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而不狂放而有矩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书法这个领域,著名书法家杜继双的草书早已定为“一支笔”。其草书俊爽妍朗,清健茂密,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深得研究会内及省内书坛一致认可。近日,从他赠我的十来幅草书作品中,我渐渐感到,继双先生的草书功力深厚,不可小觑。其间,我从他发给我的草书作品中,略略感受到他草书的艺术脉络。他的草书狂而不狂、放而有矩,风规自远的冲和美及婉约风流、潇洒自如的飘逸美和谐而统一。
  纵观杜继双先生的草书,极其优美秀丽,飘逸飞扬而又逸伦超群,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幅画来观看了:或大写意花鸟画,逸笔草草,神韵飞扬;或简笔虫鱼,寥寥几笔,神情毕现,鲜活生动,又好像在聆听一首激越昂扬的管弦乐曲,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似见刀光剑影,万马奔腾之势。杜继双先生的草书淋漓挥洒,百态横生,这在他的近作《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可见端倪。《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其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通,隔行而不断,行首之字继其前行,无拘泥之感,也无刻板之意,长长短短,横竖撇捺,纵横偃斜,活泼飞舞,却出规入矩,脉络分明,不离其法度,独领风骚。
  继双先生涉猎草书业已20年,从隶书、行草挺进草书,艰难困苦,举步维艰,稍一轻率就陷入行草,一鲁莽便跨入“四不像”的狂草,何其难也。继双在研习草书过程中,认真研究张旭、怀素的狂草,临写宋蔡襄、元鲜于枢、明傅山法帖数以百遍,一笔一画,一横一竖,一笔不苟,毫不怠慢,多次研读当代草圣林散之草书杰作以及古今名帖,始得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之格局。
  继双每每习作草书,一气呵成,“笔落惊风雨”,不仅于黑处见力量,而且于白处也见功夫,外貌珠圆玉润,内质钢筋铁骨。他手执长锋羊毫,腕平锋中,貌似拖泥带水,运笔并不疾,但缓慢有力,眨眼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情跃然纸上,意到笔随,清秀隽雅,书风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有着浓厚的书卷气。草书《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笔墨雄强,气势宏伟,点画纵横,构筑成高山巨川,天风海雨,充满了“大江东去”的激昂音调。读杜继双的《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犹如听黄钟大吕,给人一种振奋向上的崇高之美。
  杜继双先生在书法创作、勇探新路方面是一位执着的书法家,有时一天一夜连续书写草书作品百余件,写了看看,看看再写,“废纸三千”,著意追求,矢志不渝。
  运笔烂熟,笔势遒劲,姿态横生,但又中藏规矩,谨守右军家教。这便是享誉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书坛的杜继双先生。他深知,书法的本质是生命的流程和形态,必须通过创新、改革来开辟发展的道路。继双仍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从小学习传统书画,本科就读于鲁迅美術学院。现为2015届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方向为国画花鸟,导师为孔六庆先生。
期刊
魏晉、汉唐,作为两个有着不同划分依据的历史时段,在中国绘画史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内涵,然而它们都与传统艺术观念上的“高古”密不可分。魏晋时期,随着士人审美自觉和玄学的兴起,在特有的魏晋风度的笼罩下,绘画开始探索内心表达,对“形神论”的追求喻示着绘画的精神趣尚。汉唐,作为历史上两个国势最为强盛的王朝,其文化展现出恢宏的气象,其绘画也展现出磅礴大气、富丽堂皇的艺术风范。  今人论及绘画传统,往往把视点放
期刊
昆明兄于书法中最擅长大草,他的作品一方面承晋唐草书之遗法,浑厚古澹;又能迎时代之浪潮,气势磅礴。他用一幅大草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国展,诚乃实至名归。草书之道,兴盛于魏晋,后来继者,代不乏人。东晋王大令首创“一笔书”,开大草之先河,为百代之楷式;颠素、鲁直之辈,乘小王之余绪,驰骋于唐宋,将大草推向新的高度;至于明季,大尺幅作品成为创作的主流,王觉斯等輩融晋唐之气韵,又顺应潮流,将大尺幅大草创作推向巅
期刊
“行笔劲健挺拔,结字疏朗清新,骨韵兼擅,老而弥精。”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先生为郗满祥2018年11月在山西阳泉展览馆举办的书法篆刻展写的前言中的一节,对郗满祥书法与篆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0年,郗满祥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大阳泉村,随父母住在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张穆的故居。或许是因为古人的仙气犹存,郗满祥父亲的字就写得可圈可点。早年,大阳泉村做买卖的多,郗满祥
期刊
《狮子林望松》是黄宾虹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件水墨设色作品。画幅呈现巨嶂一座,作浑厚苍郁之貌,其间苍松壁立,或高耸,或低垂,或旁出,与岩壁草木森森然融为一体。近景有行者两人,其渺小的身形,恰反衬出劲松的高挺。巨嶂中部,隐现迂回陡峭的石阶,直指山中庙宇屋舍、石崖洞壁。石阶尽头,壁垒陡上,峰头攒聚,山巅平圆。巨嶂之后,乱峰列岫,争奇并起。作品以小青绿铺染松树草木,以赭石勾填树干坡石,敷色与墨笔相融相
期刊
关键词:绘画转型;泼彩写意山水;时代性  一、中国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转型  (一)绘画在早期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出现,没有太多其他的意义。随着绘画的演变,开始具有社会功能,孔子提出艺术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这时候的艺术有借鉴功能,艺术从属于政治,为政治发展或者是王室贵族的需要服务,艺术与社会发展相生相伴。在我国,文化思潮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类艺术思潮涌现;二是
期刊
内容提要:“新工笔”的出现源于对“工笔画”概念的理论反思。它首先作为创作现象指称出现,其次也是理论描述的出发点,通过大量图像创作、理论文献、系列展览,划定了一个理论场域,出现了一条知识通道.其存在反映了当下工笔创作的一种状态。  关键词:新工笔;概念;形质;观念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除开传统“工笔画”的形制外,出现了以“新工笔”为名的创作群现象。“新工笔”的出现源于对“工笔画”概念的理论反思。它首
期刊
关键词:涂鸦;图式拓展;技法演变;街头艺术  一、涂鸦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上涌现了众多的涂鸦网站。这也许是因为在网络计算机远未普及的情况下,一些人提前遭遇了它,并急切地开始创作。这些人是对街头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也并不广为人知,通常都是自己探索或是自发地组织涂鸦聚会来进行交流。如李球球为自己设计的标签—0528,本源于纽约涂鸦者将自身真名与所住街道名字相结合
期刊
国人论艺必有二哉,一曰技,二曰道。此乃互成之,缺一不可。技为技艺,是把握道之媒介;道乃根本,为自然之本与自然之运行规律。《庄子》中有“庖丁解牛”一文,文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之技之所以登峰造极,实则与十九年解牛之练习有关,遂而深谙事物发展之规律。庄子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形容庖丁之
期刊
关键词:北朝;巩义石窟;造像题记;书法  一、巩义石窟寺北朝造像题记刊刻背景  巩义石窟寺内现存北朝造像题记49篇, 纪年最早的是北魏普泰元年(531) , 最晚是北齐天统四年(568),其中北齐造像题记最多,共30篇。要研究巩义石窟寺北朝造像题记风格特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刊刻背景。  (一)篆隶复兴与南方书风影响下的书写基调  从书法史角度看,北朝书法在5世纪末叶开始与江南新书风接轨,并在北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