也归罪于移民。令人担忧的是,西欧极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其影响呈缓慢蔓延之势。"勒庞现象”一夜之间
期刊
阿以八年闹一次    看看这张时间表:阿以1948年、1956年、1965年、1973年、1982年爆发五次中东大战,几乎每八年大打一次。1987年巴发动首次"起义",持续六年。1993年以巴签署奥斯陆协议,和平进程持续将近八年后,2000年9月巴发动第二次"起义",持续至今。阿以之间为什么差不多每八年就要闹一次?  冷战时期,阿以五次恶战,背后是美苏争霸和纵容,中东成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市场和试验场
期刊
加利在告别演说中称,联合国的声望至关重要,并具有五个支柱,即:不偏不倚、平等、效率、成就和独立性。    加利"中止竞选"    美国否决加利后,安理会主席将有关情况通报了大会主席伊斯迈尔。美、英就借此机会一个劲地催促非统组织尽快提出其他人选,而此时的非统组织已经不可能再提名加利作为惟一的候选人,因为不少非洲国家首脑纷纷致函非统主席、喀麦隆总统比亚,要求非统不再坚持提名加利一人,而是尽快提出包括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