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出任“欧盟总统”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对于个人,这个职位形象多于实权。但事实上,在迷雾重重的背后,是欧盟各种势力的又一次大较量。
近日,捷克作为最后一个欧盟成员国终于在《里斯本条约》上签字,至此,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获得重大突破。西方媒体称,欧盟即将迎来历史情变革。60多年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欧洲合众国”已不再停留在梦想层面。
距离12月1日条约生效的日期越来越近,当务之急是选谁做欧盟的新掌门。
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11月11日说,27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将于19日举行特别会议,敲定首任“欧盟总统”和“外长”。但赖因费尔特却迟迟不肯透露候选人的名字。而10月底,他同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举行的首轮磋商也无果而终。随后又有消息称,因各成员国尚未就“欧盟总统’’人选问题达成一致,原定于19日晚举行的特别峰会将可能推迟。
一时间,各方猜测风起云涌,可能的候选人名单也越来越多: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卢森堡首相容克、芬兰前总理利波宁、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爱尔兰前总统罗宾逊、拉脱维亚前女总统弗赖贝加……
首任“欧盟总统”在诞生前便被蒙上了层层迷雾。
迷雾一:布莱尔被布什拖累
在众多欲争还退的候选人中,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可谓是最“高调”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11月9日报道,布莱尔最近致电多名欧洲政要,寻求当选欧盟主席的机会。而此前,英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高调宣称,应当让布莱尔来担任一个更强大的欧盟的总统,这样的欧盟能够与中国和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欧盟要抓住这一机会,否则“我们会发现,是美国和中国在管理世界,而我们已被他们抛在一边”。
布莱尔曾以“青年才俊”的形象出现在欧洲和世界政治舞台,担任过三届英国首相,现在仍以联合国中东问题四方特使的角色活跃于国际政坛。无疑,他是首任“欧盟总统”最具竞争力的入选之一。
然而,布莱尔能否当选,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德法两国的支持。虽然,两年前法国总统萨科齐第一个提出让布莱尔担任“欧盟总统”,但目前在欧盟国家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对此保持沉默:而据最新的英国《卫报》透露,默克尔已说服萨科齐放弃对布莱尔的支持,并且两人还统一了认识,决定在欧洲中间偏右的政党中选择一名政客担任“欧盟总统”。
布莱尔非但没得到法德的支持,就连欧洲联盟社会党阵营的领导人们也纷纷表态,不支持他出任。因为,布莱尔当初紧抱布什政府的大腿,并参与发动伊拉克战争。另外,英国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至今还尚未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这些都成为横在布莱尔面前无法绕过的障碍。
迷雾二:来自小国的低调领导人
舆论认为,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并不希望找一个个性突出、能力超强的焦点人物。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游刃于各国之间,协调成员国立场和关系的“低调”总统,因此出身小国反倒成了优势。
如此看来,现年62岁的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可谓“明星相”十足。目前,他是唯一没有遭到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欧盟国家反对的热门候选人。
与布莱尔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范龙佩一向以“低调”示人。他属于比利时荷语基督教民主党的保守派。2008年12月,他临危受命出任比利时第48任首相,将陷入政治、经济双重危机的比利时重新带入正轨。评论称,范龙佩“给一个濒临爆炸的国家带来了宁静”。
在欧盟领导人看来,他是个“有能力协调欧盟内部不同意见的低调领导人’,是一个麻烦解决者,形象也比较中立。这些正是作为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所必备的素质。
