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2)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能力目标: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要体会文中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生
活和学习。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通过讨论去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资料,让学生观察、搜集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事例,谈谈对爱情的理解。
2.学生课外解决本文的生字词,并思考对爱情的看法。
3.学生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准备好讨论交流的问题。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对爱情心怀憧憬,心驰神往;有些同学经历过短暂的爱情,有些同学也许正在经历着随时都有可能夭折的爱情。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14岁的你们有没有过“爱情”的困惑?
学生举手提问有谁和父母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发言过渡语我想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特点:欲言又止,瞻前顾后,结果让大家如堕烟海,雾里看花。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小女孩向她的父亲提出同样的困惑,这位父亲,没有敷衍、回避,给他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这封信中寻找爱情的真谛。
过渡语请同学们将教材端好,我们一同朗读这封书信。
学生朗读提问同学们,在这封书信中苏霍姆林斯基用什么方式解答女儿的问题的?
学生发言过渡语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
提问哪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有没有遗漏的讯息?一会儿为他补充。
学生复述提问他有没有遗漏的讯息?有位同学可以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过渡语
上帝所见上帝的反应结果第一次爱情恼火处罚:消耗人类的青春和精力。第二次忠诚 更加恼火诅咒:人类日子不长了。第三次心头的记忆站了很久,沉思着人成了地球上的走了。上帝。提问上帝来到人间感受到了这种连他本人都没有创造的情感,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初次目睹他“恼火”了,第二次他“更加恼火”了。按照前两次的反应,这一次上帝一定会暴跳如雷。可是这一次他却陷入了沉思,最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前后差距也太大了,上帝怎么会有这样反应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言之成理即可。
过渡语爱情比上帝伟大。
提问这种比上帝还伟大的情感在文中是怎样表露出来的?请同学们看文章,抓住关键词语。
学生发言
过渡语从人类的眼神中察觉到的:
1.“这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就在这一瞬间,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
2.“他们时而看看红色的朝霞,时而又彼此往往。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
3.“他看见男人坐在小山坡山,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
提问上帝三次从人类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相同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美”和“力量”
1.“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2.“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看见了更见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
3.“……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提问三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上帝眼里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
【第一次】不可思议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
提问这种“美”为什么是“不可思议”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发言
过渡语“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这种美使上帝都为之颤抖、惊异、惊呆了。
提问第二次呢?
学生发言
过渡语“
【第二次】更加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
提问请同学们注意,作者在这里添加了一个表示程度的词语——“更加”,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是什么让这种“美”更加的美丽了?“力量”更加的强大了。
学生发言
过渡语这种“美”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忠诚,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人类的爱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相反愈加深厚了。而且时间过得越长,经受
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更加的美!力量越强,更加的强!
提问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女人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了男人,那么这个让上帝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是不是黯淡了?他又看见了什么?
【第三次】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提问为什么还是“不可思议”?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不可思议”。这两个“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第一个“不可思议”是因为上帝没有想到人能够自己创造出连他本人都没有见过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比上帝创造的一切都美。
第二个“不可思议”是因为上帝没有想到这种情感能够跨越生死,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可是男人和女人的感情并没有随着一方的离去而消逝,相反又在其中蕴藏了一种“新的东西”——心头的记忆。虽然女人去世了,但是两人心灵会永远相通。
提问上帝他从人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美”和“力量”,天使加弗利尔将这种“美”和“力量”解释为:爱情、 忠诚、心头的记忆。请大家思考: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指导学生明确三者的递进关系。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简单总结一下:
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自己萌生了一种让上帝也无法理解的感情——爱情,这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此时,这只是一种两情相悦的相互吸引,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爱情,它只是爱情的萌芽。
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在时间的长河不断考验着爱情,锻造着爱情,在生活中彼此珍视,相濡以沫,彼此呵护着对方。
最后,当面临生死考验之时,这份情感能超越死亡而成为心灵追念,彼此间仍然执着的坚守,最终成为了永恒!作者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才会具有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板书
提问作为前苏联的一代教育大家,对女儿提出问题:什么是爱情,作者既不惊诧,更无呵斥,而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故事简单且富有诗情画意,但作者仅仅是借故事告诉女儿什么爱情吗?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吗?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提示学生回归文本,从文章中找到理论依据并联系现实生活。
过渡语
(1)“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向往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2)“但只有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过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提问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明智的人”、“真正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明智的人”、“真正的人”?
学生发言
过渡语我想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
“如果一个年轻人缺乏意志,随波逐流,如果在他的感情中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勇敢,什么幸福他也得不到,如果一个人易冲动、缺乏思考能力,又热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这就意味着他正处在可怕的危险之中,原因是由于他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不成熟,没有培养出一种情操。”
“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
《给女儿的第四封信》
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必须做到不盲目的追求,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不同于“世上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衍,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有生命的后代。”只有我们将爱情上升到人性美的高度时,我们才能表现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属性,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提问在课前我让大家谈论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讲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所经历的情感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学生发言
过渡语不是,它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已经出现了一丝丝感情的萌芽,处于青春期的你们很自然的对“爱情”感到好奇,但是这只是一种很单纯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很美,可中学阶段不是恋爱的季节,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只有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达到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提问课程进行到此,相信大家对爱情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那么,在你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比如透过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一首诗歌,或是电视电影中的一件具体事,用诗意的语言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
学生发言
七.小结
过渡语“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它意味着:忠诚,责任感。爱情只有是理智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爱情固然美好,然而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今天的语文课上到这里,下课!
