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夏,南风天,涨潮的夜晚。
这是一年一度“蓝眼泪”即将爆发的季节。
水和微光,都攥在了大海的掌心。一群人窸窸窣窣出现在沙滩上,出没在朦胧夜色中,等待一场梦幻大戏的上演。他们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仿佛握住了一把钥匙,打开与大海、与天际以及与本我的对话,他们也因此收获了一个雅称——“追泪”人。
这些人争相追逐的“蓝眼泪”,其实是一种海底微生物,它靠海水中的能量生存,但当它们被海浪裹挟着冲上岸时,离开海水的它们,只能够生存不到100秒。随着能量的消失,“蓝眼泪”的光芒逝去,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百秒的生命比鱼儿七秒的记忆更显浪漫和凄美,更何况是这让人如痴如狂的壮美百秒。
尽管“蓝眼泪”存在已久,但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认知,尤其是平潭“蓝眼泪”的几次曝光,撩得五湖四海的看客欲罢不能。微信朋友圈这时候发挥了“烽火台”的效用,有“追泪”人探得蓝眼泪之行踪,便往朋友圈一发,零星一两颗“蓝眼泪”也能點燃四方看客狂热的心。收到“烽火台”的情报,岛内岛外的人群纷纷从四面八方闻风而来,有些人不惜连夜驱车几个小时赶往岛内一探究竟,但到了地儿,大片“蓝眼泪”奇景已经消逝了,岛内群众已经一饱眼福回家回味,留下岛外看客心碎一地。这奇景并不是天天有,有些人早早看好了天气预报的风向和潮汛,提前来蹲守,但即使满足了一切必备条件,仍是可遇不可求,抱憾而归的不在少数。
平潭老一辈人,看到年轻人对此情此景的痴狂,头都“摇掉了”,觉得这一个个小年轻都“癫了”。“蓝眼泪”之于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年轻时为了讨生计,与海谋生、与夜为伴的见证者,早已看得腻得不能再腻,眼前这再平凡不过的景象,却被现在的年轻人当成宝竞相追逐,真是无法理解。
平潭“蓝眼泪”季节在4月后,以我多年来对它的观察,得出了自己的一套“追泪宝典”,虽然不是百发百中,却也屡试不爽。反正就是记住,在春夏交接的首个南风天和涨潮的起雾的夜晚,多是“蓝眼泪”爆发且规模最大的一次首秀,能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邂逅“蓝眼泪”的概率极高。在首秀之后的初夏的若干个南风天夜晚,也时不时会来一场或大或小的“蓝眼泪”秀,到了盛夏,就变得极少了,很难遇上一次。
在平潭的坛南湾、龙王头、长江澳、北港村、大福湾等绝大部分海域都能欣赏到“蓝眼泪”美景,这几个点是重点蹲守地,当然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观赏点还未被挖掘。坛南湾作为未来一个重点开垦的“处女地”,海岸绵延22公里,湾内海域辽阔、岸线曲折,前几年光污染影响小,是观看“蓝眼泪”的最佳位置。2013年初夏,岚岛首批“追泪”人就是在这里,捕捉到“蓝眼泪”的神秘身影,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而我也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为首批“蓝眼泪”美照的问世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那一年,我还在平潭一家报社工作。众人料定了当晚有“蓝眼泪”出没,摄影记者们准备到坛南湾碰碰运气。他们早早准备好了“长枪短炮”,计划好一宿的熬夜拍摄。我也跟着出发了,一起见证和记录下这梦幻时刻。