日前,这位低调的首相终于明确表态:如果欧盟领导人做出了“协商一致的决定”,那么他不会拒绝担任“欧盟总统”。不过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比利时当局,都不是推举他竞选“欧盟总统”的倡议者。
另一位强有力的候选人同样来自小国——卢森堡首相让一克洛德·容克。10月27日,容克公开宣布对“欧盟总统”一职感兴趣:“如果获得提名,我找不出理由拒绝接受,前提是这一职位背后有雄心勃勃的设想。”
他的设想是,“欧盟总统”应该关心如何为欧盟服务,将欧盟拢在一起,如果不能确保欧盟内部融合就不应对外代表欧盟。而未来的“欧盟总统”应当懂得结合大国和小国的利益,不能所有决定都仅在一些西欧大国首都作出。他表示,自己长期以来的经验证明,欧盟不能仅听从一些经常存在分歧的大国的主意,中小国家往往能使大国取得一致。
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同样有当选的可能。53岁的他是一个虔诚的加尔文教教徒,共赢得三次大选,其流利的德语曾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称赞。
迷雾三:女性总统
推选“欧盟总统”的另一个难题是平衡性别。
几个月前就任欧洲议会议长的波兰前总理布泽克曾表示,为了体现真正的公平与民主,未来的“欧盟总统”应当来自新加入欧盟不久的东欧国家,而且应当是一位女性。然而,外界认同的候选人中已有的几位女性政要却很难得到27个成员国一致的认可。
瑞典欧盟事务长马尔姆斯特伦也表示:“如果女性能获得一个(高级)职位是一件好事,但被提名的女性少之又少。从现在的候选名单来看,确有几位女性曾任外长或总理职务,希望可以从这些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欧盟要职”。
此外,欧盟轮执主席国瑞典还必须找到欧盟部长理事会秘书长的人选,虽然大家都认为男女比例平衡非常重要,但多数成员国却都未能提名合格的女候选人。就在此时,拉脱维亚前女总统弗赖贝加12日宣布参与“欧盟总统”的竞争,她不仅占据了性别优势,同时还可能会得到英国的支持,因为布莱尔的前途已经一片黯淡。
在接受采访时,弗赖贝加批评欧盟事务现状,指责其“在职能上像前苏联”,赞同改善该地区组织内部权力机制之间的协同,并且认为这也正是未来“欧盟总统”所应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她准备和欧盟男性政要们争夺“欧盟总统”之位。
谁出任“欧盟总统”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对于个人,这个职位形象多于实权。但事实上,在迷雾重重的背后,是欧盟各种势力的又一次大较量。
近日,捷克作为最后一个欧盟成员国终于在《里斯本条约》上签字,至此,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获得重大突破。西方媒体称,欧盟即将迎来历史情变革。60多年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欧洲合众国”已不再停留在梦想层面。
距离12月1日条约生效的日期越来越近,当务之急是选谁做欧盟的新掌门。
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11月11日说,27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将于19日举行特别会议,敲定首任“欧盟总统”和“外长”。但赖因费尔特却迟迟不肯透露候选人的名字。而10月底,他同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举行的首轮磋商也无果而终。随后又有消息称,因各成员国尚未就“欧盟总统’’人选问题达成一致,原定于19日晚举行的特别峰会将可能推迟。
一时间,各方猜测风起云涌,可能的候选人名单也越来越多: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卢森堡首相容克、芬兰前总理利波宁、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爱尔兰前总统罗宾逊、拉脱维亚前女总统弗赖贝加……
首任“欧盟总统”在诞生前便被蒙上了层层迷雾。
迷雾一:布莱尔被布什拖累
在众多欲争还退的候选人中,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可谓是最“高调”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11月9日报道,布莱尔最近致电多名欧洲政要,寻求当选欧盟主席的机会。而此前,英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高调宣称,应当让布莱尔来担任一个更强大的欧盟的总统,这样的欧盟能够与中国和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欧盟要抓住这一机会,否则“我们会发现,是美国和中国在管理世界,而我们已被他们抛在一边”。
布莱尔曾以“青年才俊”的形象出现在欧洲和世界政治舞台,担任过三届英国首相,现在仍以联合国中东问题四方特使的角色活跃于国际政坛。无疑,他是首任“欧盟总统”最具竞争力的入选之一。
