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依托實现课内大量阅读、高效阅读。然而随着实验的推进和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一些丛书使用不尽如人意:如一个单元可能只随文链接一篇或两篇,余下的文章则以“同学们课后自己阅读”一语带过;课时没有处理好,来不及链接文章,干脆整个单元都布置学生自读。长此,丛书恐将成为教师们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怎么做才能提高丛书使用率,使丛书使用得有“序”又有“法”呢?苦思多时,恰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进入我的视线,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终获答案,原来“五重”,正是让我豁然开朗的金钥匙。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指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道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它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
一、从“情趣”出发
语文是最富有情趣的。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本学期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姿多彩的童年”,先安排的是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词三首》:《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辛弃疾)。与之相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一组主题为“古人小时候”的诗文,我把它们做了一个链接。丛书中的这一组古诗文延续了教材古诗中的儿童情趣,情感、内容上都与教材诗有共通之处。同学们比较后发现《桑茶坑道中》“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中洒脱的牧童形象与课本“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的牧童一样,天真自在无拘无束。《稚子弄冰》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慧黠对应了课文《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两个小童的调皮。比较阅读,除了求同,还找异。学生发现沈复的一篇小古文《童趣》与其他篇不同,它描摹了一个孩童将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放大了数倍来予以呈现,“蛤蟆排山倒树而来”“还数鞭之”,等等,后花园的世界俨然成了一个“大人国”,富有童趣。
二、从“感悟”出发
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吕叔湘先生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见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地运用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吕先生还说:“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都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来。”这便是“悟”,感悟。单篇课文的所“悟”,如果有限或不够深刻,那再补充一篇,再链接一组呢? 丛书之于“感悟”的作用正在于此吧,大量阅读,熏陶感悟,利用好了它,也许就能不错过美好。
三、从“积累”出发
语文靠积累,写作更靠积累。于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偶合的过程。”“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绝对精彩的童年故事”共12篇文章,都是关于“童年”的文章,题材十分广泛,因此我将阅读目的设定为“帮助学生积累童年的内容”。这些童年故事中,有的侧重写景:《夏午》《绿山墙的安妮》;有的侧重写事:《荷塘旧事》《追“屁”》《坐在最后一排》《拾荒梦》《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有的侧重写人:《张潇洒》《新校长》《黑孩子罗伯特》;还有侧重写物:《陀螺》《童年的朋友》。这样归类得出:“人”“事”“物”“景”四个方面,可以涵盖整个“童年”主题文章的内容。这些不同素材的丛书文章阅读下来,实际帮学生积累了“童年生活”作文的内容。
四、从“习惯”出发
于老师说:“激起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良好的语文习惯,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大量文章的阅读,尤其一组一组文章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会类比、对比读书,学会去比较文章内容、主题、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量、海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学着去速读、略读、跳读,并知道根据需要交替、配合使用;圈、点、勾、画,做批注,能养成习惯;乐于读书,有读整本书的欲望,会做摘记,会分内容分类别做摘记,会写下读后感,愿意在触发写作灵感时主动写作。宜朗诵的文章,我们可用来做训练学生朗读之用;宜训练“信息提炼”的文章,我们就教学生跳读、浏览和速读;一些文章用来教分类摘记,一些用来练写读后感。五年级下册丛书三中有大量剧本、相声,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表演,训练其表达、表现、合作能力。我们之所以强调语文的“积累”“感悟”“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在语文实践中熟练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语言运用的习惯。在大量的坚持的和有阅读指导的持续阅读之下,学生是不是能培养更多的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五、从“写作”出发
于老师提到“五重”之一“重迁移”里的“迁移”包括“写的迁移”。小学生作文,都是从读到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丛书中大量的文章是与课文关联紧密的文本,最终实现的也是让学生“自能写”。以《奶奶的院子》作文为例,小作者就受萧红文字影响很深,行文间可见模仿,但很自然,淡淡怅然的风格也与课文相似。