在坛南湾的夜空下,我们在海边静坐,听着潮水温婉地拍打沙滩,聊起天南地北的话题。夜渐渐深了,天空的额际涂染了一道光晕,南风天加剧了咸湿空气的黏稠度,全身仿佛罩住了一层海水。不久,海水偷偷打湿了静坐的双脚,开始涨潮了,“蓝眼泪”真的来了,闪烁着蓝色的微光,用手捧起,可以明显感觉是晶体状,仿佛是生活在海里的萤火虫,它们与海浪同行,有些被挽留在了沙滩上,失去了海水的庇护,只剩下百秒的壮美。这是一次很小规模的“眼泪秀”,即便是这样,也让我们激动不已。在沙滩上流浪的“蓝眼泪”,渐渐失去光芒而开始黯淡,用脚轻踩,又亮了起来,亮度能保持几秒。我们开始把玩,碾碎的“蓝眼泪”在沙滩上碎成了一道蓝光熠熠的涟漪,与沙子混为一体,难怪它的英文名称为“blue sand”。
这些梦幻的微弱的光芒,不成规模,显得零散,肉眼尚可欣赏,但手机就拍不出来了,就连专业单反相机也遇到了技术难度。那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这么美妙的景致竟无法刻录下来,未免遗憾。突然有人一拍脑袋,既然“眼泪”轻踩可以发光,那何不几个人同时在沙滩上用脚轻踩且滑行,这样不就有了成片发光的“眼泪”了吗?所以接下来的画面就是,听着摄影同事的指挥,我们在镜头前,在沙滩上“哼哧哼哧”快速来回晃动身影,用脚“唤醒”着“蓝眼泪”,终于,镜头成功留住这几秒的蓝色记忆。照片定格:沙滩上星星点点的蓝光,与天际的光晕互衬,这些“蓝眼泪”仿若浩瀚的银河星空。第二天随着报纸和网络的传播,这些“蓝眼泪”照片一度引起了轰动,并上升到“阿凡达”美妙世界的高度了。殊不知,那些美妙的奇景,是我们踩出来的,所以刚才说的“贡献了极大力量”并不是空穴来风夸大的。追泪成了踩泪,这是无奈之举,就当是一次与“蓝眼泪”的击掌为盟吧。
第二年,“追泪”小分队继续行动。这次是在龙王头遇到了大规模的荧光海,半夜11点多,收到情报,本已经准备入睡的小伙伴们,速速穿了衣服就出发了。如果你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一定记得这个画面:深夜,少年派的小船孤独地漂浮在茫茫大海上,海面泛出点点蓝光,像极了蓝色星辰,如梦如幻。这样奇妙梦幻的荧光海,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那晚的龙王头海域。岸边的岩石被蜂拥而至的“蓝眼泪”包围,“蓝眼泪”仿佛镶嵌在岩石旁边的蓝宝石。丢一块石子,海面泛起一圈圈荧光粼粼的蓝色涟漪,让人震撼,规模之大,连手机都能很清楚地拍摄出来。
我走在沙滩上,这时已经开始慢慢退潮了,大片的“蓝眼泪”随浪潮而去,部分渗透在沙滩上。我从岸上奔跑而来,想要追逐即将离去的“蓝眼泪”。在黑夜里,我惊奇地发现,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发出梦幻蓝紫色的流水状的发光经络,天啦,那一刻就像踩着银河。一个人安安静静独享这份天赐美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下就发现了,这一次的流水状“蓝眼泪”与此前遇到的晶体状“蓝眼泪”太不一样了。原来,这其实是“夜光藻”,它们是甲藻门的一个海产属,藻体近圆球形,当大量“夜光藻”积聚时,晚上便会发出蓝色的光,产生美到不可思议的奇景。有一种说法是,晶体状“蓝眼泪”和“夜光藻”都称为“蓝眼泪”。
不用说,这一次摄影师们完成了对“蓝眼泪”的完美诠释,他们的作品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平潭“蓝眼泪”也一炮而红,更多的人蠢蠢欲动,想要来一饱眼福。甚至有热心者,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制作出详细的“蓝眼泪”预测图,将风向、潮汐、预测观赏地点和时间分析得头头是道,表格一传十十传百,“追泪”的队伍愈发庞大。
追的人多了,也让我惆怅。每当有人在网上发布“蓝眼泪”行踪,“追泪”人就沸腾起来,岛上已经拓宽的道路也承载不了成千上万的痴狂之心,总在“蓝眼泪”现身之际堵成了沙丁鱼罐头,而这时候,“蓝眼泪”正隐匿在繁杂的喧嚣中屏息凝神。
多年后,我已经离开平潭,只能隔着屏,想象着与“蓝眼泪”相遇,在此岸,亦在彼岸。
