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论语》常常被选为启蒙读物。在通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由于古今源流的断续以及文言文语言体系现代白话文体系的差异,其中《论语·微子篇》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原句缺省主语,且不能确定缺省的主语是什么,句意说法纷繁,根据句意的逻辑关系或根据文中“不”字的不同意义,勤字所在的句子可作自况、斥孔子、斥子路三种涵义。本文通过梳理源流、区分字的性质的方式,列叙部分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句的释义,并通过分析“勤”字字音、字形来辨析“勤” 字在文中的字义。
关键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勤;辨析
作者简介:牟禾欣,女,汉族,大学本科,内蒙古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1
一、各家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分析
要分析勤字的字意,首先要分析这一字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作用。现将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句式的逻辑关系分类如下“
(一)并列关系
在并列关系中,多认为“勤”字为动词,即“劳动”之意。其中有句意为自况一说。对于原句最早的异释见于晋陶渊明《扇上画赞·荷蓧丈人》一诗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在这一诗中,陶渊明将句意理解为“四体是勤,五谷是分”,并认为这句话是荷蓧丈人以此自谓,将自己比作“勤”四体、“分” 五谷的人,不知道子路所说的夫子是谁,此中的“勤”字则是动词,作劳动讲。
另有句意为讽刺子路的观点,朱熹在《集注》中解丈人的答语为:“责其(指子路)不事农业从师远游也。“即荷蓧丈人所说的话是在指责子路。南朝皇侃在《论语义疏》中作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解说:“四体,手足也。勤,勤劳也。五谷,谷、黍、稷之属也。分,播种也。孰,谁也。子路既借问丈人,丈人故答子路也。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问我索之乎?”可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句是在并列之中带有一定递进的关系,即“勤” 四体是在“分” 五谷之前,先劳动四体然后分辨五谷,此中的“勤“作劳动讲。
其三,句意为讽刺孔子。在今人的著作中也有以勤字的常用意义来进行注释的,这一观点见于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将句子解释为”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其句子中隐含的含义丈人对于孔子及其门徒熟悉,了解孔子及其门徒所为,带有自己对孔子一行人的看法,甚至是消极地看待。在“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时,隐者对于子路的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可以看出,隐者对于孔子所做的事是有一定了解的。两句作并列关系时句意通顺,此时的“勤“字可以理解为劳作、劳动。
(二)转折关系
今人周俊勋认为,句子前后两句为转折关系,而“勤”字解作“缺少”、“缺乏”的意思,原句的释义则是:你这个人不缺四肢却不能区分五谷,谁知道你的老师是什么人?句子中带有嘲讽孔子的潜在含义。其理由有三:一、从字族间字义的情况来看,“勤”从堇,而堇字本身含有“寡少”之意。如: “谨” (寡言)、“廑” (少劣之居)、等例;二、从词义的发展源流来看“勤”的“尽力”、“勤劳”等意义都由“缺乏”的意义引申而出;三、从语言材料上看,用《谷梁传 . 庄公二十九年》为例:“古之仁君者,必视民 之所勤:民勤于力 则功筑罕;民勤于财 则功贡赋少;民勤于食 则百事费矣”。
根据今人杨伯峻的注释,隐者先是在子路问津时劝诫子路不要跟着孔子做躲避坏人的行为,而又说让子路跟着他们一起躲开社会,在下文中记述隐者又见到子路,看到他并没有更改他的初衷,仍向隐者问孔子的行踪,要继续追寻孔子。在这些丈人眼中,此时的子路也许就是“孺子不可教”的代表了,紧接着,丈人们说出类似子路不辨好坏(五谷)之类的话语,所以以遵守儒道并坚持”长幼之节不可费“的子路默然不语地立在哪儿也就不足为奇了。子路在子路与荷蓧丈人相遇时,所说的对话是“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站在对立面上讽刺子路是成立的。而在句中的勤是动词“劳动”的意思。
二、古籍中对于勤字的辨析
在《韵典》中勤与劳相同,与惰相反,“谓尽心力不怠缓” ,在《新康熙字典》中,将“勤”与古文“廑(病旁)”并行将其分为平文韵和平支韵。在"垂垄之会,匪方不宣。嗟我怀人,恩斯勤斯”(见于《诗经‘豳风》),在文中的“勤”字为笃厚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殷勤接近。同解释为笃厚的还有《左传’僖公三年》:“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详。’”中“勤”我,言齐恤郑难也。同是平文韵,杨雄传中,形容人病入膏肓“其廑(病旁)至矣”师古曰:“古勤字”
在平支韵中“勤”的平支韵为集韵,渠之切,音其,与“期”通假。在字义上,《说文》当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劳也,从力、堇声。即“勤”字为“劳力”意思,与尔雅疏中:“勤者,劳力也”相吻合。在《书’武成王》中“王季其勤王家”的记载。
