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国家。那么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是当代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蒙古族在生活方式上都是“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在他们这种独特的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也就造就了许多艺术家喜欢选择蒙古族题材人物来进行工笔画的创作,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方式阐述对美,对自然以及社会关系的理解,根据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形式语言将事物与自身感情相结合,艺术作品中也融入了蒙古族的历史、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等特征。绘画的形式在传统文化与自身文化的结合。本文主要以蒙古族题材工笔画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构图、造型、色彩所表现出的形式语言特征。
【关键词】: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
一、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
80年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在创作上还是沿袭传统的绘画模式,但是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上开始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特征的工笔画作品。周荣生《草原之梦》就表现了当时蒙古族的文化状态、生存状态。还有很多以蒙古族题材为主题的工笔画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画家就有刘大为、思沁、杨刚、刘江、海日汉等艺术家,都创作出了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说明在这一时期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已经有了繁荣发展的势头。在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画家是刘大为,他在绘画形式上很有特点。刘大为是当代中国画界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漠上》成功的塑造了蒙古族少女的纯朴形象。刘大为更注重表现牧民的日常生活,他笔下的人物给人传递了一种质朴的情感,完美的呈现出人蓄与草原、沙漠的和谐统一,表现了粗犷民族中的一种纯朴的诗意。刘大为在绘画上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也表现自己的情感,更注重画面的格调和趣味。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新时期的时代的气息,他们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对美的特征加以夸大,从而表现内心的情感。
90年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在技术上内容形式风格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和发展,这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代表性画家有刘大为、杨刚、李爱国、海日汗、何红霞等杰出的艺术家。老一辈的艺术家在表现蒙古族题材工笔画时,都主要以草原上的牧民和环境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在这一时期周荣生成为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在这一时期更加表现的是人物的形态、服饰和草原独特的文化特征。还有就是在技法上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更多的技法,在线条、色彩的表现形式上采用更多肌理来烘托画面的效果。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方舟说“他是一位继承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马背文化精神当代传人,一位为严酷却又柔情似水的塞外风情作证的诗人。他的精神追求已始工笔画,以前所未有的深沉、凝重、雄厚的面貌展现于当代中国画坛,从另一个方面,为工笔画的现代化进程起了拓展和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蒙古族题材的工笔画,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期蒙古族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审美意蕴
我国传统绘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受西方绘画理论造型和方法影响,人们的审美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还有一方面就是生活节奏变快了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由传统的游牧生活到现在的定居生活,总之传统的生活习惯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绘画的灵感来源都是取决于生活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影响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现当代这个生活环境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结合。在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工笔画技法的特殊性,希望创作出与其他话种不同的审美取向的艺术作品,对于蒙古族的历史、蒙古族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依然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在创作蒙古族题材的工笔画时,首先要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艺术的创作中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族这一特征。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深入牧区,去体验牧区生活,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以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娱乐形式,以蒙古族传统服饰、饮食、手工艺品为装饰元素的表现艺术,以成吉思汗草原英雄的传记,以敖包、祭祀、蒙古族婚礼等习俗的表现形式,为蒙古族工笔画创作提供了素材。由此可见蒙古族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在装饰上,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
三、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研究
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在每一个时期都是不同的,它是随着时代在变化也随着人们的审美在变化。传统的工笔画表现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上就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那么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打破传统人物画的程式化的形式语言规范,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在形式语言上寻求突破,就需要艺术家们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切的生活体验,从而将自身的生活感悟和蒙古族民族艺术的元素融入到创作当中,把思想转化为艺术形式语言展现在绘画作品中。在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创作中,怎样才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特色又符合大众的审美,深入了解蒙古族地区人文以及地理风貌,将自己的深刻体会融入到创作中,同时也对绘画的形式语言应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当然作品中也不能少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表现新的时代特征。传统工笔画中,线条主要是表现人物的造型,展现中国绘画的富有韵味的独特的线条美。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和西方绘画的融入,影响着艺术假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传统程式化的绘画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那么工笔画的发展必定会向着新的方向来发展,所以新的形式语言也就产生了。在新的形式语言探索的过程中,画家们对线条的形态和表现方法上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那么同样的在色彩上,蒙古族人物在形式表现语言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么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和岩彩技法的融入,也就促进了工笔画色彩的转变和发展。色彩要更加突出蒙古族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民族精神,以此来进行色彩上的变革和创新,色彩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现代人们更注重淡雅的色彩来营造画面的氛围,这也成为了蒙古族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一大特点。构图也是绘画创作中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随着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和个革新,在构图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同时也吸取了西方绘画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将时代的特点和文化气息和审美的特点融入到蒙古族人物造型形象中,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蒙古族的地域气息和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徐文景 《当代中国画十论》人民出版社 2012.1
