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六大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和强调,这是新时期赋予组织工作的新的重大使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伴随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到确立干部“四化”方针、从颁布《干部任用条例》到实施《公务员法》,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可行之路。同时也积压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从近年来全国和我省各地的探索实践情况来看,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存在着: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难、干部管理监督难、考评干部实绩难以及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干部选拔任用与干部管理监督的有机统一等具体问题。
日前,在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针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近期相关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并提出: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解决这些难题,干部人事工作才能更好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纵深推进。
规范提名:权力交给党员群众
提名权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由谁提名,采用什么形式推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的不同命运。
近几年来,四川各级党委坚持把干部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干部和群众,探索实行“署名推荐”、“两推一述”、“非定向预推”、“三票制”等办法。实践情况也表明,这些做法较好地防止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程序空转”等现象,促进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统一。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今后要在工作中认真总结创新性做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提名的主体、原则、程序、纪律和责任,力争在2—3年内全省基本实现干部初始提名的规范化。链接
20D7年以来,大邑县委围绕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把好干部推荐关,从源头上治理“带病提拔”:“感情提拔”等问题,探索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首提问责制试行办法》,对首提人知情而隐瞒情况向组织推荐的,或者推荐人选在两年内出现特别严重问题的,根据首提人的责任大小、影响和损失程度、失职失当的主客观原因等,给予首提人相应的处理。
扩大民主: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增强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广大党员参政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四川各地进行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涌现了“雨城区党代表常任制”、“平昌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等轰动全国的首创实践,综合近年来各地实践情况,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探索建立差额选举制度。结合换届,各地可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选举、差额表决等试点工作,探索总结一些带制度性和政策性的措施办法。
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办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有领导地选择部分不同类型的乡镇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和办法,积极为2010年底全省乡镇换届工作中有计划地推行此项工作作好准备。
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和方式。推行候选人初步入选考察公示制度,即探索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完善党内选举投票方式,使选举人能够更好地表达意愿。
链接
2002年以来,雅安市雨城区在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中,积极探索党内选举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了党内基层民主活力。2002年12月21日,全区82个选区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区二届党代表159名。2006年换届时,全区共有党员14254人,参加选举登记的党员11160名,登记率78%,实际到会党员10121名,占登记党员的90.6%,党代会选出的代表年龄、文化、数量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全版刊登了雨城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称之为“党内基层民主‘试验田’”。
公选干部:加大竞争上岗力度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性的一项重要改革。四川各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通过竞争选拔出来的干部,群众认可度都较高,今年中组部也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要在公选干部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探索改进公选方式方法、强化实绩导向、突出岗位需要、注重工作能力的新路径。
今年下半年,围绕在更大范围选拔和集聚适应“两个加快”要求的高素质领导人才,省委将面向全国统筹公开选拔一批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大各级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力度。同时,要注重公选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及时为公选干部排忧解难,促其健康成长。链接
巴中市针对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大胆破除求全责备、以偏概全、唯资历、唯台阶、讲门第的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近年来,该市先后在农村基层干部、乡镇党政领导成员和县级领导干部三个层面开展了公开选拔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市公选干部占到了同期新提拔县级领导干部的30%以上。
选拔干部: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倾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
近年来,四川十分重视建立完善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逐级遴选干部制度,日前,省委出台了《关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办法(试行)》,明确要求从今年起,每年坚持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省、市党政机关任职。在“大学生村官”、从事“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招考选聘一批优秀人员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和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各地各部门要在这方面探索创造新的经验和典型,以此形成干部良性的培养选拔机制。
链接
近年来,自贡市坚持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注重使用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在选调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中,拿出大量崗位面向基层一线进行选拔。全市先后有50多人被定向招录为乡镇、街道干部或公务员,有两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选拔进县(区)领导班子,98人从县(区)选拔到市级部门任职,160名基层一线干部被选拔到县(区)、市级机关或科(局)级领导岗位工作。
考核领导: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就离不开科学的考评办法和机制,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考准考实,同时注意运用考评结果。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在考评领导干部的过程中,重点要按照省委“1+3”考评办法,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 尤其要在考准考实和操作简便易行上下功夫。同时要注意考评结果的运用,确保考评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对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岗位、勇于担当、超常努力、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要大力提拔使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辦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
链接
“1+3”即《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同时配套的三个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考评方式指向更明确、体系更完善,更具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换届(任期)考核、提拔任职考察有机结合,把组织评价、群众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把考核评价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了考核评价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省委组织部将对全省各地贯彻落实“1+3”意见情况进行定期督查。
拉票贿选:坚决从严查处
拉票贿选行为虽然发生在个别地方的极少数干部身上,但是危害很大,影响极坏,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下降。
省委组织部要求:为进一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严格执行中组部和省上关于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关规定,特别要加大对拉票贿选行为的整治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认真落实反映干部调整中拉票贿选问题的专办制度,从快从严查处拉票贿选案件,加强警示教育。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整治拉票贿选行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预防和查处拉票贿选行为的办法和途径,力争2-3年风气有明显好转。
链接
