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媒体技术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劳动。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用最新、最好的教学手段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数学知识系统
  1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
  1.1 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中的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系统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并具有一定的可控性、集成性、交互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只要能适当应用,不要把屏幕当黑板,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死的知识变活,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就会迎刃而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它们有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是纯理论的,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理想的条件。对于这些问题,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而多媒体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
  1.2 应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督促和说教。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发展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抽象问题感到教起来非常困难,因而使许多知识难以进入课堂。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学习上的创新。所以,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
  1.3 应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容量增大,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不是增多练习数量,而是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比如习题课教学,应注重基础,由易到难,力求变化,教师重点强化变化过程的分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数学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师有意识的情境设置中主动探索研究,提高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最后总结确定此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参与数学思维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4 应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变得伸缩灵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进行横纵向的比较认识,方便学生復习、巩固数学知识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中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的复习巩固了新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绘图功能,画出知识网络图,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清晰的概况,更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系统的融会贯通。在复习时,对各种题型予以演示比较,多侧面地展示某一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对题型归类总结,更有利于针对性的学习,既摆脱了题海战术的噩梦,又巩固了数学知识。
  2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1 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数学课堂,应努力做到与传统课堂的有机整合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应是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而计算机所具有的功能加强大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直观化,甚至动态效果,也是传统手段无法匹敌的,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应二者优势互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使学生成为有信息素养的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倡的,用它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问题,或难以实现的问题,似乎更有价值。
  2.2 多媒体课件要体现数学教材的重难点,要实用
  很多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只不过是做一下样子,并不能真正体现辅助教学的目的。教师常在制作课件时在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2.3 教师在多媒体使用中要不断用更高标准衡量自己,在发展中求进步
  计算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不仅要求教师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寻求大量网上资料和资源提供给学生,而且需要更高的数学专业修养和系统知识水平,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习者、研究者,不但要懂得教法及教育心理学理论,更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问题。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应用多媒体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多媒体只是一个中介,切不可喧宾夺主地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多媒体引入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毕竟取代不了教师的地位。教学中,不要热衷于搞“多媒体”的花架子,违背课堂教学规律,忽视学生的反应和认知规律,形成“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这就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原则。
  3 结语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多媒体技术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当然,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对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有效增强,还可以对其结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进行有效降低等。这些优势为桥梁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地保障。在我国大力开发和提高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发展形势下, 在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预应力技术,对延长桥梁使用年限和增强其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
采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可以在变压器内部出现故障点时,快速反映变压器内部气体的变化,弥补气相色谱定期分析的时间间隔.介绍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
印刷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印刷方式有不同的原因。鬼影是印刷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之一,鬼影的排除要与制版印刷工序合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鬼影的发生
三相全桥技术具有应用广泛,控制方便,电路简单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逆变电源,变频技术,电力电子等相关领域,但其功率MOSFET以及相关的驱动电路的设计直接与电路的可靠性紧
商务礼仪课生活气息浓、实践性强,要提高其教学质量,需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及职业行为的规范训练融为一体。经过多年探索,笔者发现,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颇佳,值得尝试。任务驱动
摘 要:供热节能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大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受关注,尤其是我国能源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供热节能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兴趣。现阶段供热节能问题的阻碍因素有很多,比如热网输送效率不高以及锅炉燃料燃烧不够充分等。本文主要通过对供热节能中的问题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解决途径,希望对我国节能社会的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供热节能;问题;解决途径  供热问题可以与我国北方民众的生活息息相
摘 要:结合实际,针对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运行;问题  引言  电气误操作事故是电力系统频发性事故之一,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各类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除强化运行管理手段,还必须重视“五防”工作。目前,微机五防系统在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其他防误操作形式,它功能全、高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能有效
摘 要: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建筑施工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对建筑施工工程的稳定性能有着直接影响,虽然钻孔灌注桩技术并不复杂,但是对技术人员要求非常高,因为很多细节问题容易影响整体施工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技术,其次探讨了其施工要点,最后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该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钻孔灌注桩技术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