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系外行星——基于2019年诺贝尔物理奖系外行星发现的物理奥赛题命题

来源 :物理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诺贝尔物理奖其中一个获奖领域是系外行星的发现,搜寻系外行星是当前热门科研课题,有望回答“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立”这一基本科学问题.国际物理奥赛题经常会涉及科研热点,本文第一次从国际奥赛题的命题视角来介绍“系外行星的发现”,一方面向中学师生普及诺贝尔物理奖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希望能丰富奥赛试题的命题模型.
其他文献
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电阻在含容电路中的作用存在普遍性困惑.本文以两个动力学问题为例,分别从物理和数学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了电阻会影响物理量的弛豫时间,但不会影
目的:通过检测IL-17(interleukin-17)在RA病情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为RA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1、半定量RT-PCR法:根据
2017年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凝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为学业水平考试确立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是依据新课标命
本文利用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从情境、能力、知识和认知需求4个维度来分析2017-2019年全国理综1卷物理主观题题目.基于数据结果对物理教学和试题编设提出3点建议:增加
本文通过对2019年4月浙江省选考第20题的分析,对于题目第(2)问参考答案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对物块在粗糙圆周表面运动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出该题第(2)问的正确答案.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第22题可以看作是2015年全国卷Ⅱ第22题的改编,在试题情境设计和设问方式上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考查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主要体现了
根据运动学公式,从题目限定条件多余且不自洽的角度,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说明一道高考模拟试题编拟错误的原因,对这道问题题目提出修正方法,并对修正后的题目进行解析.
本文针对资优生的能力迁移培养,以直流电、交变电流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3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所做的教学尝试,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资优生能力迁移的
带电粒子在具有旋转对称的电磁场区域中运动时,可利用旋转对称性结合角动量定理来分析粒子的运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