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日渐成为学术界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普遍共识。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研究生几种主要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及产生的后果;其次简要分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提出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学术教育的必要性;最后重点论述了辅导员如何利用自身工作优势,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发挥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辅导员;学术道德教育
一、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健康的学术氛围、严谨的学术规范、高水平的学术道德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1]。
学术道德是指规范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活动及在学术同体内部制定的规则的总和。学术道德也可以说是从事科学研究者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年来 ,高校研究生群体中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缺乏清晰认识,难以坚守自身底线,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研究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修改、拼凑或伪造实验数据,夸大研究成果,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杜撰参考文献或引用别人成果不加注释,一稿多投,论文虚假署名,买卖论文等等[3]。这不仅败坏校风和学风 ,扭曲科学至上的學术准则,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从长远看 ,研究生的科研道德理念和治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学术研究的繁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是高校培育优良学风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辅导员参与学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有社会转型大环境的影响,高校相应的学术管理制度、培养机制改革没有跟上研究生规模扩招的步伐,学校和导师对学术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以及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等。学术道德教育日益引起全社会、全体科研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各高校也纷纷制定学校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成效显著,但仍旧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道德行为问题,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制度分析、机制建立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去刨根究底,极少部分涉及的个人因素,但也只是泛泛而谈而已。笔者认为对于学术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外部的一些制度环境是必要的,但并不是问题研究的关键性因素。学术道德行为的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是人自身的思想或是其道德价值观先于行为出现了问题,才导致问题行为的相继发生。所以,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最终还是归结于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如果人人都拥有合理、健康、规范(道德的)的价值取向,那么其行为自然向“善”(道德的、规范的),反之当然会出现不规范的、不道德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解决学术道德行为问题,除了完善和发挥制度环境的监督、督促作用,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人的道德价值观及道德素养问题,即从道德的相关理念去剖析人的行为,又从道德的主旨去启发人的思想,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使其内心的自律外化为行为的自觉,让人之道德应有的德行得以体现,最终让学术回归学术。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的艰巨任务,有责任、有义务自觉参与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来[4]。同时,学风建设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核心环节,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班级、学生的学风状况,还可以协调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具备天然的职业优势,能在研究生学风道德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辅导员参与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辅导员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一方面是组织学生贯彻学习、落实各级部门制定的学术道德规章、制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使学术道德教育内化成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另一方面是及时了解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学术失范苗头和行为,并通过积极引导、批评教育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尽可能的把学术失范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具体如下:
1.加强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新时代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之前,首先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让学生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在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依托班会、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载体,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牢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宣传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和相关政策,形成网上网下思政教育合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把握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实现全程育人不松懈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教育过程转变是当代教育思想的新观念。全过程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意味着学术道德教育落实到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论文撰写等各个主要环节。 (1)研究生入学教育
研究生入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文件及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科研制度规定等,重点介绍学术不端的几种表现及危害,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同时邀请学校德高望重的教授做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讲座,让该教授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精神深深影响大家。
(2)课程学习阶段
通过班会、班群等形式告诫学生无论是考试、还是交大作业、小论文都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同时严抓学风、考风,一旦发现有作弊、抄袭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科研实践
要让每位同学认识到科研实践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科学的求实精神,及时对在实验上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安慰,不能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4)论文撰写阶段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制定的论文写作要求,让大家在论文的格式、字体、如何注释、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做到规范。告诫学生一定不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一旦发现将会严肃处理。
3.健全学术评价管理体系,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
明确研究生学术奖惩机制,完善研究生学术管理过程。首先,改变唯论文数量论的评价标准,倡导质量为主,数量为辅,鼓励学生多发表高质量的文字,而不是片面追求数量[5]。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认定及奖励体系,对于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及时表扬,在评奖评优时给予适当加分,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多角度、全方位提高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认可度。对于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采取“零容忍”措施,在奖助金评定、发展党员、推荐硕博连读、选拔出国进修等事关学生利益之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视其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勒令退学等处分。
4.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发挥研究生教育主体协同育人
导师的指导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最关键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与导师沟通,此时辅导员应该架起导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下几种情况应重点关注:
(1)对于实验、论文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员协助导师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学生走“学术近路”,制造虚假数据,或者篡改数据,帮其渡过难关。
(2)对于抱有混学位心态的同学,辅导员向其讲解学术科研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端正态度,认识到投机取巧的严重后果。同时配合导师分析他的兴趣爱好,为他安排一个相对感兴趣的课题。
(3)对于对导师安排的课题不感兴趣、想换课题、又不敢找老师沟通的学生,辅导员出面与导师沟通,争取给学生换到他感兴趣的课题。对于导师不同意的,也要说服导师多给学生讲讲课题的重要性,让导师多关注他的进展,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使不诚信不道德行为无处遁形 [6]。高校辅导员应利用自身岗位优势,多与学生、导师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自己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蕾,崔木子,张国印,王俊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74):254-256.
[2] 陈璐,沈涛,胡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及其视觉建设途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208-209.
[3]吴英杰.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应对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8.
[4]濮燕屏.辅导员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4):74-76.
[5]佘正昊,李磊,周建鹏.研究生学术规范内在机制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2):62-68.
