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人文性及素质者育中的“育人”目标,这就要对中学生的某种情感进行培养,而散文教学就正是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简述了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散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这对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好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情感教育
新大纲要求使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要任,而中学语文散文篇目的增加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人文性及素质教育中的“育人”目标,这就要对中学生的某种情感进行培养,而散文教学就正是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我就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 浅谈中学散文教学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理论家葛琴说:“散文的文体,并无严格的规定,举凡日记、书札、游记、随感、悼念文、人物志、风土志等,只要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思想为主的,都可归入散文之列。”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散”。但是,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字味道,有一种内在的“神”,即散文的主题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特点。根据中学教材中所选散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散文分成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2 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
散文语言优美,情真意切,有清新脱俗的文采。散文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思想和内容耐人寻味,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真情实感。因而散文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散文中的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且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冲击着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就是一篇纪实散文,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既写了长妈妈的繁琐,又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悼念。这些作品贴近生活,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3 散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情感教育。
3.1 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
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入境入情”的导入能一下子捉住学生,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相交融,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我在讲杨绛的《老王》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欣赏一组带乐图片《2011年度最佳的E-mail照片》,让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然后老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生活在大千世界,我们习惯于关注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伟人,有耀眼光环的明星,与我们血浓于水的家人,还有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关注过身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不幸的平凡人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他们呢?今天我们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关注一个叫‘老王’的不幸者,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像这样的导语,能帮助学生进入到对不幸者‘老王’的同情与关爱之中。
3.2 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散文篇目中有些文章,学生未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如《紫藤萝瀑布》、《风筝》、《老王》等,因此有必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适当介绍作者弟弟得绝症,全家人笼罩在悲伤气氛之中,作者看到盛开的紫藤萝激发创作灵感,以花喻人,赞美生命的律动。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情感和主旨。
3.3 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字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美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更深刻地感悟文中情感。仍以教学《老王》一课为例,感受完老王一生的“苦”与“善良”以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到“幸运者应该关爱不幸者”这一主题的现实性,以及由己及人去关爱他人,我特别搜集了一组图片“身边的老王”,再配上二胡《二泉映月》那低沉悲伤、悠远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迁移到现实生活,而且立刻领悟到我们要给“身边的老王”多一些关注、同情、尊重,情感上的共鸣已非单纯的课堂教读《老王》这一篇课文了。而在文章结束时,紧紧抓住学生那感动而热血沸腾的心,又以歌曲《爱的奉献》和满屏幕的玫瑰花图片冲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不能自已地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课堂达到高潮,“关爱”深入学生心灵。
3.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文章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适当还可以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验情感。第一,感情充沛的范读或录音。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激情充沛,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注意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才能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第二,指导学生规范诵读,读出感情,读出个人对课文的感悟,培养入情入境的朗读散文的能力。第三,提倡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每个学生的语感不一样,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朗读,教会他们如何潜心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 3.5 透过对“文眼”的理解感悟文章真情实感
许多散文作品都有一句确定全文基调的关键词句,点明文章主旨,涵盖文章内容,升华文章情感,通常我们称之为“文眼”。因而,透过“文眼”可以比较正确地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深切感悟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如《老王》这一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从老王的“苦”与“善”两个方面来表现老王心地善良,关心他人,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也写出了“我”以人道主义和平等观念对待老王。“我”的善良在交往中表现了出来,但“我”还觉得不够,当老王去世几年后“我”写道:“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愧疚以及写这句话的用意:呼吁社会关爱不幸者。
3.6 融合诗词,感知散文的情感
钱理群教授指出,对于儿童学古诗:“即使暂时不懂,只要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有了一定的阅历后,是会不解自通的”。当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融合这些学生相对较为熟悉,也较为精炼的诗词,特别是那些名诗名句时,对学生散文情感的领悟是大有帮助的。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包含了五福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在教《春》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启发学生:作者引用了志南和尚的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请同学们也引用古诗名句来阐释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于是,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写出了不少名诗句,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都无”、“万紫千红总是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诗句的引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想象。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了朱自清充满诗意的“春”中。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而后做学问。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做中国人,学会做现代人,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人。”冯先生的话说出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状态,精心设计,使学生能自然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氛围,领略文字艺术殿堂里一幅幅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图画,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艺术的熏陶,想象到高尚的境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情商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佳敏《重视科学精神,回归人文品格》,《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9期第26页。