责任编辑 陈美者
这是一年一度“蓝眼泪”即将爆发的季节。
水和微光,都攥在了大海的掌心。一群人窸窸窣窣出现在沙滩上,出没在朦胧夜色中,等待一场梦幻大戏的上演。他们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仿佛握住了一把钥匙,打开与大海、与天际以及与本我的对话,他们也因此收获了一个雅称——“追泪”人。
这些人争相追逐的“蓝眼泪”,其实是一种海底微生物,它靠海水中的能量生存,但当它们被海浪裹挟着冲上岸时,离开海水的它们,只能够生存不到100秒。随着能量的消失,“蓝眼泪”的光芒逝去,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百秒的生命比鱼儿七秒的记忆更显浪漫和凄美,更何况是这让人如痴如狂的壮美百秒。
尽管“蓝眼泪”存在已久,但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认知,尤其是平潭“蓝眼泪”的几次曝光,撩得五湖四海的看客欲罢不能。微信朋友圈这时候发挥了“烽火台”的效用,有“追泪”人探得蓝眼泪之行踪,便往朋友圈一发,零星一两颗“蓝眼泪”也能點燃四方看客狂热的心。收到“烽火台”的情报,岛内岛外的人群纷纷从四面八方闻风而来,有些人不惜连夜驱车几个小时赶往岛内一探究竟,但到了地儿,大片“蓝眼泪”奇景已经消逝了,岛内群众已经一饱眼福回家回味,留下岛外看客心碎一地。这奇景并不是天天有,有些人早早看好了天气预报的风向和潮汛,提前来蹲守,但即使满足了一切必备条件,仍是可遇不可求,抱憾而归的不在少数。
平潭老一辈人,看到年轻人对此情此景的痴狂,头都“摇掉了”,觉得这一个个小年轻都“癫了”。“蓝眼泪”之于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年轻时为了讨生计,与海谋生、与夜为伴的见证者,早已看得腻得不能再腻,眼前这再平凡不过的景象,却被现在的年轻人当成宝竞相追逐,真是无法理解。
平潭“蓝眼泪”季节在4月后,以我多年来对它的观察,得出了自己的一套“追泪宝典”,虽然不是百发百中,却也屡试不爽。反正就是记住,在春夏交接的首个南风天和涨潮的起雾的夜晚,多是“蓝眼泪”爆发且规模最大的一次首秀,能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邂逅“蓝眼泪”的概率极高。在首秀之后的初夏的若干个南风天夜晚,也时不时会来一场或大或小的“蓝眼泪”秀,到了盛夏,就变得极少了,很难遇上一次。
在平潭的坛南湾、龙王头、长江澳、北港村、大福湾等绝大部分海域都能欣赏到“蓝眼泪”美景,这几个点是重点蹲守地,当然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观赏点还未被挖掘。坛南湾作为未来一个重点开垦的“处女地”,海岸绵延22公里,湾内海域辽阔、岸线曲折,前几年光污染影响小,是观看“蓝眼泪”的最佳位置。2013年初夏,岚岛首批“追泪”人就是在这里,捕捉到“蓝眼泪”的神秘身影,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而我也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为首批“蓝眼泪”美照的问世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那一年,我还在平潭一家报社工作。众人料定了当晚有“蓝眼泪”出没,摄影记者们准备到坛南湾碰碰运气。他们早早准备好了“长枪短炮”,计划好一宿的熬夜拍摄。我也跟着出发了,一起见证和记录下这梦幻时刻。
