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花开亦有声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年级学生从简单计算走向复杂运算的一个中转站,同时其列式功能还承载着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复杂数量关系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其思维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但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因其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同时为了追求一定的量化标准,常将其列为只是单纯的技能练习。如何让一节看似只能机械操练的计算课让学生思维之花悄然开放,张玉平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片段一】 “说”中现思维
  (由于学习经验的迁移,张老师直接出示课题: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师:你认为这样的运算有什么规则?
  生: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标题里的四则是指什么?
  生:“加、减、乘、除” 4种运算。
  师:我们知道四则运算指的就是加、减、乘、除,那它们对应的结果叫什么?
  生:和、差、积、商,看到“+”想到求和,看到“-”想到算差,看到“×”想到算积,看到“÷”想到算商。
  [符号 + - × ÷
  结果 和 差 积 商]
  (学生自学课本算式:300-(120+25×4)。)
  师:请同学把这个算式读给我听,但不要把这个算式里的“( )”读出来。
  生:300减120加25乘4。
  (教师板书:300-120+25×4。)
  师:老师写的算式和书上写的一样么?为什么?
  生:不一样,因为运算顺序不一样。先算25乘4,再算120加25乘4后的得数,第三步用300减去前面计算的得数。
  师:你能不能用上和、差、积、商这样的语言让老师知道题目是如何运算的?
  生:300减,120加25乘4的积算出来的和,差是多少。
  (教师板书:300-(120+25×4)。)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能不能知道哪一步是最后一步?
  生:差是多少。
  师:那第一步呢?
  生:25乘4。
  师:更重要的是你先看到了哪个词?
  生:积!
  师:第二步呢?
  生:加。
  师:第三步呢?
  生:减。
  师:我们这样读虽然没有读出括号,但是运算顺序和书上的一致,这就是计算本质所在。
  【赏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另辟蹊径,抛弃了以往只是让学生进行明确四则混合计算法则后就开始机械地训练的做法,而是从“动手做计算”转换到了“动口說计算”,虽然看似只是方式的改变,但是不得不说,这是张老师设计的精妙之处,因为假如只是让学生从左往右读算式,那么只是一个计算的表象,于算理毫无联系,于是张老师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读算式却不能读出括号。这样学生的思维图景在不断地说的过程中铺陈开来:从一开始学生带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不适之感,到后来学生能侃侃而谈地说算式,其间学生经历的是不断表达、否定、构建的过程,直至走向计算的本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解决分步列式整合为综合算式问题打下了算理基础。
  【片段二】 “画”中拓思维
  师:我们可不可以把300-(120+25×4)这个算式画出来?
  (学生一脸茫然,反问:“算式怎么画?”)
  师(先画一个长方形):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个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300。
  (接着张老师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把长方形分成上下两个。)
  师:你看到什么了?
  生:两个小长方形。
  师:老师标了两个数字,小长方形长边标25,短边标4。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小长方形的面积。
  师:还想到什么?
  生:剩下的长方形。
  师:能求吗?
  生:300-25×4。
  (接着教师又把下面的长方形画了一条线段。)
  师:这一块的面积是120,题目变成了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整个大长方形面积是300,上面“扁”长方形的面积是25×4,下面左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是1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赏析】华罗庚曾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首先问学生:能不能将算式画出来?自学习以来,学生根深蒂固的想法永远是算式是用来算的,从来不是画的。这突破常规的一问,顿时让学生心生好奇,紧接着,张老师变魔术般地带领着学生画算式,从一个面积是300的长方形开始,画一条线段分成了两个部分,再把下面部分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最后学生恍然大悟,算式的结果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张老师独具匠心地“画”算式,将原本只是出现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形结合,用到了计算课中,这样的深挖不仅使学生感悟到了“数”与“形”的美妙结合,让枯燥的计算拥有了更多的思想内涵,凸显了计算课教学中应有的思维广度。
  【片段三】“玩”中乐思维
  师:我们做个游戏,你们先想一个20以内的数。
  生:那就20。
  师:我让它除出来。
  生:60÷3。
  师:60和3你准备变哪个数?
