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各种虚拟网络社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完善政府快速应对机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传播主体的行为。
关键词:虚拟网络社群;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且有99.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
伴随着移动终端开始占据大多数人的生活,微信群、微博、“知乎”、新闻客户端、贴吧、网络直播等各种网络社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期发生的河南郑州郭某鹏隐瞒行程致疫情扩散事件、陕西靖边男子“活埋母亲”事件、仝卓高考舞弊事件、山东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等网络群体性事件,都是主要通过网络社群的传播和发酵才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关注。
网络群体性事件同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都是民众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主张的群体活动。当网民们认为网络话语诉求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便会试图通过实际行动造成更大影响,于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便可能引发现实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如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会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二、虚拟网络社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一)虚拟网络社群主要功能分析
1.极快的信息传递能力
伴随各种虚拟网络社群走向智能化、移动化,公众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及时跟踪,传播速度极为迅速。可以说,在一些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过程中,各种虚拟网络社群的传播效果,超过了任何其他传统媒体。
2.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
网络社群具有入口门槛低、参与主体隐匿、网上网下互动性强等特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发全民参与,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第一时间在网络社群中进行传递,从而使得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最大程度被动员起来,对疫情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3.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网络社群中,各种信息的及时共享与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公众通过网络社群,共同关注、了解某一话题,产生群体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私人社交群体与公共领域的新闻议题的有机融合。
(二)虚拟网络社群给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虚拟网络社群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事件中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及时迅速聚合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谣言的趁虚而入,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真实信息传播不及时,网络社群又容易成为各种谣言和不满情绪的传播、发泄平台。
1.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26.7%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在网络社群跟帖或转发时会附带个人情绪,凭个人喜恶发表自己的观点;另有22.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网络社群就是个人情绪的发泄场所。35.4%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在一些热点事件中,自己会被网友们的评论所影响,认同网友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这说明,虚拟网络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各种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
2.煽动性言论加剧恐慌和冲突
在一些社群中,由于成员身份的不确定性是他们很难想到群内的成员有不法分子、分裂分子、诋毁我国政治制度的邪恶势力。而这些人往往在社群中传播煽动性言论。以公号文章、虚假视频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加大影响程度,加大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难度。
3.对政府部门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新要求
总体而言,当前政府部门对网上民意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以前,各级政府对于民意的听取,一般来自于其设立的市长信箱、市民热线、各部门设立的投诉箱等。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爆发时,政府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较强,但对网络民意重视不够。从早些年的广西瓮安事件、江苏启东事件到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的一些网群事件中,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政府不能及时积极回应网民诉求,而广大网民也表现出对政府与主流媒体的质疑和不信任,这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采用合理疏导、正面示范等方法,最大程度压缩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并对网民一些明显偏激的情绪和观点及时介入。网络社群相关管理部门要努力掌握舆论阵地,组织相关心理健康小组、情绪疏导小组等,在网络社群中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情绪疏导公众号、在视频网站发布相关视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网民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
(二)完善政府快速应对机制
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尽可能第一时间公布事件原貌,从而避免其他来源信息所产生的扭曲而削弱政府权威。为此,相关部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从网络社群舆情信息的采集与提取,到话题的发现与追踪、到态度倾向性分析等等,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要将各种网络社群纳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努力使政府成为网络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并争取第一个发声。
(三)规范网络传播主体的行为
一方面,要保护好公民合法的信息发布权,既帮助政府有效获取信息,也帮助其他社会主体及早地备灾避险。另一方面,要对各种谣言进行有效处置,避免谣言形成的各种恐慌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从而干扰正常的应对行为。在这种平衡的原则下,要同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对谣言治理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时圣玉,陈春燕.虚拟网络社群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实证研究[J].北方论丛,2019(4):82-86.