[2] 转引《素质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动感网络)
[3] 夏晓芳《散文的阅读方法》,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3期
[4] 李敬《中学散文教学初探》,转引自学位论文库www.cnki.com.cn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情感教育
新大纲要求使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要任,而中学语文散文篇目的增加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人文性及素质教育中的“育人”目标,这就要对中学生的某种情感进行培养,而散文教学就正是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我就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 浅谈中学散文教学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理论家葛琴说:“散文的文体,并无严格的规定,举凡日记、书札、游记、随感、悼念文、人物志、风土志等,只要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思想为主的,都可归入散文之列。”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散”。但是,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字味道,有一种内在的“神”,即散文的主题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特点。根据中学教材中所选散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散文分成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2 情感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
散文语言优美,情真意切,有清新脱俗的文采。散文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思想和内容耐人寻味,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真情实感。因而散文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散文中的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且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冲击着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就是一篇纪实散文,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既写了长妈妈的繁琐,又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悼念。这些作品贴近生活,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3 散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情感教育。
3.1 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
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入境入情”的导入能一下子捉住学生,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相交融,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我在讲杨绛的《老王》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欣赏一组带乐图片《2011年度最佳的E-mail照片》,让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然后老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生活在大千世界,我们习惯于关注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伟人,有耀眼光环的明星,与我们血浓于水的家人,还有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关注过身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不幸的平凡人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他们呢?今天我们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关注一个叫‘老王’的不幸者,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像这样的导语,能帮助学生进入到对不幸者‘老王’的同情与关爱之中。
3.2 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散文篇目中有些文章,学生未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如《紫藤萝瀑布》、《风筝》、《老王》等,因此有必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适当介绍作者弟弟得绝症,全家人笼罩在悲伤气氛之中,作者看到盛开的紫藤萝激发创作灵感,以花喻人,赞美生命的律动。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情感和主旨。
3.3 借助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字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美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更深刻地感悟文中情感。仍以教学《老王》一课为例,感受完老王一生的“苦”与“善良”以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到“幸运者应该关爱不幸者”这一主题的现实性,以及由己及人去关爱他人,我特别搜集了一组图片“身边的老王”,再配上二胡《二泉映月》那低沉悲伤、悠远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迁移到现实生活,而且立刻领悟到我们要给“身边的老王”多一些关注、同情、尊重,情感上的共鸣已非单纯的课堂教读《老王》这一篇课文了。而在文章结束时,紧紧抓住学生那感动而热血沸腾的心,又以歌曲《爱的奉献》和满屏幕的玫瑰花图片冲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不能自已地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课堂达到高潮,“关爱”深入学生心灵。
3.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文章情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适当还可以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验情感。第一,感情充沛的范读或录音。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激情充沛,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注意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才能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第二,指导学生规范诵读,读出感情,读出个人对课文的感悟,培养入情入境的朗读散文的能力。第三,提倡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每个学生的语感不一样,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朗读,教会他们如何潜心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 3.5 透过对“文眼”的理解感悟文章真情实感
许多散文作品都有一句确定全文基调的关键词句,点明文章主旨,涵盖文章内容,升华文章情感,通常我们称之为“文眼”。因而,透过“文眼”可以比较正确地掌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深切感悟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如《老王》这一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从老王的“苦”与“善”两个方面来表现老王心地善良,关心他人,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也写出了“我”以人道主义和平等观念对待老王。“我”的善良在交往中表现了出来,但“我”还觉得不够,当老王去世几年后“我”写道:“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愧疚以及写这句话的用意:呼吁社会关爱不幸者。
3.6 融合诗词,感知散文的情感
钱理群教授指出,对于儿童学古诗:“即使暂时不懂,只要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有了一定的阅历后,是会不解自通的”。当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融合这些学生相对较为熟悉,也较为精炼的诗词,特别是那些名诗名句时,对学生散文情感的领悟是大有帮助的。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包含了五福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在教《春》这篇课文时,我这样启发学生:作者引用了志南和尚的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请同学们也引用古诗名句来阐释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于是,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写出了不少名诗句,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都无”、“万紫千红总是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诗句的引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想象。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了朱自清充满诗意的“春”中。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而后做学问。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做中国人,学会做现代人,学会做社会主义的人。”冯先生的话说出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状态,精心设计,使学生能自然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氛围,领略文字艺术殿堂里一幅幅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图画,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艺术的熏陶,想象到高尚的境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情商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佳敏《重视科学精神,回归人文品格》,《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9期第26页。
[2] 转引《素质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动感网络)
[3] 夏晓芳《散文的阅读方法》,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3期
[4] 李敬《中学散文教学初探》,转引自学位论文库www.cnk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