“那扇大铁门,估计,是我最深的记忆了。冬去春来,总是立在那儿。无数次,我曾对着它独自玩游戏;无数次,我曾站在那儿,看着门外发呆;无数次,我含着一个指头,靠着它讲一个人的故事。无论外边多么美丽、繁华,它不变地站在那儿,自始至终,一如既往。”这是摘自五(2)班 陈嘉慧《奶奶的院子》的一段话。
以上,就是我在“五重教学法”指导下对丛书使用的一些做法的整理。教无定法,却有“法”可寻,有“法”可依。“五重”以它生动明晰的阐释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用指明了道路和行动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指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道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它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
一、从“情趣”出发
语文是最富有情趣的。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本学期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姿多彩的童年”,先安排的是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词三首》:《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辛弃疾)。与之相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一组主题为“古人小时候”的诗文,我把它们做了一个链接。丛书中的这一组古诗文延续了教材古诗中的儿童情趣,情感、内容上都与教材诗有共通之处。同学们比较后发现《桑茶坑道中》“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中洒脱的牧童形象与课本“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的牧童一样,天真自在无拘无束。《稚子弄冰》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慧黠对应了课文《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两个小童的调皮。比较阅读,除了求同,还找异。学生发现沈复的一篇小古文《童趣》与其他篇不同,它描摹了一个孩童将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放大了数倍来予以呈现,“蛤蟆排山倒树而来”“还数鞭之”,等等,后花园的世界俨然成了一个“大人国”,富有童趣。
二、从“感悟”出发
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吕叔湘先生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见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地运用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吕先生还说:“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都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来。”这便是“悟”,感悟。单篇课文的所“悟”,如果有限或不够深刻,那再补充一篇,再链接一组呢? 丛书之于“感悟”的作用正在于此吧,大量阅读,熏陶感悟,利用好了它,也许就能不错过美好。
三、从“积累”出发
语文靠积累,写作更靠积累。于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偶合的过程。”“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绝对精彩的童年故事”共12篇文章,都是关于“童年”的文章,题材十分广泛,因此我将阅读目的设定为“帮助学生积累童年的内容”。这些童年故事中,有的侧重写景:《夏午》《绿山墙的安妮》;有的侧重写事:《荷塘旧事》《追“屁”》《坐在最后一排》《拾荒梦》《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有的侧重写人:《张潇洒》《新校长》《黑孩子罗伯特》;还有侧重写物:《陀螺》《童年的朋友》。这样归类得出:“人”“事”“物”“景”四个方面,可以涵盖整个“童年”主题文章的内容。这些不同素材的丛书文章阅读下来,实际帮学生积累了“童年生活”作文的内容。
四、从“习惯”出发
于老师说:“激起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良好的语文习惯,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大量文章的阅读,尤其一组一组文章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会类比、对比读书,学会去比较文章内容、主题、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量、海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学着去速读、略读、跳读,并知道根据需要交替、配合使用;圈、点、勾、画,做批注,能养成习惯;乐于读书,有读整本书的欲望,会做摘记,会分内容分类别做摘记,会写下读后感,愿意在触发写作灵感时主动写作。宜朗诵的文章,我们可用来做训练学生朗读之用;宜训练“信息提炼”的文章,我们就教学生跳读、浏览和速读;一些文章用来教分类摘记,一些用来练写读后感。五年级下册丛书三中有大量剧本、相声,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表演,训练其表达、表现、合作能力。我们之所以强调语文的“积累”“感悟”“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在语文实践中熟练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语言运用的习惯。在大量的坚持的和有阅读指导的持续阅读之下,学生是不是能培养更多的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五、从“写作”出发
于老师提到“五重”之一“重迁移”里的“迁移”包括“写的迁移”。小学生作文,都是从读到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丛书中大量的文章是与课文关联紧密的文本,最终实现的也是让学生“自能写”。以《奶奶的院子》作文为例,小作者就受萧红文字影响很深,行文间可见模仿,但很自然,淡淡怅然的风格也与课文相似。
“那扇大铁门,估计,是我最深的记忆了。冬去春来,总是立在那儿。无数次,我曾对着它独自玩游戏;无数次,我曾站在那儿,看着门外发呆;无数次,我含着一个指头,靠着它讲一个人的故事。无论外边多么美丽、繁华,它不变地站在那儿,自始至终,一如既往。”这是摘自五(2)班 陈嘉慧《奶奶的院子》的一段话。
以上,就是我在“五重教学法”指导下对丛书使用的一些做法的整理。教无定法,却有“法”可寻,有“法”可依。“五重”以它生动明晰的阐释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用指明了道路和行动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