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01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3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2013年以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药品分布情况,促进医、药、护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对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集的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有上升趋势,可能与我院药品品种总数增加以及医护人员逐渐重视ADR上报有关;发生ADR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抗菌药、中药注射剂及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呼吸系统反应。结论:对ADR发生率高的药物在使用中要加强巡视和监测,促进抗菌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不良反应,回顾分析,合理使用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ADR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为此,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集的10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和分析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提供给临床医药护参考,共同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1.资料和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上报的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按引起ADR年龄、性别、配伍用药、使用药物类别,主要表现症状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101例ADR中,男性40例,占39.6%,女性61例占60.4%,患者年龄最大82岁,最小的3岁,具体年龄分布见表1.
  2.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采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即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101例ADR中肯定23例、很可能61例、可能17例。
  2.3 药物配伍应用情况,101例ADR中,单一用药为24例,两药合用占52例,三种以上合用占25例。
  2.4 产生ADR的药品种类共31种,由统计可知,抗菌药、中药注射剂、抗病毒药物居前三位,见表2.
  2.5 产生ADR的主要表现,见表3.
  2.6发生ADR的抗菌药物及构成比。见表4
  3.讨论
  3.1患者年龄、性别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从表1可见101例ADR中,男性40例占39.6%,女性61例占60.4%,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与文献报告女性略高于男性相同。19-59岁占66.34%,大于60岁占24.76%与文献报道老年患者ADR的发生较多有不同。
  3.2 ADR与联合用药的关系
  从统计结果看,101例ADR中,单一用药24例(占23.76%),合并用药77例(占76.24%),合并用药出现的ADR远高于单一用药,且联用的药物愈多,产生ADR的可能性愈大[1]。各种制剂的联合使用,除可能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外,各种制剂的热原累加也是发生热原反应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在应用药物时应加以注意,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藥物的ADR就会显现出来,应尽可能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配伍用药中既要考虑疗效也要兼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4 ADR发生与药物种类关系
  从表2可见,在101例ADR中位居首位的为抗菌药物52例(占51.48%),其次是中药注射剂17例(占16.83%),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抗菌药物ADR中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居多,其次是克林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ADR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的症状,也有部分ADR症状为头晕、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引发的ADR主要为皮肤过敏,2例使用头孢他啶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手指肿胀。
  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所有药品中位居首位与目前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广泛有关,尤其是上述的三大类抗菌药物,在我院内使用率更高。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增加,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剂量偏大,联用抗菌药物增多,增加了ADR的发生率。若能进一步加强对用药情况、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动态等的调查和监测,制订各种有效措施 [2],将更有效地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发生ADR的药品位居第二位的为中药注射液。该类药物因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不易提纯,原药材质量及制备工艺对其质量影响很大,来自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的药物间质量波动也很大,许多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极易引起ADR【3】
  在17例出现ADR较多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为:血栓通、葛根素、血塞通、丹参川芎嗪等。症状多为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在临床应用中,要严格执行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辩证用药、因人制宜;溶媒恰当、单独配制;性状检查、规范操作;严格剂量、控制速度;疗程合理、间隔洗脱、加强输注监测等。
  在101例ADR中,硫普罗宁引起的不良反应共8例,但症状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关注。硫普罗宁引起的ADR多出现于用药30min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大汗、心慌、寒战、发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提示给予硫普罗宁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皮肤、呼吸、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予以抢救。硫普罗宁出现以上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在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出现高分子杂质,或代谢产物与体内蛋白、多糖及多肽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进而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 。【4】对于伴有药物过敏及食物过敏患者而言,出现剥脱性皮炎、腮腺肿大、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比无既往病史患者大,表明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并予以对症治疗对减少硫普罗宁不良反应是关键。
  3.5 ADR的临床表现与结果
  在上报的101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占71.28%)其次为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这可能与上述症状更容易观察和感受到有关。而一些慢性的、隐匿的不良反应较难发现,有较高的漏报率,而正是这些隐蔽性较强的ADR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提示医务工作者应更加重视。
  从统计101例ADR中可知,ADR发生的结果,治愈91例,好转10例,可见ADR多数停药或对症治疗转归良好,但个别严重的后果也应重视。因此,在诊疗活动中有必要提示患者用药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4.结语
  在所收集的101例ADR报告中,某些报告对ADR的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治疗及愈后等描述不够完整,需不断完善。ADR监测上报是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高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往往将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错误混为一谈,遇到不良反应只做对症处理而不上报,因此临床实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应远远大于收集到的数据。医护人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相关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防止ADR重复发生,规避不必要的临床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药护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学习,在医疗活动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细心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积极干预,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篇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4,38.
  [2] 徐叔云,魏伟.临床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3.
  [3]王霞 我院10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183.
  [4] 郭燕华 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A):92-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94例脂肪肝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非诺贝特治疗,中西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汤联合非诺贝特、药膳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对比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参数均有所改善,其中中西组改善幅度明显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苯丁酸氮芥在伴顽固性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方法:对2例经常规羟基脲治疗后血小板数仍明显升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苯丁酸氮芥口服。结果:2例患者血小板数稳步下降而白细胞数也能控制于正常水平,达血液学缓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丁酸氮芥能有效控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顽固性血小板增多。  关键词:苯丁酸氮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
期刊
关键词:临终关怀;老龄化;整体护理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护理,其目的是追求生命品质,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安适、有意义、有希望的生活。临终关怀是人类死亡文明的重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O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左右.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1]目前,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给予观察组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38/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3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C升高者所占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双引流管冲洗引流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3年12月在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绵阳富临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2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管引流组)和观察组(双引流管组),每组14例,观察两组的治愈时间、再手术率和住院费用。结果: 对照组平均治愈时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比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种药物在预防肝癌血管栓塞术后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病人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61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B组34例使用异甘草酸镁进行预防。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3天两组病例肝功能的对比。结果: 两组术前总胆红素对比有显著差异(P=0.0494),白蛋白对比有显著差异(P=0.4251),谷丙转氨酶对比
期刊
摘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开颅手术治疗的23例MIA患者资料。本组病例根据多发动脉瘤分级,Ⅰ级14例(占60.8%)),Ⅱ级8例(占34.8%)),Ⅲ级1例(占4.4%))Ⅳ级无。对于Ⅰ级患者均行一次开颅所有动脉瘤夹闭;Ⅱ级患者均为双侧幕上动脉瘤,根据动脉瘤位置、大脑中动脉长度、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关系和瘤体指向等因素分别行一次手术及分次手术者(一次手术包括一次双侧开颅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治疗方法急诊百草枯中毒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7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呼吸功能不全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即行机械通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8%和13.9%,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患者的入院昏迷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化的疼痛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后将会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镇痛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降低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疼痛评分为1~3分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能正确面对疼痛,焦
期刊