  生:3。
  师:好,变3,3让它加出来。
  生:60÷(1+2)。
  师:1和2你想变哪一个?
  生:2。
  师:我让它除出来。
  生:60÷(1+10÷5)。
  师:好,先变到这里,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
  生:60除以1加10除以5的和,商是多少?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三步算式,接下来同桌可以相互玩一下。在玩的过程中,你可以试着三步、四步更多步都可以。
  【赏析】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抓住了小学生的天性,创造性地将原本枯燥的计算训练变成了学生百玩不厌的益智数学游戏。张老师首先让一个学生上台进行互动演示游戏,从20开始,将算式不停地按对方提出的要求进行加减乘除推演运算,随着推演的继续,学生的热情也不断地被调动起来,算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待推演完成,学生才如梦初醒,刚刚从下往上看是推演算式,但从上往下看就是计算的过程,而其中又暗含了计算检验。张老师巧妙地用游戏渗透,不仅让学生玩中有所得,玩中有所悟,更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高效课堂。这种高效课堂的根本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着力点是课堂大量阅读,多个篇目并行。“语文主题学习”如一场及时雨,化解了语文教育在踽踽而行中的被动局面(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厌,读书少)。  有效进行单元整合阅读设计,是有效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的前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笔者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理论上,学生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老师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和催生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先学后教”的教学形态因其着重于“学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近年来得到普遍推崇。顾名思義,“先学后教”是把“学”作为基础,只有学生有效先学,课堂上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分享、发展提升。反之,如果缺乏对“先学”的有效引导和监控,学生的学习将会变得无序、无效,“自主”变成“
期刊
抚州市举办戏曲广播体操中小学校园教练员培训班  5月26日,由抚州市教育局、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全市中小学校园戏曲广播体操教练员培训班,在抚州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班。  此次培训班是为了迎接市首届汤显祖国际艺术节,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推广戏曲广播体操,激发学生热爱戏曲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戏曲素养和身体素质,更大程度上倡导学生们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者、传
期刊
如何把子女教育好,我总觉得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阅读是让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启智的一个有效手段。我深信爱书的孩子比同龄人将获得更宽的视野和成长的后劲。本文将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解答,谈谈如何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好孩子的阅读習惯  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心跳感应世界的脉搏,中外同在眼前,古今一体悉闻。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是孩子成长、家庭发展和社会进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教情,缺乏对学情的研究。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很少有意识地进行科学学法的指导;重视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主动探究、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忽视学生学语文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做法严重地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使得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少、差、慢、费”的现象,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存在
期刊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文学文本阅读等。文学文本阅读在当今高考中以其涵盖范围广、题型丰富、考查方式多样而特别受青睐。如何指导学生对文学文本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以及帮助学生备考中都十分重要。  一、学生树立起解读文学文本的几个意识  1.文体特征意识  文学文本阅读包括两大块: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这是两种体裁不同、各具特征的阅读文体。我们如能在拿到一个文学文本时有一个明确的
期刊
古诗词阅读鉴赏,是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每年全国各地中、高考古诗词鉴赏的设分值比较高,一般占到8—11分之多,可是学生的平均得分却很低,甚至不到4分。  对古诗词的鉴赏,很多人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是因为老师没有明确、系统指点学生解读古诗词的门径。古诗词鉴赏之难,主要难在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到位。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跳跃性很大,抒情性强,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而且很多古诗词在表
期刊
十几年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向各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乐平市第七小学的教师们也在迷茫中被推着走进了新课程。如今,由于学校坚持“以反思促成长”的指导思想,促使教师有意识地对教学活动的前提、过程、结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达到不断深入、理性升华的境界。  一、引导教师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点滴进行反思  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难免会有来自新课程方方面面的困惑、冲突以及欣喜、感受,他们也
期刊
2000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广开来。随即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都出现了一个新的课型——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口语交际”课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课型培养的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口语交际”课着眼于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必备能力”,它
期刊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连的故事,通过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形象以及将相之间“和—不和—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先国后私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凸显他们以国家利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