然而,布莱尔能否当选,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德法两国的支持。虽然,两年前法国总统萨科齐第一个提出让布莱尔担任“欧盟总统”,但目前在欧盟国家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对此保持沉默:而据最新的英国《卫报》透露,默克尔已说服萨科齐放弃对布莱尔的支持,并且两人还统一了认识,决定在欧洲中间偏右的政党中选择一名政客担任“欧盟总统”。
布莱尔非但没得到法德的支持,就连欧洲联盟社会党阵营的领导人们也纷纷表态,不支持他出任。因为,布莱尔当初紧抱布什政府的大腿,并参与发动伊拉克战争。另外,英国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至今还尚未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这些都成为横在布莱尔面前无法绕过的障碍。
迷雾二:来自小国的低调领导人
舆论认为,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并不希望找一个个性突出、能力超强的焦点人物。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游刃于各国之间,协调成员国立场和关系的“低调”总统,因此出身小国反倒成了优势。
如此看来,现年62岁的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可谓“明星相”十足。目前,他是唯一没有遭到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欧盟国家反对的热门候选人。
与布莱尔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范龙佩一向以“低调”示人。他属于比利时荷语基督教民主党的保守派。2008年12月,他临危受命出任比利时第48任首相,将陷入政治、经济双重危机的比利时重新带入正轨。评论称,范龙佩“给一个濒临爆炸的国家带来了宁静”。
在欧盟领导人看来,他是个“有能力协调欧盟内部不同意见的低调领导人’,是一个麻烦解决者,形象也比较中立。这些正是作为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所必备的素质。
日前,这位低调的首相终于明确表态:如果欧盟领导人做出了“协商一致的决定”,那么他不会拒绝担任“欧盟总统”。不过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比利时当局,都不是推举他竞选“欧盟总统”的倡议者。
另一位强有力的候选人同样来自小国——卢森堡首相让一克洛德·容克。10月27日,容克公开宣布对“欧盟总统”一职感兴趣:“如果获得提名,我找不出理由拒绝接受,前提是这一职位背后有雄心勃勃的设想。”
他的设想是,“欧盟总统”应该关心如何为欧盟服务,将欧盟拢在一起,如果不能确保欧盟内部融合就不应对外代表欧盟。而未来的“欧盟总统”应当懂得结合大国和小国的利益,不能所有决定都仅在一些西欧大国首都作出。他表示,自己长期以来的经验证明,欧盟不能仅听从一些经常存在分歧的大国的主意,中小国家往往能使大国取得一致。
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同样有当选的可能。53岁的他是一个虔诚的加尔文教教徒,共赢得三次大选,其流利的德语曾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称赞。
迷雾三:女性总统
推选“欧盟总统”的另一个难题是平衡性别。
几个月前就任欧洲议会议长的波兰前总理布泽克曾表示,为了体现真正的公平与民主,未来的“欧盟总统”应当来自新加入欧盟不久的东欧国家,而且应当是一位女性。然而,外界认同的候选人中已有的几位女性政要却很难得到27个成员国一致的认可。
瑞典欧盟事务长马尔姆斯特伦也表示:“如果女性能获得一个(高级)职位是一件好事,但被提名的女性少之又少。从现在的候选名单来看,确有几位女性曾任外长或总理职务,希望可以从这些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欧盟要职”。
此外,欧盟轮执主席国瑞典还必须找到欧盟部长理事会秘书长的人选,虽然大家都认为男女比例平衡非常重要,但多数成员国却都未能提名合格的女候选人。就在此时,拉脱维亚前女总统弗赖贝加12日宣布参与“欧盟总统”的竞争,她不仅占据了性别优势,同时还可能会得到英国的支持,因为布莱尔的前途已经一片黯淡。
在接受采访时,弗赖贝加批评欧盟事务现状,指责其“在职能上像前苏联”,赞同改善该地区组织内部权力机制之间的协同,并且认为这也正是未来“欧盟总统”所应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她准备和欧盟男性政要们争夺“欧盟总统”之位。
谁出任“欧盟总统”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对于个人,这个职位形象多于实权。但事实上,在迷雾重重的背后,是欧盟各种势力的又一次大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