[6]任思文.研究生學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20(02):249-250.
崔传贞 杜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辅导员;学术道德教育
一、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健康的学术氛围、严谨的学术规范、高水平的学术道德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1]。
学术道德是指规范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活动及在学术同体内部制定的规则的总和。学术道德也可以说是从事科学研究者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年来 ,高校研究生群体中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缺乏清晰认识,难以坚守自身底线,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研究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修改、拼凑或伪造实验数据,夸大研究成果,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杜撰参考文献或引用别人成果不加注释,一稿多投,论文虚假署名,买卖论文等等[3]。这不仅败坏校风和学风 ,扭曲科学至上的學术准则,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从长远看 ,研究生的科研道德理念和治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学术研究的繁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是高校培育优良学风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辅导员参与学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有社会转型大环境的影响,高校相应的学术管理制度、培养机制改革没有跟上研究生规模扩招的步伐,学校和导师对学术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以及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等。学术道德教育日益引起全社会、全体科研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各高校也纷纷制定学校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成效显著,但仍旧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道德行为问题,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制度分析、机制建立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去刨根究底,极少部分涉及的个人因素,但也只是泛泛而谈而已。笔者认为对于学术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外部的一些制度环境是必要的,但并不是问题研究的关键性因素。学术道德行为的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是人自身的思想或是其道德价值观先于行为出现了问题,才导致问题行为的相继发生。所以,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最终还是归结于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如果人人都拥有合理、健康、规范(道德的)的价值取向,那么其行为自然向“善”(道德的、规范的),反之当然会出现不规范的、不道德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解决学术道德行为问题,除了完善和发挥制度环境的监督、督促作用,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人的道德价值观及道德素养问题,即从道德的相关理念去剖析人的行为,又从道德的主旨去启发人的思想,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使其内心的自律外化为行为的自觉,让人之道德应有的德行得以体现,最终让学术回归学术。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的艰巨任务,有责任、有义务自觉参与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来[4]。同时,学风建设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核心环节,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班级、学生的学风状况,还可以协调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具备天然的职业优势,能在研究生学风道德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辅导员参与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辅导员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一方面是组织学生贯彻学习、落实各级部门制定的学术道德规章、制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使学术道德教育内化成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另一方面是及时了解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学术失范苗头和行为,并通过积极引导、批评教育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尽可能的把学术失范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具体如下:
1.加强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新时代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之前,首先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让学生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在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依托班会、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载体,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牢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宣传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和相关政策,形成网上网下思政教育合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把握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实现全程育人不松懈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教育过程转变是当代教育思想的新观念。全过程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意味着学术道德教育落实到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论文撰写等各个主要环节。 (1)研究生入学教育
研究生入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文件及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科研制度规定等,重点介绍学术不端的几种表现及危害,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同时邀请学校德高望重的教授做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讲座,让该教授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精神深深影响大家。
(2)课程学习阶段
通过班会、班群等形式告诫学生无论是考试、还是交大作业、小论文都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同时严抓学风、考风,一旦发现有作弊、抄袭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科研实践
要让每位同学认识到科研实践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科学的求实精神,及时对在实验上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安慰,不能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4)论文撰写阶段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制定的论文写作要求,让大家在论文的格式、字体、如何注释、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做到规范。告诫学生一定不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一旦发现将会严肃处理。
3.健全学术评价管理体系,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
明确研究生学术奖惩机制,完善研究生学术管理过程。首先,改变唯论文数量论的评价标准,倡导质量为主,数量为辅,鼓励学生多发表高质量的文字,而不是片面追求数量[5]。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认定及奖励体系,对于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及时表扬,在评奖评优时给予适当加分,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多角度、全方位提高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认可度。对于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采取“零容忍”措施,在奖助金评定、发展党员、推荐硕博连读、选拔出国进修等事关学生利益之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视其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勒令退学等处分。
4.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发挥研究生教育主体协同育人
导师的指导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最关键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与导师沟通,此时辅导员应该架起导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下几种情况应重点关注:
(1)对于实验、论文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员协助导师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学生走“学术近路”,制造虚假数据,或者篡改数据,帮其渡过难关。
(2)对于抱有混学位心态的同学,辅导员向其讲解学术科研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端正态度,认识到投机取巧的严重后果。同时配合导师分析他的兴趣爱好,为他安排一个相对感兴趣的课题。
(3)对于对导师安排的课题不感兴趣、想换课题、又不敢找老师沟通的学生,辅导员出面与导师沟通,争取给学生换到他感兴趣的课题。对于导师不同意的,也要说服导师多给学生讲讲课题的重要性,让导师多关注他的进展,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使不诚信不道德行为无处遁形 [6]。高校辅导员应利用自身岗位优势,多与学生、导师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自己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蕾,崔木子,张国印,王俊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74):254-256.
[2] 陈璐,沈涛,胡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及其视觉建设途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208-209.
[3]吴英杰.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应对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8.
[4]濮燕屏.辅导员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4):74-76.
[5]佘正昊,李磊,周建鹏.研究生学术规范内在机制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2):62-68.
[6]任思文.研究生學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20(02):249-250.
崔传贞 杜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