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欣赏诗词,品味古人优美的感情、旷达的人生、百折不挠的意志,能调节学生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旺盛的斗志,促使学生去善待自我,直面人生,迎接挑战,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实施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20-2
美育应始终贯穿于古诗词教学中。然而,我们不应该用纯说理的形式去强迫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活生生的肢解、释译,而应该把握美的形象,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这依靠教师对古诗词及其以外的形象捕捉,拓展学生阅读学习的空间,通过相关内容的扩大让他们体会诗歌以语言文字塑造意象,以意象传达情意的特别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还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思维特点,创造生动、形象、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愉快地而不是勉强的、可明朗亦可朦胧地感受美,继而产生美的愉悦体验。
一、析词句,欣赏语言美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二、品节奏,体味声韵美
感知古诗声韵之美,来自于对诗句的吟诵。诗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歌流溢着音乐的旋律。许多诗只要读一读,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神情激荡。很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本无所谓音律,但“无边”与“萧萧”组合在一起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加上奔腾澎湃的江水咆哮不停,背景音乐与主旋律交织在一起,把自然的不可违逆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全诗8句,五言绝句5字一句,全诗4句,长短句(词)则格律更为丰富,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严格讲究合辙押韵,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声韵美的表现之一。
此外,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示诗中的思想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低沉,象陆游的《示儿》,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出来;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
三、融情境,感受意境美
古诗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这就是所谓“人化的自然”或“自然化的人”。教师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爱好美,激发他们的情感。审美过程一般经历感知、感受、感动三个阶段,感知是审美过程的初级阶段。教学之始,摸准学生心理,采用多种手段,诱导学生朦胧的审美情趣是进一步审美活动的基础。意蕴悠长的古诗素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
四、悟理性,领略哲理美
诗,所以美,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它的诗情画意,它的深广内涵,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我们教学这类古诗,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表象,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而且是在启示人们,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五、识境界,鉴赏心灵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古诗探求诗人的心志之美。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如在教学《杂诗》时,教师应让学生适度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启发学生深刻领会“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诗人强烈的心灵呼唤:要通过变法革新实现其主张,要打破那“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可悲政治局面,要来一场震天撼地的“风雷”,使“九州”充满生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迫切的希望:天公啊!赶快重新奋发起来,不要拘泥资格身份,把立志革新的各种人才降临到人间来。由此体会诗人的忧国思想和革新精神。树立报国的宏图壮志。
六、巧拓迁,分享创造美
1.以诗配画。诗画本为一家,宋代著名文学家评论唐代王维的诗与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无非是要学生把诗(语言文字材料)变成画(头脑中的形象),把画(生活场景)变成话(语言文字材料)。利用古诗,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意境再现出来,明境以悟情;有时用一些山水画,让学生配适当的诗句。诗画互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也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2.古诗今译。美的事物是古今相通的,古代语言能够表达的,用现代语言同样可以表达,不仅如此,好的古诗往往为我们提供了好的语言典范,用现代语言翻译古诗,既是一种传统学习方法,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机会。同学们会下意识地使用一些好词好句,力争表现出原诗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想象扩写。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再来体现美、创造美。此时,通过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景物、形象、意境、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引起了无数的回忆和联想,学生同审美对象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上的交流,有一种急欲用自己的笔来再现美的愿望。此时,古诗今译已达不到这一目标了。于是,放手让他们进行想象扩写,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如在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看到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之后,趁势打铁,让学生根据诗句意思结合生活体验,把古诗改写成书信的格式,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抒发诗人特定情况下真情的流露,以此直接唤起学生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映,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各种情绪体验,陶冶性情,达到美育的目的。