[2]王宗英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3]苏和平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史》 贵阳民族出版社 2007
[4]黄辉 《中国古代人物服饰与画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
[5]唐勇力 《关于中国画的思考》 国画家 1999
【关键词】: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
一、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
80年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在创作上还是沿袭传统的绘画模式,但是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上开始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特征的工笔画作品。周荣生《草原之梦》就表现了当时蒙古族的文化状态、生存状态。还有很多以蒙古族题材为主题的工笔画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画家就有刘大为、思沁、杨刚、刘江、海日汉等艺术家,都创作出了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说明在这一时期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已经有了繁荣发展的势头。在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画家是刘大为,他在绘画形式上很有特点。刘大为是当代中国画界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漠上》成功的塑造了蒙古族少女的纯朴形象。刘大为更注重表现牧民的日常生活,他笔下的人物给人传递了一种质朴的情感,完美的呈现出人蓄与草原、沙漠的和谐统一,表现了粗犷民族中的一种纯朴的诗意。刘大为在绘画上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也表现自己的情感,更注重画面的格调和趣味。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新时期的时代的气息,他们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对美的特征加以夸大,从而表现内心的情感。
90年代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在技术上内容形式风格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和发展,这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代表性画家有刘大为、杨刚、李爱国、海日汗、何红霞等杰出的艺术家。老一辈的艺术家在表现蒙古族题材工笔画时,都主要以草原上的牧民和环境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在这一时期周荣生成为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在这一时期更加表现的是人物的形态、服饰和草原独特的文化特征。还有就是在技法上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更多的技法,在线条、色彩的表现形式上采用更多肌理来烘托画面的效果。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方舟说“他是一位继承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马背文化精神当代传人,一位为严酷却又柔情似水的塞外风情作证的诗人。他的精神追求已始工笔画,以前所未有的深沉、凝重、雄厚的面貌展现于当代中国画坛,从另一个方面,为工笔画的现代化进程起了拓展和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蒙古族题材的工笔画,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期蒙古族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审美意蕴
我国传统绘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受西方绘画理论造型和方法影响,人们的审美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还有一方面就是生活节奏变快了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由传统的游牧生活到现在的定居生活,总之传统的生活习惯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绘画的灵感来源都是取决于生活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影响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现当代这个生活环境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结合。在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工笔画技法的特殊性,希望创作出与其他话种不同的审美取向的艺术作品,对于蒙古族的历史、蒙古族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依然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在创作蒙古族题材的工笔画时,首先要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艺术的创作中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族这一特征。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深入牧区,去体验牧区生活,感受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以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娱乐形式,以蒙古族传统服饰、饮食、手工艺品为装饰元素的表现艺术,以成吉思汗草原英雄的传记,以敖包、祭祀、蒙古族婚礼等习俗的表现形式,为蒙古族工笔画创作提供了素材。由此可见蒙古族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在装饰上,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
三、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研究
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在每一个时期都是不同的,它是随着时代在变化也随着人们的审美在变化。传统的工笔画表现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上就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那么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打破传统人物画的程式化的形式语言规范,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在形式语言上寻求突破,就需要艺术家们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切的生活体验,从而将自身的生活感悟和蒙古族民族艺术的元素融入到创作当中,把思想转化为艺术形式语言展现在绘画作品中。在蒙古族题材工笔画创作中,怎样才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特色又符合大众的审美,深入了解蒙古族地区人文以及地理风貌,将自己的深刻体会融入到创作中,同时也对绘画的形式语言应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当然作品中也不能少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表现新的时代特征。传统工笔画中,线条主要是表现人物的造型,展现中国绘画的富有韵味的独特的线条美。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和西方绘画的融入,影响着艺术假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传统程式化的绘画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那么工笔画的发展必定会向着新的方向来发展,所以新的形式语言也就产生了。在新的形式语言探索的过程中,画家们对线条的形态和表现方法上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那么同样的在色彩上,蒙古族人物在形式表现语言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么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和岩彩技法的融入,也就促进了工笔画色彩的转变和发展。色彩要更加突出蒙古族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民族精神,以此来进行色彩上的变革和创新,色彩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现代人们更注重淡雅的色彩来营造画面的氛围,这也成为了蒙古族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的一大特点。构图也是绘画创作中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随着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和个革新,在构图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同时也吸取了西方绘画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将时代的特点和文化气息和审美的特点融入到蒙古族人物造型形象中,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蒙古族的地域气息和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徐文景 《当代中国画十论》人民出版社 2012.1
[2]王宗英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3]苏和平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史》 贵阳民族出版社 2007
[4]黄辉 《中国古代人物服饰与画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
[5]唐勇力 《关于中国画的思考》 国画家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