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松肃穆,一副副挽联随风轻扬。随着哀乐响起,人们默哀肃立。浙江安贤园里在松柏映衬下“气壮山河”的墓碑,分外洁净、庄严,2月25日,抗战英灵许慎的安葬仪式就在此举行。
许慎,原名钱光仁,浙江诸暨人,出生于1922年9月。时代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38年,许慎原是浙江诸暨一个年仅16岁的私塾少年,在华夏大地燃起熊熊抗日烽火时,他弃笔从戎离开故乡热土,奔赴千里之外的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培训,并且于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学业结束后,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抗日前线,被派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开始了犹如中枢神经般重要的通信机要工作,用无线电波“书写”着他的青春年华……
许慎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二师司令部电台报务员、苏中军区二分区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九兵团司令部通信科电台区队长,经历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后来他被委派到起义部队第十六兵团通信处任军事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许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九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1952年许慎在战斗中负伤,1953年7月被转业到浙江宁波市邮电局任局长。
回忆起往昔,许慎夫人的弟弟、年过八旬的郑嘉钧泪花闪烁,他记得许慎说过,共产党员要追求真理,真理有一个灵魂,就是‘求是’。‘是’的对立面是‘非’,你要求是,就要去非,不去非就求不到是,假如连是非都不分,真理怎么能追求得到呢。
“长江东去水晰流,壮士西归志不朽。”一幅郑嘉钧为许慎书写的挽联,在风里飘扬,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场场壮烈的战斗和许慎为真理而奋斗的一生。
哀乐阵阵,亲人好友在許慎墓前泪别。当日,许慎安葬于安贤园的抗战老兵纪念园中,该园也是浙江首个抗战老兵纪念园,自建园以来,这里已安葬了不少抗战英灵。
(责任编辑 李赞庭)
许慎,原名钱光仁,浙江诸暨人,出生于1922年9月。时代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38年,许慎原是浙江诸暨一个年仅16岁的私塾少年,在华夏大地燃起熊熊抗日烽火时,他弃笔从戎离开故乡热土,奔赴千里之外的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培训,并且于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学业结束后,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抗日前线,被派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开始了犹如中枢神经般重要的通信机要工作,用无线电波“书写”着他的青春年华……
许慎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二师司令部电台报务员、苏中军区二分区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九兵团司令部通信科电台区队长,经历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后来他被委派到起义部队第十六兵团通信处任军事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许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九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1952年许慎在战斗中负伤,1953年7月被转业到浙江宁波市邮电局任局长。
回忆起往昔,许慎夫人的弟弟、年过八旬的郑嘉钧泪花闪烁,他记得许慎说过,共产党员要追求真理,真理有一个灵魂,就是‘求是’。‘是’的对立面是‘非’,你要求是,就要去非,不去非就求不到是,假如连是非都不分,真理怎么能追求得到呢。
“长江东去水晰流,壮士西归志不朽。”一幅郑嘉钧为许慎书写的挽联,在风里飘扬,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场场壮烈的战斗和许慎为真理而奋斗的一生。
哀乐阵阵,亲人好友在許慎墓前泪别。当日,许慎安葬于安贤园的抗战老兵纪念园中,该园也是浙江首个抗战老兵纪念园,自建园以来,这里已安葬了不少抗战英灵。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