日前,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文件,严厉整治在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拉票行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凡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等行为,均属拉票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对查核属实有拉票行为的人员,将受到不得列入被推荐人选名单、取消考察对象、拟任人选资格以及取消任用决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先免去现职或者责令辞职,再根据情况作出调整、降职等进一步的组织处理。受到组织处理后两年内不得提拔。省委组织部将加强对各地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定期督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伴随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到确立干部“四化”方针、从颁布《干部任用条例》到实施《公务员法》,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可行之路。同时也积压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从近年来全国和我省各地的探索实践情况来看,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存在着: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难、干部管理监督难、考评干部实绩难以及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干部选拔任用与干部管理监督的有机统一等具体问题。
日前,在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针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近期相关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并提出: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解决这些难题,干部人事工作才能更好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纵深推进。
规范提名:权力交给党员群众
提名权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由谁提名,采用什么形式推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的不同命运。
近几年来,四川各级党委坚持把干部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干部和群众,探索实行“署名推荐”、“两推一述”、“非定向预推”、“三票制”等办法。实践情况也表明,这些做法较好地防止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程序空转”等现象,促进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统一。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今后要在工作中认真总结创新性做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提名的主体、原则、程序、纪律和责任,力争在2—3年内全省基本实现干部初始提名的规范化。链接
20D7年以来,大邑县委围绕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把好干部推荐关,从源头上治理“带病提拔”:“感情提拔”等问题,探索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首提问责制试行办法》,对首提人知情而隐瞒情况向组织推荐的,或者推荐人选在两年内出现特别严重问题的,根据首提人的责任大小、影响和损失程度、失职失当的主客观原因等,给予首提人相应的处理。
扩大民主: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增强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广大党员参政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四川各地进行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涌现了“雨城区党代表常任制”、“平昌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等轰动全国的首创实践,综合近年来各地实践情况,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探索建立差额选举制度。结合换届,各地可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选举、差额表决等试点工作,探索总结一些带制度性和政策性的措施办法。
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办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有领导地选择部分不同类型的乡镇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和办法,积极为2010年底全省乡镇换届工作中有计划地推行此项工作作好准备。
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和方式。推行候选人初步入选考察公示制度,即探索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完善党内选举投票方式,使选举人能够更好地表达意愿。
链接
2002年以来,雅安市雨城区在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中,积极探索党内选举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了党内基层民主活力。2002年12月21日,全区82个选区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区二届党代表159名。2006年换届时,全区共有党员14254人,参加选举登记的党员11160名,登记率78%,实际到会党员10121名,占登记党员的90.6%,党代会选出的代表年龄、文化、数量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全版刊登了雨城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称之为“党内基层民主‘试验田’”。
公选干部:加大竞争上岗力度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性的一项重要改革。四川各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通过竞争选拔出来的干部,群众认可度都较高,今年中组部也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要在公选干部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探索改进公选方式方法、强化实绩导向、突出岗位需要、注重工作能力的新路径。
今年下半年,围绕在更大范围选拔和集聚适应“两个加快”要求的高素质领导人才,省委将面向全国统筹公开选拔一批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大各级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力度。同时,要注重公选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及时为公选干部排忧解难,促其健康成长。链接
巴中市针对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大胆破除求全责备、以偏概全、唯资历、唯台阶、讲门第的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近年来,该市先后在农村基层干部、乡镇党政领导成员和县级领导干部三个层面开展了公开选拔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市公选干部占到了同期新提拔县级领导干部的30%以上。
选拔干部: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倾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
近年来,四川十分重视建立完善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逐级遴选干部制度,日前,省委出台了《关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办法(试行)》,明确要求从今年起,每年坚持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省、市党政机关任职。在“大学生村官”、从事“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招考选聘一批优秀人员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和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各地各部门要在这方面探索创造新的经验和典型,以此形成干部良性的培养选拔机制。
链接
近年来,自贡市坚持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注重使用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在选调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中,拿出大量崗位面向基层一线进行选拔。全市先后有50多人被定向招录为乡镇、街道干部或公务员,有两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选拔进县(区)领导班子,98人从县(区)选拔到市级部门任职,160名基层一线干部被选拔到县(区)、市级机关或科(局)级领导岗位工作。
考核领导: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就离不开科学的考评办法和机制,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考准考实,同时注意运用考评结果。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在考评领导干部的过程中,重点要按照省委“1+3”考评办法,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 尤其要在考准考实和操作简便易行上下功夫。同时要注意考评结果的运用,确保考评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对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岗位、勇于担当、超常努力、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要大力提拔使用;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辦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
链接
“1+3”即《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同时配套的三个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考评方式指向更明确、体系更完善,更具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换届(任期)考核、提拔任职考察有机结合,把组织评价、群众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把考核评价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了考核评价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省委组织部将对全省各地贯彻落实“1+3”意见情况进行定期督查。
拉票贿选:坚决从严查处
拉票贿选行为虽然发生在个别地方的极少数干部身上,但是危害很大,影响极坏,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下降。
省委组织部要求:为进一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严格执行中组部和省上关于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关规定,特别要加大对拉票贿选行为的整治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认真落实反映干部调整中拉票贿选问题的专办制度,从快从严查处拉票贿选案件,加强警示教育。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整治拉票贿选行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预防和查处拉票贿选行为的办法和途径,力争2-3年风气有明显好转。
链接
日前,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文件,严厉整治在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拉票行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凡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选举中给予自己关照等行为,均属拉票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对查核属实有拉票行为的人员,将受到不得列入被推荐人选名单、取消考察对象、拟任人选资格以及取消任用决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先免去现职或者责令辞职,再根据情况作出调整、降职等进一步的组织处理。受到组织处理后两年内不得提拔。省委组织部将加强对各地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定期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