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育現代化的内涵
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指教育的各方面条件发展到一个更先进、更高一层次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现代化,教育也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着。现代化这一概念最初源于西方国家,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中国学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是摒弃自身的制度,全盘照搬他国的各种制度政策。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目的不再是当初单纯的学习西方的语言,而是去学习国外的教育制度和理念而为我国所鉴。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行分权式的教育体制、运用信息化的教育方法、提供平等化的教育机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进步着。
二、教育现代化的表现
(一)教育信息化
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给教育贴上了“信息化”的标签,将运用高科技获得的信息化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生接受到的知识不再是片面的、陈旧的。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当今最具前沿性的知识点,还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优势。以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来看,其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贯穿于每个家庭甚至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也更接近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发展终身教育的目标。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并将它确立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塑造人。积极引导学生“讲道德、守公德、严私德”,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德、智、体、美、劳”,将德放在首要位置,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再开展智力、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实践创新
钱学森曾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杰出人才必然有其“独特”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创新精神。坚持实践创新,不是一个新兴词汇,似乎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提倡创新,然而经过多年的考证,中国的创新程度确实没有显著改善。创新,就是指人才的创新,而人才恰恰是靠其灵动的思维模式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成果。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不是单纯的靠后天的刻苦努力而得来的,而是应该从娃娃抓起,这就需要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增添一些实践互动课程及方法论的知识,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
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很困难,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较大,生多师少,比例不协调。虽然目前中国在很多地域的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程度,而就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而言,是我国目前教育的大方向。加之教育现代化的到来,的的确确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教育现代化的弊病也在不断地显现。
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现代化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等政策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的各方面素养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而目前我国的师资水平在整体上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队伍根本留不住人才,一些高水平的教师要么从政,要么经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教师的地位和薪资水平都不够高。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以鼓励教师牢记自己的初衷,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去。
(二)注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不应仅仅是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获得同等入学机会的问题,而是应该让所有学生尽可能地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实现“素质教育公平”。我国城乡差距巨大,目前有近乎一半的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的经济原因或所在区域落后配套设备差等原因无法获得上学的机会,更无法谈及教学质量。最明显的比如,城市地区,学生大多使用多媒体上课,而乡村地区学生连教科书都不能人人有份,更没见识过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这就需要国家在加大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偏远、贫困、民族等地区,以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要牢牢把握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各级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坚持生产教育一体化,校企合作,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在一些区域的城市乡村均设有校区,入学门槛低,费用低,就业率高。这样可以更方便一些贫困地区家庭条件差没有能力继续上学的孩子,给他们一个进入类似于高中学校就读的机会。学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从小学读到大学,不管其成绩是否优异、家庭是否能担负得起。应该多多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国家加大职业教育办学的力度,真正让学生实现殊途同归的目标。
(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我国应该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同样以博大的胸怀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为教育发展增添新活力。在欧美校友会10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要把出国留学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重要任务。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让回到祖国的学者能有其用武之地,而选择留在国外的学者也能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回报祖国。
五、结论
就目前形势看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理想,一个愿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全面贯彻落实,认真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为国家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指教育的各方面条件发展到一个更先进、更高一层次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现代化,教育也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着。现代化这一概念最初源于西方国家,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中国学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是摒弃自身的制度,全盘照搬他国的各种制度政策。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目的不再是当初单纯的学习西方的语言,而是去学习国外的教育制度和理念而为我国所鉴。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行分权式的教育体制、运用信息化的教育方法、提供平等化的教育机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进步着。
二、教育现代化的表现
(一)教育信息化
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给教育贴上了“信息化”的标签,将运用高科技获得的信息化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生接受到的知识不再是片面的、陈旧的。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当今最具前沿性的知识点,还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优势。以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来看,其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贯穿于每个家庭甚至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也更接近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发展终身教育的目标。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并将它确立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塑造人。积极引导学生“讲道德、守公德、严私德”,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德、智、体、美、劳”,将德放在首要位置,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再开展智力、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实践创新
钱学森曾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杰出人才必然有其“独特”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创新精神。坚持实践创新,不是一个新兴词汇,似乎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提倡创新,然而经过多年的考证,中国的创新程度确实没有显著改善。创新,就是指人才的创新,而人才恰恰是靠其灵动的思维模式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成果。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不是单纯的靠后天的刻苦努力而得来的,而是应该从娃娃抓起,这就需要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增添一些实践互动课程及方法论的知识,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
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很困难,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较大,生多师少,比例不协调。虽然目前中国在很多地域的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程度,而就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而言,是我国目前教育的大方向。加之教育现代化的到来,的的确确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教育现代化的弊病也在不断地显现。
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现代化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等政策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的各方面素养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而目前我国的师资水平在整体上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队伍根本留不住人才,一些高水平的教师要么从政,要么经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教师的地位和薪资水平都不够高。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以鼓励教师牢记自己的初衷,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去。
(二)注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不应仅仅是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获得同等入学机会的问题,而是应该让所有学生尽可能地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实现“素质教育公平”。我国城乡差距巨大,目前有近乎一半的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的经济原因或所在区域落后配套设备差等原因无法获得上学的机会,更无法谈及教学质量。最明显的比如,城市地区,学生大多使用多媒体上课,而乡村地区学生连教科书都不能人人有份,更没见识过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这就需要国家在加大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偏远、贫困、民族等地区,以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要牢牢把握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各级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坚持生产教育一体化,校企合作,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在一些区域的城市乡村均设有校区,入学门槛低,费用低,就业率高。这样可以更方便一些贫困地区家庭条件差没有能力继续上学的孩子,给他们一个进入类似于高中学校就读的机会。学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从小学读到大学,不管其成绩是否优异、家庭是否能担负得起。应该多多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国家加大职业教育办学的力度,真正让学生实现殊途同归的目标。
(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我国应该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同样以博大的胸怀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为教育发展增添新活力。在欧美校友会10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要把出国留学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重要任务。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让回到祖国的学者能有其用武之地,而选择留在国外的学者也能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回报祖国。
五、结论
就目前形势看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理想,一个愿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全面贯彻落实,认真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为国家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