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理想国》中柏拉图音乐教育观点的分析,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現状,寻求解决音乐教育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理想国 柏拉图 音乐教育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书中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的方式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理想国》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制时代的奴隶社会。该书是奴隶制城邦经济的繁荣,商品贸易的发展,斗争中建立的民主政治以及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其中音乐教育的观点,值得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借鉴。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书中所含音乐教育理念以及启示。
一、音乐是真实性、理性与和谐的统一
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反映生活要像照镜子一样,“拿一面镜子四面旋转,你会看见太阳、大地、草木、你自己、动物以及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不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美是丑,都应真实的反映,否则就歪曲了自然、社会和人生。同时,他认为音乐是具有数与比例这一理性特征的。他认为“数是万物之源,全宇宙也应是个数,并应是个和谐的乐调”。音乐教育是理性的教育,求知求真性是《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石。
二、音乐教育的途径:
柏拉图根据“音乐必须引导并约束青年走向正确”的教育原则,采用了阶梯化的理想教育途径:
高等教育包含哲学、音乐;
中等教育包含数学、天文学、音乐;
初等教育包含数学、音乐、体育。
由此途径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侧重点随之变化,但是,音乐教育贯穿始终。那么,为什么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呢?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音乐能够深入人心并留下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学习音乐让人变得更具敏感性,观察力和吸收能力增强;再者,音乐使人从善。“音乐具备使人认识节制、宽宏、高原之类品质形象的功能,无论这类品质形象的本体还是影像,无评论他们散在何处,变大变小,都不再会被忽视”。 即“掺合着音乐的理性,这是人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于拥有美德的心灵里。”
三、音乐教育作用和影响
音乐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要起到调节国家中各个阶级的关系和塑造思想人格的教化作用。柏拉图认识到音乐要起到教化作用必须对音乐曲调的性质有所选择。他反对哀婉、凄惨、萎靡、懒惰的靡靡之音,提倡保留使人“从善如流、毫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的音乐。柏拉图认为,人们在幼年时期经过音乐的教育,塑造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人格,这种人格伴随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维护国家利益。这也充分说明音乐的教化作用影响深远。
四、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调整措施
当今社会中,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选择的学习之路,也有些人认为学习音乐是培养高雅人格的有效方法,然而,怎么去学习音乐,音乐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直都是专业教育争论的焦点。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中,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许多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经常性的被取消;专业音乐音乐院校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只讲究技法技巧,很少甚至不考虑内涵文化,导致创造能力不强;业余爱好者只追求音乐的娱乐性,或只为应试而学习音乐,音乐本身的乐趣完全被模糊掉,扭曲学习动机。音乐教育首先不能忽视教育的目的,其次在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还必须把美育作为目标。
如何改变现在的音乐教育现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国家要给与重视。体现在:一、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一个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该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教育经费的徘徊不前,归根结底反映一个国家的对教育的根本态度,而任何一项措施或政策的实施,都需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才能有力度,有成效。二、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人才结构中最紧缺的资源。笔者认为,音乐教育越早越好,而培养一名音乐教师,要像培养一名音乐家一样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刚刚接触音乐时就接受到最好的、最正规的音乐教育。
关键字:理想国 柏拉图 音乐教育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书中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的方式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理想国》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制时代的奴隶社会。该书是奴隶制城邦经济的繁荣,商品贸易的发展,斗争中建立的民主政治以及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其中音乐教育的观点,值得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借鉴。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书中所含音乐教育理念以及启示。
一、音乐是真实性、理性与和谐的统一
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反映生活要像照镜子一样,“拿一面镜子四面旋转,你会看见太阳、大地、草木、你自己、动物以及你刚刚看到的一切”,不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美是丑,都应真实的反映,否则就歪曲了自然、社会和人生。同时,他认为音乐是具有数与比例这一理性特征的。他认为“数是万物之源,全宇宙也应是个数,并应是个和谐的乐调”。音乐教育是理性的教育,求知求真性是《理想国》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石。
二、音乐教育的途径:
柏拉图根据“音乐必须引导并约束青年走向正确”的教育原则,采用了阶梯化的理想教育途径:
高等教育包含哲学、音乐;
中等教育包含数学、天文学、音乐;
初等教育包含数学、音乐、体育。
由此途径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侧重点随之变化,但是,音乐教育贯穿始终。那么,为什么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呢?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音乐能够深入人心并留下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学习音乐让人变得更具敏感性,观察力和吸收能力增强;再者,音乐使人从善。“音乐具备使人认识节制、宽宏、高原之类品质形象的功能,无论这类品质形象的本体还是影像,无评论他们散在何处,变大变小,都不再会被忽视”。 即“掺合着音乐的理性,这是人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于拥有美德的心灵里。”
三、音乐教育作用和影响
音乐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要起到调节国家中各个阶级的关系和塑造思想人格的教化作用。柏拉图认识到音乐要起到教化作用必须对音乐曲调的性质有所选择。他反对哀婉、凄惨、萎靡、懒惰的靡靡之音,提倡保留使人“从善如流、毫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的音乐。柏拉图认为,人们在幼年时期经过音乐的教育,塑造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人格,这种人格伴随他们健康成长,一旦国家发生什么变革,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维护国家利益。这也充分说明音乐的教化作用影响深远。
四、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调整措施
当今社会中,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选择的学习之路,也有些人认为学习音乐是培养高雅人格的有效方法,然而,怎么去学习音乐,音乐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直都是专业教育争论的焦点。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中,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许多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经常性的被取消;专业音乐音乐院校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只讲究技法技巧,很少甚至不考虑内涵文化,导致创造能力不强;业余爱好者只追求音乐的娱乐性,或只为应试而学习音乐,音乐本身的乐趣完全被模糊掉,扭曲学习动机。音乐教育首先不能忽视教育的目的,其次在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还必须把美育作为目标。
如何改变现在的音乐教育现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国家要给与重视。体现在:一、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一个政府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该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教育经费的徘徊不前,归根结底反映一个国家的对教育的根本态度,而任何一项措施或政策的实施,都需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才能有力度,有成效。二、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人才结构中最紧缺的资源。笔者认为,音乐教育越早越好,而培养一名音乐教师,要像培养一名音乐家一样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刚刚接触音乐时就接受到最好的、最正规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