在坛南湾的夜空下,我们在海边静坐,听着潮水温婉地拍打沙滩,聊起天南地北的话题。夜渐渐深了,天空的额际涂染了一道光晕,南风天加剧了咸湿空气的黏稠度,全身仿佛罩住了一层海水。不久,海水偷偷打湿了静坐的双脚,开始涨潮了,“蓝眼泪”真的来了,闪烁着蓝色的微光,用手捧起,可以明显感觉是晶体状,仿佛是生活在海里的萤火虫,它们与海浪同行,有些被挽留在了沙滩上,失去了海水的庇护,只剩下百秒的壮美。这是一次很小规模的“眼泪秀”,即便是这样,也让我们激动不已。在沙滩上流浪的“蓝眼泪”,渐渐失去光芒而开始黯淡,用脚轻踩,又亮了起来,亮度能保持几秒。我们开始把玩,碾碎的“蓝眼泪”在沙滩上碎成了一道蓝光熠熠的涟漪,与沙子混为一体,难怪它的英文名称为“blue sand”。
这些梦幻的微弱的光芒,不成规模,显得零散,肉眼尚可欣赏,但手机就拍不出来了,就连专业单反相机也遇到了技术难度。那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这么美妙的景致竟无法刻录下来,未免遗憾。突然有人一拍脑袋,既然“眼泪”轻踩可以发光,那何不几个人同时在沙滩上用脚轻踩且滑行,这样不就有了成片发光的“眼泪”了吗?所以接下来的画面就是,听着摄影同事的指挥,我们在镜头前,在沙滩上“哼哧哼哧”快速来回晃动身影,用脚“唤醒”着“蓝眼泪”,终于,镜头成功留住这几秒的蓝色记忆。照片定格:沙滩上星星点点的蓝光,与天际的光晕互衬,这些“蓝眼泪”仿若浩瀚的银河星空。第二天随着报纸和网络的传播,这些“蓝眼泪”照片一度引起了轰动,并上升到“阿凡达”美妙世界的高度了。殊不知,那些美妙的奇景,是我们踩出来的,所以刚才说的“贡献了极大力量”并不是空穴来风夸大的。追泪成了踩泪,这是无奈之举,就当是一次与“蓝眼泪”的击掌为盟吧。
第二年,“追泪”小分队继续行动。这次是在龙王头遇到了大规模的荧光海,半夜11点多,收到情报,本已经准备入睡的小伙伴们,速速穿了衣服就出发了。如果你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一定记得这个画面:深夜,少年派的小船孤独地漂浮在茫茫大海上,海面泛出点点蓝光,像极了蓝色星辰,如梦如幻。这样奇妙梦幻的荧光海,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那晚的龙王头海域。岸边的岩石被蜂拥而至的“蓝眼泪”包围,“蓝眼泪”仿佛镶嵌在岩石旁边的蓝宝石。丢一块石子,海面泛起一圈圈荧光粼粼的蓝色涟漪,让人震撼,规模之大,连手机都能很清楚地拍摄出来。
我走在沙滩上,这时已经开始慢慢退潮了,大片的“蓝眼泪”随浪潮而去,部分渗透在沙滩上。我从岸上奔跑而来,想要追逐即将离去的“蓝眼泪”。在黑夜里,我惊奇地发现,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发出梦幻蓝紫色的流水状的发光经络,天啦,那一刻就像踩着银河。一个人安安静静独享这份天赐美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下就发现了,这一次的流水状“蓝眼泪”与此前遇到的晶体状“蓝眼泪”太不一样了。原来,这其实是“夜光藻”,它们是甲藻门的一个海产属,藻体近圆球形,当大量“夜光藻”积聚时,晚上便会发出蓝色的光,产生美到不可思议的奇景。有一种说法是,晶体状“蓝眼泪”和“夜光藻”都称为“蓝眼泪”。
不用说,这一次摄影师们完成了对“蓝眼泪”的完美诠释,他们的作品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平潭“蓝眼泪”也一炮而红,更多的人蠢蠢欲动,想要来一饱眼福。甚至有热心者,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制作出详细的“蓝眼泪”预测图,将风向、潮汐、预测观赏地点和时间分析得头头是道,表格一传十十传百,“追泪”的队伍愈发庞大。
追的人多了,也让我惆怅。每当有人在网上发布“蓝眼泪”行踪,“追泪”人就沸腾起来,岛上已经拓宽的道路也承载不了成千上万的痴狂之心,总在“蓝眼泪”现身之际堵成了沙丁鱼罐头,而这时候,“蓝眼泪”正隐匿在繁杂的喧嚣中屏息凝神。
多年后,我已经离开平潭,只能隔着屏,想象着与“蓝眼泪”相遇,在此岸,亦在彼岸。
责任编辑 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