八.板书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2)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能力目标: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要体会文中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生
活和学习。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通过讨论去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资料,让学生观察、搜集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事例,谈谈对爱情的理解。
2.学生课外解决本文的生字词,并思考对爱情的看法。
3.学生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准备好讨论交流的问题。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对爱情心怀憧憬,心驰神往;有些同学经历过短暂的爱情,有些同学也许正在经历着随时都有可能夭折的爱情。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14岁的你们有没有过“爱情”的困惑?
学生举手提问有谁和父母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发言过渡语我想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特点:欲言又止,瞻前顾后,结果让大家如堕烟海,雾里看花。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小女孩向她的父亲提出同样的困惑,这位父亲,没有敷衍、回避,给他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这封信中寻找爱情的真谛。
过渡语请同学们将教材端好,我们一同朗读这封书信。
学生朗读提问同学们,在这封书信中苏霍姆林斯基用什么方式解答女儿的问题的?
学生发言过渡语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
提问哪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有没有遗漏的讯息?一会儿为他补充。
学生复述提问他有没有遗漏的讯息?有位同学可以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过渡语
上帝所见上帝的反应结果第一次爱情恼火处罚:消耗人类的青春和精力。第二次忠诚 更加恼火诅咒:人类日子不长了。第三次心头的记忆站了很久,沉思着人成了地球上的走了。上帝。提问上帝来到人间感受到了这种连他本人都没有创造的情感,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初次目睹他“恼火”了,第二次他“更加恼火”了。按照前两次的反应,这一次上帝一定会暴跳如雷。可是这一次他却陷入了沉思,最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前后差距也太大了,上帝怎么会有这样反应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言之成理即可。
过渡语爱情比上帝伟大。
提问这种比上帝还伟大的情感在文中是怎样表露出来的?请同学们看文章,抓住关键词语。
学生发言
过渡语从人类的眼神中察觉到的:
1.“这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就在这一瞬间,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
2.“他们时而看看红色的朝霞,时而又彼此往往。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
3.“他看见男人坐在小山坡山,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
提问上帝三次从人类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相同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美”和“力量”
1.“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2.“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看见了更见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
3.“……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提问三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上帝眼里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
【第一次】不可思议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
提问这种“美”为什么是“不可思议”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发言
过渡语“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这种美使上帝都为之颤抖、惊异、惊呆了。
提问第二次呢?
学生发言
过渡语“
【第二次】更加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
提问请同学们注意,作者在这里添加了一个表示程度的词语——“更加”,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是什么让这种“美”更加的美丽了?“力量”更加的强大了。
学生发言
过渡语这种“美”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忠诚,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人类的爱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相反愈加深厚了。而且时间过得越长,经受
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更加的美!力量越强,更加的强!
提问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女人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了男人,那么这个让上帝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是不是黯淡了?他又看见了什么?
【第三次】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提问为什么还是“不可思议”?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不可思议”。这两个“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发言 过渡语第一个“不可思议”是因为上帝没有想到人能够自己创造出连他本人都没有见过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比上帝创造的一切都美。
第二个“不可思议”是因为上帝没有想到这种情感能够跨越生死,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可是男人和女人的感情并没有随着一方的离去而消逝,相反又在其中蕴藏了一种“新的东西”——心头的记忆。虽然女人去世了,但是两人心灵会永远相通。
提问上帝他从人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美”和“力量”,天使加弗利尔将这种“美”和“力量”解释为:爱情、 忠诚、心头的记忆。请大家思考: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指导学生明确三者的递进关系。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简单总结一下:
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自己萌生了一种让上帝也无法理解的感情——爱情,这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此时,这只是一种两情相悦的相互吸引,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爱情,它只是爱情的萌芽。
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在时间的长河不断考验着爱情,锻造着爱情,在生活中彼此珍视,相濡以沫,彼此呵护着对方。
最后,当面临生死考验之时,这份情感能超越死亡而成为心灵追念,彼此间仍然执着的坚守,最终成为了永恒!作者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才会具有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
板书
提问作为前苏联的一代教育大家,对女儿提出问题:什么是爱情,作者既不惊诧,更无呵斥,而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故事简单且富有诗情画意,但作者仅仅是借故事告诉女儿什么爱情吗?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吗?
学生发言
预测情况提示学生回归文本,从文章中找到理论依据并联系现实生活。
过渡语
(1)“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向往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2)“但只有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过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提问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明智的人”、“真正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明智的人”、“真正的人”?
学生发言
过渡语我想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
“如果一个年轻人缺乏意志,随波逐流,如果在他的感情中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勇敢,什么幸福他也得不到,如果一个人易冲动、缺乏思考能力,又热切地追求一时的快乐这就意味着他正处在可怕的危险之中,原因是由于他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不成熟,没有培养出一种情操。”
“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
《给女儿的第四封信》
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必须做到不盲目的追求,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不同于“世上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衍,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有生命的后代。”只有我们将爱情上升到人性美的高度时,我们才能表现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属性,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提问在课前我让大家谈论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讲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所经历的情感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学生发言
过渡语不是,它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已经出现了一丝丝感情的萌芽,处于青春期的你们很自然的对“爱情”感到好奇,但是这只是一种很单纯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很美,可中学阶段不是恋爱的季节,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只有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达到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提问课程进行到此,相信大家对爱情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那么,在你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比如透过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一首诗歌,或是电视电影中的一件具体事,用诗意的语言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
学生发言
七.小结
过渡语“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它意味着:忠诚,责任感。爱情只有是理智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爱情固然美好,然而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今天的语文课上到这里,下课!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