结语:
综前文所述,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的不同和“不”字解析不同而导致的指代不同的情况下,有多种含义,但较为贴切的字义仍是翻译为“劳力”之意。
关键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勤;辨析
作者简介:牟禾欣,女,汉族,大学本科,内蒙古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1
一、各家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分析
要分析勤字的字意,首先要分析这一字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作用。现将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句式的逻辑关系分类如下“
(一)并列关系
在并列关系中,多认为“勤”字为动词,即“劳动”之意。其中有句意为自况一说。对于原句最早的异释见于晋陶渊明《扇上画赞·荷蓧丈人》一诗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在这一诗中,陶渊明将句意理解为“四体是勤,五谷是分”,并认为这句话是荷蓧丈人以此自谓,将自己比作“勤”四体、“分” 五谷的人,不知道子路所说的夫子是谁,此中的“勤”字则是动词,作劳动讲。
另有句意为讽刺子路的观点,朱熹在《集注》中解丈人的答语为:“责其(指子路)不事农业从师远游也。“即荷蓧丈人所说的话是在指责子路。南朝皇侃在《论语义疏》中作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解说:“四体,手足也。勤,勤劳也。五谷,谷、黍、稷之属也。分,播种也。孰,谁也。子路既借问丈人,丈人故答子路也。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问我索之乎?”可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句是在并列之中带有一定递进的关系,即“勤” 四体是在“分” 五谷之前,先劳动四体然后分辨五谷,此中的“勤“作劳动讲。
其三,句意为讽刺孔子。在今人的著作中也有以勤字的常用意义来进行注释的,这一观点见于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将句子解释为”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其句子中隐含的含义丈人对于孔子及其门徒熟悉,了解孔子及其门徒所为,带有自己对孔子一行人的看法,甚至是消极地看待。在“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时,隐者对于子路的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可以看出,隐者对于孔子所做的事是有一定了解的。两句作并列关系时句意通顺,此时的“勤“字可以理解为劳作、劳动。
(二)转折关系
今人周俊勋认为,句子前后两句为转折关系,而“勤”字解作“缺少”、“缺乏”的意思,原句的释义则是:你这个人不缺四肢却不能区分五谷,谁知道你的老师是什么人?句子中带有嘲讽孔子的潜在含义。其理由有三:一、从字族间字义的情况来看,“勤”从堇,而堇字本身含有“寡少”之意。如: “谨” (寡言)、“廑” (少劣之居)、等例;二、从词义的发展源流来看“勤”的“尽力”、“勤劳”等意义都由“缺乏”的意义引申而出;三、从语言材料上看,用《谷梁传 . 庄公二十九年》为例:“古之仁君者,必视民 之所勤:民勤于力 则功筑罕;民勤于财 则功贡赋少;民勤于食 则百事费矣”。
根据今人杨伯峻的注释,隐者先是在子路问津时劝诫子路不要跟着孔子做躲避坏人的行为,而又说让子路跟着他们一起躲开社会,在下文中记述隐者又见到子路,看到他并没有更改他的初衷,仍向隐者问孔子的行踪,要继续追寻孔子。在这些丈人眼中,此时的子路也许就是“孺子不可教”的代表了,紧接着,丈人们说出类似子路不辨好坏(五谷)之类的话语,所以以遵守儒道并坚持”长幼之节不可费“的子路默然不语地立在哪儿也就不足为奇了。子路在子路与荷蓧丈人相遇时,所说的对话是“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站在对立面上讽刺子路是成立的。而在句中的勤是动词“劳动”的意思。
二、古籍中对于勤字的辨析
在《韵典》中勤与劳相同,与惰相反,“谓尽心力不怠缓” ,在《新康熙字典》中,将“勤”与古文“廑(病旁)”并行将其分为平文韵和平支韵。在"垂垄之会,匪方不宣。嗟我怀人,恩斯勤斯”(见于《诗经‘豳风》),在文中的“勤”字为笃厚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殷勤接近。同解释为笃厚的还有《左传’僖公三年》:“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详。’”中“勤”我,言齐恤郑难也。同是平文韵,杨雄传中,形容人病入膏肓“其廑(病旁)至矣”师古曰:“古勤字”
在平支韵中“勤”的平支韵为集韵,渠之切,音其,与“期”通假。在字义上,《说文》当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劳也,从力、堇声。即“勤”字为“劳力”意思,与尔雅疏中:“勤者,劳力也”相吻合。在《书’武成王》中“王季其勤王家”的记载。
结语:
综前文所述,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的不同和“不”字解析不同而导致的指代不同的情况下,有多种含义,但较为贴切的字义仍是翻译为“劳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