[2]周祎涵.我国网络虚拟社群治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何哲.网络治理在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中的作用N].北京日报.2020-05-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9年度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以虚拟网络社群舆论引导为视角》(课题编号:2019S09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春燕(1972.0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大学本科,讲师。工作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研究方向:社会管理、区域经济等。
关键词:虚拟网络社群;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且有99.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
伴随着移动终端开始占据大多数人的生活,微信群、微博、“知乎”、新闻客户端、贴吧、网络直播等各种网络社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期发生的河南郑州郭某鹏隐瞒行程致疫情扩散事件、陕西靖边男子“活埋母亲”事件、仝卓高考舞弊事件、山东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等网络群体性事件,都是主要通过网络社群的传播和发酵才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关注。
网络群体性事件同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都是民众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主张的群体活动。当网民们认为网络话语诉求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便会试图通过实际行动造成更大影响,于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便可能引发现实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如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会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二、虚拟网络社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一)虚拟网络社群主要功能分析
1.极快的信息传递能力
伴随各种虚拟网络社群走向智能化、移动化,公众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及时跟踪,传播速度极为迅速。可以说,在一些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过程中,各种虚拟网络社群的传播效果,超过了任何其他传统媒体。
2.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
网络社群具有入口门槛低、参与主体隐匿、网上网下互动性强等特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发全民参与,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第一时间在网络社群中进行传递,从而使得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最大程度被动员起来,对疫情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3.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网络社群中,各种信息的及时共享与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公众通过网络社群,共同关注、了解某一话题,产生群体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私人社交群体与公共领域的新闻议题的有机融合。
(二)虚拟网络社群给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虚拟网络社群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事件中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及时迅速聚合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谣言的趁虚而入,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真实信息传播不及时,网络社群又容易成为各种谣言和不满情绪的传播、发泄平台。
1.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26.7%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在网络社群跟帖或转发时会附带个人情绪,凭个人喜恶发表自己的观点;另有22.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网络社群就是个人情绪的发泄场所。35.4%的参与调查者表示,在一些热点事件中,自己会被网友们的评论所影响,认同网友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这说明,虚拟网络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各种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
2.煽动性言论加剧恐慌和冲突
在一些社群中,由于成员身份的不确定性是他们很难想到群内的成员有不法分子、分裂分子、诋毁我国政治制度的邪恶势力。而这些人往往在社群中传播煽动性言论。以公号文章、虚假视频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加大影响程度,加大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难度。
3.对政府部门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新要求
总体而言,当前政府部门对网上民意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以前,各级政府对于民意的听取,一般来自于其设立的市长信箱、市民热线、各部门设立的投诉箱等。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爆发时,政府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较强,但对网络民意重视不够。从早些年的广西瓮安事件、江苏启东事件到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的一些网群事件中,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政府不能及时积极回应网民诉求,而广大网民也表现出对政府与主流媒体的质疑和不信任,这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采用合理疏导、正面示范等方法,最大程度压缩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并对网民一些明显偏激的情绪和观点及时介入。网络社群相关管理部门要努力掌握舆论阵地,组织相关心理健康小组、情绪疏导小组等,在网络社群中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情绪疏导公众号、在视频网站发布相关视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网民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
(二)完善政府快速应对机制
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尽可能第一时间公布事件原貌,从而避免其他来源信息所产生的扭曲而削弱政府权威。为此,相关部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从网络社群舆情信息的采集与提取,到话题的发现与追踪、到态度倾向性分析等等,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要将各种网络社群纳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努力使政府成为网络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并争取第一个发声。
(三)规范网络传播主体的行为
一方面,要保护好公民合法的信息发布权,既帮助政府有效获取信息,也帮助其他社会主体及早地备灾避险。另一方面,要对各种谣言进行有效处置,避免谣言形成的各种恐慌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从而干扰正常的应对行为。在这种平衡的原则下,要同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对谣言治理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时圣玉,陈春燕.虚拟网络社群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实证研究[J].北方论丛,2019(4):82-86.
[2]周祎涵.我国网络虚拟社群治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何哲.网络治理在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中的作用N].北京日报.2020-05-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9年度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以虚拟网络社群舆论引导为视角》(课题编号:2019S09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春燕(1972.0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大学本科,讲师。工作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研究方向:社会管理、区域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