美的创造形式不拘一格。小学生的手工劳动之中也完全可以结合古诗词审美实验:如读“一枝红杏出墙来”句,让学生绣杏花、粘贴其他材料成一幅画;读“两个黄鹂”一首可让学生每人带两个鸡蛋几条葱进行读古诗词后烹调创意。这样,古诗词意境不仅可以通过心悟,通过口说,也通过手创,解放了孩子的身心,让孩子体验创造美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20-2
美育应始终贯穿于古诗词教学中。然而,我们不应该用纯说理的形式去强迫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活生生的肢解、释译,而应该把握美的形象,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这依靠教师对古诗词及其以外的形象捕捉,拓展学生阅读学习的空间,通过相关内容的扩大让他们体会诗歌以语言文字塑造意象,以意象传达情意的特别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还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思维特点,创造生动、形象、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愉快地而不是勉强的、可明朗亦可朦胧地感受美,继而产生美的愉悦体验。
一、析词句,欣赏语言美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二、品节奏,体味声韵美
感知古诗声韵之美,来自于对诗句的吟诵。诗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歌流溢着音乐的旋律。许多诗只要读一读,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神情激荡。很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本无所谓音律,但“无边”与“萧萧”组合在一起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加上奔腾澎湃的江水咆哮不停,背景音乐与主旋律交织在一起,把自然的不可违逆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全诗8句,五言绝句5字一句,全诗4句,长短句(词)则格律更为丰富,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严格讲究合辙押韵,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声韵美的表现之一。
此外,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示诗中的思想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低沉,象陆游的《示儿》,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出来;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
三、融情境,感受意境美
古诗除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还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这就是所谓“人化的自然”或“自然化的人”。教师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爱好美,激发他们的情感。审美过程一般经历感知、感受、感动三个阶段,感知是审美过程的初级阶段。教学之始,摸准学生心理,采用多种手段,诱导学生朦胧的审美情趣是进一步审美活动的基础。意蕴悠长的古诗素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
四、悟理性,领略哲理美
诗,所以美,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它的诗情画意,它的深广内涵,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我们教学这类古诗,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表象,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而且是在启示人们,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五、识境界,鉴赏心灵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古诗探求诗人的心志之美。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如在教学《杂诗》时,教师应让学生适度了解时代背景,进而启发学生深刻领会“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诗人强烈的心灵呼唤:要通过变法革新实现其主张,要打破那“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可悲政治局面,要来一场震天撼地的“风雷”,使“九州”充满生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迫切的希望:天公啊!赶快重新奋发起来,不要拘泥资格身份,把立志革新的各种人才降临到人间来。由此体会诗人的忧国思想和革新精神。树立报国的宏图壮志。
六、巧拓迁,分享创造美
1.以诗配画。诗画本为一家,宋代著名文学家评论唐代王维的诗与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无非是要学生把诗(语言文字材料)变成画(头脑中的形象),把画(生活场景)变成话(语言文字材料)。利用古诗,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意境再现出来,明境以悟情;有时用一些山水画,让学生配适当的诗句。诗画互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也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2.古诗今译。美的事物是古今相通的,古代语言能够表达的,用现代语言同样可以表达,不仅如此,好的古诗往往为我们提供了好的语言典范,用现代语言翻译古诗,既是一种传统学习方法,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机会。同学们会下意识地使用一些好词好句,力争表现出原诗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想象扩写。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再来体现美、创造美。此时,通过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景物、形象、意境、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引起了无数的回忆和联想,学生同审美对象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上的交流,有一种急欲用自己的笔来再现美的愿望。此时,古诗今译已达不到这一目标了。于是,放手让他们进行想象扩写,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如在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看到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之后,趁势打铁,让学生根据诗句意思结合生活体验,把古诗改写成书信的格式,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抒发诗人特定情况下真情的流露,以此直接唤起学生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映,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各种情绪体验,陶冶性情,达到美育的目的。
美的创造形式不拘一格。小学生的手工劳动之中也完全可以结合古诗词审美实验:如读“一枝红杏出墙来”句,让学生绣杏花、粘贴其他材料成一幅画;读“两个黄鹂”一首可让学生每人带两个鸡蛋几条葱进行读古诗词后烹调创意。这样,古诗词意境不仅可以通过心悟,通过口说,也通过手创,解放了孩子的身心,让孩子体验创造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