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农业科技领域也获得了飞速的进步,但相对的农产品的价格也逐渐的升高,导致蚕桑农业相比其他的农产品而言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严重的打压的了养蚕农民的积极性。本文笔者提出一些关于可供我省蚕桑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希望能为我省的蚕桑业的快速回复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现状问题
(一)生产管理体制不顺。众所周知,当同一件产品由一个部门管理时,由于管理制度的连贯性,其效率会高于被两个部门管理的产品,而在有一些城市中,桑蚕生产和经营及流通由两个部门分管,分别是农业部门和商务部门,这对桑蚕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强。据调查,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小规模的蚕茧收购企业,它们往往设备陈旧落后,并且对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重视不足,此外,市场的恶性竞争常常导致蚕茧的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小企业就会成为市场不景气时的牺牲者,这就导致了市场调节能力差的现象。另外,自然天气对桑蚕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天气十分恶劣时,就很容易引起蚕病的爆发,使蚕茧的生产量大大降低,而企业对此也尚未有有效的改善措施,所以蚕茧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强。
(三)技术服务不到位。一些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低,并且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而提供给桑蚕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费又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到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的引进与推广,也阻碍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缺失,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与时俱进,这势必导致了桑蚕产业上技术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四)体制以国营为主,民营化程度低。我国蚕种场的民化程度低,国营仍在我国蚕种场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国营蚕种场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灵活的缺点十分突出,而且很多蚕种场的设备有待更新,人才有待增加,其发展在众多行业中显得十分缺少活力。这种企业在市场不景气时,如果没有国家和地方的补贴,蚕种场必然经历严重的亏损。
二、蚕桑产业经营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生产经营体制。桑蚕业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由于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导致了监管混乱和存在盲区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該成立专门管理桑蚕也的组织或机构,对桑蚕业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管,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对各个部门工作中的盲区进行明确。由此,才能确保桑蚕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由于桑蚕企业规模往往不大,而且产品较为单一,桑蚕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差,即便是蚕茧产量喜人也不能保证收入的提升,当蚕茧市场不景气时,对蚕农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蚕农在桑蚕业无法获得应有的利润时,蚕农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桑树的种植,改种其他农作物,以此增加收入。当这个现象成为普遍,桑树的种植面积就会急剧下降,蚕茧的产量更是不容人乐观,这将对桑蚕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保证桑园面积,必须保障蚕农的最低收入,确保蚕农不会改种其他农作物。缫丝企业、蚕业合作社与政府共同合作,设立收购蚕茧的最低保护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用设立的保护价格对蚕茧进行收购,以此保障蚕农的收入。
(三)科学规划桑田,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过去的桑蚕规划并不适合机械作业,为了保证机械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对桑田进行规划时,应该针对机械作业方便实施规划。另外,选择大棚的位置也应该遵循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同时,对桑树的株间距和行间距也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
(四)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蚕农与蚕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加强,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是一个联系蚕农与市场的桥梁。通过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将蚕农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模的组织,并且组织蚕农有秩序地进入市场,自觉抵制蚕茧贩子的抢购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成为一个真正为市场、为蚕农做好事的组织,使组织内的蚕农在保证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
(五)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行业牵动力。在各行各业之中,龙头企业都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为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起着带头作用,对行业的积极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在桑蚕业,却没有一个可以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成为桑蚕业中的龙头企业,为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与帮助。
(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壮大行业队伍 。当前桑蚕业中的技术人员多为大学生,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桑蚕业,桑蚕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出现人才稀缺甚至断档的现象,所以,后备人才的培养亦是保证桑蚕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桑蚕业应当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关注该行业,并且设立技术人员的培训班,通过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等多种途径保证科技人员质量过关。
总之,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管理桑蚕业的机构,保障蚕农的最低收入,组织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同时,桑蚕企业本身要注意桑田的科学规划与机械化作业,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育,政府与企业相配合,才能使桑蚕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为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现状问题
(一)生产管理体制不顺。众所周知,当同一件产品由一个部门管理时,由于管理制度的连贯性,其效率会高于被两个部门管理的产品,而在有一些城市中,桑蚕生产和经营及流通由两个部门分管,分别是农业部门和商务部门,这对桑蚕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强。据调查,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小规模的蚕茧收购企业,它们往往设备陈旧落后,并且对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重视不足,此外,市场的恶性竞争常常导致蚕茧的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小企业就会成为市场不景气时的牺牲者,这就导致了市场调节能力差的现象。另外,自然天气对桑蚕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天气十分恶劣时,就很容易引起蚕病的爆发,使蚕茧的生产量大大降低,而企业对此也尚未有有效的改善措施,所以蚕茧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强。
(三)技术服务不到位。一些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低,并且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而提供给桑蚕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费又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到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的引进与推广,也阻碍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缺失,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与时俱进,这势必导致了桑蚕产业上技术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四)体制以国营为主,民营化程度低。我国蚕种场的民化程度低,国营仍在我国蚕种场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国营蚕种场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灵活的缺点十分突出,而且很多蚕种场的设备有待更新,人才有待增加,其发展在众多行业中显得十分缺少活力。这种企业在市场不景气时,如果没有国家和地方的补贴,蚕种场必然经历严重的亏损。
二、蚕桑产业经营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生产经营体制。桑蚕业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由于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导致了监管混乱和存在盲区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該成立专门管理桑蚕也的组织或机构,对桑蚕业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管,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对各个部门工作中的盲区进行明确。由此,才能确保桑蚕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由于桑蚕企业规模往往不大,而且产品较为单一,桑蚕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差,即便是蚕茧产量喜人也不能保证收入的提升,当蚕茧市场不景气时,对蚕农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蚕农在桑蚕业无法获得应有的利润时,蚕农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桑树的种植,改种其他农作物,以此增加收入。当这个现象成为普遍,桑树的种植面积就会急剧下降,蚕茧的产量更是不容人乐观,这将对桑蚕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保证桑园面积,必须保障蚕农的最低收入,确保蚕农不会改种其他农作物。缫丝企业、蚕业合作社与政府共同合作,设立收购蚕茧的最低保护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用设立的保护价格对蚕茧进行收购,以此保障蚕农的收入。
(三)科学规划桑田,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过去的桑蚕规划并不适合机械作业,为了保证机械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对桑田进行规划时,应该针对机械作业方便实施规划。另外,选择大棚的位置也应该遵循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同时,对桑树的株间距和行间距也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
(四)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蚕农与蚕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加强,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是一个联系蚕农与市场的桥梁。通过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将蚕农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模的组织,并且组织蚕农有秩序地进入市场,自觉抵制蚕茧贩子的抢购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成为一个真正为市场、为蚕农做好事的组织,使组织内的蚕农在保证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
(五)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行业牵动力。在各行各业之中,龙头企业都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为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起着带头作用,对行业的积极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在桑蚕业,却没有一个可以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成为桑蚕业中的龙头企业,为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与帮助。
(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壮大行业队伍 。当前桑蚕业中的技术人员多为大学生,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桑蚕业,桑蚕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出现人才稀缺甚至断档的现象,所以,后备人才的培养亦是保证桑蚕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桑蚕业应当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关注该行业,并且设立技术人员的培训班,通过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等多种途径保证科技人员质量过关。
总之,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管理桑蚕业的机构,保障蚕农的最低收入,组织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同时,桑蚕企业本身要注意桑田的科学规划与机械化作业,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育,政府与企业相配合,才能使桑蚕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为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